职业道德与法律第6、7、8课---讲法治课件.ppt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6、7、8课---讲法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第6、7、8课---讲法治课件.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道德与法律之讲法治 做公民,1,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法治国家,2,3,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4,5,人要受两方面的制约:其一:受自然规律的制约 其二:受社会规则的制约,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6,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7,如果没有规则和秩序,会是什么样?,一、自由与秩序,8,缰绳在驭马中起什么作用?课堂纪律在保证教学效果上有什么作用?,9,规则的重要作用 一是保障人们的权利,保证人们做成事情;二是约束人们的行为,10,规则和自由的关系,规则和自由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自由离不开严明的规则。另一方面,规则是对自由的保障。,11,规则和自由的关系就如
2、同火车和铁轨一样。火车在铁轨约束和保障下,才可以奔驰四方;如果火车失去了铁轨的约束和保障,它就只能是一堆废铁。人人都渴望享有自由,但如果离开规则,自由也就无从谈起。,12,1:排队上车,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2:遵守校纪班规、按时上课、遵守课堂纪律 3:遵守交通法规,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 4:旅游时在建筑上刻字“XX到此一游”5:偷看别人短信、书信 6:上班时间穿戴不规范,违反了操作规程 7:贩卖公司客户资料,二、纪律与法律,纪律还是法律?,13,纪律的内涵和作用,纪律是指社会一定组织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活动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遵守的行为准则。,惩罚性 自律性,14,法律是一种概括、
3、严谨、普遍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制定和认可的行为规范,是国家确认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15,纪律与法律都是人们的行为规范,两者都要求人们遵守。但违纪不一定违法,而违法必违纪。,纪律与法律的关系,16,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4.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法律的四大特征,17,纪律与的法律区别,18,法律的规范作用,(一)、指引作用 法律规定人们应该享有什么权利,履行什么义务,使人们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从而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的作用。,19,(二)、评价作用,
4、判断、衡量某种行为是否合法或违法,以及违法的性质和程度。,20,通过法律的实施对人今后的行为产生影响,起到教育和警戒作用,(三)、教育作用,21,对违法犯罪行为具有制裁和惩罚的作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四)、强制作用,22,社会主义法律,23,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是如何造成的?怎样才能避免?体会违反规则的危害和遵守规则的必要性?,三、做遵纪守法的人,24,某中药厂电工徐某违反工厂维修安全操作规章,在操作工小刘按正常程序对生产罐进行检修时,擅自按下罐内搅拌机启动按钮,将正在消毒的小刘搅成重伤,小刘经抢救无效死亡。法院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之规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两年。,25,
5、2007年8月,山东某厂铝水外溢导致14人死亡、59人受伤,事故原因为职工违章违纪、操作不当引发。下图是事故发生后的车间惨状。,26,青岛输油管线爆炸事件11月22日10时30分许,位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已造成55人遇难、9人失踪、136人受伤。,27,对全国每年上百万起事故原因进行分析证明,9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违纪导致的。每年因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约10万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60%以上。我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位居世界首位,平均每天有几百人死于车祸,其中中小学生占10%左右。,28,怎样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要从思想上高度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进
6、一步增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违章违纪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必是违章违纪。,1,29,遵纪守法是具体的,必须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中,从细处着眼,防微杜渐;遵纪守法又是长期的,要持之以恒,贯穿始终;遵纪守法还是自觉的,要转化为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九条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30,3,守纪的人,应该是一个懂得自爱、勇于自省、善于自控的人。守纪离不开平时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长期学习和锻炼。,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劳动
7、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1,导致青少年违规的心理多种多样,择要摘录如下:侥幸心理妄图通过偶然因素得到好处而冒险投机享受心理贪图享乐、好逸恶劳、见钱眼开而漠视规则模仿心理模仿他人做坏事,如模仿行凶、偷窃等好奇心理对毒品、赌博等规则禁止的事好奇,进而尝试玩笑心理视规则如儿戏,拿违规当做开玩笑叛逆心理与师长、领导对着干,越不让做的事越去做嫉妒心理因嫉妒别人而对其实施违规报复斗狠心理不服输、不言败,冲动行事而不考虑后果聚群心理与不良青年称兄道弟拜把子,相互怂恿违规自卑心理因自卑而多疑敏
8、感,遇到冲突时采取极端的方式,32,一、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3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依法治国,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社会事务,3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5,法治与德治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令人不敢破坏规则;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让人不愿破坏规则。,36,二、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
9、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请大家思考一下,作为一名中职生我们应该怎么做?,37,(1)、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不做法盲,38,(2)、积极宣传法律知识-做法律的传播者,39,(3)、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做法律的捍卫者,40,4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公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42,树立和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增强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包括:第一,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第二,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43,第七课 维护宪法权威 当好国家公民,44,一、维护宪法的权威,认识宪法,序言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
10、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三节国务院第四节中央军事委员会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第六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七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45,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认识宪法,46,第一、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涉及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1)、为什么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与确认,国家制度、社会制度和其他基本制度,国家性质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标志,国家机关的组织及职权,认识宪法,47,法律效力是指法律所具有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宪法是普通法律
11、制定的基础和依据,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另一方面,普通法律与宪法相抵触无效。,第二、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认识宪法,48,第三、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程序,名称,认识宪法,制定程序,修改程序,49,(2)、宪法的本质:是国家政治斗争的结果和总结,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认识宪法,50,(3)、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母法与子法的关系,认识宪法,51,(4)、我国宪法的发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领悟宪法,52,(5)、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序
12、言;总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五个部分。,认识宪法,53,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认识宪法,54,领悟宪法,宪法是法治的标志,没有宪法,就没有法治,“法律至上”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没有“宪法至上”,“法律至上”就难以实现,55,领悟宪法,人民主权原则,(3)、宪法的基本原则,基本人权原则,权力制约原则,法治原则,56,3、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57,认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坚决捍卫宪法,维护宪法,58,庄严的天安门升旗仪式,祖国首都天安门,金晶用生命护卫奥运圣火,温总理眼含热泪看望灾民,航天勇士在神六飞天前合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13、沉!艾青我爱这土地,维护宪法,59,做为不同岗位上的劳动者,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就是在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就是在维护神圣的宪法。,跋山涉水进课堂,添砖加瓦盖楼房,挥汗如雨种庄稼,默默无闻扫街道,兢兢业业疏交通,维护宪法,60,二、公民,1.增强公民意识,涵养爱国情感,61,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国籍的人。,1.增强公民意识,(1)、什么是公民?,(2)什么是中国公民?中国公民就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62,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对于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的自觉意识。,1.增强公民意识,健全的公民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3)、什么是公民意识?
14、,63,公民,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64,(4)、什么是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并保障的公民所享有的某种权益。(5)、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指由宪法赋予并保障的权利,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基础。,65,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监督权和取得赔偿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社会经济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66,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前提与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道德 法律 法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8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