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常见问题分析课件.ppt
《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常见问题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常见问题分析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及常见问题分析,职业病危害委托监测率达100%,对超标岗位要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危害及其影响,职业病危害接触员工职业健康监护率达95%以上,职业禁忌者调离率达100%,职业病危害网上申报率达100%,全面开展职业病危害防治自查自纠工作,80%以上企业达到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示范企业标准,四个信息系统的填报率达100%。,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保障措施(一)强化安监执法,规范企业管理。进一步健全监管网络,充实监管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指导企业从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体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应急管理等方面开展自查自纠。执法检
2、查人员全年对30家C类企业监督检查不低于2次/家,150家B类企业不低于1次/家,并对B、C类企业开展监督监测。,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二)强化部门联动,形成整治合力。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加强对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合同告知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整治企业的执法监察率达100%,职工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合同书面告知率达100%。卫生部门要做好整治企业职业健康体检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工作,及时完成整治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督检测、委托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等各项技术服务工作。园区工会联合会要通过开展“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活动,强化职工保护。深入推进“1+3”安全监控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整治企业工会组织和
3、企业签订集体合同,集体合同对职业病危害职工保护率达100%。,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强化企业能力,落实隐患整改。一是继续开展告知承诺。将法规要求企业落实的主要责任和措施通过告知书的形式传达给企业,并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全面落实各项责任和措施做出书面承诺。二是继续开展专项培训。组织开展整治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专项培训,确保区内180家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持证上岗。三是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对拒不执行整改指令或整改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采取停产整顿措施,直至达到整改要求。对职业病危害严重且难以完成整改的企业,要依法提请政府予以关闭。,职业危害
4、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四)强化信息管理,做好应急处置。如实、及时填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与备案管理系统、工矿商贸企业职业卫生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江苏省隐患排查治理及职业卫生管理自查自报系统和苏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并动态更新。各级监管部门要按职责分工对录入的企业信息进行抽查核对。同时,要督促整治企业及时报告检测异常、职工健康异常,以及职工因职业病危害因素涉及劳资纠纷、情绪异常等情况,做好应对处置措施。做好职业病危害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受理和查处各类举报投诉,及时消除各种危害职工身体健康、威胁安全稳定的事故隐患和苗头。,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四、工作步骤(一)宣传发动阶段(2月3月)。制
5、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各项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和完成时间。组织开展整治企业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专题培训班,向整治企业布置专项整治任务,发放整治文件和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告知承诺书。,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二)自查自纠阶段(4月6月)。组织企业开展自查自纠,企业对照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自查自纠表逐项开展自检,对存在的问题逐一整改,落实整改责任人和具体整治措施。各街道、各相关部门的监管人员应深入企业,指导企业按要求填报“四个信息系统”,督促企业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等工作,并按要求及时上报相关信息。,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三)集中整治阶段(7月8月)。企业对自查、现场检测、
6、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各级各部门要组织专门力量,对整治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对整治不力的企业,要依法依规给予行政处罚。8月底前,各重点企业将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自查自纠表报送安监部门。,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四)复查验收阶段(9月11月)。各街道、各相关部门应按职责分工对整治企业的整改情况逐一复查,对拒不落实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能达到整治要求的企业,要按法规要求给予行政处罚直至提请政府予以关闭。同时要及时发现和总结各街道、各相关部门、各整治企业好的做法和经验,予以推广。,职业危害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职业病危害接触人员的识别实验室是否要申报职业危害企业可配备哪些自检仪
7、器职业卫生“三同时”评价报告中企业应关注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合同告知的注意点职业卫生执法检查中会执行直接处罚的行为有哪些,企业常见问题分析,1、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是一个职业卫生工作的永恒主题,是职业病危害评价中的“灵魂”,是实施职业病危害评价与控制工作的前提。职业病危害因素通常分为三类: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中的有
8、害因素,1.全面识别原则 一般来讲,某种工作场所所包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比较单纯的。而对于一个建设项目,特别是工艺复杂的建设项目,其整个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在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时,要求工作人员既要有娴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职业卫生、卫生工程、卫生检验等,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和工业技术常识。在识别过程中,首先应遵守全面识别的原则,从建设项目工程内容、工艺流程、流料流程、维修检修等多方面入手,逐一识别,分类列出,然后对因素的危害程度作出进一步的识别。不仅要识别正常生产、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还应分析开车、停车、检修及事故等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偶发性职
9、业病危害因素。提示:承包作业的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2.主次分明原则 全面识别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目的是为了避免遗漏。而筛选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则是为了去粗取精,抓住重点。在工作中,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危害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等进行综合分析,也是为了筛选重点,抓住起主导作用的危害因素。此外,每一种危害因素因其自身的理化特性、毒性、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浓度(强度)及接触机会等的不同,对作业人员的危害程度相差甚远。因此,在识别过程中应做到主次分明,避免面面俱到,分散精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 在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全面定性识别后,通常还需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
10、定量识别。通过现场采样分析,进一步判断其是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以此作为评价工作场所或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的客观指标。,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所使用的原材料,生产环境与劳动组织,产品与副产品、中间产品,工艺流程与设备,维修与异常情况,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方法,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职业卫生监测是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者接触化学有害因素的程度的重要技术依据,也可用于评估生产装置泄漏情况,评价防护措施效果等。明确危害因素(对混杂因素或作业环境可进行鉴别性检测)明确防护措施的有效性维持或完善明确员工接触的程度量与时间确定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为职业危害接触员工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 危害 突出 问题 专项 整治 常见问题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