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内审剖析.doc
《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内审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现场检查内审剖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企业实施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情况内审检查表职责与制度序号条款检查项目责任部门检查方式所对应检查内容检查情况检查结论12.5.1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总经理行政信息部查文件资料重点查看企业相关制度文件或职责权限文件,确认文件内容是否明确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负责人;查看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履行职责的相关记录(如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授权文件、任命文件签发,资源配置批准,重大事项决定等),确认其是否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企业法定代表人任命文件齐全,明确自身职责,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负责人;能够全面负责企业
2、日常管理。符合规定22.5.2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应当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职责,确保企业按照本规范要求经营医疗器械。总经理行政信息部质量管理部查文件资料重点查看企业质量组织机构图及所有部门职能、人员职责管理文件;与员工名册对照,确认企业部门、岗位、人员配置是否与实际一致; 检查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工作条件(如办公室、办公桌、电话、计算机、网络环境、传真机、档案柜等)配置是否满足有效履行质量管理职责需要。检查组织机构图中反映组织结构完善,各岗位人员齐全,配置与实际一致,有相关任命文件;企业负责人能够提供必要的条件,保证质量管理人员有限履行职责,
3、企业能够按照本规范要求经营医疗器械。符合规定32.6企业质量负责人负责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工作,应当独立履行职责,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质量负责人行政信息部查看资料文件重点查看企业质量负责人任命文件和职责权限文件,确认文件是否明确规定质量负责人具有质量管理裁决权并承担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重点查看质量负责人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履行职责的相关记录(如退货管理、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等),确认其是否有效独立履行职责。质量负责人由丁志军担任,有相关任命文件,全面负责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工作,独立履行职责,在企业内部对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具有裁决权,承担相应的
4、质量管理责任。符合规定42.7 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组织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指导、监督制度的执行,并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和持续改进;(二)负责收集与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等有关规定,实施动态管理;(三)督促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执行医疗器械的法规、规章及规范;(四)负责对医疗器械供货者、产品、购货者资质的审核;(五)负责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过程实施监督;(六)负责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及报告;(七)组织验证、校准相关设施设备;(八)组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收集与报告;(九)负责医疗器械召回的管理;(十)
5、组织对受托运输的承运方运输条件和质量保障能力的审核;(十一)组织或者协助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十二)其他应当由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履行的职责。质量管理部查看文件、记录重点查看企业质量管理制度、规定、指导作业书等文件,确认其内容是否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要求;通过现场谈话等方式了解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对职责的熟悉程度,并有重点地抽查质量管理人员行使各种规定的质量管理职责(如对供货者、产品、购货者资质的审核等)的相关记录。确认企业有效履行上述职责。查看质量管理职责文件中制定了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上述各项职责;提问质量管理机构人员,熟悉职责内容;随机抽查:1.供货者:南京群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6、,资料齐全,符合供货者资质;2.产品:平行视野宫腔镜双重手术系统,国食药械(进)字2014第3222969号,资料齐全;3.购货者:南京欣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资料齐全,符合购货者资质。质量管理人员有效履行上述职责,均有审核、签名。符合规定52.8.1企业应当依据本规范建立覆盖医疗器械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并保存相关记录或者档案,包括以下内容:(一)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二)质量管理的规定;(三)采购、收货、验收的规定(包括采购记录、验收记录、随货同行单等);(四)供货者资格审核的规定(包括供货者及产品合法性审核的相关证明文件等);(五)库房贮存、出入库、运输管理的规定(包括
7、温湿度记录、入库记录、定期检查记录、出库记录等);(六)销售和售后服务的规定(包括销售人员授权书、购货者档案、销售记录等);(七)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的规定(包括销毁记录等);(八)医疗器械退、换货的规定;(九)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规定(包括停止经营和通知记录等);(十)医疗器械召回规定(包括医疗器械召回记录等);(十一)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的规定(包括设施设备相关记录和档案等);(十二)卫生和人员健康状况的规定(包括员工健康档案等);(十三)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的规定(包括培训记录等);(十四)医疗器械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的规定(包括质量投诉、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相应的记录及档案
8、等);行政信息部质量管理部查制度文件、ERP系统重点查看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文件,确认其内容是否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要求;重点抽查涉及企业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如售后服务、资质审核等)和执行记录,确认企业是否实施上述质量管理制度。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自身职责,内部业务流程及计算机系统流程均有效地体现其职责与权限,及按要求进行履行,能够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公司制定了医疗器械上述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各部门并有效实施执行。符合规定62.8.2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企业还应当制定购货者资格审核、医疗器械追踪溯源、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的规定。第
9、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自查制度,于每年年底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自查报告。行政信息部 质量管理部查制度ERP系统文件、重点查看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和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企业制定的购货者资格审核制度、医疗器械追踪溯源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规定和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自查和年度报告制度;抽查企业实施记录,确认企业是否实施相关规定与制度。公司制定了医疗器械购货者资格审核制度、医疗器械追踪溯源制度、质量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考核规定 ,并实施了相关规定。符合规定72.9.1 企业应当根据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记录制度。质
10、量管理部储运部查资料记录、ERP系统了解企业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重点查看企业质量管理记录和质量管理档案,其内容是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适用内容:(一)首营企业/首营品种审核记录;(二)购进记录;(三)进货查验(包括采购、验收)记录;(四)在库养护、检查记录;(五)出库、运输、销售记录;(六)售后服务记录;(七)质量查询、投诉、抽查情况记录;(八)退货记录;(九)不合格品处置相关记录;(十)仓库(温、湿度等)等贮藏条件监控记录;(十一)运输冷链/保温监测记录;(十二)计量器具使用、检定记录;(十三)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报告记录;(十四)不良事件监测报告记录;(十五)医疗器械召回记录;(十六)质量管理制度
11、执行情况检查和考核记录等。重点查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企业的经营质量管理记录及质量管理档案,确认其内容至少包括质量管理记录表单和管理档案的建立、填写、保存、修改、批准等方面,记录内容应真实、完整、准确、有效。查看了质量管理部和储运部的医疗器械的质量管理记录和档案,上述记录均真实、完整、准确、有效。符合规定82.9.2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全公司查资料记录、ERP系统重点查看企业查验记录制度相关文件并根据企业经营品种分布情况抽查企业进货查验记录,确认企业是否按规定进行购进和验收。制定了医疗器械的查验记录制度,查计算机系统确认公司按规定进行购进和验收并记
12、录。符合规定92.9.3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全公司查资料记录、ERP系统重点查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有关销售记录制度相关文件;抽查企业在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经营活动中的销售记录,确认企业是否按规定建立并执行销售记录制度。制定了医疗器械销售记录制度,查计算机系统确认公司按规定进行销售并记录。符合规定102.9.4进货查验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收记录)和销售记录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全公司查资料记录、ERP系统重点抽查企业进货查验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
13、收记录)和销售记录,确认企业记录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企业进货查验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收记录)和销售记录,确认企业记录信息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规定112.9.5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企业,其购进、贮存、销售等记录应当符合可追溯要求。全公司查资料记录、ERP系统重点抽查企业在医疗器械批发经营活动中所经营产品的购进、贮存、销售等记录,确认各项记录是否符合可追溯要求,进、存、销的账目与货物是否平衡(相符)。医疗器械批发经营活动中所经营产品的购进、贮存、销售等记录,确认各项记录符合可追溯要求,进、存、销的账目与货物相符符合规定122.9.6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
14、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全公司查资料记录、ERP系统重点查看企业质量管理制度中是否明确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抽查企业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相关档案是否按制度要求保存。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中是否明确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档案均按要求保存。符合规定人员与培训序号条款检查项目责任部门检查方式所对应检查内容检查情况检查结论133.10.1企业法定代
15、表人、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应当熟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所经营医疗器械的相关知识,并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规定的资格要求。总经理质量管理部查资料提问可采取现场询问、问卷调查、闭卷考试等方式了解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是否熟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所经营医疗器械的相关知识,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资格要求。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符合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的资格要求;提问都熟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所经营医疗器械的相关知识。符合规定143.10.2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不得有
16、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从业的情形。总经理质量管理部查资料可由监管部门/检查员核实或由企业承诺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从业的情形。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质量管理人员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六十三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禁止从业的情形。符合规定153.11.1企业应当具有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行政信息部质量管理部查文件重点查看企业质量组织机构图、员工名册、质量管理人员任命文件,确认企业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配置是否与其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检查组织机构图中
17、反映组织结构完善,各岗位人员齐全,相关任命文件;组织机构、各岗位人员配置与经营方式、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现有经营状况均相适应符合规定163.11.2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国家认可的相关专业学历或职称。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质量负责人应当具备医疗器械相关专业(相关专业指医疗器械、生物医学工程、机械、电子、医学、生物工程、化学、药学、护理学、康复、检验学、计算机、法律、管理等)大专以上学历或者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同时应当具有3年以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行政信息部查资料重点查看企业员工名册、质量管理人员劳动用工合同、简历、离职证明、学历或职称等证明文件,确认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相关专业学历或
18、者职称等资质是否符合上述要求。企业质量负责人丁志军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药学专业、执业药师资格和3年以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上岗证,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燕春宏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临床医学专业,3年以上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工作经历,有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上岗证,符合资格要求,档案资料齐全。质量管理人员袁丹丹有大专学历,药学专业, 以上质量管理人员均有劳动合同、离职证明、学历、简历等文件。符合规定173.12企业应当设置或配备与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并符合相关资格要求的质量管理、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在职在岗。(一)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管理人员中,应
19、当有1人为主管检验师,或具有检验学相关专业大学以上学历并从事检验相关工作3年以上工作经历。从事体外诊断试剂验收和售后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有检验学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检验师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二)从事植入和介入类医疗器械经营人员中,应当配备医学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并经过生产企业或者供应商培训的人员。(三)从事角膜接触镜、助听器等其他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经营人员中,应当配备具有相关专业或者职业资格的人员。行政信息部查资料重点查看担任企业质量管理及经营等上述关键岗位人员的劳动用工合同、简历、学历或者职称、职业资质证明文件和培训记录等,确认企业质量管理、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相关专业学历、
20、职称、工作经历等是否符合上述适用要求,质量管理、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配置是否与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相适应(有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通过现场谈话、查看质量管理、经营等关键岗位人员履职记录等方式确认其在职在岗情况。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质量管理员、验收、养护岗位人员符合与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相适应资格要求,只有质量管理员袁丹丹没有医疗器械上岗证,其他人员均档案资料齐全,均在职在岗,履行职责。其中从事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管理人员燕春宏有大学本科学历, 临床医学专业。从事体外诊断试剂验收员常珍有大专学历,中西医结合专业。基本符合规定183.13企业应当配备与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相适应的售后服务人员和
21、售后服务条件,也可以约定由生产企业或者第三方提供售后服务支持。售后服务人员应当经过生产企业或者其他第三方的技术培训并取得企业售后服务上岗证。行政信息部查资料重点查看企业员工名册、售后服务人员劳动用工合同、简历、学历或者职称、职业资质证明文件和(生产企业、代理商、专业培训机构等第三方)技术培训记录以及企业售后服务工作条件等,确认企业售后服务人员是否能胜任售后服务工作,评估售后服务人员配置与工作条件是否与企业经营规模、经营范围相适应。若约定由生产企业或者第三方提供售后服务支持,应查看相关售后服务协议,确认协议内容能满足售后服务要求。查看员工花名册,各岗位人员资质均符合经营需要。公司均约定由生产企业
22、或者第三方提供售后服务支持,有相关售后服务协议,确认协议内容能满足售后服务要求。符合规定193.14企业应当对质量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进行与其职责和工作内容相关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建立培训记录,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内容应当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及技能、质量管理制度、职责及岗位操作规程等。行政信息部查资料对照在册人员名单重点查看企业对质量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进行与其职责和工作内容相关的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档案,档案中应包括相关的培训计划、培训、考核、上岗评估等记录,也可通过提问或闭卷考试,确认企业对质量负责人及各岗位人员培训是否包括了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器械专业知识及技能、质量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经营 质量管理 规范 现场 检查 剖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