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科目的审计程序课件.pptx
《财务报表科目的审计程序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科目的审计程序课件.pptx(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财务报表科目的审计程序,-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1,管理层认定,2,符合性测试,即控制测试,可以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3,控制测试使用的方法,4,控制测试的时间,注意要点1.何时实施控制测试2.测试所针对的控制使用的时点或期间,5,控制测试的范围,6,实质性测试,包括实质性分析程序和细节测试。,7,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注意要点如何考虑是否在期中实施实质性程序。如何考虑期中审计证据。如何考虑以前审计获取的审计证据。,8,实质性测试的范围,注意要点对什么层次上的数据进行分析需要对什么幅度或性质的偏差展开进一步调查,9,公司的主要循环,货币资金,筹资与投资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
2、环,存货与仓储循环,10,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审计(循环法),11,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2,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采购与付款的基本循环,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订购单,验收商品,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编制付款凭单,确认与记录负责,付款,现金/银行存款记录,13,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采购与付款的基本循环,典型的采购与付款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种类:请购单 订购单验收单卖方发票 付款凭单 转账凭证 付款凭证 应付账款明细账 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卖方对账单,14,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采购流程的关键控制点,15,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2.采购流程的关键控制点,内部控制测试关注要点,案
3、例分析12.1,16,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3.应付账款审计,3.1 应付账款的审计目标 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帐款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付账款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账款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实义务;确定应付帐款期末余额是否正确,应付账款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确定应付账款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17,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3.应付账款审计,3.2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1)获取或编制应付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付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
4、否正确。分析出现借方余额的项目,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结合预付账款等往来项目的明细余额,调查有无同挂的项目、异常余额或与购货无关的其他款项(如关联方账户或雇员账户。,18,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3.应付账款审计,3.2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2)根据被审计单位实际情况,选择以下方法对应付账款执行实质 性分析程序:将期末应付账款余额与期初余额进行比较,分析波动原因。分析长期挂账的应付账款;关注账龄超过3年的大额应付账款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是否偿还。计算应付账款与存货的比率,应付账款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与以前年度相关比率对比分析,评价应付账款整体的合理性。分析存货和营业成本等项目的增减变动判断应付
5、账款增减变动的合理性。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付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19,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3.应付账款审计,3.2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3)函证应付账款:在进行函证时,注册会计师应选择较大金额的债权人,以及那些在资产负债表日金额不大,甚至为零,但为企业重要供货人的债权人,作为函证对象。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20,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3.应付账款审计,3.2 应付账款的实质性程序(4)检查应付账款是否计入正确的会计期间,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应付账款:检查债务形成的相关原始凭证,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确定应付账款期末余额的完整性;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应
6、付账款明细账贷方发生额的相应凭证,关注其购货发票的日期,确认其入账时间是否合理;获取被审计单位与其供应商之间的对账单;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后付款项目,查找有无未及时入账的应付账款结合存货监盘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在资产负债日前后的存货入库资料,检查是否有大额料到单未到的情况,确认相关负债是否计入了正确的会计期间。如果存在未回函的重大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采用替代审计程序。,21,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4.应付票据审计,4.1 应付票据的审计目标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应付票据是否存在;所有应当记录的应付票据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记录的应付票据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实义务;确定应付票据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
7、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应付票据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22,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4.应付票据审计,4.2 应付票据审计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 检查应付票据备查簿 选择应付票据的重要项目(包括零账户),函证其余额和交易条款,对未回函的再次发函或实施替代的检查程序查明逾期未兑付票据的原因复核带息应付票据利息是否足额计提,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23,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5.固定资产审计,5.1 固定资产的审计目标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固定资产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记录的固定资产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记录的固定资产是否由被审计单位所有或控
8、制;确定固定资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是否恰当;确定折旧费用的分摊是否合理、一贯;确定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完整,方法是否恰当;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的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24,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5.固定资产审计,5.2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检查固定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累计折旧、减值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对固定资产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实地检查重要固定资产检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或控制
9、权 检查本期固定资产的增加和减少,25,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5.固定资产审计,5.2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固定资产变化表,26,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5.固定资产审计,5.2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检查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确定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是否满足资产确认条件;如不满足,该支出是否在在该后续支出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检查固定资产的租赁获取暂时闲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观察其实际状况,检查是否已按规定计提折旧,相关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获取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作相应记录。,27,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5.固定资产审计,5.2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持
10、有待售固定资产的相关证明文件,并作相应记录。检查有无与关联方的固定资产购售活动,是否经适当授权,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对于合并范围内的购售活动。记录应予合并抵销的金额。对应计人固定资产的借款费用,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或长期应付款的审计,检查借款费用(借款利息、折溢价摊销、汇兑差额、辅助费用)资本化的计算方法和资本化金额,以及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关注弃置费用。检查购置固定资产时是否存在与资本性支出有关的财务承诺。检查固定资产的抵押、担保情况。结合对银行借款等的检查,了解固定资产是否存在重大的抵押、担保情况。如存在,应取证,并作相应的记录,同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恰当披露。,2
11、8,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5.固定资产审计,5.2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被审计单位制定的折旧政策和方法是否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和分配。了解被审汁单位的折旧政策是否符合规定。折旧政策前后期是否一致。复核本期折旧费用的计提是否正确 检查折旧费用的分配是否合理注意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有关折旧的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将“累计折旧”账户贷方的本期计提折旧额与相应的成本费用中的折旧费用明细账户的借方相比较,检查本期所计提折旧金额是否已全部摊入本期产品成本或费用。,案例12.2,29,采购
12、与付款循环审计6.预付款项审计,6.1 预付款项的审计目标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预付款项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预付账款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记录的预付账款是否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确定预付账款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预付账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30,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6.预付款项审计,6.2 预付款项的实质性审计程序获取或编制预付款项明细表。分析预付账款账龄及余额构成。检查大额预付工程款增加或者结转是否有相应的审批手续,与相关合同、工程进度是否一致。选择大额或异常的预付款项重要项目(包括零账户),函证其余额
13、是否正确。实施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审计程序,检查对关联方的预付账款的真实性、合法性,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预付账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31,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7.在建工程审计,7.1 在建工程的审计目标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在建工程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记录的在建工程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记录的在建工程是否由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确定在建工程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资产负债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确定在建工程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告中作出恰当列报。,32,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7.在建工程审计,7.2 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在建工程明细
14、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结合减值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实施分析程序。基于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通过进行比较,并考虑有关数据间关系的影响,建立有关数据的期望值。检查本期在建工程的增加减少数。实施在建工程实地检查程序(全部或部分),33,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7.在建工程审计,7.2 在建工程的实质性程序如果被审计单位为上市公司。应将与募集资金相关在建工程的增减变动情况与披露的募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对。检查是否有长期挂账的在建工程。检查有无与关联方的工程建造或代开发业务是否经适当授权,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结合长、短期借款等项目,了解在建工程是否存在抵押、担保
15、情况。检查在建工程合同,确定是否存在与资本性支出有关的财务承诺。,34,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8.工程物资审计,8.1 工程物资的审计目标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工程物资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记录的工程物资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资产负债表中的工程物资是否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确定工程物资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工程物资及减值准备的列报是否恰当。,35,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8.工程物资审计,8.2 工程物资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工程物资及减值准备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减值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实地检查工程物
16、资,确定其是否存在。并观察是否有呆滞、积压物资。抽查若干工程物资采购合同、发票、货物验收单等原始凭证,检查其是否经过授权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36,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8.工程物资审计,8.2 工程物资的实质性程序结合在建工程审计,检查工程物资的领用手续是否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工程完后剩余的工程物资转入存货时对所含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处理是否正确。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工程物资定期盘点,对盘盈(亏)是否及时处理。检查有无与关联方的工程物资购销业务,是否经适当授权,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确定工程物资在资产负债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37,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9.无形资产审计,9.1 无形资产的审计
17、目标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无形资产是否存在;确定被审计单位所有应当记录的无形资产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无形资产是否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确定无形资产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无形资产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38,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9.无形资产审计,9.2 无形资产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无形资产的增加和减少。检查被审计单位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的依据,分析其合理性。检查
18、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无形资产预计是否能为被审计单位带来经济利益,若否,检查是否将其账面价值予以转销,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39,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9.无形资产审计,9.2 无形资产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无形资产各项目的摊销政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上期一致,若改变摊销政策,检查其依据是否充分。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在年度终了,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和摊销方法进行复核,其复核结果是否合理。检查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是否为其成本扣除预计残值和减值准备后的余额。检查其预计残值的确
19、定是否合理。复核本期摊销是否正确,与相关科目核对是否相符。确定累计摊销的披露是否恰当。,40,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0.长期应付款审计,10.1 长期应付款的审计目标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长期应付款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长期应付款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记录的长期应付款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现时义务。确定长期应付款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长期应付款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41,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0.长期应付款审计,10.2 长期应付款账面余额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长期应付款明细表 检查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
20、费 检查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 必要时,现场查看交易涉及的资产,并向债权人函证长期应付款检查各项长期应付款本息的计算是否准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标明应付关联方包括持股5%以上(含5%)股东的款项,执行关联方及其交易审计程序,并注明合并报表时应予抵销的金额;,42,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0.长期应付款审计,10.3 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实质性程序获取或编制未确认融资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本期增加记录,审阅融资租赁合同及相关资料,结合固定资产等的审计,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并与被审计单位的所计算确定的实际利率进行比
21、较。检查未确认融资费用本期摊销额。其摊销政策是否与前期一致,计算和相应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为购建固定资产等而发生的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是否正确。确定未确认融资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43,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1.管理费用审计,11.1 管理费用的审计目标确定利润表中记录的管理费用是否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管理费用是否均已记录;确定与管理费用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管理费用是否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确定管理费用是否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确定管理费用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的列报。,44,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1.管理费用审计,11.2
22、 管理费用的实质性程序取得或编制管理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数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检查管理费用的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核算内容与范围,选择管理费用中的重要明细项目作重点检查。对管理费用进行分析 将管理费用中的职工薪酬、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额等项目与各有关账户进行核对,分析其勾稽关系的合理性,并作出相应记录。抽取资产负债表日前后 若干天的一定数量的凭证,实施截止性测试,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作必要调整。,45,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1,46,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2.1 案例分析,A和B注册会计师于2008年11月1日至7日对XYZ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
23、进行了解和测试,发现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制度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并在相关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了了解和测试的事项,摘录如下:采购与付款循环内部控制:XYZ公司的材料采购需要经授权批准后方可进行。采购部根据经批准的请购单发出订购单。货物运达后,验收部根据订购单的要求验收货物,并编制一式多联的未连续编号的验收单。仓库根据验收单验收货物,在验收单上签字后,将货物移入仓库加以保管。验收单上有数量、品名、单价等要素。验收单一联交采购部登记采购明细账和编制付款凭单,付款凭单经批准后,月末交会计部;一联交会计部登记材料明细账;一联由仓库保留并登记材料明细账。,47,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2.1 案例分析,会计部根
24、据只附验收单的付款凭单登记有关账簿。会计部审核付款凭单后,支付采购款项。XYZ公司授权会计部的经理签署支票,经理将其授权给会计人员丁负责,但保留了支票印章。丁根据已适当批准的凭单,在确定支票收款人名称与凭单内容一致后签署支票,并在凭单上加盖“已支付”的印章。对付款控制程序的穿行测试表明,A和B注册会计师未发现与公司规定有不一致之处。,48,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2.1 案例分析,要求:根据上述对XYZ公司有关内部控制了解测试的记录,假定未描述的其他内容不存在缺陷,请指出XYZ公司内部控制在设计与运行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49,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案例分析2,50,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2.2 案例
25、分析,资料一:S注册会计师审计Y公司20X4年度财务报表的“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项目时,发现下列情况:(1)某一生产车间有两台生产用设备,其中一台设备是融资租入的,Y公司认为是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所以并未对其计提折旧,另一台设备因为进行日常的修理,所以在修理期间也没有计提折旧。(2)6月份购入设备一台,价值100万元,当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7月份交付使用,Y公司从8月份起开始计提折旧。(3)Y公司对厂房采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该厂房预计可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Y公司确定的该厂房的年折旧率为10%。,51,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12.2 案例分析,资料二:针对Y公司的固定资产审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报表 科目 审计 程序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