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艺及设备ppt课件第三章梳棉.ppt
《纺织工艺及设备ppt课件第三章梳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工艺及设备ppt课件第三章梳棉.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纺织工艺及设备课件第三章梳棉,2,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一、梳棉工序的任务梳理:使棉束单纤维(锡林、盖板作用)除杂:清除杂疵、短绒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3,二、梳棉机的发展,4,国内外主要梳棉机制造厂商,德国特吕茨勒:DK803、DK903瑞士立达:C51、C60英国克劳斯罗尔:MK5、MK5D马佐里(东台):C501青岛宏大:FA231A、FA232A郑州宏大:FA225B、FA221D金坛纺机:JFA226江阴机械:FA212B东佳集团:FA208,5,微机控制及数显;道夫变频调速;带传动平稳,噪音低;高精度、整体式锡林道夫;机内滤尘箱连续吸,车肚机外间歇吸;后固定
2、盖板及刺辊分梳板;可视棉网的双皮圈导棉装置;全封闭安全罩;安全自停装置;棉卷或棉箱喂入,自调匀整通用设计。,二、梳棉机的工艺过程,6,DK903梳棉机,7,8,9,FA231A梳棉机结构简图,1.控制柜 2.车肚花吸点 3.棉卷架 4.棉卷罗拉 5.给棉罗拉 6.刺辊分梳板 7.刺辊放气罩吸点 8.刺辊 9.盖板花吸点 10.棉网清洁器吸点 11.后固定盖板 12.后盖板杂质点吸 13.盖板14.锡林 15.前盖板杂质吸点 16.前固定盖板 17.三角区吸点 18.前棉网清洁器 19.道夫20.清洁辊吸点 21.剥棉罗拉 22.导棉装置 23.圈条器吸点 24.前压辊 25.圈条器,10,第二
3、节 给棉刺辊部分,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组成:棉卷架和棉卷罗拉;给棉罗拉和给棉 板;刺辊和分梳板(老机为小漏底)、除尘刀。作用:喂入棉卷或棉丛;进行开松排除杂质和短绒。,11,1.棉卷架和棉卷罗拉(1)棉卷架作用:放置棉卷槽底倾斜:使棉卷直径较小时增加接触面积,减轻退解时打滑。(2)棉卷罗拉作用:摩擦带动棉卷退解凹槽:避免棉卷打滑,12,2.给棉罗拉和给棉板(1)给棉罗拉 与给棉板共同握持棉层,使刺辊在整个棉层横向进行开松与分梳。为使棉层握持牢靠、均匀,罗拉表面有齿形沟槽或小菱形花纹,并在罗拉两端加压。,13,(2)给棉板,工作表面为光滑的弧形,有一鼻尖。为使棉束尾端不致于过早滑脱,要求:握持
4、力:AB逐渐增加,B点最大;隔距:AB逐渐减小;偏心距e:给棉板圆弧与给棉罗拉中心的距离;,14,3.刺辊、分梳板、除尘刀 完成对棉丛的梳理并去除部分杂质。,刺辊下方装有除尘刀、分梳板或漏底;刺辊上方装有罩盖和排气罩。,15,(1)刺辊,铸铁圆筒,两端堵头;表面包锯齿,250mm。剌辊高速有利于分梳和除杂,但过高会损伤纤维而短绒率,锡林速度也相应,带来全机高速的一系列问题。增加刺辊表面锯齿密度,也可提高分梳和除杂。,16,17,小漏底:网眼弧形钢板;除尘刀:矩形钢板,30角;传统除杂:除尘刀+漏底;,(2)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新机型以分梳板代替小漏底)(3)除尘刀:击落尘杂,调节落棉
5、。,分梳板,18,二、开松方式:握持开松过程:三个阶段(1)穿刺阶段:棉束尾端被牢固握持,头端被穿刺、分割;(2)梳理阶段:锯齿与纤维产生相对滑移与摩擦,产生梳理(纤维伸直、横向分开);(3)分解阶段:随着棉束的喂给,对同一棉束尾端的握持渐弱,锯齿将棉束抓走棉束分解。,19,(一)影响开松效果的因素1.喂入装置对纤维层的握持(1)给棉罗拉与给棉板的结构 两者之间的隔距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2)罗拉加压 压力适当。,20,(3)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LA 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钳口到刺辊与给棉板的最近点纤维运动的路径长度,称。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梳理早)梳理效果短绒率,根据经验LA纤维的主体长度,
6、21,2.刺辊(1)速度 速度高,开松好,但过快损伤纤维。衡量刺辊分梳质量的指标分梳度。分梳度C: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w棉层定量(g/m);nt刺辊转速(转/min);v 给棉速度(m/min);L纤维平均长度(m);Tt-纤维线密度(tex);Z刺辊表面总齿数。,高产梳棉机一般在0.51之间。,22,(2)锯齿规格,工作角:小,有利于分梳;齿距P(横、纵):小,分离程度好,但要兼顾(大,N大);齿尖厚度b:薄齿易刺入须丛,分梳效果好。,23,3.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1)刺辊与给棉板的高低位置 给棉板鼻尖可高于、低于、平齐刺辊中心位置。给棉板抬高,分梳工艺长度增加,托持面减短,梳
7、理效果。(2)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 隔距小,梳理效果好,但短绒增加。(一般0.180.305mm),24,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对梳理效果的影响,25,4.给棉方式(1)逆向喂给(下喂棉):棉层喂给方向与刺辊分梳方向相反,易损伤纤维。图(2)顺向喂给(上喂棉):棉层喂给方向与刺辊分梳方向相同,纤维损伤少。图,26,5.梳理元件的数量多刺辊系统刺辊分梳板,以分梳板代替漏底,分梳板,三刺辊系统,27,三、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作用(一)刺辊部分的气流 1.刺辊附面层原理刺辊附面层:刺辊高速回转时,锯齿带动周围空气流动,由于空气分子的粘性与摩擦,里层空气带动外层空气,层层带动,就在刺辊表面形成气流层,称
8、。,28,附面层速度分布:距运动体越远,速度越小。当速度小至运动体表面速度的1左右时,该处即为附面层厚度的边界。,29,2.纤维、杂质的运动 杂质重,多处于附面层的外层;纤维轻,多处于附面层的内层。,纤维与杂质的运动轨迹1较重杂 2较轻杂 3纤维,30,3.刺辊部分的除杂 除杂原理:除尘刀切割刺辊气流附面层外层。,纤维与杂质互相影响:纤维可随杂质一起落下,细小杂质可能随纤维继续前进。,31,4.除杂方式(1)自然沉降式 除尘刀切割气流附面层。,新型梳棉机,旧梳棉机,32,(2)积极式除杂 吸风槽的吸风作用+除尘刀切割作用。,33,(二)影响刺辊落棉的因素 1.刺辊速度 高,落棉多,纤维损伤也多
9、。2.除杂方式(1)自然沉降式除杂 含杂高,低刀大角度;反之,亦然。(2)积极式除杂 含杂高,加大落棉调节板角度。3.除尘刀与刺辊隔距 隔距大,落物少,除杂效率低。,34,4.落杂区调节 除尘刀4变薄,第一落杂区A长;导棉板弦长短第二落杂区B长,影响落棉。,35,第三节 锡林、盖板、道夫部分,一、元件1.锡林 Cylinder 完成梳理、剥取与转移。2.盖板(活动和固定)Flat 配合锡林梳理,并除去杂质与短绒,见后图。,36,80110根,用链条联结成环状,沿圆弧状曲轨缓慢移动。3046根盖板形成分梳区,其余为空程。,盖板横截面,加固,稳定间隙,37,踵趾面:每根盖板与锡林针面的隔距,入口趾
10、面大,出口踵面小,逐渐分梳,梳理作用逐渐增强。,盖板横截面,38,3.道夫Doffer 凝聚锡林上的纤维,并实现均匀与混合。道夫结构类似锡林,直径600707mm。4.锡林周围的辅助装置 前后罩板、抄针门、大漏底。罩住纤维,以免飞散。,39,大漏底:有两种形式中部为尘棒,前后两端为弧形板。主要用来托持纤维,部分短绒和杂质通过尘棒下落。弧形托板+吸尘槽,吸附锡林针面的杂质和短绒。,40,二、两针面间的作用1.特点自由梳理损伤纤维少,有调头梳理作用反复梳理梳理细致储存纤维均匀、混和作用2.两针面间的作用三种作用: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棉和化纤的梳理中提升作用较少)基本条件:两针面具有一定的
11、针齿密度和角度(500-1000枚/平方英寸)、两针面具有相对运动、两针面间的隔距很小。,41,(1)分梳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一针面针尖迎着另一针面的针尖相对运动(图中VBVA)受力分析 PRcos;QRsin R纤维束产生的张力(梳理力)特点:两针面均有抓取和握持纤维的能力,纤维束一分为二。可用以实现纤维从一个针面向另一个针面的转移。,42,(2)剥取作用条件与特点条件针齿交叉配置;一针面的针尖从另一针面针齿背上越过(顺着针尖)特点:快速针面抓取纤维,慢速针面释放纤维。,43,(3)提升作用条件与特点条件:针齿平行配置;相对运动方向顺着对方针尖(V2V1)特点:两针面都不抓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纺织 工艺 设备 ppt 课件 第三 章梳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4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