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课件.ppt
《经济学原理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课件.ppt(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学原理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一、需求与需求函数(一)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作为需求,要同时具备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这两个条件,才能算作有效需求。需求既可以指个人需求,也可以指市场需求。个人需求是指某一消费者或家庭对某种商品的需求。市场需求是指所有消费者或家庭对某一商品的需求。,第一节 需求原理,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由许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市场需求的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1)消费者的嗜好(或称偏好)。嗜好(或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于人类的基本需要,如人们需要粮食充饥,购买衣服遮体等。人类对于某种商品
2、的嗜好(或偏好)越强烈,购买该种商品的数量就会越多,反之越少。(2)消费者的收入。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给定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高,对商品的需求越多。因此,从市场需求来看,一个市场上消费者的人数和国民收入的分配情况,显然是影响需求的重要因素。,(3)该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或提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越小(或减少);相反,价格越低(或降低),需求量就会越大(或增加)。(4)其他商品价格。人们对于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除了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以外,还受到其他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例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苹果的价格不变,而梨子的价格上涨,则苹果的需求量就会增加。(5)消费
3、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上升时,就会增加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下一期会下降时,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二)需求函数需求函数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在以上的分析中,影响需求数量的各个因素是自变量,需求数量是因变量。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的函数。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如此之多,使研究变得十分困难。,为了使复杂的经济问题得以解决,经济学的通常作法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几部分,一次研究一部分,而把那些一出现就不方便研究的干扰因素暂时搁置在所谓其他条
4、件不变的范围之内,从而使某些趋势的研究得以在其他条件不变这一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因为商品本身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所以,西方经济学首先假定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而只考察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变化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函数可以记做:,(2.1),二、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需求函数Qd=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种函数关系可以分别用商品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来表示。(一)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表2-1描述了某一市场上一定时期(如一年)对某种商品
5、的个人需求或市场需求。,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二)需求曲线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图2-1是根据表2-1绘制的一条需求曲线。,图2-1 某商品的需求曲线,西方经济学中假定曲线是线性的,且假定变化率是连续的。这些假设虽然并不实际,但是方便研究。这样,线性的需求曲线可以表述为,(2.2),(三)需求定理一般来说,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在着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称为需求定理。绝大多数商品的需求都符合这一定理,但也有少数商品例外。第三章效用论中将对此作详尽的说明。,三、需求量
6、变动和需求变动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只是用来描述某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其前提条件是,假定除商品本身的价格外,其他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因素不变。我们知道,除了商品本身的价格外,还有许多因素影响商品的需求量,而且这些因素也并不是不变的。如果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化,需求量会如何变动呢?,为了说明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和由其他因素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西方经济学强调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之间的区别。前者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因为需求函数是既定的,需求量与不同的价格水平是一一对应的,因此,在几何图形
7、上表现为在原有的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后者是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保持不变时,影响需求量的诸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发生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在图形上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如图2-2所示。,图2-2 需求变动,如果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提高,或替代品的价格上涨,需求曲线D0会右移到D1。需求曲线的右移表示在原来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增加,在同样是P0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的需求量由原来的Q0增加到Q1。如果上述诸种因素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需求曲线就会向左移动,表示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尽管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
8、是有区别的(如表2-2所示),但在一般的表述中,需求量与需求在许多场合是被混用的,因为商品的需求总是表现为一定的数量。,表2-2 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一、供给与供给函数(一)供给 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根据上述定义,供给也要同时具备供给意愿和供给能力,才能够形成有效的供给。在企业的供给中,既包括新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包括企业存货。供给既可以指单个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供给,也可以指所有生产者对某种商品的市场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的因素有:,第二节 供 给 原 理,(1)商品本身的价格。一般来
9、说,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高;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就越小。例如,玉米的市场价格提高,农民就会增加玉米的种植面积,等等。(2)生产的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减少;相反,生产成本下降会增加利润,从而使得商品的供给量增加。(3)生产的技术水平。在一般的情况下,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供更多的产量。例如,杂交水稻种植技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出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的供给量会发生变化。例如,对某个生产
10、玉米和高粱的农户来说,在玉米价格不变和高粱价格上升时,该农户就会增加高粱的种植面积而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5)生产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如果生产者预期某种商品未来价格会上涨,那么生产者往往会扩大生产,增加商品供给。如果生产者对未来预期悲观,那么生产者往往会缩减生产,减少商品供给。例如,房地产开发商如果看好房地产业的前景,那么开发商就会增加对房地产的投资,进而提高商品房的供给量。,(二)供给函数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供给函数是指商品供给量和决定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查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而把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只看
11、成是这种商品价格的函数,则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2.3),二、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定理(一)供给表商品的供给表是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供给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表2-3是某商品的供给表。,表2-3 某商品的供给表,(二)供给曲线商品的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图2-3是根据表2-3所绘制的一条供给曲线。,图2-3 某商品的供给曲线,同分析需求一样,供给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如果供给函数是线性函数,则相应的供给曲线为直线型,如图2-2中的供给曲线就是直线型的。直线型供给曲线的一般形式可写成:,(
12、2.4),(三)供给定理根据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指的是,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三、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供给量变动是指当其他因素(如生产技术、生产成本等)不变时,商品的供给量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它表现为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2-4所示,现在假设由于生产技术进步,或生产成本下降,对应于同一销售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这种由于技术进步或生产成本下降而引起的供给状况的变动(简称供给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由S0下移至S1。同理,假设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引起了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增加,则与任一给定产量相对应,生产者要求
13、的卖价会较高,这表现为供给曲线由S0上移至S2。,图2-4 供给变动,同分析需求变化一样,微观经济学也区分了供给的两种变动(如表2-4所示):一种是供给量变动,即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供给量对应不同价格的点的移动;另一种是供给变动,即整条供给曲线位置的移动。,表2-4 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一、均衡价格的形成所谓均衡,是指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图2-5把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放在一起说明均衡价格的形成:图中需求曲线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供给曲线S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两条曲线在E点相交。E点被称为均衡点。均衡点上的价格Pe和数量Qe分别被称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4、。,第三节 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图2-5 均衡价格的形成,二、均衡价格的变动(一)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如图2-6所示,假设供给不变,如果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由D0右移到D1,均衡点由E0上升到E1,均衡价格由P0上升到P1,而均衡数量也由Q0增加到Q1;如果需求减少,则需求曲线由D0左移到D2,D2与供给曲线的交点是E2,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将下降。可见,若供给不变,需求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图2-6 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二)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如图2-7所示,假设需求不变,如果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由S0右移到S1,均衡点由E0下降到E1,均衡价格由P0下降到P1,而
15、均衡数量由Q0增加到Q1;如果供给减少,则均衡价格提高,均衡数量减少。可见,若需求不变,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化,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化。,图2-7 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三)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衡的影响现实经济社会中,需求和供给的分别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变化。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则共同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产生影响。其影响的结果,有以下两种情况:第一,供求同时呈同方向变动,即同时增加或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均衡数量将同时增加或减少,而均衡价格变动取决于供需变动的相对量,可能提高,可能下降,也可能保持不变。如果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大于供给曲线移动的幅度,均衡价格就会上升;如果
16、前者移动的幅度小于后者,则均衡价格下降;如果两条曲线移动的幅度相同,则均衡价格保持不变。,第二,供求同时呈反方向变动。这时,均衡价格总是按照需求的变动方向变动,而均衡数量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双方变动的幅度,可能增加,可能减少,也可能维持不变。如果供给曲线移动的幅度小于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则均衡数量减少;如果供给曲线移动的幅度大于需求曲线移动的幅度,则均衡数量增加;如果两条曲线移动的幅度相同,则均衡数量保持不变。,一、需求弹性(一)需求的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的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它是衡量商品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1%时所引起的该商
17、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其公式为,第四节 弹 性 理 论,如果用ed表示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Q分别表示原来的价格和需求量,P和Q分别表示价格的变化量和需求量的变化量,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的一般形式为,(2.5),(2.6),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可以发现,需求的价格弹性具有以下特点:(1)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一个负数,因为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为了运算方便,一般都取其绝对值。(2)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变量变化的百分率之比,与计量单位无关。因为用P和Q的绝对值来计算ed,会因计量单位不同而使同一事件的ed值大不相同,但若两个变量的变化都使用百分比,则不管用什么计量单位,ed值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原理 第二 均衡 价格 理论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