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学生理学第八章课件.ppt
《视频教学生理学第八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教学生理学第八章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第三节 尿液及其排放,第二节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学习目标,重点: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 尿液的量及理化性质难点:影响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的因素,概述 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机体通过呼吸和消化吸收来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分解时,一方面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产生各种代谢终产物。机体将代谢终产物、过剩及有害的物质,经血液循环,通过排泄器官排至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人体的排泄器官主要有肾、肺、皮肤和消化器官等。在所有的排泄器官中,肾排出的代谢产物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并可根据机体的状况调整尿液的质和
2、量,所以肾是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肾的功能排泄 清除代谢终产物保持机体内环境稳态 调节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内分泌功能 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前列腺素等,第一节 尿生成的过程,尿液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生成的,包括三个环节: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一、肾小球的滤过概念:血液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除大分子血浆蛋白以外的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等,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的液体称为肾小球滤液或原尿。其中除蛋白质以外,其余成分及浓度与血浆基本相同。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尿量。正常成人安
3、静时约为125ml/min。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的肾血浆流量的比值。,(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机械屏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层)、基膜(中间层)、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外层)电学屏障滤过膜的各层结构上均覆盖有一层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可阻碍带负电荷的蛋白质通过 两道屏障使滤过膜对血浆成分的滤过有着严格的限制,对原尿的成分起着决定性作用。,血浆中的物质通过滤过膜的难易主要取决于物质分子大小。分子量大于70000的物质分子完全不能通过滤过膜。带负电荷的物质也不能通过电学屏障。故原尿中几乎没有蛋白质。,(二)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 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
4、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肾小球毛细血管的全长并非都有滤过,滤过作用只发生在有效滤过压为0之前的那段毛细血管中。,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内的物质穿过管壁上皮细胞重新进入血液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方式1、被动转动2、主动转运,(一)重吸收的部位和途径 近端小管是各类物质重吸收的主要部位。正常情况下,小管液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几乎全部在近端小管重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尿素等也在此重吸收。,(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1Nacl的重吸收(1)量:99%以上。(2)部位:除髓袢降支细段外,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主要部位在近端小管(吸收6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视频 教学 生理学 第八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3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