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老师及教材推荐1.0版.doc
《司法考试老师及教材推荐1.0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司法考试老师及教材推荐1.0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司法考试老师及教材推荐(2015第五版1.0不间断修订中,淡定)【作者:张三太郎-柏浪涛疯狂粉丝】写在博文第五版修改之前的两点忧虑前言:时逾五年,司法考试老师及教材已更新四版,第五版正在调整和修改中,每年更新难度越来越大,内容上笔者更新时如履薄冰,不仅是对笔者在推荐上越来越来谨慎,也对老师授课的要求越来越高。在15年博文修改之前,笔者结合2014反应最难的卷二,在此笔者引申出的两点问题进行探讨。并且,会以解决以下两点问题做为15年博文定稿的基调的同时,结合老师理论功底、老师自身课程体系、以及老师授课内容协调性进行推荐和调整。一、传统司考复习“二八定律”“重者恒重”是否仍然适用?近年来
2、(2011-);司法考试的考查难度越来越高。这与司法考试难度整体升高的大环境有关。2002年首届国家司法考试;通过率仅为7%;可以说是最难的一次司法考试。由于我国存在对司法职业群体需求的巨大缺口;随后几年的司法考试通过率逐年升高;最高一年达到20%以上。不过;随着司法职业群体缺口的逐渐缩小;司法考试通过率也开始逐年下降;近几年稳定在10%左右。什么叫1O%的通过率?这意味着100名考生里至少有90人过不了。进一步说,命题人在命题时必须考虑到出题难度应当与通过率相配合;换言之;出题人一定会想我出一道什么样的题才能让100个学生里至少90个学生得答错呢?因此;近年来司法考试题目出得越来越有水平;考
3、查的范围越来越广;命题角度越来越刁钻。在这种通过率的背景下,司考命题出现了不同以往的特点:司考命题角度越来越难以把握,司法考试中有一个重者恒重的规律;即对于显然的重难点知识;每年司法考试屡考不厌。但是;重难点知识考生基本都会复习到;且会重点复习;考查这些东西似乎难不住大家了。但是重难点又必须考;用什么方式既考查了重难点知识;又能难住考生呢?那就是转移考查的重点。譬如;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重点在考题中会被避开;而一些考生平时不太关注;认为较偏;但实际上非常重要或者非常有特色的重点就会考出来。考生需要认真考虑;为什么就考了这这个知识点?为什么偏偏就考这一条中的这一个词?这一个词看起来不觉得重要啊
4、?实际上;这一法条在当初修订时蕴含了重要的理论背景。以刑诉为例,在2013年真题中;理论知识的考查分值占到了总分的三分之一;无罪推定、程序正义、侦查的司法控制丶公诉理论等理论知识考点隆重登场;2014年的司法考试再次体现了这一命题思想,卷二的24题考察了刑事诉讼的构造、27题考察了证据的关联性、28题考察了什么是补强证据,36题考察了刑事审判的亲历性特点,65题考察了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等等,这些知识仅仅通过学习传统重点是无法学到的。一点感想:又如,由于机构课时和授课老师的影响,首先,你得牢记一点“机构的课时是有限的,授课老师只讲他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很多时候,重点已写在老师的教材上,上课没
5、讲不代表不重要。”会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刑法时只掌握了人身犯罪和财产犯罪,对于一些偏僻罪名置若罔闻,没有深入掌握构成机理。记住了,司考不是只考刑法民法,也不是只考人身犯罪和财产犯罪。但是刑法新理论的考察情况14年进一步拓展到全新领域,不仅要求授课老师讲授现有的恒重的新理论考点,但越考越深入,笔者尽最大努力,查阅结果如下:博主按语:刑法13-14年考察方式拓展到全新领域,很多考题直接来源于张明楷教授的刑法学(第四版)以及新书刑法的私塾,这个意味着什么呢?博主在2014年7月22日凭感觉随意吐槽了一下,没想竟然.但是,除此以外.还有.额.(一)直接来自于张明楷教授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当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如
6、:2014年卷二第53题来源于张明楷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又如:2013年卷二第54题、2014年卷二第54题、来源:张明楷共同犯罪的认定方法,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实质根据为共犯处罚根据;2014年卷二第53题-来源于张明楷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二)与通说较劲的真题(13年卷二60题-盗窃的秘密窃取与和平手段)也再次出现(14年卷二第19题-BC选项再次出现);(三)国外刑法讨论激烈的刑法理论题直接出现在近两年的刑法司法考试考题中(2013年卷二第15题;2014年卷2第18题;2014年卷2第60题);(四)除此以外理论
7、演绎题大面积出现(例:2011年卷二单选第7题第一次出现,2014年卷二第52题再次出现)。(五)已反复考察的恒重考点,拓展深度考察。刑法从2013年卷二第54题以及2014年卷二第54题可以看出,一定要对“部分实行全部责任”正确理解,是不是简单的“部分实行全部责任”=“一人既遂,大家既遂?”NO!要对以上真题正确理解,就可能需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共犯的两种思维模式(还原模式(单一体系)和超越模式(二元体系)。之后才能掌握其真正的考察角度。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当下刑法的难度需要授课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讲授以及自身不断的学习。一语道破:“老师授课,不论是哪一个阶段,从一开始到结束,从头到尾其实都是在猜
8、今年会考什么”结合当下司法考试的难度,这一点无疑是对授课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也即考生越来越关注授课老师能否把握住当年考察的重点,同样要求老师不断学习,这一点上老钟做得最好,每年讲义都有更新(别指望像以前一样一本薄薄的讲义就搞定民法),啪的一下增加了一个民法的解释,当然14年陈飞老师也在讲义增加了民法的解释的内容,同时,14年民法案例分析和陈飞最后押题民法模型一致。一点延伸:说到这里,有一点就必须讨论,那就是系统强化的课时问题(并非课时越长越好),以系统强化为例,因授课老师针对的是不特定的所有人,为了照顾所有人的基础,一定会从较为基础的讲起,但是,考生基础又是不同的,对于基础较好的你,过长的课时
9、浪费时间,无异于谋杀,此为一。其次,老师自身的理论功底对于课时也是决定因数之一,非科班出身的授课老师,本身就无法承受较长时间的授课,(为什么?因为讲完一轮就没货了),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课上有比之前更多的废话和闲扯犊子以及过多的同等案例填充(明白这意思么?),此为标志之一。重要结论:系统强化课时必须限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可过短亦不可过长。而须在各阶段中循序渐进的完成既定的重点讲授(看来白大侠把法理宪法法史拆开上看来是对的),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寻找最一种合适的能够让考生精准的记忆的方法融入到课程当中,这同样需要老师有较长时间的教学经验(白大侠开创了司法考试复习理论法学“判断题”(源于法科
10、教学,法科考试题型无非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概念辨析、简答题、案例分析,除概念辨析外其他题型均已出现在司考中)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深佳,此为教学相长)重要结论:“二八定律”其中的八成传统重点(其中的“八”),所占比例已经下降,现在是三七开还是四六开,还是五五开笔者也没有定论,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是更重要的启示是,当下复习司法考试,不得仅仅满足于传统重点的掌握。第一、一定要注意边缘考点以及理论前沿考点之掌握。第二、传统重点需掌握其不同角度及各个侧面(其实这更多的是对老师的授课要求)。二传统司考复习时间标准“800/1200小时论”容易出现并需要避免的复习误区。1、一味单纯重复听(过度依赖)强化课
11、程导致的知识残缺。重复听录音是有必要的,加深记忆。但是由于小时论的存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使考友对于听录音这件事产生了一定误解。从而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很多考友复习司法考试,一味的追求课听了几遍(很多人认为投入的时间是在听课中消耗的,或者说完成司考时间投入仅体现在听课这一方面,从而忽视了记忆和做题),但是就是没人关注到底是否精准的记住了知识点,往往很多人,老师在讲授某一章的时候,其实此章所有的内容都是很重要的考点,但是由于老师把其中最为重要的某个点讲得非常精彩,他就只记住那一个了,或是听三遍也只记住了老师上课的内容,但是,老师体现在教材上但课上没讲的重点从来不看,导致临考吃亏,不在少数。2、第二轮
12、复习后仍然对教材或讲义的全篇通读导致的复习疲惫。与听课情况类似,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教材或者讲义的时候,一味追求过了几遍。通常每次看教材或者讲义时只满足于看懂,没有对知识点进行精准的记忆;此外,在第二三轮复习通常会犯一个致命错误:“又完完整整的把教材或讲义从头到尾再看一遍”,导致复习到后期会越来越疲惫,书越读越厚。3、笔者自2013年开始一直在研究对于考友而言到底怎么样才是最好的复习方法(这需要结合1、现在所有机构的教学课程设置2、老师自身授课的课程结构3、考友们自身的复习时间跨度进行综合考虑),有幸得到群友小四和挚友老魏的启发以及承蒙学网名为lawyerwen的朋友支持和认可,已经初步成形,在之
13、后的相关文章讲会逐步讲解。重要结论:司法考试时间的大量投入是必要的,但司法考试时间消耗的关键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精准记忆,(后期涉及做题能力的转化问题,之后单独讨论),而不是一味的重复听课,一味的重复听课只会导致对课件的过渡依赖和复习到中后期知识点记忆涵盖量的减少。博主按语:2013年末,“后司考时代”开启,试问,对老师授课的宽度、深度、广度的要求到底达到了什么样度?艾玛这句话太帅了选择老师的目的:听某一个老师的课,是会否导致,在这个功利性的考试当中遭到,非常不利的后果?当下司法考试考点的难度体现一、|精细化、偏窄化|实在是不好找实例,还是拿之前的这个例子来说明精细化和偏窄化的问题。问:
14、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是莫尔斯发明的,电话是贝尔发明的,那请问手机是谁发明的?答: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打了一通,引得路人驻足,他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Martin Lawrence Cooper),当时是美国摩托罗拉的技术人员。二、|多考点、综合化|首先:以往的司法考试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以民法为例,一道单选题,只要你掌握一个知识点(如2010年卷三第1题-民事法律关系),你就能得分,此种可称为“单考点题”。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多考点题”一道单选题的四个选项可能涉及到四个甚至更多的考点,非常麻烦。此外,一般老师教材知识点是同类知识点按顺
15、序罗列,但是考题是知识点的重新排列组合的,所以,是否能将学习过程的“集中化知识点”和真题中重新排列组合的知识点进行准确的衔接(实际上就是解题能力,详细论述请参见:考霸联盟私人定制课表第一版-补充-解题能力相关论述)是应付多考点、综合化的关键。1、本文旨在当下混乱的司考市场下给大家拨开迷雾,笔者最近发现很多童鞋转载本文,转载请注明出处!2、一门科目,最好是准备两位老师,一是为了互补,目的是为了满足当下司法考试考察范围较大的要求。二是为了保险,一般情况下,一个课程量较大的老师,你盯着他,命题人也盯着他,防止被一定程度上的回避。在推荐老师的时候,一般会推荐2-3位相同重量级的老师,小伙伴们可选择一位
16、为核心(最合适你自己的,当然我也会给出我的推荐和定位),其余作为辅助与补充。其次,推荐的教材,一般都是最详细版本。3、翻到你最信任的民法老师写得教程,他写的合同部分,看他能再给你提供什么启示?能对你有什么帮助?你一看他的书,TM连帮助都没有,把书撕了,换人!”“不带着问题,不带着你的鉴别力,那你学习的效率是很低的。”4.最终的目的:一定要看该老师的课和教材看完之后对你做题有什么帮助,如果某一道题你看得出来有意回避或者不讲,或者讲得暧昧不清的,或者上课光讲笑话(专门术语:相声流)的,遇到这种,把书撕了,换人!一定要讲干货!再好的老师都不替代自己的努力,但是好的老师能让我们事半功倍。课堂效果有多好
17、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如果你喜欢脱口秀老师,请去找周立波。记住,只能挑能让你得分的,只要能让你做对题。刑法柏浪涛(书)刘凤科+章澎(提高)博主按语:时至今日,刑法的考察,已不再温和,两层次还是三阶层不再是重点,更强调大陆法系正统刑法的回归,不法+有责的思维模式已成定局,刑法似乎由新理论的小清新变为新理论的杀马特,刑法命题14年很多考题直接来源于张明楷教授的新书刑法的私塾,这个意味着什么呢?不仅如此,现在的刑法考题很多直接来自于张明楷教授的学术论文和著作当中的最新研究成果(如:2014年卷二第53题直接来源于张明楷中止犯中的“造成损害”,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5期)。因而,司考授课老师不管是不是命
18、题人弟子,都要求不断学习,不学习吃老本是不行的。司法考试刑法现在考察德日新理论,不再考察前苏联理论,现在司考市场上的刑法教材混乱,请注意甄别,杨艳霞、阮齐林、陈永生、袁登明(坚守旧理论)、徐光华、罗翔、刘逢校(表面上的旧理论维护者,骨子里的新旧参杂)等等讲授内容徘徊于新旧理论的老师,建议果断放弃,同时,司考刑法部分新理论的考察,已经进入深水区,第四层考点的大面积涉及的趋势,已初步成形,刑法对新理论的考察,趋势是逐年深入。张明楷、周光权、陈兴良这三位中国刑法界的刑法三剑客,正通过司法考试命题人这个舞台向中国法学界的青年人传递一个信息,知识不更新便会被淘汰。博主按语:关于刑法,套用老钟在课上经常提
19、到的一句话:“行动非常迟缓的人,只要始终循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飞奔的人走在前面很多。”2013年再次证实当下考察新理论!张明楷老人家直接扒老理论内裤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没有童鞋觉得2013年卷二多选60题是对秘密窃取的公然调戏华丽的分割线江湖上讲授新理论并且有背景的老师现有五位:刘凤科、柏浪涛、章澎、王海军、方鹏柏浪涛周光权弟子章澎张明楷弟子刘凤科张明楷弟子王海军张明楷弟子方鹏陈兴良弟子华丽的分割线韩友谊张明楷刑法学的读者。乐毅乐哥也是讲新理论的?NO!刑法新理论这玩意,是讲血统的!不是你为了适应命题人的理论(或者说适应市场需求更贴切?)半路出家就可以讲得好的!貌似乐哥09、10年还
20、在讲旧理论吧!?这一点,乐毅和韩友谊是一样的,新理论的半吊子,这个问题下面再说,只不过韩友谊出家得早一点!虽然他讲课很黄很搞笑!但是司考不是拿来给你讲相声的!华丽的分割线1.柏浪涛:周光权开门弟子,没有之一,德国波恩大学留学归来后,很可能会带来更加先进和前沿的德国刑法理论,期待柏神王者归来!刑法异议区审核人之一(明白这意思么?),司法部司法考试中心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汇编刑法部分实际执笔人,你懂的。2.刘凤科:张明楷弟子之一,德日新理论首席倡导者,温和新理论,适合于听完小柏用于理论提高,刑法想拿高分刘柏二人必听!凤科大帝早就明声在外,理论比较深,课时比较长,至少听两遍。备注1:刘凤科授课理论变
21、化:2009-2011年:彻底新理论。2012-2013年:趋向温和新理论95%。(依据:2013年三校刑法最后一节新增了“权利行使与敲诈勒索”,这一知识点,柏浪涛在10年刑法攻略已写到。授课的前瞻性,一目了然。)3.章澎:因果共犯论、共犯的思维模式(还原模式-超越模式)40分钟的小专题一经讲授,立马彰显深厚功底,共同犯罪是一种简化版的因果理论,从这个角度切入讲授共犯的部分犯罪共同说与共犯的行为共同说之关系(行为共同说与部分犯罪共同说并不是矛盾的关系,前者不涉及罪名问题,仅从因果论角度确定结果归责的问题,后者则涉及罪名问题),章澎出山之前没有任何一位刑法老师讲得如此精准讲授:行为共同说仅在因果
22、意义上解决共犯问题,一句话醍醐灌顶。以往的老师只孤立讲解共犯三种学说以及处理结论,但是并没有深入探讨(但是从14年刑法难度来看,深入讲授确有必要)导致考生难以接受,而没有真正的让考生掌握深入的肌理,从2014司考难度来看,章澎老师的刑法值得期待,关于章澎老师的课程适合基础还是提高,博主将会进一步关注并确认。华丽的分割线备注2:特别提示:到串讲阶段刘凤科一定会讲他的168题,注意168题不是押题,一般情况下是串讲阶段的练习,结合之后对于教学设置的讲解,追根溯源,串讲阶段从讲法条变为讲模拟题最早为刘凤科在指南针开创。备注3:根据14年群友反馈,柏浪涛刑法攻略与柏浪涛80题(还有柏神的150题,14
23、年出国原因导致14年只有他的80题)与14年真题考题契合度相较更高,重点注意,司考江湖的轮回哟。3、王海军,张明楷博士,强烈不推荐!整天说“刘凤科是我师兄哦,你知不知道!?刘凤科我师兄哦!刘凤科是我师兄哎!”我擦!刘凤科是你师兄关我屁事!彻底的新理论(直接讲原汁原味的新理论,日本那套,和韩友谊有点像,韩胖子的问题下面再说。),讲义多半是抄刘凤科和柏浪涛的,而且偷懒还抄得不全!本人最恶心的刑法老师之一。4、韩友谊,半吊子新理论,不推荐,新理论内部也有争议,但是现在只会考新理论内部达成共识的知识。也即温和新理论。而韩友谊,很多时候在讲一些不考的知识点,比如结果无价值论或者行为无价值论,并且09年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司法考试 老师 教材 推荐 1.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2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