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
《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央财政支持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和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财政厅转发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高2011826号)精神,为了提升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办学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能力,特制订中央财政支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建设方案。一、中医学专业建设目标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人文教育贯穿应用型教学体系为始终,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教育,以“校院一体,工学结合”为特色,融“教、学、做”为一体,突出中医思维及实践能力培养,立足南阳医圣故里的文化沃土,秉承仲景精神的优良传统,全面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充足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一)专业建设目标在我校中医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高职高专)建设项目以及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高职高专)建设点的基础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积极推进“校院一体,工学结合”,完善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中医学专业与医疗行业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
3、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临床医疗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执业助理中医师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构建市、县中医行业引导,学校与附属医院及县、乡医院深度融合的长效育人机制,形成学校、医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学历教育及乡村中医继续教育和培训于一体的教育联合体;探索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努力使本专业成为仲景特色鲜明,服务南阳,服务基层群众,在同类高校专业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骨干专业。(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
4、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掌握从事乡村医生岗位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积极地独立地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继续学习能力,具有从事中医医疗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适应农村基层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中医应用性专门人才。(三)教学质量目标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目标中医学专业教学既要满足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为学生职业发展和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注重人文教育、理论课程以“必需、够用、适用”为主的原则,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以优秀课、精品课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学校附属医院和共建医院中医科室的人力、设备优势,突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5、不断探索和推进“校院一体,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培训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方面进一步加强农村危、急、重病的中西医抢救方法教学,整合中西医妇科、中西医儿科等课程内容,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等课程基础上,开设张仲景文化等选修课,突出“仲景学子”培养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修订、完善“导师制”教学实施方案。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人才梯队建设为重点,加大中医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师资结构,加快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步伐,提升队伍层次,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优秀教学团队。在河南省中医学教学团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2年的建设,使中医专业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达100%以上,高级职称达
6、60%以上,硕士以上学位教师达50%以上,教师优良课率达80%以上,并不断吸纳中青年教师及行业一线教师,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一专多能、相对稳定, 并具有一定教学管理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3.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目标在实验实训建设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结合国家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核的要求,不断增加和更新实验实训设备,推进实验室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建设进程,在现有实验实训室的基础上,以建立校内模拟中医院为目标,建成中医内、外、妇、儿、急救5个具有仿真职业环境的高水平校内实训基地,凸显其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使之真正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考核为一体的功能齐全的中医临
7、床技能综合实训中心,实现高职高专中医教育与临床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毕业实习的教学质量,为基层医院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性中医技术人才。4.教学管理建设目标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校、系两级教学管理系统,加强教学过程、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全面实施校内局域网的教学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加强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师资配备、考试考核等各环节的管理,强化实验实训教学督导与质量监控体系。注重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的衔接,进一步落实学生实习的各类制度。为确保“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提供保障体系。5.
8、监测指标在校、系、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单位满意度及创业成效等作为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监测指标。二、中医学专业建设实施步骤与内容(一)专业建设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8月通过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开展双师型建设项目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加快中医学专业的改造和升级,满足基层、农村和社区不断发展的中医人才市场需求。2.第二阶段:2012年9月-2013年8月通过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开展专业拓展、精品课程建设、深层次
9、教学改革等项目,实现专业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二) 专业建设内容1.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进一步开展中医专业的市场调研,制订中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所培养人才需掌握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修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实习实训计划及实训评价标准,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推行专家教学督导制,监控教学各环节教学质量。继续做好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工作,重点建设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妇科学等。加强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培训,推动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的改进。2.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专业建设带头人标准及培训方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建设一支熟悉高等职
10、业教育规律、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 “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骨干师资,使中医专业主干课程每门均有12名骨干教师,聘请国内行业有知名度的专家12人,指导专业建设和发展。聘请教学、实习医院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师、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和实习指导老师。3.实验教学与实训条件建设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实验-实训-实习实践教学链式的课程结构,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学校与医院合作,凸现工学结合,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中医临床技能综合实训基地,使学生在校就能够逐渐熟悉医院工作环境,实现学生
11、与实际中医临床岗位的零距离,成为向省内、全国乃至国际输送中医专业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4.加强学生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张仲景医药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继续实行全员导师制,使本专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均有专业课教师全程指导;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推进大学生RCT计划、参加挑战杯大赛等方式,进行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达到90%以上, 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5.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社会是高校办学职能之一,尤其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这一职能显得尤为突出。以中医岗位资格和认证考核为突破
12、口,充分发挥本专业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在社会服务层面上为南阳乃至全国作出更大贡献。三、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中医学专业2010年3月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为全面提高中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拟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课程建设,人才评价方式改革,实训实习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加强中医专业建设。(一)改革举措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注重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努力克服“3+2中医专科”、“中升专对
13、口中医专科”在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的有机衔接,修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实习实训计划及实训评价标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2011年完成调研、论证,并形成草案。2012年实施,并及时搜集使用过程中的意见与建议。教学内容的调整主要包括:加强了农村危、急、重病的中西医抢救方法的教学;贯穿中医专业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教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职业教育毕业生在职继续学习提供条件。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构建“校院一体,
14、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中医思维及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毕业生一次就业率稳定达到90%以上,社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中医师承教育的特点,实施“导师制”教学,每位临床医生带教学生3-5人,学生从入学开始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随导师坐诊,使学生尽早与患者接触,增加了感性认识,解决了中医思维能力不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强化实践育人。通过几年的不断努力,至2013年,使中医专业的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同类学校处于领先位置。3.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素质培养,改进教育教学过程。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实
15、践教学、项目教学和团队学习;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校本课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借鉴医院中医文化,积极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仲景文化;强化学生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促进本专业学生人人成才。开展了讨论式教学与自主式学习联动的研究和实践,实施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案例式教学,激发和提高学生深入思考、自主分析的能力,促进了学生中医临床思维方式的建立和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养成。4.教学手段改革改造提升传统教学,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
16、合。大力开发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管理平台,提升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拓展学生学习空间。5.评价方式改革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推行“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和参与中医技能竞赛、“挑战杯”竞赛活动,探索中职与高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的互通互认;认真做好“知识技能”的考试考查方式;实施第三方评价,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工作单位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
17、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形成相互衔接的多元评价机制。6.师资队伍建设在中医学省级教学团队带动下,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培养和评聘制度,使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更趋合理,至2013年中医课教师100%为双师型教师,45岁以下教师10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每门主干课程都有1-2名专业带头人;促进专业骨干教师积累医院工作经历和树立行业影响力,推进学校、医院之间技术研讨和经验交流的制度化建设,提高技术服务能力;注重为教师发展提供空间,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制定完善医院和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措
18、施,专业临床课全部由附属医院兼职教师承担;力争将中医学教学团队建设成国家级教学团队。 7.课程建设选派参与精品课建设的骨干教师和行业专家参加精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使本专业主干课程60%建成为校级以上精品课程。主编或参编36部适合专业培养方案的规划教材,自编中医思维能力训练等实训教材、仲景系列教材,完善技能考核题库。8.实践条件建设 完善中药标本馆、中医诊断实训室、中医急症实训室、中医外科实训室、中医儿科实训室建设;筹建模拟中医医院。使校内外实训和实习条件明显改善,各类实训实习的开出率达到100%,并开出一批具有创新特点的研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训。以中医专业和医疗卫生行业为纽带,创新集团化职业教育
19、发展模式,建立校院合作双赢机制,推动和督促医院与学校共建教学与临床医疗服务合一的开放式实训基地,促进与附属医院、实习医院的深度合作,以合作促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合作办学促发展,以合作育人促就业。 9.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做好信息收集,为社会推荐更多的实用性人才。中医学专业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400人左右,几年来的年终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在建设期间我们将开展更加广泛的社会调研,积极与用人单位取得联系,做好联合培养人才的基础性工作,建立与专业相关的就业网站,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快捷的就业信息。(2)在南阳医专附属中医院专家门诊的基础上,增派优秀中医专业专任教师从事临床实践,为南阳人民提供
20、良好的医疗保健。(3)鼓励教师承担各项短期培训任务,为基层医疗人才培养做出贡献。承担各级中医实践技能操作的培训任务,为豫西南地区培训医、技师,为下岗人员、务工人员提供基层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周边社区人群培训基本急救知识以及提供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健康讲座等专题讲座;继续做好中医执业资格考试的考前培训工作。(4)进一步做好与南阳市张仲景医院、方城县中医院、唐河县中医院、卧龙区靳岗卫生院对口支援工作;将专任教师对仲景经方的应用经验与南阳宛西制药厂联合开发,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继续做好中药材市场调研和预测,指导药农生产种植,促进南阳地方经济的发展;继续做好韩国来华中医留学生
21、的教育教学工作。(5)做好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张仲景学术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研修班”的教学、带教工作。(二)保障措施学校成立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对财政支持专业建设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检查,对专业建设各个环节的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确保专业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上述建设目标在学校党委、行政的领导下,由中医专业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具体实施。下设中医专业建设办公室,成员由中医系主任、书记、副主任、教学秘书、各教研室主任、中医实训平台主任和附属医院、教学实习医院医教科长组成。中医专业的建设经费在争取中央财政支持的基础上,地方和学校匹配相应经费,切实落实专款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 南阳 医学 高等专科学校 中医学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2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