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doc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生理学辅导讲义(贺银成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篇 生 理 学第1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考纲要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机制和特点。骨骼肌的收缩功能: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复习要点 一、物质的跨膜转运 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包括单纯扩散、 经载体或经通道易化扩散、 原发性或继发性主动转运、 出胞和入胞。其中,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是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出胞或入胞是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定义是一种简单的穿越质膜
2、的物理扩散,没有生物学转运机制参与是指非脂溶性或脂溶性低的物质在膜蛋白介导下,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转移的过程是指物质依靠膜上的泵蛋白,逆浓度(或电位)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过程,需消耗能量举例O2、CO2、N2、H2O、乙醇尿素、甘油等的跨膜转运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普通细胞离子(K+、Na+、Cl、Ca2+)肠及肾小管吸收葡萄糖Na+泵、Ca2+泵、H+-K+泵移动方向物质分子或离子从高浓度的一侧移向低浓度的一侧物质从高浓度梯度或高电位梯度一侧移向低梯度的一侧物质分子或离子逆浓度差或逆电位差移动移动过程无需帮助,自由扩散需离子通道或载体的帮助需“泵”的参与终止条件达细胞膜两侧浓度相等或电化学势差=
3、0时停止达细胞膜两侧浓度相等或电化学势差=0时停止受“泵”的控制能量消耗不消耗所通过膜的能量能量来自高浓度本身势能不消耗所通过膜的能量属于被动转运消耗了能量由膜或膜所属细胞供给注意:葡萄糖的转运既可通过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又可通过继发性主动转运进行: 红细胞和普通细胞摄取葡萄糖经载体易化扩散; 小肠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伴随Na+重吸收的继发性主动转运。水分子透过细胞膜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记忆:单纯扩散在于“简单”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易化扩散在于“容易”不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或通道);主动转运在于“主动”需要消耗能量;继发性主动转运在于“继发”能量是借助原动力。1单纯扩
4、散 能以单纯扩散跨膜流动的物质都是脂溶性的和少数分子很小的水溶性物质。扩散的方向及速度取决于该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和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后者取决于物质的脂溶性和分子大小。2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物质的扩散是在通道或载体帮助下完成的,这些通道或载体是位于细胞膜结构中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分子。易化扩散是非脂溶性物质的转运方式之一。经通道易化扩散经载体易化扩散介导方式借助于通道蛋白质的介导借助于载体蛋白质的介导转运方向顺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顺浓度梯度进行转运速率快(106108个离子/秒)慢(102105个离子或分子/秒)(6版为103105)特性离子通道具有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载体与溶质的结合具
5、有化学结构特异性特点相对特异性,特异性无载体蛋白质高通道的导通有开放和关闭两种不同状态无饱和现象化学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饱和现象举例带电离子K+、Na+、Cl、Ca2+的快速移动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的跨膜转运经通道介导的溶质几乎都是离子,因而通道也称离子通道。离子通道可分为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和机械门控通道等。离子通道有静息、激活和失活三种功能状态,通道对离子的导通表现为开放和关闭两种状态。离子通道的两个重要特征为离子选择性和门控特性。电压门控通道化学门控通道机械门控通道调控因素受膜电位调控受膜外或膜内化学物质调控受机械刺激调控调控机制当膜电位改变时,可引起通道蛋白质分子的构象发生变
6、化,而使通道开放或关闭通道本身具有受体功能。一些化学物质(激素、递质)和通道蛋白亚单位上的特殊位点结合,引起通道蛋白的构象发生变化,而使通道开放细胞膜上有些离子通道开放与细胞膜的变形或受到机械牵引有关常见例子电压门控性K+、Na+、Ca2+通道N型ACh、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化学门控通道容量敏感性Cl通道注意: 无饱和现象者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有饱和现象者经载体易化扩散、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钠泵、钙泵。【例1】A Na+通过离子通道的跨膜转运过程属于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出胞作用E入胞作用(更多内容请见医学考试在线:)3原发性主动转运 是指离子泵利用分解ATP产
7、生的能量将离子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体内存在的重要离子泵有钠钾泵(Na+、K+ -ATP酶)、钙泵(Ca2+ -ATP酶)、质子泵等。(1)钠泵(钠钾泵) 钠泵是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膜上的一种特殊蛋白质,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维持细胞膜内外Na+、K+浓度差。静息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液中的30倍左右,细胞外液中Na+浓度为胞质中的10倍左右。一个细胞约将它所获能量的20%30%用于钠泵的转运。钠泵活动能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建立Na+的跨膜浓度梯度,为继发性主动转运的物质提供势能储备。如Na+ -H+交换、Na+ -Ca2+交换,以及葡萄糖
8、和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被吸收的过程中,H+、Ca2+、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逆浓度梯度转运,都是利用Na+经主动转运造成的跨膜浓度梯度作为驱动力。钠泵活动形成的跨膜离子浓度梯度也是细胞发生电活动的前提条件。钠泵活动是生电性的,可直接影响膜电位,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哇巴因是钠泵的特异性抑制剂。 【例2】 2005A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C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细胞膜上Na+ -K+泵的作用E细胞膜上ATP的作用【例3】 2004A形成Na+、K+在细胞内外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A安静时K+比Na+更易透过细胞膜B兴
9、奋时Na+比K+更易透过细胞膜CK+的不断外流和Na+的不断内流D膜上载体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E膜上Na+ - K+依赖式ATP酶的活动(2)钙泵 主要分布于质膜、内质网或肌质网膜上。质膜钙泵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1个Ca2+由胞质内转运至胞外。肌质网或内质网钙泵则每分解1分子ATP,可将2个Ca2+从胞质内转运至肌质网或内质网内。两种钙泵的共同作用可使胞质内游离Ca2+浓度保持为细胞外液的万分之一,这一状态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4继发性主动转运 应与原发性主动转运相鉴别。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转运方向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转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转运是否耗能必需
10、消耗能量必需消耗能量能量来源钠泵分解ATP供能直接利用ATP分解供能来自Na+在膜两侧的浓度势能差间接利用钠泵分解ATP的能量举例Na+移出胞外K+移入胞内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吸收神经末梢在突触间隙摄取肽类神经递质甲状腺上皮细胞聚碘,Na+-H+交换和Na+-Ca2+交换5出胞和入胞 出胞入胞定义是指胞质内的大分子物质以分泌囊泡的形式排出细胞的过程是指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借助于细胞膜形成吞噬泡或吞饮泡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特点细胞排出大分子物质大分子物质进入细胞举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活动:内分泌腺细胞将合成的激素分泌到血液、组织液 外分泌腺细胞将酶原、黏液分泌到腺管的管腔中 神经纤维末
11、梢突触囊泡内神经递质的释放主要见于细胞外某些团块物质进入细胞的过程: 部分多肽类激素、抗体、运铁蛋白、LDL病毒(流感、脊灰)、大分子营养物质等入胞或出胞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入胞分吞噬和吞饮,吞饮又分为液相入胞和受体介导入胞。【例4】 2008A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的方式是A单纯扩散B经通道易化扩散C经载体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E出胞6几种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葡萄糖从肠腔内、肾小管吸收继发性主动转运(伴随Na+的重吸收)葡萄糖被红细胞、脑细胞摄取经载体易化扩散Na+、K+、Ca2+的跨膜转运主动转运、经通道易化扩散水分子单纯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单胺类、肽类递质、碘的摄取继发性主动转运O2、
12、CO2、NH3、N2、乙醇、尿素等通过细胞膜单纯扩散记忆:所有气体分子(O2、CO2、NH3、N2等)都是单纯扩散。带电离子若顺浓度(电位)梯度为经通道易化扩散;若逆浓度(电位)梯度为主动转运。葡萄糖、氨基酸若顺浓度梯度(如从血液红细胞、脑细胞)为经载体易化扩散;若逆浓度梯度(从肠腔内、肾小管血液)为继发性主动转运。二、细胞的电活动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的定义 静息时,细胞质膜两侧存在着外正内负的电位差,称静息电位。(2)静息电位是静息时离子跨膜扩散形成的产生离子跨膜扩散的条件有二:钠泵活动造成膜内、外离子的浓度差。膜对某些离子具有一定的通透性。在细胞静息时,对某种离子的通透性
13、越大,这种离子的跨膜扩散对静息电位的贡献就越大。静息状态下对K+的通透性最大,对Na+、Ca2+的通透性小,对Cl不存在原发性主动转运。静息时,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是Na+的10100倍,因此,静息电位总是接近于Ek,但比Ek略小。(3)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当质膜对溶液中的某种离子有通透性时,该离子将顺浓度差跨膜扩散,但扩散的同时也在质膜两侧形成逐渐增大的电位差,且该电位差造成的驱动力与浓度差的驱动力方向相反,成为阻止离子进一步跨膜扩散的力量,直至电位差驱动力增加到等于浓度差驱动力时达到稳态,此时的跨膜电位差称为该离子的平衡电位。根据Nernst公式,某离子X+的平衡电位EX(mV)可按下式计
14、算。(缺图)分别为该离子在膜外、膜内的浓度。 在静息状态下,质膜对各种离子具有不同的通透性,某种离子的平衡电位对静息电位的影响,决定于膜对这种离子的通透性。细胞膜对K+和Na+的通透性是静息电位的主要决定因素。不同的细胞其静息电位值不同,如骨骼肌细胞约为90mV,神经细胞约为70mV,平滑肌细胞约为55mV。细胞膜对K+和Na+的通透性是静息电位的主要决定因素。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1)定义 在静息电位基础上,给细胞一个适当的刺激,可触发其产生可传播的膜电位的波动,称动作电位。 (2)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模式图及其机制 右图为单一神经纤维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模式图,图中标示与下表中标示一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执业 医师 考试 生理学 辅导 讲义 贺银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1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