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概要课件.ppt
《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概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概要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8 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28.1 维生素及辅酶,一、维生素的基本概念 维生素是生物体内一类量微、化学结构各异,具有特殊功能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大多需从外界摄取。,维生素特点:(1)维生素是天然食物中的一种成分,而是一种活性物质,对机体代谢起调节和整合作用。(2)维生素需求量很小。(毫克级)(3)由于大多数维生素在体内不能合成,要从外界摄取。,(4)绝大多数维生素是通过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与体内酶促反应体系,在代谢中起调节作用,少数维生素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生理功能。(5)人体内维生素缺乏时,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人体每日需要量是一定的,使用不当,反而会导致疾病。,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
2、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A、D、E、K、Q和硫辛酸等。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和维生素C等,二、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 大部分维生素本身就是辅酶、辅基,或者是辅酶、辅基的组成部分,在机体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8.2 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的一般生产方法 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在工业上大多数是通过化学合成法获得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生物发酵法代表着维生素生产的今后发展方向。从生物材料中直接提取的不多。,(1)化学合成法 近代的化学合成,常与酶促合成、酶拆分等结合在一起,以改进工艺条件,提高收率和经济效益。(2)发酵法(3)生物提取法,28.3 重要维生素
3、及辅酶类药物,一、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的概述 生物化学的发展证明了维生素缺乏的临床表现是由于多种代谢功能的失调,大多数维生素是许多生化反应过程中酶的辅酶和辅基;有的维生素则在体内转变为激素。,二、重要的维生素及辅酶类药物(一)维生素Bl(vitamin B1),1、组成(结构)、性质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Thiamine)。临床上使用的维生素B1是人工合成的硫胺素盐酸盐。,维生素B1具有维持正常糖代谢及神经传导的功能,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脚气病。,硫胺素焦磷酸(脱羧辅酶)缩写TPP或ThPP,羟乙基,2、生产工艺(1)合成生产(见书),(2)生物合成 根据专利报道,适宜为此目的来生产可采用的发酵
4、的微生物为酵母属(Saccharo myees)S.Cerisiae Honsen DRM 159与S.Uvarum Beijerin ck(Syn.Sacch.carishergnsis Hansen)DBM 189等菌。,培养基 碳源:葡萄糖、果糖、蔗糖和麦芽糖等,或该类糖的糖蜜,麦芽膏(malt extract),水果浆、淀粉糖浆和纤维素水解液等。,氮源:液氨或铵盐(硫酸铵,磷酸铵)等。无机盐:磷酸钾、硫酸镁、硫酸铁和氯化铁或氯化钠 等无机化合物存在。生物素(biotin):即维生素H和泛酸等可作为它们 的有机生长因子(麦芽膏、酵母膏或玉米浆等天然培养基则其中已含有这类生长因子。)过滤
5、硝酸银沉淀 发酵液 过滤 液 离子交换柱 解吸液 盐酸分解 成品,(二)维生素B2(vitamin B2)1、组成(结构)、性质 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Riboflavin),是两性化合物,极微溶于水,几乎不溶于乙醇和氯仿,不溶于丙酮、乙醚。在中性与酸性溶液中稳定,但在碱性溶液中易分解。,异咯嗪部分,戊糖基,维生素B2是构成黄素腺嘌呤单核核苷酸FMN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重要成分。是氧化还原酶的电子受体。过量无害,量少引起口角炎和皮炎等。维生素B2大量存在于青菜、黄豆、动物肝脏、肾、心、乳中,但含量都低,不宜用提取法生产。,2、生产工艺,(1)菌种菌种很多,主要是棉病囊霉和阿氏假囊酵母,(
6、2)维生素B2的发酵:培养基的配制 米糠油4%,玉米浆1.5%,骨胶1.8,鱼粉1.5,KH2PO4 0.1,NaC1 0.2,CaC12 0.1,(NH4)2SO4 0.02%。维生素B2发酵,35-40h,保存菌种用的培养基:葡萄糖2%、蛋白胨0.1%、麦芽浸膏5%、琼脂2%、灭菌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6.5,(3)维生素B2的提取与结晶:用稀盐酸水解,加黄血盐和硫酸锌,除去蛋白质等杂质,加3-羟基-2-苯甲酸钠与核黄酸形成复盐进行分离精制。一般提取工艺流程如下:,(三)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是细胞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催化剂,它释放
7、两个氢原子后变成氧化型维生素C,有供氢体存在时,脱氢抗坏血酸可以接受两个氢原子变成抗坏血酸,参与机体新陈代谢,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抵抗力。临床上用于坏血病、和严重肝染性疾病的治疗,并促进创伤、骨折、伤口的愈合。1、组成(结构)与性质,脱氢 双键,维生素C为白色粉末,无臭、味酸、熔点190192,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它是一种还原剂,易受光、热、氧等破坏,尤其在碱液中或有微量金属离子存在时,分解更快,但干燥结晶较稳定。具有右旋光性。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两步法,第一步:发酵山梨醇制备山梨糖菌种:醋酸杆菌发酵条件:温度26-30度,PH4.4-6.8;通气量1.8L/
8、min;0.5%酵母膏作为营养源时,山梨醇浓度为19.8%;氮源必需为有机氮;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去除原料中的金属离子,因其影响转化。30度时培养33小时,收率97.6%。,第二步发酵山梨糖制备2-酮基-L-古洛糖酸菌种:假单胞杆菌、葡萄糖杆菌属、醋酸杆菌属,单独培养时,一般收率较低,混合培养时收率较高。,(四)叶酸(Folic acid)(合成生产)在体内被还原为四氢叶酸(缩写THFA或THF),是一碳基团转移酶的辅酶。双键解,N5 一碳单位 供给,(五)维生素B6(vitamin B6)(合成生产)1、组成(结构),性质 三种维生素都是白色结晶,吡多醇易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脂肪溶剂,对光敏感,
9、对热稳定,但吡多醛和吡多胺在高温时迅速破坏。这三种形式都存在于自然界的食物中,但在体内则以吡多醛和吡哆胺形成存在,它们是转氨酶和脱羧酶的辅酶。化学合成生产,(六)维生素B12(Cyahocobalamin)(发酵生产)1、组成(结构)、性质(转位酶),(七)维生素A和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1、合成生产维生素A2、发酵法生产:菌丝体内,取其菌丝真空干燥,(八)维生素D21、组成(结构)、性质 维生素D种类很多,均系类固醇衍生物。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性质稳定。,其主要生化作用是维持钙、无机磷浓度,促进成骨作用。,2、生产工艺(1)工艺路线:,(九)维生素K1、组成(结构)、性质 维生素
10、K是一类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其中以天然的维生素K2和K1以及人工合成的K3和K4较为常见。维生素K1呈黄色晶体。K3是与亚硫酸氢钠的化合物,为白色晶体,易吸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苯和醚。维生素K4是与二分子乙酸缩合的二乙酰甲萘醌。化学合成法生产,(十)维生素E1、组成(结构),性质,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多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如麦胚油,豆类等含量十分丰富。由于环上的甲基位置和数目不同,有、生育酚等,天然的生育酚都是D型。维生素E为油状物,在无氧条件下,对热稳定。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维生素E对氧敏感,所以常用来保护比它不易氧化的物质免受氧化,因而具有抗氧化剂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习惯性
11、流产和女性不育症。是优良的抗氧剂和抗衰老剂。,(十一)辅酶I(脱氢酶的辅酶)CoI是具有较强吸湿性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或生理盐水,不溶于丙酮等有机溶剂,为两性分子,等电点pH3,在干燥状态和低温下稳定。,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作为氢的受体或供体,起传递氢的作用,可加强体内物质的氧化并供给能量。为两性分子,等电点pH3。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如酵母、谷类、豆类、动物的肝脏、肉类等。,(十二)辅酶Q 1、组成(结构)、性质 自然界存在的辅酶Q(CoQ),不同生物来源的CoQ侧链的n值为610,人体辅酶Q的n10,即为CoQ10,不同一般。辅酶Q10又称为泛醌Q10,为黄色或淡橙黄色、无臭、无味结晶性粉末,
12、易溶于氯仿、苯、四氯化碳,溶于丙酮、乙醚、石油醚;微溶于乙醇,实际上不溶于水和甲醇。定,熔点49。,2、生产工艺(1)技术路线(以猪心为原料),皂化想法有趣:皂化脂背景,(十三)辅酶A 1、组成(结构)、性质,具有典型的硫醇味,易溶于水,不溶于丙酮、乙醚和乙醇中,是一种强酸。,第一节 概述,一、化学结构式二、理化性质水溶性酸性还原性水解性,第二节 合成路线,一、莱氏法D-山梨醇为原料,经醋酸菌一步发酵得L-山梨糖,丙酮酮醇缩合、次氯酸钠氧化剂盐酸转化等5步,第二节 合成路线,优点工艺成熟、产品质量好生产周期短,总收率高(66%)缺点工序多,耗用原料多有易燃易爆有机溶剂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要求高
13、,第二节 合成路线,二、两步发酵法简化缩短的莱氏法优点缩短工序降低了原料成本节约了大量有机溶剂,减少了“三废”多数是液体物料,有利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缺点总收率较低(45-48%)发酵单位体积产率低(60mg/100mL)设备体积大,能耗大,第二节 合成路线,三、全化学合成方法三步法:将葡萄糖或葡萄糖醛酸内酯丙酮化、催化、氧化、水解还原成维生素葡萄糖为原料的缺点:丙酮用量大、须用昂贵的铂金属催化剂、收率低(25-28%)四、其他方法GLC技术DNA重组菌种,第三节 生产工艺原理和过程,一、莱氏法生产维生素C的工艺原理和过程D-山梨醇的制备L-山梨糖的制备2,3,4,6-双酮基-L-山梨糖(双丙
14、酮糖)的制备2,3,4,6-双酮基-L-古龙酸(双丙酮古龙酸)的制备粗品维生素C的制备粗品维生素C的精制,1、D-山梨醇的制备,(1)工艺原理控制压力、氢做还原剂、镍作催化剂,1、D-山梨醇的制备,(2)工艺过程在70-75下加水溶解葡萄糖,50%溶液氢气纯度99.3%、压强0.04MPa时,将糖液冲入釜内加入活性镍催化剂加碱液调pH8.2-8.4,通蒸汽,并搅拌温度升至120-135时关闭蒸汽控制温度在150-155,压强3.8-4.0MPa反应至不吸收氢气为反应终点0.2-0.3MPa压强下压料至沉淀缸、过滤、树脂交换处理收率95%,1、D-山梨醇的制备,(3)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pH值葡萄
15、糖水pH8.0-8.5偏高或偏低会使甘露醇(副产物)含量增加设备材质山梨醇能溶解多种金属避免使用铁、铝或铜制设备,而用不锈钢副产物影响甘露醇影响产物比旋度残糖含量影响产物比旋度氢化反应的终点指标,1、D-山梨醇的制备,(4)注意事项及三废处理车间进行还原反应时氢气自制,故配有氢气柜。应杜绝火源,以免氢气发生爆炸废镍催化剂可压制成块,冶炼回收再生废液中的镍经沉淀后可回收废酸、废碱经中和后放入下水道,2、L-山梨糖的制备,(1)工艺原理选择性地使C2位的羟基氧化成羰基生物氧化黑醋菌,2、L-山梨糖的制备,(2)工艺过程菌种部分斜面培养基中菌种活化传代24h后,产糖量达到100mg/mL。在30 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生素 辅酶 类药物 概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0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