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
《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民族教育定义辨析及判断标准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 金志远 摘 要教育界对“民族教育”的界定存在很大分歧,现有多种定义法。笔者对十几种民族教育定义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辨析,既分析了每个定义积极、合理的方面,也分析了其消极、不合理的一面。十几种民族教育定义均有其可取之处,使用时可根据民族教育实践的需要,灵活掌握、合理运用,使其为民族教育实践服务。 关键词民族教育;少数民族教育;定义研究;判断标准 民族教育属教育的一部分,有其历史渊源。由于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对民族教育的界定也不同。然而,现在就要寻求一个特定的、精确的民族教育定义和用法,并为大家所认可,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重要的在于使
2、大家认识到,每一种民族教育的定义和用法,都隐含着某种特定的意识形态以及对民族教育的某种期冀。 一、几种典型的民族教育定义 笔者在这里对几种典型的民族教育的定义逐一分析考察,对其隐含的基本假设和取向,及对民族教育实践的含义作出比较。 1等同说。认为“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相等同,前者只是后者的简称1。这源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在行政事务和一些科学研究中,都把“民族教育”与“少数民族教育”等同,把“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简称为“民族地区”、“民族干部”。这种字面上的模棱两可,势必导致一系列理论探索上的模糊,以至于我们弄不清楚我们的研究对象究竟是谁,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也不甚明确。几
3、十年来,我们已习惯把“少数民族”简称为“民族”,但忽略了“民族”还是一个可以总称若干民族的概念,尤其是用来总称同一个国家的所有的民族。在中国的很多场合中,“民族”是组成同一个国家的全部民族。如美利坚民族、泰国民族等等。“民族”在这一层次上被使用的情况较多,如“民族工业”、“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独立运动”等等,这一类的概念强调的是组成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民族在特定的方面所具有的同一性。“民族教育”就是教育方面所具有的同一性。我们不会认为“民族工业”是指“少数民族工业”,也不会认为“民族精神”是指“少数民族精神”,可是,我们怎么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民族教育”就是“少数民族教育”呢? “中国民
4、族教育”是组成中国的所有民族(包括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民族),已经实施过和正在实施着的教育。它强调的是这些民族由于同居于一个国家,文化背景有相通之处而在教育上所表现出的同一性,这些同一性对其他国家而言,就是中国特色。所以说,“中国民族教育”应该是一个囊括中国各个民族不同类型教育的概念,“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只是其组成部分。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实际的运用中,“中国民族教育”在很多场合中指“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但是,习惯的用法不等于科学准确的用法。民族学研究已经把汉族纳入研究范畴的今天,如果中国民族教育仍仅仅指中国少数民族教育而把汉族教育除外,或者说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仍被当成中国教育之外的一种特别
5、教育来对待的话,这对任何一个相关学科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在将来的工作和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民族教育”不仅仅只是“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从严格意义上分析,它们各有内涵,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地域说。认为民族教育即为民族地区或边疆教育2。民族地区教育和边疆教育与民族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内涵不同,外延也有差异。民族地区一般是指少数民族聚居区即民族自治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属于区域性教育范畴,它既包括在该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又包含该地区的汉族教育。在新疆、内蒙古、西藏、广西、宁夏5个自治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50以上的仅有新疆和西藏两个自治区,其余3个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
6、占本自治区人口的比例均低于50。也就是说在民族地区,人口占大多数的还是汉族。那么,民族地区教育所反映的情况占绝大比例的是汉族教育情况,很难全面反映少数民族教育情况,更不可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另外,民族地区教育常常对散杂居住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有所疏漏。由此可见,民族地区教育的概念不可能客观、科学、准确反映民族教育的特征和本质。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有68796万人(1990年人口普查数),约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55,可以说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像西藏那样少数民族人口占963的地区,可以说当地的教育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教育。在一些省份,当地的少数民族教
7、育也主要分布于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因此,有人把民族地区的教育等用于民族教育,不是没有道理的。 此外,有些省区的人将牧区、山区或边疆地区的教育等同于民族教育,也是与这些地方的居民主要是少数民族,当地的教育主要是少数民族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民族和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的教育毕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概念。因为有些民族省区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较低(百分之几),汉族人口所占比例较高,如果把这些地方的教育都当做少数民族教育,显然是不合适的。民族教育除了包括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外,还包括民族散杂区的民族教育,也包括设在内地为民族地区服务的民族学校(如民族学院、西藏中学、民族班等)。如
8、果认为民族教育等同于民族地区教育而将这些内容排斥在民族教育之外,也是不妥当的。 贵州师范大学附中孙俊在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多维思考中指出,从历史传统上看,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指的是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教育。可是从现状上考察,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质的结论远非这样单纯。“从贵州的实际情况来看,贵州少数民族教育的实质应该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是整个地区、整个社会的教育”3。这种说法有其合理的成份。因为民族地区有8000余万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34,可以说少数民族教育在民族地区,这些地方的教育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这样划分给具体的研究带来了方便,因为在研究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中,往往是把一个民族地
9、区的教育、经济等作为一个整体看待的,把其中每项都按民族划分是不可能的。民族教育与民族地区教育是内涵不同、部分外延相交的两个概念4。 3语言说。认为凡是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或使用双语教学的才是少数民族教育5。当然,使用双语或少数民族语言教学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是最具特色、最典型的少数民族教育。 少数民族教育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运用民族语言教学。在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比较通行的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使用民族语言教学或采用双语教学的现象就比较普遍,这些地方的教育在教学用语上的民族特点就比较突出。如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就形成了一个以民族语言文字授课为主的民族教育体系。该区不仅普通中小学的大多数蒙古族学生采用蒙古语或双
10、语授课,在大学和中等专业学校里,用蒙古语授课的学生也分别占蒙古族学生的518和61。在这类地区,如果将是否采用民族语言授课作为划分民族教育的依据也是不无道理的。但是我们知道,民族语言教学概括不了少数民族教育的全部特征。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区别除了共同的语言外,还有共同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共同的心理素质等特征,民族特征是这些特征的总和。民族的这些特征都会程度不同地反映到少数民族教育中来。 另外,一个民族在形成时,必定有自己的语言,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的会采用其他民族的语言,尽管这个民族的语言待征已不明显了,但其他特征很突出,人们仍认为它是一个单独的民族,如回族、满族等。这些民族的教育虽然在
11、教学用语方面的民族特色不明显了但在其他方面还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相联系的某些特点,也不应该将其排斥在民族教育范畴之外。所以,单用民族语言这一特点,作为划分少数民族教育的唯一标准,以局部代替全面,势必把很多非民族语言授课但实质上是少数民族教育的,排除在少数民族教育之外。因此,在民族语言或双语教学不普遍的地方,人们一般都不赞成用是否使用民族语文授课或双语授课作为划分民族教育的标准。 4泛指说或广义说。认为民族教育是指各民族的教育。日本大百科事典所阐述的民族教育概念,就是广义说。该事典指出,“民族教育是指对作为有着共同文化的集团的民族的成员所进行的培养他们具有能够主动地追求自己民族的经
12、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态度和能力的教育”6。这一学说阐明了民族教育概念在历史上的双重意义,对于人们全面了解民族教育概念的形成及历史发展演变过程是非常有帮助的,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那样,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各族人民反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奴役,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而进行斗争时,他们强调发展民族教育和文化,这时提的民族教育与国民教育的概念是相一致的。我国民族教育的提出也是与反帝、反殖民主义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五四”运动后,我国有人提出了民族教育的概念,毛泽东在1945年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就指出:“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新文化和新教育。”由此看来,我国近代历史上所提的民
13、族教育指的是中华民族的教育,它所强调的是教育的民族性问题,与今天所说的民族教育涵义是不同的。今天所提的民族教育专指少数民族教育,这一提法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因此,现在再将民族教育概念与少数民族教育概念区分开是没有必要的。 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属于一定民族的,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各民族的教育都属于民族教育的范畴。不论压迫民族还是被压迫民族;不论是主体民族还是非主体民族;不论是多数民族还是少数民族;不论是古代民族还是现代民族,他们的教育都是一定民族的教育。这一学说有人亦称为“总和说”,“民族解放教育说”等。 5对象说。其论点是,凡是以少数民族成员为教育对象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族 教育 定义 辨析 判断 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80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