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例题解析.doc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例题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例题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例题解析例1.1 在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测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发现用R10档测出的阻值小,而用R100档测出的阻值大,为什么? 解: 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实际上是将流过电表的电流换算为电阻值反映在表盘上。当流过电表的电流大时,指示的电阻小。测量时,流过电表的电流由万用表的内阻和二极管的等效直流电阻共同决定。通常万用表欧姆档的电池电压为1.5V,R10档时,表头满量程为100A,万用表的内阻为Ri150 ,Rl00档时万用表的内阻为10Ril 500。用万用表测二极管所构成的非线性电路如图1.1(a)所示,图中虚线框内所示电路为万用表的等效电路。下面用图解法进行分析。二极管
2、两端的电压V和电流I之间有下列关系:在Rl0档: V1.5-IRi在R100档: V 1.5-10Ri图1.1这两个方程式在坐标系中均为直线,如图1.1(b)所示;从二极管本身的特性看,管子的电压和电流又应满足特性曲线所表示的规律。因此,同时受这两种关系约束的电压和电流必定在特性曲线与直线的交点上。用Rl 0档测量时,交于图中A点,万用表电阻的读数为V1/I1;用R100档测时,交于图中B点,万用表读数为V2/I2。显然前者的阻值较小,而后者的阻值大。例1.2 将两个半导体二极管背靠背如图1.2所示连接起来,是否能构成一个半导体三极管,为什么? 图1.2解:不能。以NPN半导体三极管为例,虽然
3、可以看成是两个背靠背的二极管,但两个二极管的正极是公用的,其连接处保持了半导体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公用正极的半导体层非常薄,少数载流子的渡越时间很短,只有极少部分复合掉。当把两个二极管背靠背连接起来时,少数载流子由一个二极管的负极到达其正极,还来不及到达另一个二极管的负极便全部复合掉,因而其电流放大系数将等于零,所以没有三极管放大作用这一基本功能。例1.3 对于双极型三极管,是否可以将其发射极和集电极对换使用?为什么?解 不可以。因为双极型三极管的发射区和集电区虽然采用相同类型的半导体材料,但它们的结构特点却不同,发射区体积小,掺杂浓度高,有利于发射载流子。而集电区体积大,掺杂浓度低,有利于
4、收集载流子。只有正确连接两极才可以发挥两个区域的作用。图1.3例1.4 二极管电路如图1.3所示,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状态,并确定输出电压Vo。设二极管的导通压降为0.7V。解:判断二极管在电路中的工作状态,常用的方法是:首先假设将要判断的二极管断开(图中A、B两点断开),然后求得该二极管阳极与阴极之间承受的电压。如果该电压大于导通电压,则说明该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而导通,两端的实际电压为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如果该电压小于导通电压,则二极管处于反向偏置而截止。判断过程中,如果电路中出现两个以上二极管承受大小不相等的正向电压,则应判定承受正向电压较大者优先导通,其两端电压为导通电压降,然后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 二极管 三极管 例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8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