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doc
《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doc(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建省公务员局关于印发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报送标准和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机构编码规范的通知各市、县(区)党委组织部、政府公务员局(人事局),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省直有关单位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报送标准和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机构编码规范要求,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研究制定了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报送标准和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机构编码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
2、总体技术方案、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报送标准和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机构编码规范是各地各部门实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规范和执行标准。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按照文件要求,成立相应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推进本地区公务员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各单位要将文件要求与本单位工作实际相结合,明确任务,加快落实,确保按期高质量建成公务员信息库,并注意加强安全管理、积极开展业务应用。在工作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省委组织部、省公务员局。中共福建省委组织部福 建 省 公 务 员 局 2012年8月17日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根据实施方案(中发20069号
3、)、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方案(中组发201114号)和福建省公务员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闽委组通201188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通过使用统一的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和系统建设标准,依托大组工网,以各级党委组织部为数据中心和信息调度中心,以公务员局为分中心,各级机关(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下同)干部人事部门为基础信息源,采用分级建设管理的模式,建成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畅达、精准、快捷的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下同)管理信息系统。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开展公务员信息库建设。通过补充、完善“福建省人事信息系统”和“福建省干部
4、信息管理系统”相关数据,开展数据迁移、信息采集、审核等工作,逐步汇集建成以各级党委组织部为数据中心,公务员局为分中心,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公务员信息库。第二阶段主要开展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按照统一部署、分布实施、以用促建的原则,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对公务员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利用,并逐步实现公务员“进、管、出”各管理环节的信息化。二、技术规范(一)总体技术框架(图1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框架)1、省、市级公务员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省、市级党委组织部建设同级党委管理的干部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分别汇集各市、县公务员信息、同级党群机关公务员信息、同级行政
5、机关公务员信息,汇总形成本地区公务员信息库,并将汇总库向上级党委组织部报送;省、市级公务员局建设本地区数据分中心、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分别汇集同级和下级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汇总形成本地区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库,向上级公务员局报送,同时向同级党委组织部报送同级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公务员管理分工与同级组织部共享有关公务员信息。2、县(市、区)公务员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县(市、区)委组织部建设县管干部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汇集同级党群机关公务员信息、同级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乡镇(街道)机关公务员信息,汇总形成本地区公务员信息库,并将汇总库向上级党委组织部报送;县
6、(市、区)公务员局建设同级行政机关公务员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并向上级公务员局和同级党委组织部报送。3、公务员基础信息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省直各单位、地方各级机关、乡镇(街道)机关作为基础信息源,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公务员管理分工向同级党委组织部、公务员局报送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本单位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本单位公务员日常管理的信息化。(二)软硬件配置1、软件建设。统一使用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联合研发的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两套软件系统:一是面向省、市级党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的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汇总版),主要实现公务员信息的逐级汇总、宏观管理、综
7、合查询分析等功能;二是面向县(市、区)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和县级以上机关干部人事部门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标准版),主要实现机构信息管理、公务员信息管理、统计和工资管理等功能。2、硬件建设。各级公务员管理部门公务员信息库系统的部署和运行环境应不低于以下要求:省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安装部署要求:服务器3台、1T以上可用容量数据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网络和安全设备(按需配置)等。设区市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安装部署要求:服务器2台、500G以上可用容量数据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网络和安全设备(按需配置)等。县(市、区)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安装部署要求:高性能PC机1台
8、(内存2G以上)、windows平台、国产数据库、相关网络和安全设备(按需配置)等。各级机关干部人事部门安装部署要求:高性能PC机1台(内存2G以上)、windows平台、国产数据库等。3、网络建设。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依托大组工网建设和运行。具体要求见福建省大组工网建设实施方案(闽委组通201042号)和2012-2014年全省大组工网分级保护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闽委组通201244号)。省、市级公务员局以部分点方式接入大组工网;县(市、区)公务员局以单点方式接入大组工网;有条件的省、市、县公务员局可以整网接入。未纳入大组工网延伸计划的单位,可提出接入申请,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考虑解决。(三)
9、安全保密1、加强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各级公务员信息库建设单位依据国家保密标准确定本系统密级,根据信息密级级别接入本地区组织系统相应安全域,开展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2、合理配置安全管理平台。利用大组工网安全管理平台监管功能,对接入的局域网、网络设备、安全设备和终端计算机实行的统一管理和适度自我管理,保障全省网络的安全可控。3、严格实行身份认证管理。与大组工网现有的身份认证系统紧密结合,实现规范授权、有效控制,逐步达到国家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相关要求。4、强化访问控制管理。建立软件多级用户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管理和细粒度日志审计系统,按照“谁主管、谁维护、谁负责”的原则,开展信息库建设和维护工作。三
10、、主要任务和时间安排(一)制定技术方案和标准规范1、主要任务。各级党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按要求编制本地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方案和机构编码规范,进一步明确信息库建设的工作安排和时间要求,以及数据采集标准、数据库建设标准、数据质量标准、数据交换标准以及安全保密、硬件和网络环境要求、软件系统安装部署技术规范等,保证全省公务员信息库建设的标准统一和要求规范。2、时间安排。省级于2012年7月下旬前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和机构编码规范,并报中央组织部;市、县(区)于8月中旬前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和机构编码规范,并报省委组织部。(二)工作部署和技术培训1、主要任务。举办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技术培训班,对
11、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并对信息采集和报送标准及相关软件操作进行讲解和培训。培训班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分别由省、市、县三级党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共同举办,各直属机关单位参加本级培训。2、时间安排。省级于2012年8月中旬举办培训班;市、县(区)于8月下旬前完成工作部署和技术培训工作。(三)公务员信息库建设1、主要任务。按照公务员信息库建设标准规范,对现有“福建省人事信息系统”和“福建省干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改造,建立与“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接口,实现现有干部信息库向公务员信息库迁移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信息项信息进行审核,补缺补漏,分级建立本地区本单位公务员信息库,并按要求逐级
12、分别上报党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2、时间安排。2012年8月中旬前完成数据迁移;9月上旬前完成县(市、区)公务员信息库建设工作;9月中旬前完成设区市公务员信息库建设工作;10月份完成全省公务员信息库建设工作。建库期间,省、市级党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组成督导组,对各级各单位建库情况进行督查指导。(四)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1、主要任务。省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共同组织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软硬件设备招投标,各级党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依据全省统一招投标结果,开展本地区数据中心和分中心建设工作;各级公务员局按照福建省大组工网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逐步接入全省大组工网,实现联网建库。2、时间安排。2012年9月底前
13、完成全省统一招投标;11月底前完成各级数据中心和分中心建设工作;12月底前初步建立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四、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各级党委组织部要统筹组织好本地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与公务员局加强协作,共同做好数据中心和分中心建设工作;省级成立以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陈向先为组长,省公务员局副局长杨怀榕为副组长,省委组织部干部六处、信息办、省公务员局职位管理处、信息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要相应成立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协调会机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明确专人,落实责任,做好本地区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导、培训和督查工
14、作;各建库单位要明确领导责任,安排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同志从事此项工作。2、制度保障各级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建立和完善信息采集、维护、审核、督查,以及信息查阅利用、安全保密和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信息采集的依据、标准、原则、范围、内容、流程等,确保入库公务员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推进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和科学有效利用;各级党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建立会审机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公务员管理分工,加强协作,定期对本级汇总的公务员信息进行集中审核,确保信息质量。3、经费保障为保证标准统一,同时节约建设周期,各级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中心和分中心硬件设备由省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
15、共同组织招投标,市、县党委组织部和公务员局按照全省统一招投标结果,开展数据中心和分中心建设工作;各级各单位申购统一的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各级党委组织部、公务员局、各建库单位开展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经费,原则上由各地各单位自行承担,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全省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报送标准一、标准说明为了科学、规范地建设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以全国组织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体系标准和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采集、报送标准为依据,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共15个信息集,139个信息项。其中,引用信息结构体系标准中人员管理、单位管理两个信息群的96个信息项,新增43个信息项。本标准中,70个
16、信息项列入全国统一的信息报送标准,须向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报送。各地各部门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展,设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信息采集、报送标准。此外,本标准中列出用于生成常用统计数据的统计参考项57项,供参考。本标准引用39个代码集,其中含6个国家标准代码集,24个部颁标准代码集(其中14个代码集有调整),9个新增代码集。ZB122至ZB132为新增代码集,其他标“*”号的代码集在信息结构体系标准基础上有调整。二、信息项一览表序号信息项报送标准统计参考信息项编码参照代码表1人员基本信息姓名A01012姓名拼音缩写A01023性别 A0104GB/T2261.12003性别代
17、码4出生日期A01075籍贯名称A0111A6出生地名称A0114A7民族 A0117GB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代码8健康状况描述A01289参加工作时间A013410入党时间文字A014011人员类别A0160*ZB1252012/RYLB人员类别代码12人员管理状态A0163*ZB1262012/RYZT人员管理状态代码13管理类别A0165*ZB1302012/GLLB管理类别代码14身份证号A018415专长A0187A16现工作单位及职务简称A019217现工作单位及职务全称A0192A18基层工作经历时间A019419统计关系所在单位A019520专业技术职务A019621
18、简历A170122奖惩综述A14Z10123年度考核结果综述A15Z10124职务信息任职机构名称A0201A25任职机构代码A0201B26是否班子成员A0201D27班子成员类别A0201E*ZB1292012/CYLB班子成员类别代码28职务名称A0215AZB082006/ZWMC职务名称代码29是否领导职务A0219*ZB422006/ZWLB领导职务类别代码30职务层次A0221*ZB092006/ZWJB职位级别代码31岗位类别A0222*ZB1272012/GWLB岗位类别代码32多职务主次序号A022333集体内排序号A022534分管(从事)工作A022935决定或批准任职
19、的时间A024336决定或批准任职的文号A024537任职方式A0247*ZB1222012/XBFS选拔任用方式代码38任职变动类别A0251*ZB132006/ZWDB职务变动类别代码39是否破格提拔A0251B40任职状态A0255ZB141994/RZZT任职状态代码41决定或批准免职的时间A026542决定或批准免职的文号A026743免职原因类别A0271*ZB162006/MZYY免职原因类别代码44输出标识A028145交流标识A028446任现职务层次时间A028847职务信息交流方式A4901*ZB722006/JLFS交流方式代码48交流原因A4904ZB732006/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国 公务员 管理信息系统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