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伦理角度反思全球变暖及其应对措施.doc
《从国家伦理角度反思全球变暖及其应对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国家伦理角度反思全球变暖及其应对措施.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从国家伦理角度反思全球变暖及其应对措施 摘 要: 全球变暖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各个国家在全球变暖责任的承担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这是国家伦理的缺失。国家伦理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对其全体国民及其他国家、整个国际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伦理关怀,具有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我们需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建构国家伦理,为国家间实现责任共担奠定共同道德根基。并以此为前提,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如绿色气候资金机制的建立及实施,国际环境法律治理委员会的成立,低碳经济的发展及清洁能源的开发等。 关键词: 全球变暖; 国家伦理; 绿色低碳 中图分类号: B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4
2、)01-0043-04 一、全球变暖状况及其应对措施不力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心的热门话题。历次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的签订,似乎都是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案的一个探讨,但其理想方案的达成尚需一个漫长的过程。2013年11月召开的华沙气候大会,以超时一天的议程达成了一个各国都能接受的协议。但对于关键问题的解决还未见到实质性的突破。各个国家如何提高减排承诺,如何实现减排资金、技术上的援助,如何进一步搭建全球气候协议的新框架,这些问题又将成为新一轮博弈的焦点。 (一)全球变暖现状、成因及主要影响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全球温度已升高了0.6以上。与此同时,过去2
3、0年中有17年刷新了历史最高气温纪录。1 近50年来,除南极外,各个大陆平均气温显著变暖。20世纪以来,地球表面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74,从而使20世纪成为至少过去1300年中最暖的100年。而且全球气温正在加速变暖,在有纪录以来最暖的12个年份中,1995年到2006年的12年之中就有11个上榜。2 致使全球持续升温的原因有两个: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致使全球温度急剧升高。地球温度持续升高的自然原因与自身运动和太阳黑子活动密切相关。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4、)2007年2月发布的第四次报告指出,人类活动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极有可能(very likely)”(90%)是造成自20世纪中叶以来绝大部分观察到的全球气温平均增加的原因。1 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1)全球变暖将会导致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许多海拔较低的国家将会被淹没。如孟加拉国、佛罗里达等国家和地区将存在被淹没的危险。海平面的持续上升,将会严重侵袭地下淡水层,造成海岸土地盐渍化,导致海岸生态环境失衡。(2)全球变暖将会严重破坏动植物生存环境,许多珍稀物种濒临灭绝。由于全球变暖,植物和动物物种都岌岌可危。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 Fund for Natu
5、re,WWF)的研究,作为全球变暖的直接后果,哥斯达黎加的金蟾蜍(Bu fo periglenes)和多色斑蟾(Atelopus various)已经完全消失。112 (3)全球气温持续升高也将加剧土地的荒漠化,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巨大的威胁。(4)全球变暖会使疾病肆虐,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扰乱社会的安定秩序,不利于世界的和谐发展。地球的持续升温加速了疾病的传播速度和传播空间,更多的人口将极易感染疾病。更高的温度和更多的降雨将助长病原体从啮齿类动物和昆虫身上传播至更广的地区。1 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长远来看,这将不利于世界秩序的和平稳定和国际社会的良好发展。 (二)世界气
6、候大会进展缓慢,国家伦理不彰显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政府和有识之士已开展多角度、多层面的行动。其一,世界气候大会和气候谈判的进展。迄今为止,世界气候谈判已经进展到华沙会议。历次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和国际气候谈判的举行都相对地把目光聚焦在环境保护责任承担和应对措施上。如2013年11月11日至22日在波兰华沙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作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一直起着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但是此次气候大会的结果仍然不尽如人意,它给实质性问题的解决如具体减排责任的划分和落实,仍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其二,国际公约的签订及其重要意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
7、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是1992 年5月由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公开签署并通过,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首次确定的国际合作基本框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自通过以来,每年召开一次缔约方会议。 以上是人类为寻求解决全球变暖措施,实现责任共担所做的积极努力,尽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但实质问题仍然悬而
8、未解。而伴随着全球变暖问题的持续升温,如何治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学术界所使用的方法也主要是责任的划分和应对措施的探寻,但它们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共同的原则或标准做衡量基础。而这一共同的原则和标准只能由对本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共担责任的国家伦理来担当。因为国家伦理的建构不仅是对国家自身行为的规范和国家间交往行为的约束,也是国际社会道德文明持续发展的表现。 二、应对全球变暖需要建构国家伦理 治理全球变暖需要建构国家伦理,不仅仅是因为国家间交往行为缺少规范的要求,也是将国家伦理贯穿到个人伦理和企业伦理,实现国家伦理的细化,并透过个体伦理和企业伦理演化成为公共伦理、消费伦
9、理,最终影响人们生活的抉择,以实现节能减排、遏制全球持续升温目标的题中之意。全球变暖背景下国家伦理的建构,对我国当下雾霾危机的治理和下一届世界气候大会方案的准备都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一)全球变暖背景下国家伦理缺失的表现 在阐述全球变暖状况及人类历经无数努力无法实现责任共担的基础之上,我们提出要在全球变暖中建构国家伦理,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共同的道德根基。而现实生活当中国家伦理缺失的表现随处可见。如上世纪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数以百计的人死亡,很多受到轻微污染的人都出现了眼睛肿痛、呼吸困难等不适状况。这一事件的爆发与其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型企业的大量存在以及人们生活缺
10、少必要的规范不无联系。据相关文件统计,洛杉矶在上世纪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3 排出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物,700多吨一氧化碳。而大量炼油厂和三高型企业的正常运转,加重了污染的程度,加速了全球范围气温的升高。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齐名的还有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追根溯源,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的爆发是以燃煤为主的发电厂和居民冬季燃煤取暖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粉尘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以上两个堪称世界十大环境公害的事件当中我们不难发现,三高企业的大量存在,人民生活中的资源能源低效率利用都是因为缺少共同道德规范的约束。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既是全球变暖中国
11、家伦理缺失的表现,也是国家伦理在全球变暖中建构的必要性所在。 (二)全球变暖与国家伦理的关系 1. 国家伦理是国际社会达成共识的根基。刚刚落下帷幕的华沙气候大会的状况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争而不破,吵而不翻”。各个国家在气候谈判中立场的确定难免首先要考虑到个人利益,但全球变暖这个不争的事实已将前所未有的灾难带到人类面前。从根本上解决全球变暖,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已刻不容缓。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则首先是在全球变暖中建构国家伦理,国家伦理的建构为国家间达成共识奠定了共同的道德根基,这就为绿色气候援助资金的实施和损失补偿机制的建立,以及“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承担提供了根本保障。国家伦理虽然本质归属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伦理 角度 反思 全球 变暖 及其 应对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8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