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操作系统》选择判断考试小抄(完整版).doc
《电大专科《操作系统》选择判断考试小抄(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操作系统》选择判断考试小抄(完整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下列选择中,_不是OS关心的主要问题。A 管理计算机裸机 B 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 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参考答案】D;根据OS的定义和功能来分析即可。A、C都是管理,B是OS提供的接口,而D侧重于程序编译器,显然不属于。(2)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_,允许将多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_,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过程控制数据并作出响应的操作系统称为_A 批处理OS B 分时OS C 多处理机OSD 实时OS E 网络OS【参考答案】(1)选B。多用户使用同一计算机:分时OS;(2)A,根据“多个作业提交”
2、可得;(3)B,根据“及时处理并作出响应”,实时性要求高。(3)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_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灵活性和可靠性 D.优良性和分配性【参考答案】B(4)在分时系统中,当用户数目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的时间片最大应为_A.10ms B.2Oms C.50ms D.100ms 【参考答案】2s/100=20ms,选择B。即要在2秒内把时间片划分为100片。注意“最大”,如果响应时间小于20ms,即在2秒内,一定能为100的用户服务;而时间片大于20ms,在2s内,能够服务的用户数不足100因此说20ms为最大时间片。(5)实时操作
3、系统必须在_内完成来自外部的事件。A.响应时间 B.周转时间 C.规定时间 D.调度时间【参考答案】选C。实时系统的核心是关心在“规定时间”完成任务,因为其为短程任务调度,并不关心响应时间、周转时间、调度时间,而是强调实时性能。(1) 中断发生后,应保留 。A. 缓冲区指针B. 关键寄存器内容C. 被中断的程序D. 页表 【参考答案】B。保留现场寄存器的数值,如PC值、PSW等寄存器值,入栈保存。(2) 引入缓冲的主要目的是 。A. 改善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情况B. 节省内存C. 提高CPU的利用率D. 提高I/O设备的效率 【参考答案】A,缓冲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速度不匹配”。
4、进程(1)当_ 时,进程从执行状态转变为就绪态。 A 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 时间片到 C 等待某一事件 D 等待的事件发生【参考答案】B,根据状态转换图可知。(2)以下进程状态变化中,_是不可能发生的。A 运行 就绪 B 运行 等待C 等待 运行D 等待 就绪【参考答案】C。根据状态转换图可知。(3)有没有这样的状态转换,为什么? 等待运行; 就绪等待【参考答案】没有,原因:不可能发生。(4)如果系统中有N个进程。 运行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 就绪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 等待进程最多几个?最少几个?【参考答案】运行进程最多1个,最少0个;就绪进程最多N-1个(不可能全部就绪,如果全部就绪
5、,就肯定至少有一个进程会马上被运行),最少0个。等待进程最多N个(没有运行进程),最少0个(全部就绪)。(1)若信号量S的初始值为2,当前值为-1,则表示有_等待进程。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参考答案】B。初值为2,2个可用资源。如果都被使用,则S=0。而此时S=-1,说明有1个进程在等待。(2)用PV操作管理临界区时,信号量的初值应定义为_A -1 B 0 C 1 D 任意值【参考答案】C(3)临界区是_A 一个缓冲区 B 一段共享数据区C 一段程序 D 一个互斥资源【参考答案】C,临界区是指程序。临界资源?(4)对于两个并发进程,设互斥信号量为mutex,若mutex=0,
6、则_ A 表示没有进程进入临界区 B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 C 表示有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另一个等待进入 D 表示有两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参考答案】C(5)有m个进程共享同一临界资源,若使用信号量机制实现对临界资源互斥访问,则信号量的变化范围是_【参考答案】11-m。信号量的初始值为1,也是该信号量的最大值。如果有进程要访问临界资源,那么执行Wait()操作,信号量减1,考虑极端情况,m个进程都要求访问临界资源,信号量将执行m个减1操作,因此信号量的最小值为1m。 (1)在操作系统中,P、V操作是一种_。A.机器指令 B.系统调用命令 C.作业控制命令 D.低级进程通讯原语【参考答案】D(2
7、)信箱通信是一种_通信方式。A.直接通信 B.间接通信 C.低级通信 D.信号量【参考答案】B死锁(1)发生死锁的必要条件有4个,要防止死锁的发生,可以破坏这四个必要条件,但破坏 条件是不大实际的。 A. 互斥 B. 不可抢占 C. 部分分配 D. 循环等待【参考答案】A(2)资源的按序分配策略可以破坏 条件。 A. 互斥使用资源 B. 占有且等待资源 C. 非抢夺资源 D. 循环等待资源 【参考答案】D(3)某系统有3个并发进程,都需要同类资源4个,试问该系统不可能发生死锁的最少资源数是 。 A. 4 B. 9C. 10D. 11 【参考答案】C.设三个进程分别为p1,p2,p3,当系统中有
8、9个该资源时,最坏的可能就是每个进程各拥有3个资源,这时,每个进程都不能得到足够的资源但又不想释放自己已经拥有的资源。如果系统再有一个资源即第10个资源,这样可以把这个资源给其中一个进程,比如p1,那么p1就可以得到足够的资源完成操作,然后释放其拥有的4个资源;这4个资源就可以给p2,p3调用。所以最少需要10个资源。1在存储管理中,_可与覆盖技术配合。 A. 页式管理 B段式管理 C段页式管理 D可变分区管理 【参考答案】D 2在存储管理中,采用覆盖与交换技术的目的是_。 A. 节省主存空间 B物理上扩充主存容量 C提高CPU效率 D实现主存共享 【参考答案】A 3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_。
9、A. 重定位装入程序B. 重定位寄存器 C. 地址机构 D目标程序 【参考答案】B 4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_。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B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 是任意的 D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参考答案】B 7很好地解决了“零头”问题的存储管理方法是_。 A. 页式存储管理 B段式存储管理 C. 多重分区管理 D可变式分区管理 【参考答案】A 8. 系统“抖动”现象的发生是由_引起的。 A. 置换算法选择不当 B交换的信息量过大 C. 内存容量不足 D请求页式管理方案 【参考答案】A 11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_。 A. 相同 B随作业长度变化 C. 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
10、可以不同但根据作业长度固定 【参考答案】C 12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_。 A. 实现存储保护 B实现程序浮动 C. 扩充辅存容量 D扩充主存容量 【参考答案】D 13采用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号,则允许每段的最大长度是_。 A224 B216 C28 D232 【参考答案】B 14作业在执行中发生了缺页中断,经操作系统处理后,应让其执行_指令。 A. 被中断的前一条 B被中断的 C. 被中断的后一条 D. 启动时的第一条 【参考答案】B 15把作业地址空间中使用的逻辑地址变成内存中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为_。 A. 重定位 B物理化 C. 逻辑化 D加载 【参考答
11、案】A 16首次适应算法的空闲区是_-。 A. 按地址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B始端指针表指向最大空闲区 C. 按大小递增顺序连在一起 D寻找从最大空闲区开始 【参考答案】A 17在分页系统环境下,程序员编制的程序,其地址空间是连续的,分页是由_完成的。 A. 程序员 B编译地址 C. 用户 D系统 【参考答案】D 18在请求分页存储管理中,若采用FIFO页面淘汰算法,则当分配的页面数增加时, 缺页中断的次数_。 A减少 B增加 C. 无影响 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参考答案】D 19在段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内存等分成_,程序按逻辑模块划分成若干_ _。 A. 块 B基址 C. 分区 D段 E页号
12、F段长 【参考答案】A D 20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基础是程序的_理论。 A. 局部性 B全局性 C. 动态性 D虚拟性 【参考答案】A(1)设内存分配情况如下图所示,若要申请一块40k字节的内存空间,采用最佳适应算法,所得到的分区首址为_。 A 100K B 190K C 330K D 410K【参考答案】C。100k对应可用内存空间80k;190k对应可用空间90k;330k对应可用60k;410对应可用102k。依据最佳适应算法,应该选330k(60k最接近40k)。(2)在动态分区方案中,某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内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要修改可用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操作系统 电大 专科 选择 判断 考试 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