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高考研讨会资料各学科专家讲座资料汇编.doc
《邵东县高考研讨会资料各学科专家讲座资料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东县高考研讨会资料各学科专家讲座资料汇编.doc(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 文长沙市一中 周玉龙2011年湖南高考考前复习方略【考试说明的变化】语文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湖南卷考试说明(修改部分比较)2010年考纲2011年考纲P005(二)古代诗文阅读(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P005(二)古代诗文阅读增加(4)(增加正确断句)(5)翻译文中的句子(删除理解)P008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P008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题类型:选择题(去掉单选、多选字样)P008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题结构:必考题144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96%,选考题,6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4%.全卷共7道大题,22至24道小题。P008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试题结构
2、:必考题141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94%,选做题,9分左右,约占全卷总分值的6%。全卷20小题左右。(必考部分减少3分左右,选做题增加3分,全卷题目减少2至4小题)P008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如下: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5小题左右,约15分左右。P008试卷内容、题量、赋分如下:一大题:语言文字运用,4小题左右,约12分。(减少一个小题,分值相应减少3分)P008二大题:文言文阅读,5小题左右,22分左右。P009二大题:文言文阅读,5小题左右,约23分。(增加一分。题型方面:增加简答题)P009三大题: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其中,古代诗歌鉴赏,1小题,7分左右,古诗文默写,1小题,6
3、分左右。P009三大题: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约12分。其中,古代诗歌鉴赏,1小题,约7分;古诗文默写,1小题,约5分。(古诗文默写减少1分)P009六大题:选做题,2小题,6分,考生任选一体作答。P009六大题:选做题,2小题,约9分,考生任选一题作答。(选做题增加3分)P062写作登记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为50分内容25分: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表达25:一等(2521)二等(2016)三等(1511)四等(100)发展等级为10分P050写作登记评分标准基础等级减少10分,为40分内容20:增加思想健康一项一等(2016)二等(1511)三等(10
4、6) 四等(50)表达20:一等(2016)二等(1511)三等(106) 四等(50)发展等级增加10分,为20分P062写作等级评分标准说明每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P050写作等级评分标准增加(三)缺标题扣2分,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增加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分)【试卷结构、考点分布与题型示例】(一)语言知识运用分布的可能性:1)字音+字形+病句辨析连贯(诗歌排序与选择填空);2)字音字形+词语+病句辨析+连贯(对联知识的考查);3)字音+字形+词语+连贯得体;4)字音+字形+词语+病句辨析。题型示例(略)(
5、二)古代诗文阅读1、实词重视语境中考查,重视词义的推断。虚词很可能采用对照式考查方法。2、断句题很可能改为主观题,分值3分或4分。3、文意理解题也可能改为主观题设题角度会多变。概括内容要点,分析事件原因,着眼于文本关注现实意义。4、翻译题。通假字,词类活用,句式特点,关注上下语境贯通文意。5、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示例(略)(三)实用类论述类阅读题型示例(略)(四)文学作品阅读类型示例题型示例(略)【关于作文】几大作文母题:回味人生成长,张扬人文精神,体察生活哲理,思考道德修养,感悟人与环境。叶圣陶谈作文的名言关于记叙文里的描写描写人物以描
6、写他,容貌、态度、服装等等常常作为性格的衬托,只有在足以显出人物性格的当儿,才是真正必要的。写的虽是人物以外的环境,而着眼点却在衬托出人物的性格。关于议论文的文体追求从说明文进一步,也是说明一种道理、原由、关系等等,但是同时伴着一种愿望,必须说服读者,使读者信从。这时候,所说的道理、原由、关系等等就成为作者的主张,从文章体例上说,这篇文章就成为议论文了。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而议论文却以“说服他人”为成功。与其写一些空泛的议论,不如写一些亲身经历。所以,议论怎样推行新生活,怎样使国家强大起来,不如叙述曾经经历过的某一桩事情,不如抒写对于本乡本镇的感情。这些还只是限于个人方面。弱国能够推广
7、开来,把自己所熟悉的社会中某一方面的情形作为写作材料,那就更有意义了。关于体裁的选择一个意思,可以用来表达它的文章体裁不止一种。可是这许多体裁之中,必然有一种最适于意思的本身和当前的读者的。须要选到一种最合适的体裁,意思才会恰如原样地表达出来,读者才会深切地明白和感动。关于语言的表现力一般人往往以为幽默就是说俏皮话,嘻嘻哈哈,乱扯一顿,要不就是讽刺,对人生对社会来一阵笑骂和嘲弄。这却无论如何是一种误会,幽默绝非如此。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然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关于文章的情感表现慷慨激昂,感情激发,甚而至于谩骂,这是一种态度。叙事说理,完全理智,像
8、法官下判词那样严谨,这是一种态度。并不遏抑感情,但是也不让感情过分放纵,对于该受责备的人给他责备,但责备里头含着宽恕的心情和深切的期望,这又是一种态度。只觉得作者怀着一颗热烈的心,那心的跳动绝不比请愿学生弱一分一毫,但是他却把它按捺住了,只用一些平淡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越平淡,越是耐人寻味,于是我们受到了深切的感动。关于真实真挚最要紧的事虽属想象,而不违背真实。换句话说,想象必须入情入理,使人觉得确然有此情景,方才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文章必须从真实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里所不曾经验过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不必为这些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
9、,就的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作文命题示例(略)数 学长沙市一中 蒋楚辉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考试说明,一下简称考试说明是2010年的考试说明的进一步完善,相对2010年的考试说明整体保持不变,局部进行微调,现就2011年的考试说明中的“变”与“不变”进行分析和解读。一、考试说明中的“变”及解析(1)考试说明的布局略有调整,结构合理规范;(2)命题的指导思想有所调整凸现选拔功能;(3)选修系列4的要求有所降低,体现选修功能;(4)试题结构变脸,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5)样卷演变为题型示例,拓展高考命题灵活性和选择性。二、考试说明中的“不变”及解读(一)命
10、题指导思想2011年的考试说明的命题指导思想有适量调整,其中保持不变的是:1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2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4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利于课程改革的实施。(二)命题原则2011年的考试说明中的命题原则均保持不变: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2注重通解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3强调以能力立意,突出考查能力素质的导向;4坚持数学应用,考查应用意识;5开放探索,考查探究精神,开拓展现创新意识的空间;6体现要求层次,控制试卷难度(理科难度系数为05055,文科难度系数为04505)。(
11、三)数学知识范畴及要求:1理科:必修课程,选修系列2和选修系列4(4-1,4-4,4-5,4-7);2文科:必修课程,选修系列1和选修系列4(4-4,4-7);3知识要求:(1)了解 (2)理解 (3)掌握4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法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化归与转化思想、特殊与一般思想、有限与无限思想、或然与必然思想。5能力要求: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四)解读考纲12011年考试说明仍坚持知能并重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仍将会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的湖南卷特色,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选拔和
12、有利于数学课程改变的实施。2从学科整体意义的高度设计试题是指命题既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注意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按照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一般都强调过程,突出思想,重视探究。教材陈述的内容属于“程序性知识”的范畴,比过去的那些具体的知识内容(陈述性知识)更为重要;又强调知识之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 3数学思想方法属方法范畴,但更多地带有思想、观点的属性,属于较高层次的提炼概括。在中学教学与高考考查中,数学思想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或然与必然的思想等;基本数学方法有待定系数法,
13、换元法,配方法,割补法,反证法等;数数逻辑方法或思维方法有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与类比,具体与抽象等。这些都是数学中常用的思想和方法。4数学科高考的重点是考查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考命题提高了对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求,增加思考量,控制运算量,要求考生抓住问题的实质,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检、综合、加工,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试题,不同于知识型试题,知识型试题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形成固定的解题模式、记忆性的操作步骤,从而使解题过程变成一系列机械的操作程序。而高考试题是能力型试题,没有固定的模式,思维水平要求提高,思维容量大,能有效展示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创造意识,完成这样的
14、试题需要有较强的能力,依靠“题海战术”是难以奏效的。5考查应用意识是通过解答实际应用问题来体现的。考查的重点是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生活的背景,提炼相关的数量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并加以解决。命题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6考查命题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探究精神,开放型试题是一种很好的题型。在设计试题时,可以适量设置开放型的试题,鼓励考生创造性地解答,从而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考查创新意识,命题要体现创新精神,试题的创新,既要体现在创设试题的新颖情境和设问方式上,更要体现在思维价值水平上。7难度系数体现在每种题型中都编拟一些较易试题,使大部分考
15、生都能得到一定的基本分,并在每种题型中都编拟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度题,从而实现高考的选拔的功能,高考有别于学业水平考试和教学竞赛。8对知识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这一层次是即知道即可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了解,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理解这一层次是理性认识,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9掌握这一层次是指推导和证明,能利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讨论,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三、知识模块的考查要求和解读(一)集合1考纲要求
16、:考 点要 求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集合与合集的关系,全集与空集,集合运算了 解集合相等与包含的含义,并集、交集、补集的含义,韦恩图,集合语言理 解2解读考纲:新课程标准的考试新说明对集合模块的要求有所降低,具体体现在元素和集合的关系,集合运算等考点,同时强调集合语言和韦恩图的应用;既强化集合本身的基础知识,又要注意集合知识与其它知识的交汇,提升知识迁移能力,集合语言与集合思想的应用的能力的考查。(二)常用逻辑用语1考纲要求 考 点要 求四种命题及相互关系,逻辑联结词或、非、且的含义了 解命题的概念,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及否定理 解2解读考纲新大纲新增了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意义
17、及否定,降低了命题的四种形式及相互关系和逻辑联结词的含义的要求(由理解变为了解),考试说明明确了删除其值表,强化逻辑思想、等价转思想和推理论证能力的考查要求。(三)算法初步1考纲要求:考 点要 求算法的含义,算法思想了 解程序框图的结构,算法语句的含义理 解2考纲解读:算法初步系新考纲新增考点,主要考查识图能力和算法思想,以及在运用程序框图的过程中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对考生的识图能力、转化化归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较突出。(四)复数1考纲要求:考 点要 求复数代数表示法及几何意义,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复数的四则运算了 解复数的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理 解2解
18、读考纲:新大纲强化了复数的概念,体现了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同时提升了复数相等充要条件的要求,固化了复数代数形式的简单四则运算的考查层次,其宗旨是应注重基础和运算能力的考查(五)函数的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1考纲要求:考 点要 求函数的三要素,函数的表示,映射,函数的奇偶性,简单分段函数的概念,反函数,换底公式,幂函数,函数的零点,函数模型,应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性质。了 解函数单调性,函数在某区间的最值及几何意义,函数图象,幂式的运算,对数式的运算,分段函数的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二分法。理 解掌 握2解读考纲:新考纲强化了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和应用,如要求了解指
19、数函数模型的实际背景,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特征、含义及其广泛应用;强化了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算法等内容的联系,如要求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能根据具体函数的图象,用二分法求相应方程的近似解;提升了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要求,如要求理解函数的单调性、最大(小)及其几何意义,会运用函数图象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降低了对反函数的考查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及求反函数均不做要求,提升了有关函数创新型试题的创新意识的考查要求,同时注重数学思想方法在分析求解函数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六)导数及其应1考纲要求: 考 点要 求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函数
20、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函数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应用导数求解优化问题,定积分了 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的四则运算,简单复合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最值理 解掌 握2解读考纲:新大纲新增了定积分的基本知识,但其要求为了解,同时对多项式函数和复合函数的结构进行的严格的限制,从而体现新考纲对以导数为解决问题的工具性的要求有所降低,考纲明确提出了应用导数解决实际优化问题,强化了应用意识同时,在应用导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探究问题的难度,对探究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 (七)三角函数1考纲要求:考 点要 求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函数的物理意义,A、对图象的影
21、响、周期性、周期变化的实际问题。了 解弧度与角度的互化、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诱导公式(),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在0,2的单调性、最值、正切函数在()的单调性,同角关系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二倍角公式、简单恒等变换。理 解掌 握2解读考纲:新考纲删减了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以及用符号表示角等内容,也降低了三角恒等变换的要求,如仅要求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等;增加了“了解参数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了解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变化现象的重要函数模型,会用三角函数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等要求。高考中,主要考查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运用三角函数公式进行三角
22、函数式的化简、求值与证明,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尤其是形如)的函数图象与性质)以及图象变换、读图识图、图象的运用等知识和方法。与其他内容(如向量、曲线的参数方程、应用问题)综合时,三角知识将主要发挥其工具性的作用。新考纲不仅要求能运用两角和(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还要求了解这些公式的内在联系。但同时应注意控制三角恒等变换及其应用的繁、难程度,不要求记忆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化公式并应用其进行复杂的恒等变形。(八)平面向量1考纲要求:考 点要 求向量的实际背景,向量线性运算性质及几何意义,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向量在实际
23、问题和平面几何中的应用。了 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向量相等的含义,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四则运算,数量积和实数与向量乘积的几何意义及应用,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共线向量的条件,垂直向量的判断及应用,向量夹角的求法。理 解掌 握2解读考纲:新考纲明确要求“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向量在力学中问题的应用”,新增了“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向量的应用”等内容,同时又删除了线段的定比分点、平移公式等知识,且对考试要求的层次进行了部分调整,更加突出了向量的实际背景、几何意义、运算功能和应用价值。(九)解三角形1 考纲要求:考 点要 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邵东县 高考 研讨会 资料 各学科 专家 讲座 资料汇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