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3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通过国家级评审的会计软件已达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比重很大,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
2、工记账。以上这些问题是会计电算化进程中经常遇到而又必须重视和及时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如若不重视或不及时解决,它将严重阻碍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如若重视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向更深层次发展,最大程度地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和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好地为提高各级企、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因此,我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目 录摘 要1Abstract2绪论31 研究背景32 研究现状33 研究方法44 文章结构41 概述51.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和本质51.2产生的背景51.3会计电算化的意义51.4国内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情况71.4.1国外发展情况71.4.2
3、国内发展情况72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72.1会计电算化广泛普及,但发展不平衡72.2会计电算化实际应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82.3商品化软件的问题82.3.1经济冲突82.3.2软件开发所依托的基本信息来源的局限性82.3.3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源不能共享82.4缺乏电算化专业人才82.5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迅速发展,但其安全机制有待加强93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93.1会计核算作业方式落后93.2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103.3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到位103.4会计电算化软件不规范113.5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缺乏113.6会计电算化中安全隐患大,保密性差114推进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4、124.1会计电算化系统功能的完善124.2用法律手段来统一和规范会计软件标准,提高会计软件质量124.3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134.4商品化软件对其用户应一包到底134.5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134.6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密性145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14由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会计处理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下为本文探讨的一些新趋势。145.1会计发展的新阶段会计信息化145.2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nterprise ResourcePlanning 简称ERP系统)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145.3商品化软件会更加实用155.4获得普遍推广和应用
5、,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网络得以建立155.5电子商务化16结束语17参考文献18致谢19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摘 要:1987年至今,财政部,各地财政部门,以及企业管理部门逐渐开始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网络信息时代,要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认真的探讨。我们认为,21世纪的会计应该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崭新会计,而不是一个修修补补的会计。我们应该抓住对会计电算化的讨论来促进传统会计的革新。本文叙述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以及其新的发展趋势。关键
6、词:我国会计电算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发展趋势The Chinese accounting computerized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ndencyAbstract: From 1987 to now, public financal department and businese management began to organize and manage accounting computerized, make the work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In the internet information time, we s
7、hould seriously combine theory with practice.We think that the accounting of 21 century should be a new accounting. This article narrated the Chinese accounting computerized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countermeasure and tendency.Key words: The Chinese accounting computerized ; Current situation; Pr
8、oblems;Countermeasure; Tendency绪论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因为会计电算化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实行会计电算化,无疑可以使广人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等。然而,与国外的发展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仍然处于劣势地位,这对于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不利。 本文就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深层原因展开研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先进经验和方法,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特点及现状,尝试性地找出一些现实对策
9、,以期能够对根本解决这一难题有所裨益。现就本文的研究背景、现状、方法与结构作简单介绍。1 研究背景 知识经济要求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知识经济下,要求信息高速的传递,信息科学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单位要提供更为标准、及时和相关的信息,以利于知识经济下投资者的决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将是确定无疑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时代进步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之会计的计算方法更为复杂,计算量更大。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手工核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会计工作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处于中
10、枢地位。如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那么管理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就需手工操作,降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实行会计电算化,大量的会计信息无需手工操作,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管理手段的进步。2 研究现状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 在我国,自1987年至今,财政部,各地财政部门,以及企业管理部
11、门逐渐开始对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组织和管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走上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轨道,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主要标志是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市场从幼年已走向成熟,目前已有几十个商品化会计软件通过了财政部评审,数百个商品化会计软件通过了省、市财政部门评审,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市场和会计软件产业,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软件产品。但是,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3 研究方法 1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及导师的研究工作,收拢选择面。2.看相关的各种综述论文
12、,学期论文,期刊论文,技术报告。3.能以质疑的态度对待已有的研究成果。4学习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5.充分利用互联网,检索现有工作,了解最新动态,不做无效的重复工作。6.追求质量。7.留意原始数据。8.学会思维,挑战某个误解。8.准备好红笔圈关键字,黑笔划重要句子、段落,蓝笔在空白处写批语;抄原文精彩观点,然后写自己的见解体会;最后提出质疑、辩驳。9.“KJ扑克牌法”整理资料:9.1所有资料平铺开。9.2相关资料组成小组.9.3相关小组组成中组。9.4相关中组组成大组。9.5大组中抽取核心观点即可。4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大部分:文章首先是概述部分,对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及相关内容作了简要
13、阐述;文章第二部分对我国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文章第三部分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文章第四部分就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文章第五部分阐述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并总结。1 概述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新世纪中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深,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都给传统的会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建立与国际趋同并符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需求的新型会计电算化系统已经刻不容缓, 本文通过对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对策,同时展望了新形势下会计电算化未来的发展趋势。1.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和本质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
14、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的简称,是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实现报账、记账、算账、查账以及部分需由人工完成的对会计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判断乃至提供决策的过程。会计电算化的含义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和会计思想的迅速发展,以ERP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益为目的,企业管理首先始于企业管理战略规划,从这个塔尖开始自上而下地组织管理方案。因此,我国的财务软件应该从核算型、核算管理型直接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发展。ERP 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关系密切,或者说 ERP 是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认为,会计电算化是我国在会计领域中使用电子计算机的通俗说法,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电算
15、化会计制度的建立、电算化会计人才的培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等。在新的形式下,我们所讨论的会计电算化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化。 会计电算化的深层含义就是把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数据处理工具和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数据库以及计算机网络等新兴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 会计电算化本质在于用一个计算机替代人工记账、算账、报账,并可以部分替代原先由人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利用等工作.1.2产生的背景在知识经济下,要求信息高速的传递,信息科学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各单位要提供更为标准、及时
16、和相关的信息,以利于知识经济下投资者的决策,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将是确定无疑的,也只有如此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会计信息的需要。时代进步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之会计的计算方法更为复杂,计算量更大。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传统的手工核算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会计工作必须实现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会计电算化。在管理信息系统中,会计信息系统处于中枢地位。如不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那么管理所需的大量会计信息就需手工操作,降低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效益,实行会计电算化,大量的会计信息无需手工操作,有利于推动各单位管理手段的进步。 1.3会计电算化的意义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
17、效率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会计数据处理全部或主要是靠人工操作。因此,会计数据处理的效率低、错误多、工作量大。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把会计数据按规定的格式要求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便自动、高速、准确地完成数据的校验、加工、传递、存储、检索和输出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把广大财会人员从繁重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脱出来,而且由于计算机对数据处理速度大大高于手工,因而也大大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全面、及时、准确地提供会计信息在手工操作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论在信息的系统性、及时性还是准确性方面都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大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得到及时、准确地输出,
18、即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按年、季、月提供丰富的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按日、时、分提供实时核算信息和分析信息。随着企业互联网lntranet的建立,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可以迅速传递到企业的任何管理部门,便企业经营者能及时掌握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的最新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原有会计人员一方面有更多时间学习各种经营管理知识,参与企业管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学习掌握屯子计算机有关知识,使得知识结构得以更新,素质不断提高。较好的会计基础和业务处理规范是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前提条件,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手工操作中不规范、易出错、易疏漏
19、等问题的解决。因此,会计实现电算化的过程,也是促进会计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过程。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实行会计电算化,无疑可以使广人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减轻劳动强度,使财会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然而,会计如果真正能发挥其管理、预测、决策以及控制功能,不仅需要丰富的内部财务会计信息,而且还需要丰富的外部信息,如世界经济信息、国家经济政策信息、实时金融信息、市场销售信息、物价变动信息、企业经营信息等等。随着全球以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国际互联网作为正在日益扩大的世界最大网络已连通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户数以千万计,而且国际互联网
20、作为世界信息高速公路的基本框架,已成为联接未来信息化社会的桥梁,信息的使用者从地球的任何一个地方只需几秒钟即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的信息传递到另一个地方,又可以从不同的地方获取所需的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会计电算化网络系统的建立,实现了海内外数据共享和信息的快速传递,这恰恰能够满足部门管理、企业管理、行业管理、跨国公司管理对信息的需要。这将为财务管理人员、会计管理与分析人员、企业高层领导利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外部信息进行管理、分析、预测和决策提供良好的机遇。促进会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推进会计管理制度的改革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这不仅仅是核算工具的变革,而且也必然会对会计
21、核算的内容、方法、程序、对象等会计理论和技术产生影响,如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实施,由于会计凭证的产生方式和存储方式的变化导致会计凭证概念的变更;由于账簿存储方式和处理方式的变化导致账簿的概念与分类的变化;由于内部控制和审计线索的变化导致审计程序的变更等等,从而推进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不仅需要提高生产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实现企业管理的现代化,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便企业在国内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据统计,会计信息约占企业管理信息的60%一70%,而且多是综合性的指标。实现会计电算化,就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就可以带
22、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1.4国内外会计电算化发展情况 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迅速,但是相较于国外而言,还时有较大差距的。1.4.1国外发展情况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单项会计核算业务电算化;会计综合数据处理的全部电算化;建立了网络化的、以管理为重心的会计信息系统或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了会计或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计算机存储的信息和决策模型为基础,协助管理者解决具有多样化和不确定性问题的,以进行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并制定高层管理决策和策略。据统计,美国1983年,55%的新程序是用于管理控制、计划和分析,用于核算的仅占45%,这说明国外已进入了决策支
23、持系统的开发和应用阶段。 国外的会计软件主要是面向市场的销售分析和预测系统、供货发票系统;面向生产的成本计算和分析系统、存货控制系统、应收几款管理系统;面向人事管理的雇员住处系统、工资系统、劳动力资源会计系统;面向现金管理的现金收支系统、支票核对系统;面向采购管理的采购与验收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固定资产核算系统;面向财务管理的财务报表系统、年度财务计划系统和预算控制系统等。1.4.2国内发展情况第一阶段: 缓慢发展阶段.我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于1957年, 70年代,我国开始会计电算化的探索。1983年开始大量引进PC机,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特点-理论与实践的准备工作.缓慢原因
24、:A 会计电算化专业人员奇缺B 设备缺乏C 各级领导重视不够 第二阶段 :自发发展阶段.1983年国务院成立了一个会计电算化领导小组,到下半年就掀起了应用和开发热潮。特点: A 应用计算机的经验不足B 理论准备和人才培训不够C 组织管理工作落后.结果盲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浪费了许多人、财、物力,1987年以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处于各自为战,闭门造车的局面。一家一户,投资大,周期长,遍地开花,结果很少。第三阶段 :有组织、有计划的稳步发展阶段 .财政部于1987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调查的结论是必须商品化服务要社会化。1989年12月财政部颁布的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是我国第一个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会计 电算化 现状 发展趋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4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