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论文29473.doc
《会计诚信论文2947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诚信论文29473.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会计诚信论文:论会计诚信教育【摘要】会计诚信教育有助于会计人员诚信品质的培养与社会道德风尚的造就,对会计诚信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对会计诚信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作一探讨,并提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会计诚信教育的方法,希望能对我国会计诚信的理论与实践有所裨益。 会计诚信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一直是人们谈论较多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系列虚假会计信息事件使会计界笼罩在一片“数字失真”的恐慌之中,会计行业似乎已陷于“四面楚歌”的困境,这更使会计诚信问题的研究升温。对高校会计专业来说,会计诚信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会计诚信教育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会计诚信教育是通过一
2、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使会计人员具有诚信理念,公正、准确的职业判断能力,良好的会计职业操守,精湛的会计技术和会计技能,以便其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及优质的会计服务。然而会计人员诚信的加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之间是否有必然的因果联系呢?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会计的本质有正确全面的认识。 对会计界颇有影响的契约理论认为会计是“组织赖以存在的基础”。组织是个人或团体之间契约的组合,整个社会都是由组织组成的。不同主体之间是一种契约关系,组织动作过程中不同主体之间的冲突必然存在。解决组织内部冲突是组织赖以存在并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桑德指出“如果不把共同知识的变量引入契约中,就会产生争论或欺骗组织
3、中的会计与控制制造共同知识,以便界定主体之间的契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会计就是组织中各不同主体利益折衷的产物,会计的本质就是为了合理协调各主体利益关系。各相关主体出于自身特殊利益的考虑会对会计信息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要求之间有些是共同的,还有一些可能是相互冲突的,显然会计活动无法完全满足来自不同方面的要求。由于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各相关者就会有操作会计信息的动机,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就不难理解。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会计信息质量,必须使各利益相关者处于信息对等的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会计制度的建立、财务会计准则的制定都是为了使反应企业经营情况的会计信息成为各相关主体的“共同
4、知识”。会计职业存在的理由就是满足企业经营者和各相关者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共同需要,并以提供鉴证信息这一专业服务实现之。但经营者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短期性)冲突,经营者有提供低质量信息的动机,各利益相关者又缺乏足够的资源验证信息质量,因此,独立于各利益相关者的会计职业既被迫又自愿地担当起调节者的重任。现行的制度体系试图将一个精密、复杂的利益平衡机制需要实现的功能维系在会计从业人员这一群尴尬、无权的人们身上,或许有点勉强。 通过以上剖析可以看出,只是过多的强调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和道德素养并不能解决社会上各特定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就不可能彻底根治会计弄虚作假问题。当然,我们并不否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诚信 论文 2947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