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
《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河 南 科 技 大 学毕 业 设 计(论 文) 题目 论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姓 名 冯世凯 准考证号 010311100352 专 业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高勇 2013年 3 月 30 日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题目:论成本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二、时间: 2012年 7月 1日起至 2012年9月30日 三、进行地点: 郑州大学 四、内容要求: (1)7月1日7月20日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论文题目搜集资料 (2)7月21日7月31日完成写作大纲 (3)8月1日8月31日根据大纲编写毕业论文初稿 (4)9月1日9月20日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初稿
2、(5)9月21日9月30最后定稿,打印毕业论文 指导老师: 高勇 职称: 讲师 批准日期: 2012 年12 月10 日(论文)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取效益,而效益是由收入和成本之差决定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确立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商品市场逐渐转变为买方市场,产品供过于求,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不仅使有利可图的行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也推动着技术创新和成本降低。为了占领市场,企业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生产出性能更高、价格更低的产品。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取得最大化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降费用。关键词:企业管理 成本控制 经济效益目 录前言 1一.
3、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32.成本计算工作的随意性33.成本管理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4二.成本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 41.成本对企业管理的作用42.成本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6三.企业降低成本的对策 71.降低物资采购成本72.降低原材料成本83.提高领导和员工的管理意识及技能84.创新是节约成本的源泉9四.提高经济效益与加强成本会计管理的关系101.提高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102.降低消耗对提高经济效益的影响 11五.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12六.参考文献15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专用纸 前 言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要提高经济效益
4、,就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因此,在建立现代化制度中强调成本管理尤为重要。一、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有些企业在经营决策时,往往不考虑经济效益,重生产管理轻经营管理,重数量指标轻效益指标,加上职工经营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比较淡薄,时至今日,一说成本超支,要么归于物价上涨原因,要么归于上级计划不周,只讲客观,而不从自身粗放的成本管理中找原因,寄幻想于上级成本支出计划的调整,怕过紧日子吃亏,怕承担成本管理风险,层层向上伸手,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思想。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和观念上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成本管理工作的改善和加强。 (2)成本
5、计算工作的随意性企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企业与职工个人利益同企业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宏观上缺乏有效的控制机构,企业行为日趋短期化,反映到成本计算上是少计或多计成本。如:随意提高费用开支标准,扩大成本开支范围;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不转或多转在产品成本,少转专项工程费用等。这种视本单位利益需要人为地调整成本的现象,是司空见惯的。(3)成本管理措施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长期以来,企业在成本管理工作中顾虑太多,习惯于“中庸之道”,在收入分配上不敢真正拉开档次,不敢使那些工作突出、贡献大的职工先富裕起来,未能使他们名利双收。对超支、损失浪费,不敢在“否决”上动真的,尤其是没有
6、按规定真正将成本控制目标完成情况与政绩考核、职务和工资晋升很好地结合起来,考核时往往心慈手软,讲客观、讲情面,迁就照顾,奖罚不分明,使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无法形成。没有真正下决心剥离和清除依附在主业身上的“寄生”公司,没有根治其它经济实体挤控主业的现象,缺乏“碰硬”的保证措施,遇到关键性问题总是下不了决心和狠心,致使这些问题成为成本管理不能落实的主要障碍。二、成本对企业管理的作用和重要性1.成本对企业管理的作用(1)强化成本意识是做好企业管理的前提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成本指标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指标,它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的经营者、管理者、生产者必须充
7、分认识到,强化成本管理要有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必须在把主要精力用在放眼市场,打开销路,占领市场的同时,还要抓管理、降成本、增效益。为此,企业应广泛深入地强化成本管理宣传教育。把市场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全体职工的压力,真正做到从我做起,事事、时时、处处都要对产品成本有明确的反映。实行全员、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如果有了这样的成本意识,这样的自觉行动,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就有可能得到充分的挖掘。(2)夯实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提高成本管理水平成本管理基础工作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首先要齐抓共管。做到单位第一管理者组织抓,财务主管具体抓,具体工作人员协同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同心协力强化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做到成本
8、费用真实可靠,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详实的资料。其次要健全内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各种管理办法,从调查研究入手,学习先进经验和办法,制定出适合自身实情的规定和措施,同时要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使成本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其三要加强法制教育。端正领导班子的经营思想和行为,做到依法经营和管理,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堵塞因管理不善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造成的成本管理中的漏洞。其四应加大财务监督、内部审计力度。财务监察、审计人员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时检查、掌握、反馈财务管理的负面信息,对违规、违纪现象采取有效措施,严肃查处,决不手软。把日常财务监督、审计工作与加强成本管理、净化运营成本紧密结合起来,强力推
9、进成本管理工作规范化。(3)改革成本计划管理体制 成本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同成本计划管理体制有直接的关系,近几年来,成本指标已不再下达,只是在成本报表上保留了何比产品成本降低率“这一徒具形式的栏次,连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也是只包利润指标,而不包成本指标,无形中增长了企业领导只重视利润,忽视成本管理的倾向。为获得更多的盈利,千方百计在产品价格上做文章,而功夫不是下在成本管理上,使相当部分企业的经济效益靠涨价或变相涨价取得,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标准亦越来越失真。因此,应改变现行的成本计划附属于财务计划的做法,将成本计划单独纳入计划管理体系,同财务计划平行,在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中作为指令性计划指标考核。
10、尽管目前对成本指标有不少争议,从实际情况看,”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性强,便于分析,仍以此作为成本考核指标为宜。(4)认认真真落实成本责任制 成本工作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每个人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成本水平,经济效益的高低。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未达到各取所需”的极其发达生产力水平以前,经济利益、物质利益原则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必须认真落实成本责任制,实行全员成本管理。即:按责任归属确定价值指标数据,计算指标完成情况,定期考核,奖惩兑现。使企业从领导到职工群众,人人有成本责任目标,个个讲求经济效益,增强其紧迫感、责任心,真正将成本责任制
11、落到实处。(5)举措创新,强化管理在管理中,应紧紧抓住效益这个中心不动摇,抓住成本不松手,抓住成本否决不留情,强化成本控制,让市场机制进入车间、班组,成本指标分解到人,模拟市场价格,进行成本倒算,实行成本一票否决制。首先,针对企业薄弱环节和降低成本的关键问题,制定本企业管理制度、降低成本目标和具体措施,层层明确指标,人人落实责任。其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各单位降低成本目标完成情况与领导政绩相挂钩,同职工利益相挂钩,激励职工眼睛向内真抓实干,讲究实效。最后,精心组织,在向成本要效益活动中,重视一个“实”字,即指标实、措施实、成果实;力求一个“细”字,即指标分解的细,责任明确,大处着眼,小
12、处着手,精打细算;在考核中突出一个“严”字,即从严要求,从严把关,做到全员抓、全面抓、全过程抓、全方位抓,不留死角,不留真空地带。通过以上举措,可有效地提高企业全面成本管理水平。 2.成本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一个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是企业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决定着企业的竞争能力的强弱,盈利能力的大小。(1)企业成本的定义。企业成本一般包括材料成本:采购、运输、仓储成本,还有材料损失等;加工成本:设备的损耗、水电费材料浪费、废品损失等;劳动力成本:职工工资,管理费用;销售成本:宣传费用,销售所花的人力物力,运输费及售后服务的费用等。 (2)降低成本的重要性。成本是补偿生产的尺度。
13、为了保证企业再生产不断进行,必须对生产耗用,即资金耗费进行补偿。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其生产耗费是用自身的生产成果,即销售收入来补偿的。而成本就是衡量这一补偿份额大小的尺度。企业在取得销售收入后,必须把相当于成本的份额划分出来,用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资金耗用。这样,才能维持资金周转按原有规模进行。如果企业不能按照成本来补偿生产耗费,企业资金就会短缺,再生产就不能按原有的规模进行。因此,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目的。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得利润增加;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使利润更快增长;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可抑制利润的下降。可见,成
14、本作为补偿生产耗用的尺度,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3)成本是企业生存的保障。成本控制是抵抗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主要保障。在企业内部低成本可以降低企业的产品价格,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如果企业的经济正处于萎缩阶段,那么降低成本对企业的继续生存更为重要。通常提高售价会引发经销商和供应商相应的提价要求,而降低成本可避免这种外部压力。企业降低成本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实现经营战略设定的目标利益而进行的,实施成本策划,正确运用价值分析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而实现利益目标。因此,成本策划作为改善成本手段的同时,也是实现利益目标的手段。 (4)降低成本对决策的影响。降低成本对企
15、业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影响。努力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的客观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企业首先必须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决策。而进行生产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成本是其中首先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在价格一定的前提下,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盈利的多少;而较低的成本,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5)成本是控制发展的基础。成本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把成本控制在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上,才有迅速发展的基础。成本降低了,而售价不变,那么企业的利润就会有大幅的增加,企业的经济基础就会更加稳固,企业就有力量去提高质量、创新产品设计,寻求新的发展。许多企业的
16、经济状况处于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没有进行成本策划的情况下盲目地发展,如果在促销和开发新产品上盲目进行,一旦决策失误或市场行情发生变化,企业经济基础较差的话,那么企业就面临着倒闭的危险。由此可见,降低成本对一个企业盈利、生存、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怎样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是一般企业乃至整个社会面临和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企业降低成本的对策 1.降低物资采购成本 严格控制采购成本。一要分析供货市场,调整采购策略。根据企业年初计算的全年材料预算,提前冬储工作合理避开原料需要高峰,避开高价采购时间区域,通过采购时间差,降低采购成本。二要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如电子商务,搜寻
17、市场信息,查询市场价格,指导成本核算、指标确定和目标控制工作。通过信息网站等查询价格,搜寻市场信息及时调整成本控制指标,指导采购成本控制工作。三要稳定老客户,立足长远发展。在保证资源基本需求的同时,要与一些长期合作、信誉良好的企业建立长久合作关系,能够在今后的物资采购中获得一定的折扣,以此来降低成本。 2.降低原材料成本 在企业的产成品中,原材料成本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因此,企业应当降低成本。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成本的降低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材料采购的多少。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成本降低了,而产品的价格不变,那么企业的利润将会大大的增加。一要制定产品的单位材料消耗定额。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电算化 专业 毕业论文 格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4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