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 邮电经济专业 课堂学习笔记与重要考点总结 掌握必过.doc
《中级经济师考试 邮电经济专业 课堂学习笔记与重要考点总结 掌握必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考试 邮电经济专业 课堂学习笔记与重要考点总结 掌握必过.doc(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级经济师考试邮电经济(中级)课堂学习笔记与考试重点总结第一章通信产业发展概述第一节通信产业经济特征1.产业的划分方法及通信业的归属1)产业的概念:指的是介于微观组织和宏观经济组织之间的“集合概念”,它既是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又是国民经济以某一标准划分的部分。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2)两部门划分法: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或称为物质生产部门;另一个是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也称为非物质生产部门。3)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方法最初由经济学家费歇尔提出,他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发展的历史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今天提到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更多的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
2、准来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4)四次产业分类法:将所有经济活动部门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5)通信业的产业属性:在两部门划分法中,通信业中为生产服务的部分属于物质生产部门;在三次产业划分法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的第一层次;在四次产业分类法中属于信息业。产业之所以有多种不同的划分方法,其原因有()。(06年第61题)A.便于政府扶持薄弱产业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出现C.为了便于分析、研究和管理产业活动D.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
3、益E.基于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产业经济学答案:BC在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中,通信业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其依据是通信业()。(05年第2题)A.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B.提供具体的实物产品C.提供服务或劳务D.提供的产品与社会各部门息息相关答案:C2.规模经济性1)定义:是指在增加投入要素数量的过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超过投入增加的比例,产品的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假设: 表示产量, 表示费用函数,在产量水平 下进行 量的变化,如果 ,则可以说在 的附近存在规模经济效益。2)表现形式:规模经济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状态。具体说就是要比较投入的变化率与产出的变化率。当规模扩大
4、时,如果投入的增加率高于产出的增加 率,我们称为规模经济效益减少;如果投入的增加率等于产出的增加率,我们称为规模经济效益不变;如果投入的增加率低于产出的增加率,则称为规模经济效益增 加。3)产生原因:规模经济性通常是由于巨大的固定成本造成的。4)现实意义:当产品与服务的社会需求量越多,每一单位需求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越低,规模经济效益也就越显著。随着生产中投入要素的不断增加,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产生不同的规模经济效益。当投入要素增加10%,产出量亦增加10%时,()。(05年第3题)A.规模经济效益增加B.规模经济效益减小C.规模经济效益不变D.规模经济效益为零答案:C3.网络的外部性1)定义:
5、网络外部性是指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购买这种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网络外部性一般情况下为正的、积极的,但是存在少数消极的情况。2)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用梅特卡夫法则形象地说明网络效应。即网络的价值以网络节点数平方的速度增长。3)产生原因:网络自身的系统性和网络内部组成成分之间的互补性。4)表现形式有两种:直接网络外部性与间接网络外部性。直接网络外部性间接网络外部性定义通过消费相同产品的市场主体(购买者)的数量增加所导致的直接效果产生的外部性随着某一产品使用数量的增加,该产品的互补品数量增加、价格降低而产生的价值例子电话、电邮、网络游戏互联网与网站;IBM与微软以下关
6、于网络外部性说法不正确的表述有()。A.网络外部性是指一种产品对用户的价值随着购买这种产品或可兼容产品的其他消费者的数量增加而不断增加B.网络外部性有直接网络外部性与间接网络外部性两种C.网络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通信网络是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D.网络拥塞是一种负的网络外部性的表现答案:C4.范围经济性1)定义:一个厂商同时生产多种产品的总支出小于多个厂商分别生产的总支出,这种现象即为范围经济。可用公式表示:2)通信的范围经济性:表现为在同一个物理网络中传递多种电信业务的成本比独立建设各种业务网的成本要低。3)范围经济性存在的直接原因:各类产品或业务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共用成本,这些共用成本的存在
7、使得单独利用它们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项业务变得十分昂贵。除电信业外,邮政业也存在范围经济性。4)现实意义:充分利用通信产业的范围经济性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增加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5.生产的网络性1)概念:通信业生产活动的基础是提供通信服务的物理网,只有一个互连互通的、遍布全国各地的、能够提供各种社会所需要的服务的网络,才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提供相应的通信服务。2)影响:通信业的网络性首先要求全程全网、联合作业。这里不仅包括国内业务,同时包括国际间的企业之间的合作;其次对于一个网络性产业,还必须配 套相应的标准、管理等,使得网络之间设备兼容,业务互相兼容。由主干网、基本
8、业务、增值业务、信息服务等四个层次形成的信息网络中的所有子网在统一的制度 标准规范下互相连通。“全程全网、联合作业”这句话体现了通信产业的()经济特征。A.规模经济性B.外部性C.网络性D.范围经济性答案:C6.产品的服务性1)通信产品的服务性体现在通信行业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服务产品而不是实物产品。2)通信业提供的产品是传递信息的服务,具有服务产品的五大特性: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割性、不可储存性及无所有权的转移。通信业产品的服务性体现在其向社会提供的主要是服务产品而非实物产品,其具体内容主要表现在()。(04年62题)A.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不可分割B.劳动成果为实现信息的传递C.产品的复杂性
9、D.劳动对象由消费者提供E.业务的多元化答案:ABD第二节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7.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查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 1)融合的趋势:表现形式为四种行业层面的融合表现为电信行业、计算机行业、电视传媒行业、文化行业走向融合;网络层面的融合表现为三网融合(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固定网络与移动网络的融合(FMC)网络融合促进业务融合业务融合促成终端融合2)分化的趋势:表现形式为三种网络与业务趋于分裂;业务趋于细分、市场趋于细分、客户走向细分;设备供应趋于细分。3)全球化的趋势:内涵是开放市场、全面竞争、允许国家之间相互进入对方的市场。具体表现在:各国在开放
10、本国通信市场的同时,也进入他国的市 场;国际通信业务量持续增长, 成为电信业务的重要增长点;电信运营者通过合作伙伴、开设合资或独资公司的方式跨越国界进入别国经营电信业务;许多电话运营公司结成战略联盟,共同提 供全球性的电信业务。当前通信业的发展趋势有()。A.电信网、互联网、有线电视网的融合B.传统以话音为主导的通信产业,逐步向信息通信产业演进C.通信网络与业务逐渐分裂D.网络设备的供应行业走向分化E.基于固定和无线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提供通信业务答案:ABCDE第三节通信与社会信息化8.信息化的内涵1)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是指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以物质与能源为经济结构的重心,向以信息为经济结构的
11、重心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国民经济各部分和社会各领域,从而极大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2)信息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所对应的是社会整体及各个领域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存储、利用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它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3)信息化的层次: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社会信息化。4)信息化的测度:波拉特法、信息化指数方法、其他方法9.波拉特法1)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一种测度方法,也称作劳动力结构方法,是采用劳动力结构来研究产业的一种方法。2)计算方法:劳动力结构法。劳动力结构就是指劳动就业人口在不同产业上的分布,或者说不同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在总劳动就业人口中所占的
12、比重。3)特点:该方法采用劳动力结构这一指标来衡量社会信息化程度,方法相对简单,但反映内容不够全面,只能粗略的反映社会的信息化程度。对一个国家进行信息化程度测定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由美国人提出的相对简单易行的测定方法称为()。(05年第14题)A.劳动力结构法B.信息化指数法C.国际电信联盟法D.信息社会指标法答案:A10.信息化指数方法1)信息化指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指标。2)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信息量、信息装备率、信息主体水平和信息系数四个,其中信息量包括人均年使用函件数、人均年通话次数、每万人报纸期发数、每 万人的书籍销售点数、每平方公里人口数五个二
13、级指标;信息装备率包括电话机普及率、电视机普及率和每万人计算机台数三个二级指标;信息主体水平包括第三产 业就业人口数和每百人在校大学生人数两个二级指标;信息系数就一个指标,个人消费中除去衣食住以外的杂费所占的比重。测算方法:(一般了解)优点:参数少,指标统计比较方便,计算也较简单,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和对比性;同时,该方法将社会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相对阶段和相对差距用量化的形式反映出来;在有较完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情况下可以对今后的社会信息化程度做出预测。3)我国的信息化指标体系2001年我国政府发布了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该指标体系共包含20项指标。在信息化指数指标体系中,信息系数与()直接相关。(
14、06年第5题)A.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B.计算机普及率C.衣、食、住的支出在个人消费中的比例D.人均年通话次数答案:C第二章通信市场及竞争第一节通信市场结构一、通信市场(一)通信市场1)核心功能: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交换2)核心要素:产品和地理区域产品可分为电信、邮政、语音、数据业务市场;区域要素界定了一个市场的地理区域覆盖范围,由此可将市场划分为区域性、全国性或国际性市场。(二)世界电信市场的发展趋势开放竞争产权变革全球化融合发展需求多样化(三)世界邮政市场发展趋势商业化经营邮政市场包括普遍性服务市场和商业性服务市场。市场竞争范围逐步扩大业务市场向国际扩展05年多选题邮政普遍服务市场是邮政企业为
15、保证公民获得宪法所规定的通信权利而提供服务的市场,这种市场的主要特征是()。(05年第62题)A.专营性B.盈利性C.平等性D.非盈利性E.非平等性答案:ACD二、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及其特点1)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是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关系的概念。2)一般将市场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产业集中度产品替代性进出壁垒其他完全竞争很低产品同一性高无进出壁垒价格:价格最终由市场供求决定市场信息:完备信息垄断竞争相对较低产品有显著差别进出壁垒较低价格:享有一定的定价自主权。寡头垄断较高产品基本
16、同质或差别较大进出壁垒很高完全垄断100%没有直接替代产品进入壁垒非常高最容易成为价格操纵者的厂商是经营()业务的厂商。(05年第10题)A.竞争性B.垄断性C.垄断竞争性D.寡头垄断性答案:B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但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其主要特点是()。(05年第63题)A.产业集中度较高B.产品基本同质或有差异C.产业集中度较低D.企业进入市场壁垒较高E.企业退出市场壁垒较低答案:ABD三、影响通信市场结构的因素1)市场集中度行业集中度行业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市场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行业集中度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
17、,如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 。Xi表示第i位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Si表示第i位企业以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或资产总额计算出的市场份额X表示产业市场的总规模n表示产业内规模最大前几个企业数,一般是4或8;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数值越大,说明市场垄断力量越强,竞争程度越弱。行业集中度指标是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市场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N表示()。(04年第8题)A.产业内第N位的企业B.N个企业的市场份额C.产业内的企业总数D.前N位企业的市场份额答案:CH指数H指数
18、是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的简称。H指数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X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Si表示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X表示产业市场的总规模;n表示产业内的所有企业数。H指数值越大,说明企业间市场份额的差距越大,表明市场的集中度越高,垄断势力越强,竞争程度越弱。反之,则说明市场集中度低,竞争程度高。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简称为H指数)是用来测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之一。若A、B两个国家通信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分别是Ha和Hb,且HaHb,则()。(06年第8题)A.A市场竞争程度更强B.A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C.A市场垄断程度更强D.A市场是完全垄断市场答案:
19、C案例分析(05年第81-83题)某地区电信市场上有5家电信企业A、B、C、D、E,都提供某一类通信业务。某一年该市场上5家电信企业在这一通信市场上的业务收入份额分别为A:39%,B:31%,C:15%,D:10%,E:5%。第81题为了考察该市场竞争程度,可以测算的指标有()。A.行业集中度指标B.市场集中度指标C.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D.前四位企业的H指数答案:AC第82题如果下一年各企业市场份额变化为A:36%,B:32%,C:16%,D:9%,E:7%。在测算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中,()的测算结果会发生变化。A.行业集中度指标B.市场集中度指标C.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D.前四位
20、企业的H指数答案:AC第83题如果下一年市场份额变化为A:35%,B:32%,C:18%,D:10%,E:5%。以()测算的市场集中程度不发生变化。A.行业集中度指标B.行业集中度指标C.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D.前四位企业的H指数答案:A(二)进入壁垒含义:进入壁垒指的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市场壁垒是允许在位企业赚取超额利润而不受到进入威胁的一切因素。形式当前我国电信基础网络市场最主要的进入壁垒体现在()方面。(04年第7题)A.政策法律限制B.规模经济C.资本需求D.
21、转换成本答案:A1)退出壁垒含义:它是指的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形成退出壁垒的原因造成电信网络运营业具有较高的市场退出壁垒的因素是()。(05年第7题)A.产品同质B.产品异质C.沉没成本大D.无沉没成本答案:C(三)产品差别化含义产品差别化是一种有效的非价格竞争手段。对市场结构的影响以下因素中,()会限制电信市场的竞争程度。(06年第7题)A.引进外资B.全业务经营C.市场进入壁垒D.企业自主定价答案:C四、通信市场结构分析(一)发达国家电信网络运营市场结构分析(二)我国电信市场结构分析移动通信市场: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典型的双寡头竞争市场固定电话市场:目前主
22、要有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和中国联通在内的四家全国性电信运营商参与竞争数据通信市场:当前我国在数据通信领域的竞争焦点主要集中在宽带市场和移动数据业务市场。(三)邮政业务市场结构分析在各类邮政业务中,世界多数国家都规定函件业务由邮政部门专营,属于完全垄断市场。邮政部门专营的业务:在我国,信函业务(包括明信片)、集邮市场的一级市场(即邮票发行和邮品制作发行市场能够)等属于邮政部门专营。竞争性的邮政业务市场:在我国,包裹业务、速递业务、邮政金融业务(包括储蓄和汇兑业务)、集邮市场的二级市场(即邮品的流通业务)等都属于竞争性业务。当前我国移动通信市场的市场结构是()。(05年第8题)A.垄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经济师考试 邮电经济专业 课堂学习笔记与重要考点总结 掌握必过 中级 经济师 考试 邮电 经济 专业 课堂 学习 笔记 重要 考点 总结 掌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2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