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多选题百题练习.doc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多选题百题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多选题百题练习.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多选题百题练习1.以下属于替代品的是( )。A.煤气和电力B.镜架和镜片C.汽车和汽油D.石油和煤炭E.公共交通和私人小汽车2.需求的构成要素包括( )。A.消费预期B.购买欲望C.支付能力D.产品价格E.以上选项均正确3.以下对最高限价和保护价格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护价格的目的是保护生产者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B.我国采用保护价格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C.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D.当某种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过大,可能影响生产进行时,可采用保护价格方式干预E.最高限价只宜短期、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期化4.下列关于
2、最低限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施最低限价,往往出现供不应求现象,造成短缺B.它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C.最低限价又称保护价格或支持价格D.最低限价低于均衡价格E.主要应用于农产品上5.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下列( )说法是错误的。A.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B.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C.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D.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E.适合采用薄利多销策略6.以下关于边际效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效用是递减的B.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C.一般来说,总效用(TU)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D.总效用达到最大值时,边际效用为0E.边际效用是
3、递增的7.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有( )。A.公平性B.无差异性C.完备性D.可传递性E.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8.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有( )。A.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B.无差异曲线凹向原点C.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E.无差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9.在预算约束线图形中,把包括了预算线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区域,称为( )。A.均衡区域B.消费者预算可行集C.预算空间D.预算外空间E.以上选项都对10.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 )。A.价格弹性B.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偏好D.商品边际替代率E.消费者收入11.价格变动产生的效应有( )。A.乘数效应B.弹
4、性效应C.收入效应D.替代效应E.互补效应12.企业是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包括( )。A. 公有制企业B.私有制企业C.个人企业D.合伙制企业E.公司制企业13.公司制企业的特点有( )。A. 公司为股东所有B.公司为公司法人所有C.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D.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E.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形式筹集资金14.投入主要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其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 )。A. 土地B.劳动C.资本D.信息服务E.企业家才能15.下列关于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P上升时,TP增加B.AP下降时,TP下降C.MP=0时
5、,TP最大D.AP和MP相交时,TP最大E.MP曲线与AP曲线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16.根据生产规模和产量的变化比例的比较,可以将规模报酬分为( )。A. 规模报酬先增后减B.规模报酬先减后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报酬递增E.规模报酬递减17.关于成本和利润的表述正确有( )。A. 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B.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正常利润D.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18.下列属于企业可变成本的有( )。A. 厂房和设备折旧B.燃料和动力费用C.生产工人工资D.管理人员工资E.原材料费
6、用19.下列关于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表述正确的有( )。A. 总固定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B.总可变成本曲线和总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C.总可变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之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D.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增加而逐步上升的曲线E.总成本曲线是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20.下列关于短期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有( )。A.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逐渐接近横轴B.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C.边际成本曲线是先上升后下降的曲线D.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
7、点E.无论上升或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21.划分一个行业属于什么类型的市场结构的主要依据有( )。A. 进入障碍的大小B.各企业生产技术的差别程度C.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差别程度D.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E.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22.根据市场类型划分的主要依据,市场分为( )。A. 完全垄断市场B.自由开放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寡头市场E.垄断市场23.完全竞争市场具有的特征有( )。A. 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只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而非决定者B.生产者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而非接受者C.买卖双方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D.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即
8、不存在产品差别E.资源可以自由流动、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24.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有( )。A. 政府垄断B.自然垄断C.社会垄断D.对某些产品的专利权而形成的完全垄断E.对某些特殊的原材料的单独控制而形成的对这些资源和产品的完全垄断25.垄断竞争市场的特征有( )。A. 进入或退出市场比较容易,不存在什么进入障碍B.具有很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C.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D.产品是没有合适替代品的独特性产品E.产品具有差别性26.寡头垄断市场的主要特征包括( )。A. 在一个行业中,只有很少几个企业进行生产B.它们所生产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别或者完全无差别C.它们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D.企业
9、可以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E.进入这一行业比较困难27.下列属于寡头垄断市场的有( )。A. 糖果B.钢铁C.电力D.汽车E.啤酒2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以下曲线是同一条线的有( )。A. 平均收益曲线B.边际收益曲线C.无差异曲线D.需求曲线E.总成本曲线29.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可称作( )。A. 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B.亏损最小的均衡条件C.盈亏平衡的均衡条件D.盈利的均衡条件E.以上选项均正确30.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所处的状态称为( )。A. 帕累托最优B.一般均衡状态C.帕累托改进D.市场最优状态E.瓦尔拉斯均衡状态31.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10、是( )。A. 最优均衡状态B.一般均衡状态C.帕累托最优状态D.瓦尔拉斯均衡状态E.经济效率32.下列有关资源配置的说法正确的有( )。A. 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B.不满足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缺乏经济效率的C.当经济处于最优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D.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坏,此时资源配置达到最优E.帕累托改进是指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33.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 )。A. 垄断B.外部性C.内部性D.公共物品E.
11、信息不对称34.公共物品的特点有( )。A. 非竞争性B.非排他性C.垄断性D.竞争性E.排他性35.下列有关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的表述正确的有( )。A. 对于纯公共物品消费者更愿意采取搭便车行为,导致市场产量远远低于最优产量B.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所有消费者需求曲线沿纵向相加得到的C.私人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在水平方向相加得到的D.对于纯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E.对于准公共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资源的配置36.为了消除外部性对市场的影响,政府可以采取( )。A. 税收和补贴B.法律手段C.明晰产权D.公共管制E.合并相关企业37.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
12、主要有( )。A. 克服市场失灵B.优化资源配置C.控制市场价格D.控制生产产品的总量E.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和不足38.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态可以分为( )。A.价值形态B.实物形态C.产品形态D.支出形态E.收入形态39.在下列收入项目中,属于生产要素收入的项目是( )。A.工资收入B.利息收入C.租金收入D.折旧E.间接税40.核算GDP的两种主要方法是( )。A.生产法B.收入法C.支出法D.转移法E.最终产品法41.两部门条件下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涉及的部门是( )。A.企业B.国外部门C.消费者(居民)D.地方部门E.政府部门42.三部门经济中,私人储蓄包括( )。A.企业储蓄B.国外部门储
13、蓄C.家庭储蓄D.社会储蓄E.政府部门储蓄43.储蓄函数表示的是( )之间的依存关系。A.储蓄B.收入C.投资D.消费E.产量44.凯恩斯消费理论的假设前提是( )。A.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B.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C.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D.平均消费倾向(APC)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E.储蓄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45.决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因素有( )。A.投资风险B.名义利率C.预期收益率D.实际利率E.消费偏好46.三因素分解法中涉及的三项因素是( )。A.产出投入B.劳动投入C.资本投入D.全要素生产率E.时间投入47.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
14、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类型包括( )。A.长周期B.中周期C.短周期D.古典型周期E.增长型周期48.在经济周期的衰退和萧条阶段可能出现( )。A.通货膨胀B.失业率高C.投资活动萎缩D.生产发展缓慢E.产品滞销49.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就业进行界定,即( )。A.自然条件B.就业者条件C.市场条件D.时间条件E.收入条件50.现代的城市工业部门,其特征是( )。A.收入较高B.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比较发达C.技术水平较高D.劳动生产率较高E.以手工业为主51.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 )。A.市场监管B.社会管理C.公共服务D.公平分配E.经济调节52.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 )。A.实现共同富裕B.
15、促进经济增长C.增加就业D.稳定价格水平E.保持国际收支平衡53.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是( )。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C.国家计划D.国家规划E.行政干预54.经济调节运用的主要手段是( )。A.经济手段B.政策指导C.制定规划D.国家计划E.法律手段55.财政政策包括( )。A.财政支出政策B.财政收入政策C.紧缩银根政策D.利率政策E.消费政策56.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从政策取向来看有( )。A.双松B.双紧C.一松一紧D.均为中性E.无法协调57.按照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分为( )。A.出口贸易B.货物贸易C.进口贸易D.过境贸易E.服务贸易58.影响
16、一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有( )。A.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B.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C.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D.汇率水平E.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59.政府对进口贸易干预的非关税限制措施主要有( )。A.进口配额制B.自愿出口限制C.出口信贷D.卫生检疫标准E.歧视性公共采购60.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增加出口,减少进口B.提高经济效率C.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D.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E.维持国际收支平衡61.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手段包括( )。A.出口退税B.关税壁垒C.非关税壁垒D.财务核算E.出口补贴62.外国直接投资的具体
17、方式包括( )。A.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B.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C.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D.利润再投资E.通过购买各种有价证券进行国际性投资63.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作用是双重的,因此,世界各国的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对之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干预的手段主要涉及( )。A.实行外汇管制B.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C.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D.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E.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流动加以控制64.对资本输入国来说,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有( )。A.可以缓解本国资本的不足B.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C.为相对过剩的资本寻找更有利的投资场所D.可以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E.使之可以与资本输出国相抗衡65.公共财
18、政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公共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B.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C.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D.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E.公共财政是营利性的财政66.公共财政的法治化要求( )。A.政府的全部收支要编入预算B.公共财政要以法律为基础,依法理财C.政府预算要接受证监会和人大的监督D.政府预算收支运行和管理要做到规范、公开、透明E.政府预算要经过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67.公共财政的职能包括( )。A.收入分配B.资源配置C.公开市场业务D.经济稳定和发展E.市场监管68.公共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B.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
19、资金保障C.发挥财政转移支付作用D.通过政府直接投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提高社会整体投资效率E.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69.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手段的主要是(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B.政府直接投资C.税收优惠D.国债E.财务管理70.财政经济稳定职能主要包括( )。A.扩大社会总需求B.扩大社会总供给C.实现充分就业D.稳定物价水平E.国际收支平衡71.在安排和执行财政支出时必须坚持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性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 )。A.便利原则B.效益原则C.确实原则D.公平分配原则E.稳定与发展原则72.我国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 )。A.工资福利支出B.商品和服
20、务支出C.基本建设支出D.积累性支出E.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73.以下对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B.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C.购买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D.转移性支出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E.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政府投资性支出两部分74.以下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政府补助支出B.政府消费性支出C.捐赠支出D.政府投资性支出E.债务利息支出75.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包括( )。A.国家指标B.地区指标C.中央指标D.绝对规模指标E.相对规模指标76.瓦格纳
21、认为公共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是由于( )。A.政府部门的投资效率偏低B.公众可容忍税收水平的提高C.市场失灵问题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政府配置资源的需求D.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E.工业化所引起的市场的扩张,使矛盾与冲突增多,需要增加公共支出维持经济社会秩序77.当前财政支出“缺位”带来的消极影响包括( )。A.降低了某些公共物品和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B.削弱了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度C.扰乱了我国的金融秩序D.产生了许多乱收费、乱摊派问题E.影响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78.在实践中,西方国家总结出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3E”原则,即( )。A.效率性B.效果性C.经济性D.弹性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经济师 考试 中级 经济基础 知识 选题 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1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