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总结(三级).doc
《【精品文档】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总结(三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文档】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总结(三级).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力资源规划一、 人力资源规划内涵:广义: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狭义: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内容:(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2)组织规划.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下
2、属概念,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3)制度规划.企业要保证人力资源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就必须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的吸引、录用、维持、评价、调整、发展等六项基本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4)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5)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费用控制.二、工作岗位分析概念: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
3、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 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2. 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
4、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3. 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 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2. 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3. 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 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 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6. 能使员工通过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充分了解本岗位在整个组织中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己工作性质、任务、职责、和职务晋升路线,以及今后
5、职业发展的方向和愿景,更有利于员工“量体裁衣”,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愉快地投身于本职工作中.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A. 准备阶段:了解情况,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n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n 设计岗位调查方案. 明确岗位调查的目的. 确定调查的对象和单位.直接关系到调查结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确定调查项目 确定调查表格和填写说明 确定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确定调查时间应包括:1.明确规定调查的期限;2.明确调查的日期、时间、地点.3.调查方式、方法的确定n 搞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6、说明该工作岗位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使有关员工对岗位分析有良好的心理准备.n 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任务、程序,分解成若干工作单元和环节,以便逐项完成.n 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并掌握调查的内容,熟悉具体的实施步骤和调查方法.必要时可先对若干个重点岗位进行初步调查分析,以便取得岗位调查的经验.B. 调查阶段:根据调查方案,对岗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在调查中,应灵活地运用访谈、问卷、观察、小组集体讨论等方法,广泛深入地搜集有关岗位的各种数据.对各项调查事项的重要程度、发生频率(数)应详细记录.C. 总结分析阶段:对岗位调查的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最后,再采用文字图表等形式,作出全面
7、的归纳和总结.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岗位规范 亦称劳动规范 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 素质要求等作的统一规定。主要内容: 岗位劳动规则:时间规则;组织规则;岗位规则;协作规则;行为规定 定员定额标准: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标准;产量定额标准或双重定额标准。 岗位培训规范 岗位员工规范岗位规范的结构模式,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n 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包括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n 管理岗位培训规范.包括指导性培训计划;参考性培训大纲和推荐教材.n 生产岗位技术业务能力规范.包括应知;应会;工作实例.n 生产岗位操作规范
8、.包括岗位的职责和主要任务;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及完成期限;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和操作方法;与相关岗位的协调配合程度.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识别信息)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内容: 基本资料。名称、等级、编码、定员标准、直接上下级和分析日期等方面识别信息。 岗位职责 监督与岗位关系 工作内容和要求 工作权限 劳动条件和环境 工作时间 资历 身体条件 心理品质要求 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绩效考核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区别:1.从其所涉及内容来看,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的“事”和 “物”为中心,对岗位的内
9、涵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文字图表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总结,成为企业劳动人事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进行岗位设计 岗位评价和岗位分类,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依据。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作说明书广泛的多,只是其中有些内容如岗位人员规范,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2.工作说明书与岗位规范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人员规范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员工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问题,以便为企业员工的招收、培训、考核、选拔、任用提供依据。而工作说明书则通过岗位系统分析,不但要分析“什么样的员工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还要正确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样的岗位?这
10、一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如何做”等问题。总之, 要对岗位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剖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岗位规范是工作说明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从具体的结构形式上看,工作说明书一般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其内容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呈现多样化。企业单位在撰写工作说明书时,可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拘一格的设计出具有自己单位特色的文本来.而岗位规范一般是由企业单位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起草和修改工作说明书的具体步骤1. 需要在企业单位内进行系统全面的岗位调查,并起草出工作说明书的初稿.2. 企业单位人力资源部组织岗位分析专家,包括各部门经理、主管及相关的管
11、理人员,分别召开有关工作说明书的专题研讨会,对工作说明书的订正、修改提出具体意见.从报告书的总体结构到每个项目所包括的内容, 从本部室岗位设置的合理性, 到每个岗位具体职责权限划分,以及对员工的规格要求等,都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讨论,并逐段逐句逐字对工作说明书进行修改.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1) 明确任务目标的原则(2) 合理分工协作的原则(3) 责权利相对应的原则改进岗位设计的基本内容:(1) 岗位工作扩大化与丰富化.(2) 岗位工作的满负荷(3) 岗位的工时制度(4) 劳动环境的优化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方法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方法研究是运用调查研究的实证方法,对现行岗位活动的内容和步骤,进行全面
12、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找出其中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寻求构建更为安全经济、简便有效作业程序的一种专门技术.开展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检查和消除岗位员工费时费力的操作,克服停工、等待等工时浪费的现象,有效地促进岗位工作的满负荷.具体步骤,一般包括选择、记录、分析、改进和实施等五个阶段:(1) 选择研究对象.一般选择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的工作岗位;需要高、精、尖技术的岗位;能源和材料等消耗量大的岗位;容易发生意外事故或者劳动条件很差的工作岗位作为研究对象.(2) 用直接观察方法记录全部事实.只有掌握完备的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3) 分析观察记录的事实,找出改善的方案.(4) 通过分析,研究出一套实用
13、、经济、有效的新方法.将新旧方法作出比较,计算出采用新方法可能减少的作业次数、缩短运输的距离,以及可能节省的工时和费用等.(5) 贯彻执行新方法.在正式实施新方法前,培训员工掌握新的作业操作方法,以保证新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动作研究.运用目视观察或者影片、摄像机等技术设备,将岗位员工的作业分解成若干作业要素,必要时可将要素再细分为一系列动素,根据动作经济原理,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多余、重复部分加以改过,设计出以新的、合理的以作业结构为基础的操作程序.动作经济原理可以分为:人体利用、工作地布置和工作条件的改善、工具和设备设计等三个方面.在应用上述的程序分析或动作研究等方法时,首先,要考察现行的程序,对
14、它提出各种问题(5W1H).然后,在上述考察基础上,运用动作经济原理,再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1) 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2) 合并重复的工作;(3) 重新调整所有的工作,使作业 更有条理、更有效率;(4) 检查各项具体操作能否简化.在此基础上,拟定出新方法;最后,要对新方法作出评价.将新方法反映在一定的图表上,与旧方法进行比较,计算新方法可能带来的效果和效益.组织贯彻实施新方法,并对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现代工效学的方法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其基本功能表现为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等四方面.企业劳动定员管理作用:1. 合
15、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 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 科学合理定员使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 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企业定员的原则:1.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1)产品方案设计要科学 2)提倡兼职 3)工作应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划分3.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要协调4.做到人尽其才,人事相依5.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6.定员标准应适时修订核定用人数量的基本方法(一) 按劳动效率定员: 根据生产任务和工人的劳动效率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年制度工日 8 定额完成率 出勤率(1-计
16、划期内废品率 )(二) 按设备定员:根据设备所需要开动的台数和开动的班次、工人看管定额,以及出勤率来计算定员人数=需要开动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出勤率(三) 按岗位定员,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看管的岗位量;岗位的负荷量;每一岗位危险和安全的程度,员工需走动的距离,是否可以交叉作业,设备仪器仪表复杂程度,需要听力、视力、触觉、感觉以及精神集中程度;生产班次、倒班及替班的方法.适用于连续性生产装置(或设备)组织生产的企业,如冶金、化工、炼油、造纸、玻璃制造、烟草,以及机械制造、电子仪表等各类企业中使用大中型连动设备的人员.除此之外,也适用于一些既不操纵设备又不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如
17、检修工、检验工、值班电工,以及茶炉工、警卫员、清洁工、文件收发员、信访人员等.(四) 按比例定员,主要适应用于食堂工作人员,托幼工作人员,卫生保健,辅助生产工人,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工会、妇联等服务人员(五)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畴和业务分工定员.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上述五种定员核定的基本方法,在确定定员标准时,应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例如,机器制造、纺织企业应以效率和设备定员为主,冶金、化工、轻工企业应以岗位定员为主.(六)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管理人员进行定员(新方法)1.将管理人员按职能分类2.用回归分析方法求出管理人员与其工作量各影响因素的关系.(七) 运用概率推断确定经济合理的
18、医务人员人数(八) 运用排队论确定经济合理的工具保管员人数(九) 零基定员法 运用零基法确定二、三线人员定员人数,即零基定员法.它是以零为起点按岗位的实际工作负荷量确定定员人数.对工作量不饱和的岗位实行并岗或者由一人兼职兼岗,使定员水平趋于合理,劳动效率大幅度提高.具体步骤是:1. 按月核定各岗位工作量,其计算公式是:式中 2. 核定各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其计算公式是:3. 通过岗位分析和岗位评定建立各类岗位的工作量负荷系数标准.岗位工作量负荷系数标准应综合反映各岗位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和特点,一般控制在0.8以下.4. 初步核定定员人数,其计算公式是:定员标准的编写编写依据:严格按照国家以及
19、各级行政主管发布的各种法规、条例、规定、实施细则的要求,认真组织制定、审批、发布和实施.此外,一项标准草案的形成,经过多次征询意见,最终具备送审、报批的条件,除其技术内容(如定额、定员水平)经验达到先进合理的要求之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其编写格式是否完全符合标准化工作细则提出的各种要求.由以下三大要素构成:(1) 概述.由封面、目次、前言、首页等要素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为了便于读者识别标准,了解标准产生的背景,制定修订的过程,标准主要技术内容以及与其他标准的关系.(2) 标准正文.它由一般要素和技术要素构成.(3) 补充.包括:提示的附录、脚注、条文注、表注、图注等项内容.定员标准的层次划分行业
20、定员标准包括:1. 企业管理体制以及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按照不同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提出年物劳动生产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要求,规定出编制总额以及各类人员员额控制幅度.2. 根据不同生产类型和生产环境、条件,提出不同规模企业各类人员比例控制幅度.3. 规定各类人员划分的方法和标准.4. 对本标准涉及的新术语给出确切定义.5. 企业各工种、岗位的划分,其名称、代号、工作程序、范围、职责和要求.6. 各工种、工序的工艺流程及作业要求.7. 采用的典型设备与技术条件.8. 用人的数量与质量要求.9. 人员任职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等级).劳动定员标准表的格式设计1. 表的编号.采用阿拉伯数字从
21、1开始逐一编号,表的标题列表号之后,空一格(字)列出.表号与表标题居中排在表上方.2. 表的接排.表的长度超过一页时,应在以下各页上重复表的编号,并加括号注明,如:表1(续),在表未完的各页中;表1(完),在表的末页.各页的表头不得省略,必须按原表排出.3. 表格的画法.采用封闭式,即应加边框线.表的栏目中使用的单位应标注在表头项目名称的下方,如采用单位都相同时,则应在表的右上角加以适当说明.按GB/T 1.1编写.表应竖排而不能横排(即按纸面长编排).4. 表头的项目设计.定员标准中采用的表格的表头,一般由以下项目构成:(1) 序号.本表内主栏项目自然形成的顺序号.(2) 编码.工种岗位的代
22、号,为计算机输入的编码.(3) 工种或岗位名称.(4) 主要设备名称、型号、规格、车速、日(年)生产能力、有效作业(台时)率等指标.(5) 岗位主要工作职责要求.(6) 劳动定额定员的形式、计量单位的基本要求,同时可规定出勤率、作业率或作业时间标准.(7) 人员素质要求,如职业标准的等级要求.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基本程序1. 检查项目是否齐全,尤其是那些子项目.2. 关注国家有关规定和发放标准的新变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员工权益的资金管理、社会保险等重要项目,以保证在人力资源费用预算中得以体现.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1. 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A. 关注政府发布的企业工资指导线,用三
23、条线即基准线、预警线和控制下线来衡量本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确定工资增长幅度,维护企业和员工双方各自合法权益;B. 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市场调查,了解同类企业各类劳动力工资价位的变化情况,掌握劳动力市场工资水平的上线、中线和下线,由此对本企业各类员工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看清本企业工资水平处在何种位置上,对内是否公平合理,对外是否具有竞争力,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应当调整本企业工资,以及具体调整的幅度.C. 关注消费物价指数,2. 注意比较分析费用使用趋势3. 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4. 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结合起来.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程序:1. 制定控制标准.制定控制标准是实施控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文档 精品 文档 人力资源 管理 考试 复习 总结 三级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1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