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四).doc
《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师《人力资源(中级)》重点讲义汇总(四).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一、国际贸易(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和分类(熟悉)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分类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1)根据货物移动方向 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2)按照商品形式 货物贸易(有形贸易)和服务贸易(无形贸易)主要区别是:货物贸易的进口和出口需要经过海关手续,而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后者不经过海关手续,通常不显示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二者都是国际收支的组成部分。(二)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1.绝对优势理论(熟悉)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18世纪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在劳动生产
2、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是可以节约社会资源,提高产出水平。2.比较优势理论(掌握)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初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个国家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而不是生产这些产品的绝对生产成本。只要两国之间存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即使其中一方处于完全的劣势地位,国际贸易仍会发生,而且贸易会使双方获得收益。英国劳动投入 葡萄牙劳动投入酒 10090呢绒 10060英国在生产酒和呢绒上都处于劣势地位,而葡萄牙则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两国之间的贸易
3、不可能发生。但是,根据比较 优势理论,虽然英国在酒和呢绒的生产技术上都处于劣势,但在酒生产上的差距小一些,即在酒上具有相对优势,英国可以生产酒,而由葡萄牙生产呢绒,并进行国 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原理:如果每个国家都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受益。(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要素禀赋理论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开始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别来解释各国生产成本和价格的不同,重新分析国际贸易的基础,这就是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的资源条件不同,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的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根据
4、赫克歇尔和俄林的理论,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资源 配置或要素储备比例上的差别。(如中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当代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大规模的生产可以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各国利用规模经济来生产有限类别的产品,同时通过国际贸易实现产品的流动,这样才能实现国际分工的规模效益,这是现代国际贸易的基础。例题:1.(2007、2008年)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当前主要的国际贸易理论有()。A.绝对优势理论B.比较优势理论C.要素禀赋理论D.规模经济贸易理论E.外贸依存理论
5、正确答案ABCD2.(2008年)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充分利用本国充实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需要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结论依据的是()理论。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D.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正确答案C(三)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熟悉)影响出口贸易的因素 影响进口贸易的因素(1)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 (1)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一般情况下,一国的经济总产出水平越高,经济总量越大,则进口贸易额就越大。(2)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3)汇率水平对外贬值,将增加出口,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本国旅游收入及其他劳务收入;反之则相反。(注意书中关于汇率
6、的说法比较混乱,有时是按直接标价法说,有时是按间接标价法说,关键注意本币是对外贬值还是升值) (2)汇率水平货币升值(购买力增强),则进口将增加,反之则相反。(4)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3)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例题:1.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有()。A.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B.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C.汇率水平D.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E.经济总量和产出水平正确答案ABCD2.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有()。A.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B.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C.汇率水平D.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E.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正确答案ACDE3.(2004年)如果一国或
7、地区的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一般会导致()。A.本国出口增长B.本国出口减少C.本国进口减少D.本国旅游收入增加正确答案B4.(2005年)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上升,即对外升值,就可能会导致()。A.本国旅游收入增加B.本国旅游收入不变C.本国出口增加D.本国进口增加正确答案D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本国的总体经济状况和经济实力、产品竞争力及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与各国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或贸易政策有关。温馨提示:看累了就做一做试题检查一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吧 (四)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熟悉)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
8、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对进口贸易的干预 对出口贸易的干预出口补贴关税限制(壁垒) 直接补贴非关税限制(壁垒) 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公共卫生检疫标准 间接补贴 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实行出口补贴的目的是降低本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注意外贸依存度的概念:一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占其GDP的比重。例题:1.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目的是()。A.保护国内产业B.维持本国经济增长C.实现国内充分就业D.实现国际收支平衡E.提高经济效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正确答案ABD2.(2006年)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的手段包括()。A.财务
9、核算B.关税壁垒C.非关税壁垒D.出口退税E.出口补贴正确答案BCDE3.(2009年)非关税壁垒包括()。A.进口配额B.直接补贴C.自愿出口限制D.歧视性公共采购E.歧视性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正确答案ACDE4.(2007年)在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措施中,出口退税属于()。A.直接出口补贴B.间接出口补贴C.直接进口限制D.间接范围限制正确答案B5.(2009年)政府鼓励出口的主要措施是()。A.出口退税B.关税壁垒C.出口配额D.非关税壁垒正确答案A。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间接补贴包括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二、国际资本流动(一)国
10、际资本流动含义和类型(熟悉)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家之间或地区之间的转移。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资本流动给流出国与流入国都能带来收益。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分类标准 分类结果从时期的长短来分 长期资本流动:期限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动或未规定使用期限的资本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家贷款等;短期资本流动: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资本流动,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等。从资本流动方式来分 外国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总是要求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国际直接投资应该拥有国外企业股权的25%以上,而美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规定的标准为控制股权10%以上。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例题:1.
11、国际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是()。A.资本过剩B.资本不足C.给流入国和流出国都能带来收益D.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正确答案C2.国际资本流动从资本流动方式来分,可以分为()。A.国际贷款B.外国直接投资C.国际证券投资D.长期资本流动E.短期资本流动正确答案ABC(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一般来说,资本在国际间流动的主要动因是追求利润。(三)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熟悉资本流动对资本流入国和资本流出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资本输入国 资本输出国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资本流入可以缓解本国资本的不足,促进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短期的资本流入容易造成本国货币金融秩序的混
12、乱,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资本的流出,可以为相对过剩的资本找到更为有利的投资场所,获得高额利润。 长期过度的资本流出会导致资本输出国经济增长的停滞,并减少本国的就业机会。资本流入意味着本国外汇收入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 资本流入过多会加重外债负担,并有可能陷入债务危机。 资本流出会带动本国出口贸易的发展,扩大本国商品在外国的市场份额和占领世界市场。资本流入还能够促进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对长期投资如果利用不当,还可能成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了解干预的手段主要有:实行外汇管制;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制定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的国际流动加以控制。例
13、题:1.对资本流入国来说,资本流入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A.短期资本流入易造成国内金融秩序混乱B.加重外债负担C.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D.对长期投资利用不当,还可能沦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E.导致经济停滞,减少就业机会正确答案ABCD2.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作用是双重的,因此,世界各国的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对之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干预的手段主要涉及()。A.实行外汇管制B.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C.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D.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E.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流动加以控制正确答案ACDE第二部分财政第十章公共财政职能一、公共财政的含义及其特征(一)财政的基本含义(掌握)财政是一种以国家
14、(政府)为主体,通过政府的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理财活动或经济活动。例题:财政的本质是一种以()为主体的分配关系。A事业单位B国家C企业D财政部门正确案B(二)公共财政的基本含义(掌握)公共财政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公共财政是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公共财政特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生产建设性财政是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形态。例题: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一般称之为()。A效益型财政B生产建设财政C经营型财政D公共财政正确案D(三)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掌握)1公共
15、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市场失灵领域。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4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营利的性质。5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例题:1公共财政具有()基本特征。A公共财政是营利性的财政B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C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D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E公共财政是非营利性的财政正确案BCDE2公共财政活动的领域主要是在()领域。A经济B市场C社会D市场失灵正确案D3(2007年)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公共财政应发挥职能作用范围的活动是()。A防止传染病B防震救灾C生产电风扇D发展义务教育
16、正确案C4(2007年)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要求;公共财政要以满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A私营经济需要B社会公共需要C国有经济需要D涉外经济需要正确案B5(2009年)公共财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A满足国有经济需要B满足国民经济需要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D满足企业发展需要正确案C6(2008年)条件相同的经济主体应当享受等同的税收政策,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A法治化B弥补市场失灵C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服务D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作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案C7政府将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这体现了公共财政的()。A营利性B非营利性C法治性D效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力资源中级 经济师 人力资源 中级 重点 讲义 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