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双金属复合锤头生产工艺及性能的研究.doc
《毕业设计(论文)双金属复合锤头生产工艺及性能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双金属复合锤头生产工艺及性能的研究.doc(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双金属复合锤头生产工艺及性能的研究Research on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Performance of Bimetal Hammers指导教师: 职称: 教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院(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完成时间: 2008年5月30日 2008年 6月 2日摘 要本文采用镶铸工艺铸造双金属复合锤头。锤端材料为含铬量18%的高铬铸铁,锤柄材料为型号ZG35的中碳钢。造型时锤端和浇注系统内浇道的成型分别采用木模和消失模模型。先铸造出锤柄材料,再在欲复合端浇注高铸铁液。复合时将砂型整体放频率为
2、1400HZ的入感应线圈中感应加热,加热过程中消失模受热汽化。当锤柄升到预定温度(800左右)时,开始浇注复合层金属液。所得的界面为完全冶金结合。浇注温度为1500。复合部分经热处理后组织为Cr7C3共晶碳化物+马氏体+少量残奥,基体为珠光体+铁素体。HRC58,ak6 Jcm2。锤头使用寿命是同等工况下高锰钢的5倍左右。关键词:双金属;锤头;型内感应加热;消失模。AbstractThe inlay casting was used to cast the bi-metal hammer in this paper. The hammer head of bi-metal hammer is
3、made up of high-chromium cast iron and base matrix material of hammer handle is ZG35. The combining technology is carried out by in-mold induction heating with a frequency of 1400HZ. The hammer handle with foam pattern of hammer head is placed in the sand mold when molding. The hammer handle was fis
4、t casted and then was the hammer head. The sand mold with the hammer handles and foam pattern of hammer head is wholly placed in the induction-heat ring. The hammer handle is preheated by the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While its temperature is raising the foam pattern is gradually vap
5、orized. The pour is begun when the temperature(about 800) is reached . The composite interface of bi-metal is wholly metallurgical bonding. The composite bed is Cr7C3 eutectic carbide + marten site + little residual austenite. HRC58, ak6 Jcm2 .Matrix is pearlier + ferrite. The service life of this k
6、ind of hammer is about 5 times over 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Key words: Bi-metal; Hammer; In-mold induction heating; Lost form casting.目录摘 要iAbstractii1概 述1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2常用双金属复合工艺现状及发展1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32实验方法42.1工况分析42.2成分设计52.3加工工艺与过程72.2.1复合工艺方案的制定72.2.2复合铸造工艺82.2.3热处理工艺92.4高铬铸铁的组织观测和性能测试102.4.1硬度的测
7、试102.4.2冲击韧性的测定112.4.3金相组织观察112.5双金属结合界面的测试113实验结果与讨论123.1高铬铸铁的性能测试123.2高铬铸铁的金相组织的观察123.2双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的测试结果134结 论15参考文献16附件118附件219附件320附件421附件522外文翻译23外文原文30致谢351概 述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工业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日益提高,单一材料的零件难以满足生产过程中多方面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有些部件常要求材料既有良好的韧性,以抵抗工作过程中物料的冲击作用,防止部件发生意外断裂,同时又要求其具有高的硬度及优良的磨损性能。对于单一成分的材料,难以同
8、时具有高韧性、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为此,生产中常采用复合工艺进行生产。复合双金属材料能在零件不同部位提供不同性能,通过表面材料与芯部材料的合理组合,可以使材料获得所需的冶金性能。双金属复合铸件不仅可同时拥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的使用寿命,而且适用面广、成本低廉。目前常用的复合铸造工艺分为液液和液固两大类,其中又因液固复合铸造几乎不受铸件形状的影响以及其制造工艺简单,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界面是复合材料特有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双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与界面性质密切相关。而复合工艺,直接关系到复合材料性能的发挥,因此对复合工艺进行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1.2常用双金属
9、复合工艺现状及发展双金属复合材料生产方法主要有:爆炸复合法、扩散焊接法、堆焊法、轧制复合法、挤压复合法和铸造复合法等。爆炸复合的优点是复合界面上看不到明显的扩散层,不会生成脆性的金属间化合物,产品性能稳定。缺点是由于射流的作用使复合界面呈波浪形,同时由于炸药的存放、爆破地点的选择、噪音的处理、人身安全的保障及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而使得该法不易被推广使用。扩散焊接是一种精密连接方法,特别适合于异种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之间的连接。扩散焊接是在温度和压力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但连接压力不能引起试件的宏观塑性变形。固相扩散焊接时母材不发生熔化,液相扩散焊接时靠近界面处母材仅发生少量熔化。堆焊法是采用普通
10、钢材作为基体,在基体上堆焊一层或多层耐磨合金,使这些合金与金属基体表面达到金属冶金结合,形成双金属复合材料从而达到零件表面耐磨的目的。堆焊前需对基进行彻底的清理,对操作工人技术要求高,如果操作方法和工艺不当易出现堆焊层脱落、开裂和剥落、气孔等缺陷,焊渣不易清理。不适用于于大平面工件,而且成本高。轧制复合法一般分为热轧复合法和冷轧复合法等。热轧复合法是将待轧制金属材料加热到在再结晶以上的轧制。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轧制变形叫冷轧,一般指不经加热而在室温直接进行轧制加工。冷轧固相复合法加工温度低,所生产的复合带材具有综合强度高,复层厚度变化范围广且层厚比稳定,尺寸精度高等特点。挤压复合法是先把界
11、面清洁的组元金属组装成挤压坯,选定合适的挤压比和温度等参数挤压成型,是清洁金属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界面的冶金结合。挤压复合法主要用于生产双金属管、棒、线材。铸造复合法是应用最早的制备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的一种方法。铸造复合法又具体有铸渗法、双液双金属复合法、镶铸法等。铸渗法是将一定成分的合金粉末调成涂料或预制成块,涂刷(或放)在铸型的特定部位(需要提高表面性能的部位)。通过浇注时金属液浸透涂料(或预制块)的毛细孔隙,使合金粉末熔解、融化,并与基体金属融合为一体,从而在铸件表面上形成一层具有特殊组织和性能的复合层。此方法具有合金层深度大,生产工艺简便,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其一,铸渗过程
12、中产生的气体、熔渣等不能及时排出,在合金化层中形成气孔、夹渣,合金层质量较难控制。其二,铸渗效果对工艺参数的变化较为敏感,必须具备良好的设备条件和严格的工艺条件才能在批量生产中得到质量稳定可靠的铸渗件。双液双金属复合法的两种金属较易形成质量良好的冶金结合,双金属复合管件,目前双金属复合管主要采用离心铸造法,将固体外套和液体金属在离心条件下复合成型。如耐磨套筒,其外层为低碳钢,内层为高铬铸铁。通过冶金离心铸造热处理等工艺,使套筒过度层组织逐渐变化而结合为一个整体,耐磨性能大大提高。但是此工艺需要两台熔炼炉同时进行两种金属的熔炼并同时浇注,其工艺过程较复杂,并且难以控制。此外,该工艺在实际应用上也
13、有其局限性,只适用于形状简单的铸件而无法用于形状复杂的铸件。2镶铸复合法是将一种材料(固相)和另一种材料(液相)在铸模内进行组合,利用金属液的热量,在铸件凝固时使液相材料与基体结合在一起的工艺。镶铸工艺操作简单,形状简单或复杂的耐磨铸件都可以加工,生产成本低,铸件综合性能优越,是双金属复合铸造中近乎完美的一种工艺方法。双金属复合铸造工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良好的发展。常见的复合锤头镶铸工艺可归结为镶块、预置锤柄和预置锤端三种工艺。镶块工艺是采用类似固定内冷铁的方法将具有一定形状的耐磨合金块(高铬铸铁)固定在锤头型腔的端部,利用随后浇入的高温金属液的热量,在铸件凝固过程中使耐磨金属块与基体结合在
14、一起。由于铸件的形状决定镶块的大小和数量均受到限制,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脱落现象。预置锤端的复合方法是将锤头使用过程中真正起破碎作用的端部采用耐磨合金(高铬铸铁)预制成形,放入锤头型腔内然后浇入锤柄金属(普通碳钢),从而实现端部与锤柄间的结合,通常两者结合部位被设计成燕尾的形式以增加结合的可靠程度。由于后浇入钢液温度较高,高铬铸铁产生热应力交变较大,容易出现裂纹。预置锤柄的复合方法是将普通碳钢的锤柄预置在锤头型腔内,然后浇入高铬铸铁金属液,并使高铬铸铁包覆在锤柄的四周。通常芯材采用镂空方式,达到了机械和冶金的两重结合。1.3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对锤头进行工况分析,合理选择锤头的复合材质,使锤
15、头达到生产中要求的条件,意在提高双金属复合铸件界面结合质量问题并提高锤头的使用寿命。本课题将进行如下的研究内容:(1)分析各种元素在高铬铸铁中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化学成分。(2)从液体部分的浇注温度、芯材(锤柄)部分的预热温度、液固双金属界面冶金结合关系的研究中,提出优化的工艺参数。(3)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使其达到最优的力学性能。2实验方法2.1工况分析图1锤头形状Fig.1 the shape of hammer锤式破碎机是冶金、矿山和建材等行业常用的破碎设备。锤头是其中的主要易磨损件,目前主要用高锰钢制作,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既降低了设备运转率.影响正常生产,又增大了工人
16、劳动强度。锤头的工几何形状见图1,锤式破碎机破碎物料的过程,主要是利用高速旋转的锤头将由高处落下的物料破碎。被破碎的物料以高速度向蓖条方向冲击,粒度较大的物料经过反复破碎,当粒度合乎要求时即从蓖缝中排出。锤头边缘进行破碎的工作区域被称为工作区。随着锤头不断被磨损,工作区将发生变化,物料对锤头的磨损方式也将发生变化。在锤头工作初期,冲击为主要受力方式,而当锤头被磨极到一定程度,物料对锤头工作面产生冲刷作用。锤头磨损到一定程度,破碎效率降低很多时,就必须倒换锤面或更换锤头。锤柄:锤头工作过程中,锤柄主要承受物料破碎过程中所产生的弯曲冲击力,基本不受物料直接的摩擦磨损,因此材质选择主要防止在使用过程
17、中出现弯曲折断以及孔轴拉长磨损。锤端:工作区域主要受物料的摩擦磨损和冲击,因此对锤端既要要求高的耐磨性能,又要具有一定的韧性防止脱落过快。32.2成分设计锤柄:由锤头的工况决定采用锤柄为ZG35,中碳钢的韧性非常好,但是若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反复高温加热,晶粒粗大,导致韧性大幅度降低,加上锤头的冲击力大,可能会出现断裂,为此在浇注前在浇包里加钛铁,细化晶粒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ZG35的抗压强度为500MPa,屈服强度为200Mpa,轴孔内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焊方法喷焊一层0.1MM的铁基耐磨层。4锤端:目前所使用的各种抗磨材料,在冲击力不十分大的情况下,就抗磨性而言,应首推高铬铸铁。高铬铸铁经过适
18、当的热处理,其组织为:Cr7C3型碳化物+马氏体+弥散分布的二次碳化物+残奥。宏观硬度达HRC60以上,且具有一定的冲击韧性。因此锤头端部选用高铬铸铁材质。锤端化学成分的选择(1)C,Cr高铬铸铁中C,Cr是决定组织中碳化物数量和形态的最主要因素,同时其含量对基体组织也有相当的影响。其中铬增加碳化物数量的效果远比碳差,因此工艺上常常用调整碳量来达到改变碳化物数量的目的。高铬铸铁化学成分中提高C量可提高材料硬度和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耐磨性。但C量过高会降低材料的抗裂性和抗剥落性。铬含量一般在12%以上。碳含量和铬含量之比决定着碳化物的类型及数量,随着Cr/C比值增加,依次出现M3C、M7C3、M
19、23C6型碳化物。碳质量分数为3%而铬质量分数低于12%时,碳化物为M3C+ M7C3。提高碳含量可以增加显微组织中碳化物的体积,从而提高高铬铸铁的耐磨性。但是超过共晶碳含量时,会形成粗大的过共晶碳化物,导致韧性显著降低。同时由于过多的铬与碳形成碳化物,降低了固溶体中的铬含量,也会引起高铬铸铁的淬透性降低。在亚共晶含C量范围内,当含量Cr小于11%时,碳化物是M3C型,呈网状分布,硬度偏低,仅为HV10001100;当含量Cr大于20%时,将大量出现M23C6型以铬为主的复杂间隙碳化物,硬度并不高,消耗大量的Cr,造成成本价格高;当含Cr量大于30时,基体变成铁基体,虽对耐蚀性好,但是耐磨性大
20、大降低。当含Cr量为1220时,碳化物主要为M7C3型,呈颗粒状、条块状,硬度为HV13001800。M7C3型碳化物基本上是以孤立的条状形态存在,与呈网状连续分布的M3C型碳化物相比,大大增强了基体的连续性,因而显著提高整体材料的韧性。为了在组织中形成高硬孤立条状的M7C3碳化物,Cr的含量应大于12 %,Cr/C应大于3.5。从控制碳化物数量来看,碳化物的数量与C,Cr含量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Cm=12. 33C+0.5Cr15.2碳化物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材料的耐磨性能,对韧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在碎煤这种工况条件下,碳化物数量控制在25%左右较为合适。一般Cr/C大于5就能获得大部分的
21、M7C3型碳化物;同时铬碳比越高,铸铁的淬透性也增加。从淬透性来看,为了使材料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并在热处理后获得马氏体组织,实际控制的Cr/C应大于6,根据以上几个要求,确定锤端高铬铸铁碳、铬含量如下:C:2.5%;Cr:18%,Cr/C=7,碳化物数量:25.6%。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高铬铸铁,空淬能淬透的最大直径大约20mm,说明淬透性是很低的,要提高淬透性,必须加入其他合金元素。5(2)其他合金元素高铬铸铁中除C, Cr外,合金元素还有:Si,Mo,Cu ,Ni,Ti ,V,B等。其中Si在高铬铸铁中有孤立细化碳化物并增加其数量的作用。同时也可对基体产生强烈的固溶强化作用,但Si易使高铬铸铁
22、脆性转变温度提高,降低淬透性,因此其含量不能过高。钼能够有效地提高高铬铸铁淬透性并有提高Ms点的作用。对于抗磨金属材料,淬透性是材料的重要工艺性质。为了提高抗磨能力,高铬铸铁应能在避免产生裂纹情况下充分硬化。因此,高铬铸铁件(特别是厚壁零件)往往需要添加钼。这部分钼能直接起到提高淬透性的作用,特别是在钼含量较高时,作用更加明显。钼元素在各相中的分配是这样的:有50%进入Mo2中,约有25%进入M7C3型碳化物中,溶入基体的钼量大约占总含量的23%左右。这部分钼能直接起到提高淬透性的作用。钼对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影响不大。钼如能与铜、锰联合应用时,其提高淬透性的效果更好。但由于Mo是贵重的元素,为
23、了降低成本,确定其加人量为2.0%左右。锰既进入碳化物又溶入基体。锰对稳定奥氏体很有效。锰对高铬铸铁凝固过程的主要影响是改变初生奥氏体的析出温度和合金凝固温度范围。由于锰对凝固过程的这些影响,使含锰较高的高铬铸铁初生奥氏体枝晶细化,数量增加,相应的减小了共晶组织的尺寸。锰推迟珠光体转变孕育期,调整高铬铸铁的铬碳比、硅锰比(提高硅含量)、控制合适的加锰量,还可以通过热处理(铸件奥氏体化后空冷)手段制造出具体所需要马氏体或者奥氏体贝氏体组织的高铬铸铁,此时高铬铸铁的综合机械性能和抗磨能力都是很好的。但锰含量过高将降低耐磨性且剧烈的降低Ms点,故一般控制在1.0%以下。铜不溶于碳化物,完全溶于金属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设计 论文 双金属 复合 锤头 生产工艺 性能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0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