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与传热耦合特性分析开题报告.doc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与传热耦合特性分析开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与传热耦合特性分析开题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循环流化床锅炉 燃烧与传热耦合特性分析 学 院: 冶金与能源学院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 级: 06热3 姓 名: 甄晓伟 学 号: 200606030311 指导教师: 赵斌 教授 2010年3月31日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能源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化石能源(主要是煤和石油)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大气烟尘、酸雨、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大约有80%以上通过直接燃烧而被利用。由于煤粉燃烧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很好的解决燃煤造成的环境问题。
2、据统计,我国SO2排放已超过2200万t/a,其中大部分是燃煤产生的,而燃煤电厂产生的SO2又几乎占到1/2。SO2的排放和由其形成的酸沉降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环境问题。据监测和研究表明,在中国的华南和西南地区已形成大面积的酸雨区,华东地区的降水酸度上升较快,酸雨频率也在增加。显然,控制酸雨污染是我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目前,国产大型燃煤机组的标准供电煤耗率一般在370390g/(kWh)。对锅炉机组而言,进口机组的经济性一般要比国产机组的经济性高出46%,煤耗率大约低1525g/(kWh)。另外,火电装机中绝大部分是燃煤机组,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不能充分利用劣质燃料
3、(如煤矸石、焦碳、垃圾等)造成矸石山等污染;不易控制污染物(SO2、NOX)排放,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等问题;灰渣综合利用受限制,如灰场污染等。针对以上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循环流化床(CFB)燃烧技术以其优越的燃烧稳定性、燃料适应性、调峰能力以及燃烧温度可控制得相对较低,NOX的排放少的特点和优势,近年取得快速发展。随着科技进步,尾部烟气脱硫技术不断成熟,投资和运行成本不断降低,使得CFB在炉内简单脱硫方面的相对优势正在消失。提高燃烧效率和经济性,是CFB燃烧技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而其中涉及锅炉工作的两个基本过程也就是燃烧与传热。在锅炉中,通过燃烧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烟气的热能,烟
4、气的热量传递给受热面内的工质,产生符合要求的蒸汽。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中固体煤颗粒在流化状态下燃烧,气体与固体颗粒、固体颗粒之间以及床层与换热表面之间发生热量传递过程,且存在高浓度的物料循环,其燃烧过程与传热机理与常规煤粉炉有很大的区别。2 CFB锅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2.1 国外研究现状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鼓泡床锅炉和CFB锅炉。流化床1921年最早出现于德国,应用于粉煤气化,二战期间应用于石油催化裂化,后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炼、粮食、医药等部门。二十世纪60年代初,“能源危机”的出现使流化床开始应用于煤的燃烧,出现了“流化床锅炉”。国外第一台商业CFB锅炉由芬兰的奥斯龙(
5、Ahlstrom)公司开发,于1979年在芬兰Pihlava投运;紧接着于1982年,由鲁奇(Lurgi)公司开发的、用于燃烧洗煤厂尾料的1台84MW CFB锅炉在德国的Leunen投运。1985年9月,世界上第一台96MW再热式CFB锅炉在德国杜伊斯堡城市电厂投运并获得了成功。近20、30年来,CFB锅炉技术在国外得到了快速发展,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和整合,目前国外CFB锅炉的生产主要集中在福斯特惠勒奥斯龙(Foster Wheeler&Ahlstrom)公司和阿尔斯通(Alstom)公司旗下的几个子公司中。目前,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为法国电力公司(EDF)推出了600MWe级的超临界参数循环流化床
6、电站锅炉设计,由西班牙的Endesa Generacion电力公司、福斯特惠勒(FW)公司及芬兰、德国、希腊和西班牙的共六家公司,合作研究发电功率为800MWe的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为期三年)。2.2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是世界上开发流化床技术较早的国家,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就开始发展鼓泡流化床技术。八十年代初,全国各主要大学和科研院所全面开展了CFB技术的研究工作。1988年第一台CFB锅炉投产,容量为35t/h,1994年,哈尔滨锅炉厂引进技术生产的两台220t/h CFB锅炉,在大化电厂投运,开始了我国CFB锅炉向大型化发展的进程,1992年起,东方锅炉厂引进Ahlstom技术,在四川
7、内江电厂建设410t/h的CFB锅炉,1996年投产发电,2002年,我国第一台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410t/h的CFB锅炉在分宜电厂投运。2003年Ahlstom公司为四川白马电厂提供了一台300MW的机组,这是我国最早开工建设的最大单机容量的CFB锅炉,2005年12月15日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大型流化床锅炉已进入运行阶段,在国家发改委等单位的推动下,该厂正在积极筹备建设600MW等级的CFB锅炉示范工程,预计2009年6月1日开工,2011年6月30日前完成168小时运行,这说明我国在CFB锅炉技术方面,已经由消化、吸收、掌握阶段转向自主创新阶段。2006年,开远、秦皇岛等电厂的300MW
8、CFB机组已相继投入运行。另外,国内600800MW超临界CFB锅炉已设计完成,这标志着国内CFB电站又向大容量、高参数迈进了一大步。此时,国产75t/h及其以下等级的CFB锅炉在技术上已经过关,并已完全取代了这个等级的进口锅炉,已在国内运行的75t/h CFB锅炉达500多台,每年燃用低热值劣质煤(煤矸石、泥煤等)400万吨,既大大节省了能源,又改善了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此外,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引导下,130t/h及其以上等级的CFB锅炉已研制成功并相继投运。截至2008年,我国已建成投产8台300MW的大型CFB机组,居于世界一流水平。目前,国内CFB锅炉已进入快速发展和
9、普及阶段,410-440t/h CFB锅炉已趋于成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CFB锅炉总蒸发量最大和台数最多的国家。2.3 CFB锅炉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电网中的主力机组是300600MW级的煤粉锅炉机组和核电机组。为提高热效率,各国正积极采用超临界甚至超超临界参数的大容量机组。譬如,早在1985年,美国勃鲁斯电站就有两台1120MW超临界机组投运,可用率达94%;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超临界机组投运了170台,占当时总装机容量的25%,单机最大容量为1300MW。截至1999年底,我国300MW级煤粉锅炉机组有215台,500MW级有7台,600MW级有16台,800MW级有2台,
10、其中超临界机组有12台;上海石洞口二厂的两台600MW超临界机组1992年投运,利用率达到91.47%(1994年)。可以预计,发展600MW及以上的超临界、超超临界大容量发电机组,将是21世纪我国火电机组发展的首选方向。显然,循环流化床锅炉要有与煤粉锅炉机组竞争的能力就必须大型化,积极发展300、600及1000MW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3 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3.1 CFB锅炉燃烧机理在正常工作状态下,CFB锅炉内有大量的惰性物料,燃料仅占物料量的25。一次风通过布风板由锅炉炉膛底部进人炉内,使物料流化。燃料和脱硫剂由给料口进人炉膛密相区下部,被高温物料包围,迅速热解与着火燃烧;二次风在密相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燃烧 传热 耦合 特性 分析 开题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