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环境动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
《基站环境动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站环境动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站环境动力监控系统设计方案目 录目 录2一、前言4二、需求概述52.1温湿度监控52.2漏水监控52.3市电监控52.4配电开关状态监控62.5蓄电池监控62.6智能通信电源监控62.7门禁状态监控62.8报警方式6三、系统设计73.1系统选型73.2系统设计73.3设计原则83.4设计原则83.5设计概述93.5.1系统规模与组网方式93.5.2传输方式的解决与应用113.5.3集中管理113.6设计优势123.7系统特点13四、系统设计164.1系统界面164.2系统扩展性164.3系统开放平台174.4系统子系统描述174.4.1市电参数监测184.4.2开关状态监测194.4.3智能
2、通信电源监测194.4.4漏水监测204.4.5温湿度监测204.4.6门禁状态监测204.4.7蓄电池监测21五、系统详细说明215.1系统子系统描述215.2系统功能225.3系统支持在线动态扩容225.4系统主要功能、特点235.5系统界面功能235.6系统管理功能235.7数据管理功能245.8报警功能245.9强大的联动性255.10WEB浏览255.11硬件特点255.12数据记录265.13历时报表265.14报警记录27一、 前言目前移动基站普遍没有配置用电信息采集监控设备,用电量、用电负荷分析和电力故障信息无法及时掌握并做出迅速反应;远程监控只有基本的设备运行状态监控,对设备
3、运行环境信息(温度、湿度、火警等)无法及时了解并做出有效反应;缺乏对基站设备远程控制的有效手段,空调等环境动力设备长期运行,造成电能的极大浪费。为了适应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网络维护水平,提高电源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迫切需要建设移动通信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目的是对大量的、分散的、面广的各个独立的基站电源系统和基站环境参数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监视基站环境状态,记录和处理有关数据,根据参数的变化,预知故障的发生,或及时侦测故障,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排除故障,从而实现移动基站动力及环境的少人或无人值守,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通信电源系统的
4、可靠性和通信设备的安全性。北京盈泽世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CSS3000基站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可以集基站动力设备监控系统(电源设备:开关电源整流器、蓄电池组、交流配电屏、直流配电屏、地线与防雷设备等,油机:智能油机或非智能油机)、环境监控系统(温湿度、烟雾、水浸等)、门禁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消防报警系统、节能系统于一体,通过智能接口,将上述各子系统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通过ACTIVEX、DCOM、ODBC、TCP/IP等先进的软件技术,达到所有子系统无缝集成、数据共享、数据一体化管理的应用目的CSS3000基站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满足“集中监控、集中维护、集中管
5、理”的维护管理目标要求,具有实时监控设备以及预期故障发生、迅速排除故障、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进行综合管理等多重功能,从而实现集中维护,集中管理。二、 需求概述根据该项目基站的实际情况,CSS3000基站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是对基站内分布的动力环境系统的各个设备进行遥测、遥信、遥控,实时监视系统和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及时侦测故障,通知人员处理,从而实现无线基站的少人或无人值守,以及动力、环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及移动通信设备的安全性。所监控的智能设备或者子系统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1) 可以实现自动监测各智能设备的运行状态,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可以及时侦测故障和
6、报警,并通过预设的报警方式自动通知维护或管理人员及时处理,并要求能够实现无人值守及符合国家保密部门的安全要求。2) 可以实现基站动力和环境的集中监控维护管理,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计算机设备运行的安全性。3) 平台软件具备组态功能,中文操作界面,简单易操作。集成化管理,系统资源占有率较低,同时具备较强的二次开发功能。该项目基站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工程各子系统的监控要求如下2.1 温湿度监控描述: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基站内的温度、湿度的实时变化情况,当房间温湿度出现限定值时,系统提供紧急报警。内容:在基站适当位置安装温湿度一体化传感器,实时采集基站内的绝对温度和相对湿度值,并以电子地图方式
7、实时显示并记录每个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室内数值,显示任何时间段内的变化情况曲线图。2.2 漏水监控描述:安装专业泄漏检测设备,对基站内容易发生漏水区域进行和监控,当出现点滴泄露,系统提供精确报警。内容: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在基站空调处,其它有可能发生液体泄露的区域,如在空调下安装并敷设漏水检测感应绳进行围闭,实时监测液体泄漏。2.3 市电监控描述:监测市电输入参数和停电报警。内容:对市电输入的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进行监控。2.4 配电开关状态监控描述:实时监测市电的输入情况,监测配电各开关状态。内容:实时监测开关状态,详细记录运行状态或断电时间,同时进行预定方式报警。2.5 蓄电池监控描
8、述:蓄电池监控包括蓄电池总电压监控和蓄电池防盗报警监控内容:安装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电池的电压数据,并上传到监控主机,一旦发生异常情况,按照进行预定方式报警,同时在蓄电池组上安装防盗报警器,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通知相关基站工作人员。2.6 智能通信电源监控描述:实时监测通信电源的运行状态和运行参数。内容:通过直流电源自带的智能通讯接口和相应的通讯协议内容,实时显示并保存各对直流电源的运行参数、运行状态及报警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能用直观的图形来指示直流电源的运行状态。实时判断直流电源的部件是否发生报警,当直流电源的某部件发生故障或越限时,监控主系统发出报警。2.7 门禁状态监控描述:实时监控门的开关状态
9、;内容:在监控系统界面上,实时反应门的开关状态,以便管理人员了解当前基站进出的情况,当门在设防的时间段时,能够进行报警。2.8 报警方式描述:采用多种报警方式:本地声光报警、现场语音报警、电话报警和手机短信息报警等;内容:可分区多级报警级别,报警事件发生时系统可自动按事件级别排队报警、处理,以电子地图形式弹出相应的报警窗口,并可在电子地图上有明显的变化,报警事件实现分组处理,不同的事件反馈到相关的管理人员分组,达到优化报警处理方式;三、 系统设计3.1 系统选型了实现上述功能,该项目基站动力环境系统工程选用我公司研发的CSS3000基站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该公司是经北京市科委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10、,该公司在九十年代初开始研究基站集中监控和管理,集多年监控系统开发之经验,结合最新自控和软硬件技术,针对各个基站场地的不同特点,自主研发的专业基站安全自动化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实现了基站设备集中监控和专家管理功能,完全能够满足动环监控管理系统工程项目需求。同时,该系统具有“不误报、不错报、有警必报、决不漏报”的高质量报警管理功能及故障自动检测、自动恢复、专家诊断等强大功能,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基站维护人员负担,提高基站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又提高了整个基站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对基站的科学管理。目前,该系统在同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并且在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基站和基站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系统设计先进、运行稳定、
11、操作方便获得用户一致好评。该系统获得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和国家产品登记测试合格报告,具有独立的开发和使用版权,并获得了国家科技部的各种奖励,该系统非自由或共享软件,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为用户定制开发特殊的需求功能模块,该系统的实施能够使基站和基站管理达到少人值守或无人值守,使基站和基站的管理达到一个整体智能化的全新水平。3.2 系统设计考虑该项目基站动力环境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目标,建设一个稳定的基站自动化监控平台、优秀的管理策略平台、智能节能降耗化平台,建立起“功能齐全、集中监控、易于维护、节能降耗”的统一管理模式-对基站动力系统(包括配电)、环境系统(漏水检测、温湿度监测等)等实现集中监控和
12、管理,对有关被监测和控制设备的运行信息、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可通过相应报表管理程序进行相关查询、确认、排序、打印等操作,系统具有实时报警报表、历史报警报表、操作员记录报警及历史数据记录报表,可由用户灵活设定多个报表,一个报表中可以显示的是某个监控设备的运行数据,也可以显示出多个设备的某些运行数据,以便于同类设备的运行情况比较。系统通过强大的数据共享功能和标准开放式的数据库接口,可支持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实现先进的监控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相容合的应用平台。3.3 设计原则为了保证该项目基站动力环境系统工程实施目标的实现,系统设计必须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 系统设计高起点:在工业自动化监控系统的平台上研发
13、设计的产品。2) 技术先进性:选用国际最先进的专业厂家产品。3) 系统高可靠性: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均采用技术成熟的工业级产品。4) 系统运行管理方便:软件系统中文化,电子地图方式显示参数,操作方便。5) 技术支持能力强:承建单位技术实力强,服务完善。6) 系统可扩展性能强:模块化结构有利于扩容与扩展。7) 手段简洁:前端信息采集、系统连接、操作管理简单。8) 设备标准化:各类信息端口和系统模块接口标准化、模块化、便于将来系统扩展。9) 技术成熟:所建系统设备、软件均为成熟产品的技术。10) 功能实用:实现功能,预留端口,便于系统升级、扩容。11) 投资少:系统选型具有高性能价格比。12) 建设时
14、间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的安装调试。13) 维护方便:模块化结构,并具备专家自诊断功能。3.4 设计原则为了保证该项目基站动力环境系统工程实施目标的实现,系统设计必须遵循以下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0- 94)2) 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3) 通信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暂时规定4) 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 75-94)6)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7)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8)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9)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程(
15、GB8566 88);10)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 (GB 2887-89) 11)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9361) 12) 电子计算机基站设计规范 (GB 5017493) 1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1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CECS89:97) 15)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 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 917588)17)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18) 通信基站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3.5 设计概述为了实现用户需求和设计目标,实现对于基站内环境设备和动力设备的统一监控与管理,专
16、业集中监控管理系统CSS3000基站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可方便地实现对各个智能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的显示、处理和存储等,并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具有强大的联动功能,可以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3.5.1 系统规模与组网方式从系统规模看,监控系统需要有较大的监控规模,一般需要能涵盖整个本地网的能力,监控对象的数量多,类型复杂,从结构看,监控属广域网范畴,规模大、数据量多,从而导致其系统的设计思想与一般小规模的普通局域类设计出发点完全不同。若将流行于局域网的数据库技术和操作系统简单移植到监控网上,随着监控规模的扩大必然造成核心
17、数据处理的瓶颈,及通信线路的瓶颈,最终将导致系统不堪重负而瘫痪(在基站数少时也许不太明显)。如选用流行于局域网应用的Client/Server技术,其主要领域是在局域网内与关系数据库一起实现静态数据库的管理应用,但不适用于频宽较小的(如64K以下)广域网范围内大量的实时动态的数据采集、更新。 针对以上情况,对于广域网监控管理,系统理想的架构便是分布式广域网结构,再结合通信行业阶层式管理体制的实际模式,北京盈泽世纪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在系统网络架构上采用了最适应以上需要的树型阶层分布式网络架构。以B/S技术组建一个树型阶层式的类INTRANET广域网监控系统。组网方式分为三层:l 集中管理中心(CS
18、C,Central Supervision Center):主要负责动态路由建立及应用层人机界面的接入。l 区域监控中心(LSC,Iocal Supervision Center):由该层次的处理主机构成整个监控广域网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l 现场监控单元(FSU,Field Supervision Unit):负责现场数据的采集。系统的主要数据处理实在区域监控层,由该层的处理主机构成整个监控广域网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集中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动态路由的建立及应用层人机界面的接入,整个系统可形象地对比INTERNET系统:各区域中心处理机与不同辖区的HOST主机,集中管理中心相当于用户应用的接入服务
19、器,提供路由与人机界面的服务。基站采集现场监控单元能够实时的将采集到的相关管理数据报送到中心端做集中的处理后统一呈现,系统支持分权分域的管理方式,监控人员只需输入登录账号和密码即可就行监控信息的查看操作。由于树型结构有很好的扩容性,结合分布式结构的并发特性,整个系统可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扩容到很大的规模,足以满足通信行业的集中监控的规模需求。3.5.2 传输方式的解决与应用 在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中,在系统架构不受影响的情况下,传输方式是一个可以独立的于系统其他技术的技术。由于监控厂家本身不提供传输条件,其监控数据的传输必须依赖用户已有的传输条件而与之相适应。 我公司的基站动环监控系统能够灵活
20、适应多种网络接入方式,如:pon接入、FTTX 、3g(WIFI)接入、adsl接入, 只要求网络可达,数据传输稳定和可靠。根据电信行业的实际情况,动力环境集中监控系统可采用的各种传输条件主要为:1. 远程路由网;2. E1/2M抽取时隙(包括半永久连接);3. DDN、ISDN专网;4. 通信主设备维护通道/公务信道;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各种传输方式往往综合运用,如在FSU-LSC之间采用E1/2M时隙方式,在LSC-CSC之间采用路由网方式。实践证明该方式是通讯公司最适合的传输方案,在国内广泛应用,是以上所有方案中最成熟稳定的。 3.5.3 集中管理 针对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在本方案中采用分散
21、控制、集中监控管理的设计思想在集中监控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一套CSS3000基站安全自动化监控系统平台监控软件,作为集中管理中心,将从各个基站内数据采集层将所采集的设备运行参数进行处理和存储,使管理人员能通过管理中心实时查看到基站各类设备运行参数、状态,统一对各类报警信息做出处理。在集中管理中心的服务器上设有电话报警、现场语音报警和短信报警等多种功能,以便管理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报警信息,做出及时处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查看各个设备的运行参数,这样可极大地减轻管理人员的日常维护工作量,提高基站的整体运行效率。系统采用国内外专业的采集前端及相关的硬件,性能安全稳定,使整个监控系统具有极高性价
22、比。监控系统采用全中文界面,界面友好简洁。同时监控系统采用模块化构架,使得整个系统具有优秀的联动性和可扩展性。 监控系统由于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具有非常优秀的兼容性,可兼容国内外市场上流行的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各种设备。同时本系统对外留有接口,因此可扩展性强。平台化的系统构架同时也保证了各个基站的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6 设计优势本方案中采用分散管理、数据共享、集中控制的设计方式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减轻用户的网络带宽的占用,方便基站人员的管理和操作,提高基站的整体运行效率,同时也从基站的造价、性能等各方面考虑基站建设的重要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站设计,充分体现了基站设计上的优势,并直接反应
23、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对于有多类设备监控的基站集中监控管理系统配置了一台单独的时序提取设备,可充分地发挥集散控制系统中心的优点,每个监控子系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子系统,在完成本地数据采集及监控信息处理的同时把采集到监控数据送往远程中心监控站,实现中心的数据的共享及统一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用户网络的不稳定及或网络的繁忙而造成的监控数据及视频信息的丢失,确保监控数据的完整性,真实完整地记录用户各分站点的动力环境设备的监控数据及视频录像情况,也不会因用户网络的瘫痪而造成整个监控系统的瘫痪,在确保系统稳定的同时又减少了系统对网络的依赖性。采用分散监控存储的方式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可减少监控对用户网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站 环境 动力 监控 系统 设计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