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利用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
《余热利用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余热利用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摘 要在工业生产中,工艺过程往往要求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因此热交换器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生产中许多物料要进行预热或加热,如在工艺生产中,工艺介质需加热或预热到给定值,若高于给定值物料会发生分解、自聚,低于给定值会发生凝结。而工业生产中为了冷却,就会产生大量的冷却水(有一定温度的热水),本文就如何通过热交换器利用热水(工业冷却水)余热进行热交换的自动控制系统作了设计,目的是充分利用余热,只有当用热水加热不能满足出口温度要求时,才使用蒸汽补充加热。这是一种节省能源,降低能耗的设计方案,也应合了当今工业生产中节能控制,提高经济效益的指导思想。关键词 余热利用,自动控制,分程控制,设计ABSTRAC
2、T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es often require a certain temperature.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more extensive. The production of many materials to be preheated or heated, a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the process medium to be heated or preheated to a given value, if
3、it is higher than a given value of the material will decompose, self-polymerization occurs below the setpoint condensation. Industrial production, will produce a large amount of cooling water (with a constant temperature of hot water), in order to cool this article on how to use the waste heat of th
4、e hot water (cooling water) through a heat exchanger for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 of the heat exchange made in the design, aims to make full use of waste heat, when heated with hot water outlet temperature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the use of steam supplemental heating, this is the way to save
5、energy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design. Also should be combined energy-saving control in todays industrial production, improving economic efficiency guiding ideology. Key words Waste heat utilization, Automatic control,Split Control,Design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概述11.1 工厂冷却水的热污染11.2 利用工厂冷却水余热的意义12
6、热交换工艺及控制要求42.1 一般传热设备(两侧均无相变化)42.2 一侧有相变的加热器62.3 传热设备的控制目标73控制方案设计93.1 变量的选择93.1.1 被控变量93.1.2 操纵变量103.2 简单控制方案113.2.1 控制热水(工业冷却水)的流量133.2.2 控制蒸汽流量163.3 分程控制方案183.3.1 分程控制的应用183.3.2 采用分程控制的理由203.3.3 分程控制系统的几个问题214 系统配置235 系统特色和优势24结束语25参考文献26致 谢271 概述工业冷却水余热的回收利用在国际上已较为普遍。为了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充分利
7、用热水(工业冷却水)的余热,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提出建立“循环型社会”的21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并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有机关联的多层面予以实施。由于工业冷却水余热量占到了的工厂燃煤热量的巨大比例,回收这部分热能对于节约能源和煤炭资源的竭尽利用无疑是意义重大的。未来20年,我国将实行“保障供应、节能优先、结构优化、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工厂冷却水余热综合利用的方向正符合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在这个宏伟目标中,余热综合利用的自动控制设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业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向其周围环境释放出极其巨大的余热能量。如此多的废热排放必将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也使生态环境遭受热污
8、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工厂冷却水余热的回收与利用。1.1 工厂冷却水的热污染我们容易忽视工厂冷却水所含巨大热量弃置于环境可能带来的热污染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对冷却塔冷却而言,其蒸发散热加以风吹影响,使大量热量和水滴进入大气环境,会使空气局部温度、湿度升高。工厂长期运行,失散的热量和水滴会对局部小气候产生影响。对水面冷却而言,温排水对局部受纳水域的水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温、溶解氧等指标的变化;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改变藻类、鱼类等的生活条件方面;对水域富营养化程度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水温升高可能加剧水中富营养化藻类的生长、溶解氧下降。冷却水余热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大时,会
9、发生严重的热污染。1.2 利用工厂冷却水余热的意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生活及轻工业生产中对中、低温热能的消费越来越多,如: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需要70110范围的热能,目前这些热能大都是通过电力或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燃料的燃烧来获得。如果利用热泵、热管技术将低品位的电厂余热提高品位向这些工业过程供热,将会节约大量的燃料。这既可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符合“总能系统”的操作原则(高品位能做功,低品位能供热),也可实现工厂燃煤热能、核能的“循环使用”。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以充分利用各种类型的余热。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未来2
10、0年经济翻两番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能源和能源消费所带来的问题同过去20年相比将会更加突出、更加严峻。在当今全球规模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势下,以往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流通、大量浪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模式己经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应切实关注这一巨大的低温热源的资源效益,在“把节约放在首位,依法保护和合理使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永续利用”的方针指导下,树立开展电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的超前理念,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将高技术含量的回收利用与一般性回收利用途径结合起来。以高技术为龙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这一余热利用的事业;在宏观监控上,国家应出台鼓励工厂余热利用的政
11、策,对于利用余热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给予优先发展的条件,对其产品销售给予优惠;在技术研发上,要研制和开发低成本高效率、能充分利用工厂自身废热能为驱动能的热泵机组,以及开发采用热管这一热超导元件的高效换热装置。随着科技的发展,应逐步加大热泵、热管高技术回用技术在工厂循环冷却水余热利用中的比例。为保障循环水余热利用研究项目的实施,要建立“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开发体系,组织示范工程。利用工业冷却水余热,使排放到大气、水域中的热量降低,甚至实现工厂零热排放,可避免热污染发生,这无疑是工厂对周围生态环境保护的极大贡献,经热泵提升温度后的循环冷却水的热量,不仅可用于空调、生活热水、轻工业生产(如:干燥、食品加
12、工、纺织业),也可返回工厂回热系统,加热给水,提高工厂热效率。因此,无论从工厂循环冷却水所蕴含的巨大热量可作为城市低温热能资源加以再利用;还是从保证工厂安全经济运行,或是从降低冷却水排放热污染影响,进而一定程度削减工厂建设中关于取、排水工程问题难度而言,都应该把循环冷却水热能回收利用的研究提到考虑的日程上来。如图为热水(工业冷却水)余热在热交换器中的应用。图1所示。(工业冷却水) 热水 热流体 蒸汽 降温水冷流体 图1 冷却水余热利用示意图从图1可以看出,利用工业冷却水的余热在热交换器中加热冷流体的过程,它充分利用了冷却水的余热。在这个控制过程中,首先让控制冷却水的阀全开,此时,当冷流体的出口
13、温度达不到给定值时,再打开蒸汽阀,以满足出口温度的要求。可见,这节省了能源,充分实现了能源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下面就怎样充分利用(工业冷却水)的余热,作进一步的探讨。2 热交换工艺及控制要求在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中,许多单元操作如蒸馏、干燥、蒸发、结晶等,均需根据具体的工艺要求,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以维持一定的温度。对于化学反应器来讲,更需要严格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才能使化学反应达到预定的要求。因此,传热过程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传热设备的控制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热交换器在工业生产中是十分重要的传热设备。2.1 一般传热设备(两侧均无相变化)传热设备一般以对流传热为主,最常
14、见的传热设备有换热器、蒸汽加热器、在沸器等,其中以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为普遍。这些传热设备在控制中有一些共性,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以工艺介质的出口温度为被控变量。而操纵变量通常是载热体的流量。换热器的目的是为了使工艺介质加热到某一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改变换热器热负荷,以保证工艺介质在换热器的出口温度达到给定值。换热器的传热情况从图2可以看出,要从载热体把热量传递到工艺介质,必须先由载热体传给间壁,然后间壁传给工艺介质。 图2 换热器传热情况当换热器两侧流体在换热过程中均不起相变化时,采用控制载热体(工业冷却水)的流量。 静态特性主要是输入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如果用函数形式来表示,则
15、为 (1) 对象的静态特性就是要确定与、之间的函数关系。静态特性的求得,可以作为控制方案设计时系统的静态分析。静态放大系数也能作为系统整定分析以及控制阀流量特性选择的依据。静态特性指导的两个基本方程式热量平衡关系式及传热速率方程式如下:如果忽略传热过程中损失掉的热量,那么热流体放出的热量应该等于冷流体所获得的热量,这样可写出下列平衡方程式: (2)式中,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分别为载热体和冷流体的流量; 分别为载热体和冷流体的比热容; 分别为载热体的入口和出口温度; 分别为冷流体的入口和出口温度。另外,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物体间的温差是传热的动力,温差越大,传递速率越大。传递过程
16、中传热的速率可按下式计算: (3)式中,传递函数;传递面积;两流体间的平均温差从传热角度看,冷热流体间的传热量既要符合热量平衡方程式(2),又要符合传热速率方程式(3),所以得出如下方程式: (4)整理后可得 (5)上式表明,假如让传热设备的面积以及进入传热设备的冷流体的进口流量、温度及比热容保持不变,那么影响冷流体出口温度的因素,主要是传热系数及平均温差。而载热体流量的改变能有效地改变传热过程中的,从而也就改变了传热量。所以采用这个方案能满足要求。例如,由于某种原因使进入换热器的冷流体的量增加了,致使冷流体的出口温度降低,那么控制器TC就会开大阀门以增加载热体的流量,载热体的出口温度将要上升
17、,这就必然导致冷流体平均温差上升,根据式(5)可知冷流体的出口温度也将上升,从而使维持所要求的给定值上。所以此种方案实质上是通过改变平均温差来控制工艺介质出口温度的。另外,载热体流量的变化会引起传热系数的变化,由于这种影响不会太大,可以不考虑。换热器的控制方案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是改变载热体流量,这种方案最简单,经常用于载热体流量的变化对温度影响较灵敏,并且载热体上游压力比较平稳的场合。2.2 一侧有相变的加热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常利用控制蒸汽流量来稳定被加热介质的出口温度。在这种控制方案中假如蒸汽压自身比较稳定可采用简单控制方案。而当阀前蒸汽压力有波动时,它会影响进入加热器的蒸汽流量,此时需要
18、对蒸汽总管的压力进行控制;或者采用串级控制系统以出口温度为主参数,以蒸汽流量(或压力)为副参数。一般来说,设压力定值控制比较方便,但对于除压力波动以外的干扰就不能克服了,而采用温度与流量(或压力)的串级控制,它对于副环内的其余干扰,或者阀门特性不够完善的情况,也能有所克服,这就是串级控制系统的好处。在石油、化工生产中,经常见到利用蒸汽冷凝来加热介质的加热器。这种加热器叫蒸汽加热器,它是利用蒸汽冷凝有气相变为液相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再通过加热器的管壁来加热工艺介质的。假如要将工艺介质加热到200以上或30以下时,经常要使用一些专门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载热体。蒸汽冷凝的传热过程不同于上一节介绍的两侧均
19、无相变的传热过程。它在整个冷凝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有相变。传热过程分两阶段完成:先冷凝再降温。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蒸汽冷凝所发出的热量要比冷凝降温时所发出的热量大的多,所以为简化起见,就不考虑冷凝降温所发出的那部份热量。当仅考虑蒸汽冷凝所发出的热量时,工艺介质吸收的热量应该等于蒸汽冷凝时放出的热量,因此,我们就能写出下列热量平衡方程式: (6)式中,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被加热介质流量;蒸汽流量; 被加热介质比热容; 分别为被加热介质的入口、出口温度; 蒸汽的汽化潜热。传热方程式仍为: (7)式中,、的意义同式(3)。从传热速率方程来看,假如让传热系数和传热平均温差基本保持不变,那么改变传热面积也
20、可以改变传热量,从而达到控制出口温度的目的。有种方案将控制阀装在凝液管线上,通过调节控制阀的开度来控制冷凝液的排出量。如果某种原因使得被加热物料出口温度高于给定值,表明传热量过大,此时可通过控制器的作用将凝液管线上的控制阀关小,蒸汽的凝液就会积聚起来,蒸汽冷凝的有效换热面积F就会减少了,从而传热量也减少了,工艺介质出口温度就会回复到给定值上来;反之;则相反。在这种控制方案中,冷凝液积聚起来达到改变传热面积的过程是一个积分过程,因此调节起来比较迟钝,变化较缓慢。如果工艺介质温度偏离给定值,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复到给定值。传热面积改变过程的滞后将降低控制质量,有时需设法克服。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余热 利用 自动控制系统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70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