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本科毕业论文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附答辩记录).doc
《高分子本科毕业论文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附答辩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本科毕业论文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附答辩记录).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图分类号: 单位代号:13993 密 级: 学 号:0608063010 本 科 毕 业 论 文题目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学科专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5 南通大学本论文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审查,确认符合南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要求。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名:委员签名:指导教师:答辩日期: 原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参与同一工作的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
2、名: 日 期: 本论文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南通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论文及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生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立题卡课题表述(简述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完成课题的条件、成果形式等)聚氨酯(PU)是世界六大发展的合成材料之一,就其应用广度而言,它已跃为诸种合成材料的首位1。它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声学性能、电学性能和耐化学性能2-4。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热导率特别低,是一种新型优质的隔热保温保冷材料,在建筑上的应用越来越广
3、泛。聚合物多元醇也称接枝聚合物多元醇,是在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中,乙烯基单体通过特殊合成方法得到的一种稳定的乳状分散体系。通过在弹性体中添加聚合物多元醇的含量与添加不同种类的聚合物多元醇来研究聚合物多元醇对微孔弹性体的综合性能有何影响。课题来源社会生产实际课题类别毕业论文该课题对学生的要求有一定实验能力,会使用所需的实验仪器,会查阅文献资料,有一定知识基础的本科毕业生。教研室意见 符合要求,予以立题 教研室主任签名:_ _年_月_日学院意见同意立题()不同意立题() 教学院长签名:_ _年_月_日 注:1、此表一式三份,学院、教研室、学生档案各一份。 2、课题来源是指:1.科研,2.社会生产
4、实际,3. 其他。3、课题类别是指:1.毕业论文,2.毕业设计。4、教研室意见:在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后,就该课题的工作量大小,难易程度及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等内容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5、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可对该表格进行适当的修改。 南 通 大 学毕 业 论 文 任 务 书题目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 学 生 姓 名 殷陈绘 学 院 杏林学院 专 业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班 级 高 063 学 号 0608063010 起 讫 日 期 2009.11-2010.5 指导教师 谭恺 职称 工程师 发任务书日期 2009 年 11月 26 日课题的内容和要求在聚氨酯型
5、微孔弹性体中引入不同种不同量的聚合物多元醇,讨论POP的引入量对微孔弹性体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测试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的各种性能:1.抗张强度2.撕裂强度3.断裂伸长率4.硬度通过对上述性能的研究,讨论引入聚合物多元醇对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的影响。在实验中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制得符合要求的预聚体组分和聚酯多元醇组分和聚醚多元醇组分,进而制得符合要求的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根据配方先制备预聚体组分,再制备聚酯多元醇组分和聚醚多元醇组分,两种组分混合,在反应条件下制备符合要求的聚氨酯的微孔弹性体。之后再测其的力学性能。 按照配方要求先制得聚酯型预聚体和聚醚型预聚体,然后将聚醚二元醇
6、和聚酯二元醇分别与POP(xy-0401)混合制得聚醚多元醇组分和聚酯多元醇组分,之后将预聚体和多元醇组分混合生成微孔弹性体,即实验所需的样品,之后进行包括抗张强度、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在内的力学性能的测试。基础条件江苏省绿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我们的实习基地,它正在进行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的生产,具有良好的实验条件、实验设备,同时还有生产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1孙永泰, 接枝聚醚对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J, 塑料助剂,2007,4,26282李俊贤,塑料工业手册一聚氨酯M,化学业出版社,1999,23李绍雄,聚氨酯树脂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
7、3,4卢子兴,李怀样,田常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M,1995,115卢子兴,干律华,谢若泽等,复合材料学报J.1999,16,45486李国忠,于衍真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J,1997,13,56587吴一鸣,张庆伟等,聚氨酯工业M,2001,168冯月兰,殷宁,亢茂青,王心葵 ,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推进剂和高分子材料,2007,2224 9于良民,王质伟 ,李芳, 接枝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11,283210胡志鹏,聚氨酯硬泡:未来前景广阔的保温节能材料J,聚氨酯,2008,9,252811刘
8、益军, 聚氨酯的助剂J,聚氨酯,2006,3538 12罗钟瑜.聚合物多元醇合成J.黎明化工,1990(1):27.525413郑旭生,修玉英,罗钟瑜.聚合物多元醇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3(1):25-28.14封彤波.聚合物多元醇合成硕士学位论文D.天津:天津大学应用化学系,1994.15郭睿威,马骁飞,刘双平,等. 聚醚中聚合物流变行为的研究A.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第十次年会论文集C.上海:2000.68.16方道斌,郭睿威,封彤波.聚合物聚醚多元醇J.化工进展,1994(6):21.555917冯月兰,殷宁,亢茂青,等.新型聚醚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鞋料的制备J.化学推
9、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5,3(5):28-31.18李茂元.聚合物多元醇的生产技术A. 深圳聚氨酯国际会议论文集C.深圳:2002.27.本课题必须完成的任务制备不同类型的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测量引入聚合物多元醇的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的抗张强度、撕裂强度、断裂伸长率、硬度成果形式毕业论文进度计划起讫日期工作内容备 注11.28-12.13查阅资料,开题1.26-2.5准备实验3.5-4.3试验样品的制备4.5-4.15各种性能的测试4.16-5.15完成论文5.25-5.27论文答辩教研室审核意 见 符合要求 教研室主任签名: _ _年_月_日学院意见 教学院长签名: _年_月_日南通大学本科生
10、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姓名殷陈绘学号0608063010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课题名称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阅读文献情 况国内文献 15 篇开题日期2009.12.15国外文献 5 篇开题地点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一 文献综述与调研报告:(阐述课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考文献)(一)聚氨酯聚氨酯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凡是在高分子主链上含有许多重复的氨基甲酸酯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通称为聚氨酯。由二元或多元异氰酸酯与二元或多元羟基化合物作用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一般,聚氨酯泡沫塑料合成的总反应可用下面的通式表示:聚氨酯可以说是目前节能改造和建筑保温方面最好
11、的材料,硬质聚氨酯塑料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低、耐热性好、耐老化、容易与其他材料粘结、燃烧不产生溶滴等优异性能。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生产反应过程中不产生副产物。因而体积收缩较小,胶层固化后产生的内应力也比较小,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1-3。聚氨酯各项性能指标都优于传统的XPS、EPS外保温系统。聚氨酯制品分为泡沫制品和非泡沫制品两大类。聚氨酯泡沫塑料在合成过程中伴有复杂的化学变化,影响泡沫结构性能的变化因素非常多。其中不仅涉及异氰酸酯,多元醇与水之间的化学反应,而且也涉及到起泡的胶体化学。泡沫体系的化学反应包括有扩链,起泡与交联等过程。这些反应与参加反应
12、的物质结构、官能度、分子量等均有关系4。通常聚氨酯泡沫塑料是通过在液态聚合物中引入气相,然后经加热或化学方法固化来得到。发泡过程分成3个阶段:首先是液态聚合物内小泡的成核;然后是气泡长大到预定的体积;最后是保持泡体结构的稳定性。最初成核的气泡是球形泡,它随着发泡剂所产生的气体的扩散面快速长大。聚氨酯泡沫塑料又分为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和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简称聚氨酯软泡,是一种具有一定弹性的柔软性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聚氨酯制品中用量最大的一种聚氨酯产品。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RPUF)是指在一定负荷作用下不发生明显形变,当负荷过大发生形变后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泡沫塑料。它是一种优良的
13、绝热材料和结构材料,在聚氨酯中的消费量仅次于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5。 聚氨酯软泡多为开孔结构,具有密度低、弹性回复好、吸音、透气、保温等性能,主要用作家具垫材、床垫、交通工具座椅坐垫等垫材,工业和民用上也把软泡用作过滤材料、隔音材料、防震材料、装饰材料、包装材料及隔热材料等。众所周知,有机多异腈酸以及低聚物多元醇是合成聚氨酯的两大主要原料。助剂用量虽少,却是多数聚氨酯材料的关键原材料6。主原材料和助剂的发展,促进了聚氨酯新材料的开发。聚氨酯的助剂品种很多,从功能上分有催化剂,扩链剂,交联剂(固化剂),阻燃机,发泡剂,泡沫稳定剂,抗氧剂,紫外光吸收剂,抗水解剂,杀菌剂,偶联剂,抗静电剂,脱模剂等等
14、。随着聚氨酯(PU)泡沫塑料产品的迅速发展,各种密度的PU泡沫塑料相应产生,市场需要密度越来越低的PU泡沫。但低密度PU泡沫的压缩负荷较低,而人们希望密度低的泡沫具有高抗压值,因而提出了如何增加泡沫塑料硬度的课题。本文将介绍用接枝聚醚来提高泡沫塑料的硬度的方法。(二) 聚合物多元醇聚合物多元醇也称接枝聚合物多元醇,是在聚醚多元醇或聚酯多元醇中,乙烯基单体通过特殊合成方法得到的一种稳定的乳状分散体系7。其基本组成主要有3种: 作为连续相的基础聚醚;作为分散相的聚合物颗粒,粒径0.110um;接枝改性聚醚多元醇。其中,基础聚醚多为环氧丙烷与环氧乙烷共聚得到的三元醇,五元醇或六元醇,分子量1000-
15、8000不等。乙烯基单体有丙烯晴,苯乙烯,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等,最常用的是丙烯腈或与苯乙烯的混合单体。接枝改性聚醚品种较多,其含量虽少,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颗粒起位阻稳定作用。1 、聚醚多元醇它以石化工业原料: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为基础,与二、三官能度含氢化合物为起始剂,经KOH 催化聚合而成的,平均分子量处在10007000 的齐聚化合物。一般,普通软泡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在15003000 范围,羟值:56110mgKOH/g 之间。高回弹聚醚多元醇分子量在45008000 之间,羟值:2136mgKOH/g 之间8。值得提出的,近几年最新开拓的几个大品种聚醚多元醇对提高聚氨酯软泡的物性、降低密
16、度很有好处。聚合物接枝聚醚多元醇(POP ),它可提高PU 软泡的承载能力、降低密度、提高开孔度、防止收缩大有帮助,用量也与日俱增。 2 、聚酯多元醇早期聚酯多元醇均指己二酸系聚酯多元醇,最大市场是微孔泡沫,应用于鞋底。近几年相继出现新品种,扩大了聚酯多元醇在PUF 的应用面。 3 、其他凡具有活性氢的化合物,均可应用于PUF。根据市场变化及环保要求,充分利用农村产品,合成可生物降解的PU 软泡,是势在必行。POP在聚氨酯(PU)工业中已经有许多应用领域 ,除用来制造高承载(HL)泡沫和高回弹(HR)泡外还可用来制造微孔弹性体、硬泡等PU制品 POP对PU制品物理性能的显著增强作用已被人们所认
17、识,因此国内也有不少制品厂把它作为配方组份加以应用。POP已逐步成为我国PU工业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料之一。在过去的l 0年中,国内POP产品从无到有,牌号也逐渐增加,但都属于高AN 比例(ANSt 5050,重量比以下同)的产品,因此,在大块发泡工艺中难免有“烧心”或是泡沫发黄的现象,这与AN比例过高有关9 。为此我们应用FTIR差谱技术对PPG与AN、St的接枝规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我们的看法,旨在对POP工业生产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开发出高比例苯乙烯接枝的POP产品,满足制品工业不同场合的要求。(三)发泡剂发泡剂是聚氨酯泡沫塑料中最重要的一种助剂,发泡剂的种类、数量对聚氨酯泡沫的物理机
18、械性能、泡沫密度、耐温性等有直接影响10。制备聚氨酯泡沫所使用的发泡剂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水与异氰酸酯反应放出CO2 作为起泡剂,即化学发泡剂;另一种是选用低沸点化合物,利用泡沫体系的反应热使之汽化发泡,即物理发泡剂。(四)助剂1 、催化剂催化剂对聚氨酯泡沫作用很大,有了它,才能实现室温快速生产。催化剂中主要二大类:叔胺类及金属类催化剂,如三乙烯二胺、五甲基二乙烯三胺、甲基咪唑、-1等均属叔胺类催化剂,而辛酸亚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醋酸钾、辛酸钾、有机铋等属金属类催化剂。现时,开发出各种延迟型、三聚型、复配型、低VOC 值型催化剂,也均是以上各类催化剂为基础的。2、泡沫稳定剂它起着乳
19、化泡沫物料,稳定泡沫和调节泡孔的作用,并增加各组份的互溶性,有助于气泡的形成,控制泡孔的大小及均匀性,促使泡沫张力之平衡,使泡孔壁具有弹性,以留住泡孔,防止塌泡。虽然泡沫稳定剂用量不多,但对PU 软泡的泡孔结构、物理性能、制造工艺都有着重大影响。3、阻燃剂阻燃、防火是人们一直关注的,我国新公布的公共场所阻燃制品及组件燃烧性能要求及标准GB20286-2006中有新的对阻燃性有更高要求,对于阻燃一级泡沫塑料要具:a)、热释放速率峰值250KW/m2;b)、平均燃烧时间30s,平均燃烧高度250mm;c)、烟密度等级(SDR)75;d)、产烟毒性等级不低于2A2级。4、其他其它助剂主要包括:开孔剂
20、、交联剂、防老剂、防雾剂等等,选用时,应考虑助剂对PU 制品性能影响外,还应考虑它的毒性、迁移性、配伍性等问题。 参考文献:1孙永泰, 接枝聚醚对聚氨酯泡沫塑料性能的影响J, 塑料助剂,2007,4,26282李俊贤,塑料工业手册一聚氨酯M,化学业出版社,1999,23李绍雄,聚氨酯树脂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4卢子兴,李怀样,田常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M,1995,115卢子兴,干律华,谢若泽等,复合材料学报J.1999,16,45486李国忠,于衍真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J,1997,13,56587吴一鸣,张庆伟等,聚氨酯工业M,2001,168冯月兰,殷宁,亢茂青,王心葵
21、 ,聚合物多元醇在聚氨酯型微孔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J,化学推进剂和高分子材料,2007,2224 9于良民,王质伟 ,李芳, 接枝聚醚多元醇的合成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11,283210胡志鹏,聚氨酯硬泡:未来前景广阔的保温节能材料J,聚氨酯,2008,9,252811刘益军, 聚氨酯的助剂J,聚氨酯,2006,3538 12罗钟瑜.聚合物多元醇合成J.黎明化工,1990(1):27.525413郑旭生,修玉英,罗钟瑜.聚合物多元醇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3(1):25-28.14封彤波.聚合物多元醇合成硕士学位论文D.天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 本科毕业 论文 聚合物 多元 聚氨酯 微孔 弹性体 中的 应用 研究 答辩 记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9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