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民族高等院校生源中民族生情况分析—以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为例毕业论文.doc
《非民族高等院校生源中民族生情况分析—以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为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民族高等院校生源中民族生情况分析—以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为例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非民族高等院校生源中民族生情况分析以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摘要】:民族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西北非民族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特殊群体,在生源数量上远不如民族类高校以对少数民族学生招生为主。由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关系到民族的团结与发展。多年来国家制定和执行了各种照顾政策,使少数民族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所占比例迅速提高的同时,升学率也逐年上升。以西北师范大学为例,全校有藏族,回族等近30种少数民族的学生,这些学生主要来自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区,尽管他们占在校生的比率不高,但分布广,民族习俗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
2、非民族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对于非民族类高校中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而言,在以汉族学生占多数的普通高校里不可避免的会因文化不适而遭遇文化冲突。本文对非民族类高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其构成,省内外的分布及变化趋势,特点原因,与省内少数民族自治县的关系等,以期为西北师范大学及西北相似非民族高等院校的民族生招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关键字】:生源地 民族生 少数民族 民族构成 分布变化中国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要有各类民族院校承担,但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力支持,加之近年来高校的大幅扩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非民族类高
3、校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民族文化继承,传递,批判,创新中最为活跃,最有生气的力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每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习惯,在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政策和机会上,我们国家都给予了很多的优惠和照顾。从1980年开始教育部在清华,北大,北师大等十所高校举办了民族班,此外有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的一些高校也相继举办了民族班。上世纪末国家审时度势的提出了皆在缩小地区差异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为西部的发展吹响了号角,紧接着国家在1999
4、年高等教育方面又提出了高校扩招政策,推动了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使得甘肃高等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本文通过对西北师范大学生源中民族生的情况深入分析,以期为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普通高校中健康成长,进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提供服务。(一)数据与方法文章分析了西北师范大学20012011十年间生源地数据,考虑到入学前单位较混乱,按照学生生源地进行了分类,统计出了该校十年内学生总数,男女生比例,城乡户口,应届往届生等多种信息的情况与变化趋势,本文主要从民族生角度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于20052007三年间数据中民族属性缺失,仅分析了20012004,20082011八年间的民族状况,这
5、八年数据正好代表了变化较大的两大阶段,不影响整体的趋势,其中主要讨论了2001、2004、2008、2011四年少数民族在省内外的分布变化及原因,其结果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采用excel2003或excel2007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同时使用了ArcGIS软件生成了省内外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图,通过图表和相关图形,对各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二)现象与结果一 甘肃省民族生的构成及分布1 历年省内外生源中民族生人数的变化图一:统计数据20012004,20082011经统计数据可知:历年生源中甘肃省的汉族人数远远高于外省的汉族人数和省内外少数民族人数。甘肃省的汉族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
6、4年以后增长较快,生源中外省汉族人数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从不足20人增长到300人左右,增长率大约为1400%。2003年以前生源中省外少数民族人数高于甘肃省少数民族人数,历年省外少数民族人数变化不大,甘肃省少数民族人数变化比较大,前三年人数有增加有减少,幅度不大,2003以后人数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大约为87%316%,到2010年甘肃省与省外少数民族人数差距达到最大,随后省内少数民族人数减少了,差距也缩小了。总的来说,生源中以汉族学生为主,2008年以后省外的汉族人数也多于省内外少数民族人数,2004年以前生源中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来自省外,2008年以后主要来自于省内。可以看出对于非民族类高校
7、而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也是高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 省内省外少数民族种类的分析图二:统计数据20012004,200820112004年以前甘肃省,外省,总的少数民族种类都呈增加趋势,增幅不大,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满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2004年到2008年期间少数民族种类增多了,且增幅较大。2008年以后生源中总的少数民族种类保持在26,27。甘肃省少数民族种类保持在大约23种左右,主要有回族,藏族,满族,土族,东乡族等。外省的少数民族种类保持在11种左右,主要有回族,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满族等。历年生源中外省的少数民族种类总是多于甘
8、肃省的少数民族种类。2004年两者的差距最小。外省的少数民族种类与总的少数民族种类增长上相似,2004年到2008年间增幅较大。甘肃省的少数民族种类在2010年达到最大, 3 通过甘肃省各个少数民族民族所占比例,对主要少数民族回族和藏族在省内各县分布的分析以及人数较多的满族,土族,东乡族在甘肃省各县分布的分析。2001年生源中甘肃省各个少数民族所占比例依次为:回族37.7%、藏族27.87%、土族16.39%、满族8.20%、东乡族6.56%、蒙古族3.28%;2004年生源中甘肃省各个少数民族所占比例依次为:其中民族不详的占了50.25%、回族31.66%、藏族8.54%、东乡族3.52%、
9、满族2.51%、裕固族1.51%、蒙古族、土族、土家族、朝鲜族均占0.5%、;2008年生源中甘肃省各个少数民族所占比例依次为:回族53.82%、藏族22.49%、东乡族8.03%、土族6.83%、满族5.62%、保安族、蒙古族均占0.80%、仡佬族、哈萨克族、撒拉族、锡伯族均占0.40%;2011年生源中甘肃省各个少数民族所占比例依次为:回族56.30%、藏族22.83%、东乡族7.48%、满族5.12%、土族4.33%、裕固族2.76%、蒙古族、撒拉族、土家族均占0.39%;通过对对比分析四年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回族人数四年都是最多的,藏族人数也较多,仅次于回族,并且两大民族均呈逐年增多的
10、趋势。除此之外,2001年生源中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土族,满族,东乡族。2004年东乡族,满族。2008年东乡族,满族,土族。2011年东乡族,满族,土族,裕固族。因此,对于甘肃少数民族生,决定分析回族、藏族两大民族以及东乡族,满族,土族在甘肃省各县的分布。(1) 历年两大主要少数民族回族、汉族在甘肃省内各县分布及变化图三:统计数据2001,2004,2008,2011从图三中可以看出:2001年甘肃省回族主要分布在张家川县,临潭县,七里河区,武都区,城关区,迭部县。其中合作市,红古区,崆峒区,临夏市,秦州区也有少量的分布。藏族主要分布在凉州区,临潭县,天祝县,武都区。其中甘州区,合作市,临夏
11、市,积石山县,肃州区,永靖县也有少量分布;2004年回族主要分布在张家川县,城关区,临夏市,崆峒区,临夏县,武都区,秦州区。其中临潭县,七里河区,安宁区,西固区,红古区,广河县,靖远县,陇西县,成县,康县,金川区,安西县,凉州区也有少量分布。藏族主要分布在天祝县,夏河县,卓尼县。其中合作市,永靖县,永登县,肃南县也有少量分布;2008年回族主要分布在张家川县,临夏市,广河县,城关区。其中徽县,西固区,七里河区,合作市,临潭县,康乐县,武都区,秦州区分布较多,和政县,积石山县,金川区,安宁区,临夏县,崆峒区,秦安县,平川区,白银区,成县,安定区,东乡县,华亭县,靖远县,两当县,陇西县,肃南县,西
12、和县,夏河县,永靖县也有少量分布。藏族主要分布在天祝县,临潭县,合作市。其中凉州区,永靖县,宕昌县,迭部县,古浪县,积石山县,城关区,肃南县,夏河县,选部县,甘州区,舟曲县,卓尼县也有少量分布;2011年回族主要分布在张家川县,临夏市,崆峒区,城关区,其中康乐县,靖远县,广河县,临夏县,徽县,七里河区,西固区分布较多,安定区,合作市,临潭县,东乡县,积石山县,永靖县,武都区,礼县,灵台县,会宁县,平川区,陇西县,岷县,嘉峪关市,金川区,红古区,永登县,和政县,成县,庆城县,镇原县,正宁县,麦积区,凉州区也有少量分布。藏族主要分布在天祝县,合作市,卓尼县,肃南县。其中临潭县,迭部县,舟曲县分布较
13、多。城关区,碌曲县,积石山县,临夏市,永靖县,文县也有少量分布。总的来看回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内的陇东南地区,如天水、临夏、甘南、陇南、定西、平凉、庆阳、白银;河西的兰州分布较多,其中酒泉、嘉峪关市、张掖、金昌、武威也有少量分布; 藏族聚居区主要在河西的兰州、酒泉、武威、张掖及陇东的临夏、甘南、陇南地区。(2)历年生源中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满族、土族、东乡族在甘肃省内各县的分布及变化。图四:统计数据2001,2004,2008,2011东乡族2001年主要分布在临夏市,东乡县,广河县。2004年主要分布在东乡县,临夏县。2008年主要分布在广河县,东乡县,临夏市,临夏县。2011年主要分布在东乡县
14、,临夏市,广河县,永昌县,永靖县。东乡族的分布范围在扩大,但始终限于甘肃临夏,说明甘肃临夏是东乡族的聚居区,尤其是东乡自治县;满族分布较分散,且人数不多。2001年主要分布在合作市,凉州区,七里河区,秦州区,西固区。2004年主要分布在城关区,白银区,永靖县。2008年主要分布在西固区,白银区,甘谷县,高台县,安宁区,城关区,七里河区,临夏市,庆城县,麦积区,秦州区,通渭县,甘州区。2011年主要分布在天祝县,嘉峪关市,城关区,西固区,陇西县,金川区,临夏市,崆峒区。满族在省内分布分散,兰州,金昌,嘉峪关,张掖,武威,白银,临夏,天水,定西,平凉,庆阳,甘南,陇南都有分布。2001年土族主要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民族高等院校生源中民族生情况分析以甘肃省西北师范大学为例 毕业论文 民族 高等院校 生源 情况 分析 甘肃省 西北 师范大学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9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