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毕业论文.doc
《采煤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煤毕业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安徽理工大学毕 业 论 文(设计)题目 :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论文题目:目 录前言 3第一章、矿井概况 3第二章、煤矿五大灾害 4(一)瓦斯的危害及防治 41.矿井瓦斯的危害 42.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 53.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64.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7(二)火灾危害及防治 81.矿井火灾的危害 82.矿井火灾的分类 93.外因火灾的防治 9(三)矿尘防治121.矿尘的产生及其危害122.煤尘爆炸及预防13(四)水灾危害及治理151.矿进水灾的原因及危害152.地面防治水173.井下防治水174.采掘工作面透水事故的处理19(五)矿井顶板事故防
2、治201.采取局部冒顶的原因、预兆及防治202.采场大型冒顶的预兆及防治21致谢24 矿井五大灾害及防治浅谈作者 王飞 指导教师 张文清 摘要 本文以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为例,对矿井工作面通风设计谈了一些做法。在结合邻面开采资料、根据瓦斯主要为邻近层涌出的特点,采用走向高抽巷技术,能够较好解决邻近层抽采。针对大采长工作面实际,采用双瓦斯尾巷技术,增大了风排瓦斯能力,有效解决了上隅角瓦斯问题。对工作面防尘、防灭火设计也做了介绍。关键词 瓦斯;顶板;防水;防尘;防灭火矿井工作面通风设计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工作。当前,煤矿重特大事故频发,引起了国际国内各界高度关注,造成了不良影响。为了进一步抓好安全
3、生产,在确保矿井生产系统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促进生产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工作面通风设计,是煤矿技术人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本文以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为例,介绍了工作面通风设计方面的一些做法,现叙述如下:(一)矿井概况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位于安徽省颍上县东北部,距颍上县城约20公里,1983年12月26日破土动工,1997年5月14日移交生产,现有4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是年生产能力为400万吨的大型矿井。也是一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年、现生产能力超过800万吨/年、配套800万吨选煤厂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井田东西走向长ll.4Km,南北宽4.5Km,面积约为50平方公
4、里。矿井采用主井、集中运输大巷,分 石门和上下山开拓方式,共划分为四个采区,即东一、东二、西一、西二,全井团划分两个水平,第一水平6lOm,第二水平900m。 谢桥煤矿内主要有颍(上)利(辛)和潘(集)谢(桥)两条公路通过,区外南侧分别有淮(南)阜(阳)铁路和颍(上)凤(台)公路经过,邻近的颍河、西淝河可以通航,并可转接淮河水运;矿区铁路专用线与大京九线相连,附近还有蚌埠、合肥、阜阳三个飞机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矿井自投产以来,先后披授予质量标准化行业级矿井,煤炭行业花园式矿井,淮南市文明单位标兵,淮南市科技先导型企业,安徽省质量管理奖,20 02年通过IS090Ol质量体系认证,当年实现年产
5、原煤446万吨,2003年2月l 6日实现第二个安全生产3周年。几年来,谢桥矿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矿、安全高效”的理念,以创建安全高效、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环境优美的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矿井为目标,强基础、严管理,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呈现出发展快、效益高、活力强的良好局面。 现在,面对新一轮经济快速发展的机遇,奋发有为的矿领导班子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对现有系统实施矿井改扩建,到2012年使矿井达到1000万吨规模。(二)煤矿五大灾害包括:瓦斯(包括爆炸和突出)、火灾、水灾、顶板、煤尘矿井瓦斯是指煤矿井下从煤、岩层中涌出的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甲
6、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独指甲烷。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风速较低时,瓦斯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及冒顶处上部,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地方瓦斯的检查和处理。瓦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即在一定的瓦斯压力和地压力共同作用下,瓦斯能从煤岩体中向采掘空间涌出,甚至喷出或突出。1.矿井瓦斯的危害矿井瓦斯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井下空气中瓦斯浓度较高时,会相对地降低空气中氧气含量,使人窒息死亡。(2)瓦斯爆炸后产生高温,即爆炸产生的热量迅速加热周围空气,一般情况下温度在1850以上;瓦斯爆炸后产生高压,即周围气体温度急剧升高时,就必然引起气体压力的突
7、然增大,一般爆炸后的压力可以达到爆炸前的9倍;瓦斯爆炸后产生正向及反向冲击,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3)某些地区煤(岩)体内的瓦斯量较大时,瓦斯会因采掘活动的影响而以突然的、猛烈的形式被释放出来,同时带出大量的煤(岩),直接造成人员伤亡,设备、设施或巷道的破坏。2.矿井瓦斯涌出及瓦斯等级(1)瓦斯涌出的概念矿井在生产或建设过,煤体受到破坏,贮存在煤体内的部分瓦斯就会离开煤体而涌入采掘空间,这种现象叫做瓦斯涌出。(2)瓦斯涌出的形式1)普通涌出。瓦斯沿着煤、岩体内的微细空隙缓缓地、连续地涌向采掘空间的现象,称为矿井瓦斯的普通涌出。2)特殊涌出。如果煤岩层中含有大量瓦斯,采掘工作进入这些地段
8、时,这些瓦斯就会在极端内,突然大量地涌出,可能还伴有碎煤或岩块,这种现象叫特殊涌出。它包括瓦斯喷出及煤与瓦斯突出。(3)瓦斯涌出量矿井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实际涌进巷道的瓦斯量。表示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方法有两种。1)绝对瓦斯涌出量。单位时间内涌进采掘巷道的瓦斯量,称为绝对瓦斯涌出量。用m3/min或m3/d表示。2)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日产1t煤所涌出的瓦斯量,用m3/t表示。(4)影响瓦斯涌出的因素。1)开采规模。开采范围越大,瓦斯涌出量越大。2)开采深度。开采深度越深,瓦斯涌出量越大。3)煤层瓦斯含量。它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决定因素。瓦斯含量越高,其涌出量就越大。
9、4)地面大气压力的变化。地面大气压力增大,矿井瓦斯涌出量减少;相反,则瓦斯涌出量增大。5)生产工艺。打眼、放炮、落煤时,瓦斯涌出量增加;其余时间瓦斯涌出量减少。6)矿井通风压力。抽出式通风的矿井,瓦斯涌出量大;压入式通风的矿井,瓦斯涌出量见效。7)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顶板管理、采空区管理以及开采层的地质构造都对瓦斯涌出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可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5)矿井瓦斯等级的确定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划分的类型有:1)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且矿井绝对
10、瓦斯涌出量小于40m3/min。2)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或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3/min。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矿井按照瓦斯涌出量的大小和瓦斯涌出的不同形式,划分成不同类型的瓦斯矿井,以便于矿井开采设计、便于矿井的安全管理、便于矿井设备的选择和资金投入。3.瓦斯爆炸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三者缺一不可。(1)瓦斯浓度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在把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5%为爆炸下限,16%为爆炸上限。瓦斯爆炸界限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许多因素的影
11、响。1)可燃气体的混入,使瓦斯爆炸界限扩大。2)惰性气体的混入,降低了氧浓度,使瓦斯爆炸的危险性和爆炸界限降低。3)煤尘掺入可降低瓦斯爆炸下限。4)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越大,爆炸界限范围越大。5)瓦斯与空气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越高,爆炸界限范围越大。(2)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是650750。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当瓦斯含量在7%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火温度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3)氧气浓度当氧浓度低于12%时,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失去爆炸
12、性。正确认识氧含量对瓦斯爆炸的作用,对密闭或启封火区及对封闭火区灭火时,判断火区内有无瓦斯爆炸性均有指导意义。4.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预防爆炸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由于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氧浓度不能低于20%,因此,预防瓦斯爆炸的有效措施,主要从防止瓦斯积聚和消除火源着手。防止瓦斯爆炸应该主要从防止瓦斯积聚和消除火源两方面着手. 1 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1)加强通风。使瓦斯浓度降低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即采掘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不超过05,回风风流不超过1,矿井总回风流中不超过075。(2)加强检查工作。及时检查各用风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查明隐患进行处理,是日常进行瓦斯管理的重要
13、内容。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用的甲烷检查仪器有:光学甲烷检定器、热放式甲烷检定器、甲烷警报器和甲烷遥测警报仪等。90年代以后使用比较先进的TX系列智能便携式气体监测仪和遥测仪器等。(3)对瓦斯含量大的煤层,进行瓦斯抽放,降低煤层及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2 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 (1)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主要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2)瓦斯矿井要使用安全照明灯,井下禁止打开矿灯,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3)严格管理井下火区。(4)严格执行放炮制度。(5)严格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管理工作,局部通风机要设有风电闭锁装置。 (6)瓦斯矿井的电气设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关于防爆性能的规定
14、。 (7)随采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防止机械摩擦火花引燃瓦斯显得日益重要。煤矿井下由于摩擦火花而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不少国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摩擦部件的金属表面溶敷一层活性小的金属(如铬),使形成的摩擦火花不能引燃瓦斯;在铝合金的表面涂各种涂料,以防止摩擦火花的发生和金属中加入少量的铍,降低摩擦火花的点燃性等。(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所谓瓦斯积聚是指瓦斯浓度超过2%,其体积超过0.5m3的现象。防止瓦斯积聚的方法有:1)加强通风。2)严格检查和监测井下瓦斯浓度。3)及时处理积聚瓦斯。4)抽放瓦斯。(2)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则:禁止一切非生产需要的火源
15、下井;对生产中可能发生的热源严加管理;防止热源产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1)加强明火管理。2)消除电器火花。3)防止静电火源。4)防止摩擦火花。5)严格放炮制度。二、矿井火灾防治1.矿井火灾的危害火灾是矿山的五大自然灾害之一。井下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损失、设备设施的损坏,导致生产中断,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直接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矿井火灾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井下发生火灾后,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高温烟流德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会使人员窒息、中毒,严重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2)引起瓦斯、煤尘爆炸。在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火灾不仅会直接导致瓦斯、煤尘爆炸,就是在处理火
16、灾事故中,也极易诱发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从而扩大灾情。(3)产生再生火源。炽热的含挥发性气体的烟流与相接巷道新鲜风流交汇燃烧,火源下风侧可能出现若干再生火源,使煤炭资源大量被烧毁或冻结、损坏机械设备。(4)产生火风压。火风压是指火灾产生的高温烟流流经有标高差的井巷所产生的附加风压。火风压常会造成风流紊乱,使某些井巷的风流方向发生逆转现象,导致受灾范围扩大,容易使灭火人员陷入获区。2.矿井火灾的分类根据发生火灾的原因不同,一般把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1)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指由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外因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火势凶猛、可防性差,可能发生在井下任何地点,但多数发生在井
17、口房、井筒、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安装有机电设备的巷道或工作面内,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往往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2)内因火灾内因火灾又称自然火灾。由于煤炭或其他易燃物自身氧化积热,发生燃烧引起的火灾。内因火灾的特点是发生在有限的条件下,有预兆,燃烧过程较为缓慢,伴生有害气体,不易早期发现,且火源隐蔽,有些发火地点很难接近,灭火难度大,时间长。内因火灾大多数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冒高处以及浮煤堆积的地点。3.外因火灾的防治(1)防止火源的产生1)加强明火管理。严格杜绝火源。严禁将烟火带入井下,严禁井下吸烟,井口房和通风机房附近20m内严禁烟火,也不准用火炉取暖。井下严禁使用灯泡
18、或电炉取暖。2)井下和井口房内不得从事电焊、电焊作业,必须作业时要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执行。3)地面木料场、矸石山、炉灰场与进风井的距离不得小于80m。不得将矸石山或炉灰场在进风井的主导风上风侧,也不得设在表土10以内有煤层的地面上和设在有漏风的采空区上方的塌陷范围内。4)严禁在井下存放用完后剩下的汽油、没有和变压器油。(2)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新建矿井的永久井架和井口房、以井口为中心的联合建筑井筒、平硐与各水平的连接处及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与主要运输巷、回风巷的连接处,井下机电设备硐室,主要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前后两端各20m范围内,都必须用不燃性材料支护。(3)防止电气火灾电气火灾是指发
19、生在各种电气设备上的火灾,常因供电过负荷、电气元件接触不良、操作失误产生电弧火花引起。预防电气火灾的措施是:机电设备应正确选用熔断器(片),正确使用检漏继电器,当电流短路、过载或接地时能及时切断电源;电缆接头必须使用防爆接线盒,严禁使用“鸡爪子”和“羊尾巴”接头;严禁违章使用和操作井下电气设备等。(4)防止摩擦火花引起火灾随着煤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必须做好井下机械运转部分的保养和维护工作,防止摩擦和冲击产生火花,引起火灾。(5)防止火灾扩大1)设置消防材料库。消防材料库的作用是储存消防材料以便发生火灾时迅速而有效地灭火。因此,每一矿井必须在井上下设置符合要求的消防材料库。2)设置防火门。在进风
20、井口、井底车场与井筒连接处、部分专用硐室出口处等位置都必须设置防火铁门。防火铁门必须易于关闭严密,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关闭。3)设置消防水池和井下消防水管系统。每一矿井必须在地面设置消防水池和在井下设置消防管路系统。4)及时发现初起火灾。及时发现初起外因火灾是防止其发展和控制其危害的一个重要措施。除用感觉器官(眼睛、鼻子、皮肤等)来察觉初起火灾外,还可用标志性气体、火灾监测器、温升变色涂料等来科学地判断。(6)外因火灾的灭火方法常用的灭火方法有三种:直接灭火法、隔绝灭火法和联合灭火法。1)直接灭火法。直接灭火法包括以下几种:清除可燃物。将着火带及附近已发热或正燃烧的可燃物挖出并运出井外。这是扑灭
21、火灾最彻底的方法,但是采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涉及范围不大;火区无瓦斯、无煤尘爆炸危险;火源位于人员可直接到达的地点。用水灭火。用水灭火,简单易行,经济有效。其作用是:强力水流把燃烧物的火焰压灭,使燃烧物充分浸湿而阻止其继续燃烧;水有很大的吸热能力,能使燃烧物冷却降温;水遇火蒸发成大量水蒸气,能冲淡灾区空气中氧的浓度,并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因此水有较强的灭火作用。用水灭火应注意的问题:供水量要充足,否则,高温火源会使水分解成具有爆炸性和氢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又称水煤气),带来新的危险;灭火人员一定要站在火源的上风侧,并应保持正常通风,回风道要通畅以便将火烟和水蒸气引入回风道
22、排出;当火势旺时,应先将水流射向火源外围,不要直射火源中心;水能导电,因此,用水扑灭电器火灾时,应先切断电源,然后灭火;水比油密度大,油浮在水的表面,可以随水流动而扩大火灾面积,因此,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灭火过程中,要随时检查火区附近的瓦斯、一氧化碳浓度。用砂子(或岩粉)灭火。把砂子(或岩粉)直接撒在燃烧物体上能隔绝空气,将火扑灭。通常用来扑灭初起的电气设备火灾与油类火灾。用划分灭火器灭火。目前矿山使用的化学灭火器有两类:泡沫灭火器。使用时将灭火器倒置,使内外瓶中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互相混合,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大量充满二氧化碳的气泡喷射出去,覆盖在燃烧物体上隔绝空气。在扑灭电器火灾时,应首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采煤 毕业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