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毕业论文.doc
《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毕业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I.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II.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意义及要求:正当防卫它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我国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一种重要的权利和手段。其目的在于鼓励公民同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排除犯罪的两种事由之一,依法不构成犯罪,而且是法律所鼓励的行为。但是法律避免公民滥用其正当防卫权,我国刑法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才可构成正当防卫,否则就将构成无过失防卫,刑法有针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可采用无限度的防卫
2、权,即特殊防卫权,即使是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需负刑事责任。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内容:本文将通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等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防卫过当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以及无过失防卫权,提出了正当防卫权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IV.主要参考资料:【1】侯国云、么惠君:论“正当防卫”立法的再完善与再修改,载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2】陈璇:正当防卫中风险分担原则之提倡,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1期。【3】陈兴良:论无过当之防卫,载法学1998年第6期。【4】王作富、阮方民:关于新刑法中特别防卫权规定的研究,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3期。【5】房清侠:正当防卫扩张之评判兼论自救行
3、为,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6】王政勋著:正当行为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7】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版。【8】马克昌.比较刑法学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9】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中、下),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版。学习中心名称: 司法助理 专业类学生(学号): 毕业设计(论文)时间:自2011年 9月 10日至2011年 12 月 20 日答辩时间: 年 月 日 成绩:指导教师:陈丽 本人声明 我声明,本论文及其研究工作是由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是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作者: 签字:
4、时间: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简要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为避免其滥用,对其适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为保护公民人身安全,对暴力犯罪规定了特殊防卫的内容。本人主要以1997年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依据,通过对正当防卫的基本概念的阐述,探究其本质和内涵,通过评析正当防卫构成条件的具体内容,说明其构成理论上的模糊性,指出我国正当防卫规定在法条设计上潜在缺陷和弊端,通过对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特殊防卫的对比进行分析,阐述几点自己对正当防卫的认识和理解,从而针对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借鉴国外立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提出自己的关
5、于我国正当防卫制度如何适用及完善的看法和观点。关键词:正当防卫、正在进行、制止、防卫过当、特殊防卫 On several issues of self-defense AbstractSelf-defense is the law of citizens in the country, the public interest ,he or another person, property and other rights have been violated can take proper actions in order to avoid their misuse, the provisio
6、ns applicable to strict conditions, for the protection of citizens personal safety, provides for a special defense violent crime content.In this paper, the criminal code of 1997, based on the provisions on self-defense, through the exposition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self-defense, look at the nature
7、 and content ,constitutes self-defense through the assessment of the specific content , constitutes a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ambiguity that chinas self-defense provision in the law of the potential design flaws and defects, through the self-defense and defense, special defense of comparative
8、 analysis, a few points of their own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self-defense, which exist in practice for the relevant issues, learn from foreign legislative provisions on self-defense system , to make their own system on how to apply our self-defense and improve the views and perspectives. Key
9、words :self-defense, going to stop, defense ,special defense 目 录引言IX一、 正当防卫的基本内涵X(一)、正当防卫的的概念X(二)、新、旧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规定的对比X(三)、正当防卫制度正当化的依据XI二、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与特征XIII(一)、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XIII1、必要条件XIII2、时间条件XIV3、限度条件XIV4、对象问题XV(二)、正当防卫的特征XVII1、防卫性XVII2、损害性XVIII3、强度受限性XVIII第三章 防卫过当XIX(一)、防卫过当的特征XIX1、犯罪性XIX2、前提的正当性XIX3、防卫
10、性XIX 4、行为的过当性XIX(二)、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XIX(三)、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XXI(四)、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XXIII1、基本适应说XXIII2、需要说XXIII3、必需说XXIII4、适当说XXIV四、特殊防卫XXVII(一)、特殊防卫的概念XXVII(二)、正当防卫与特殊防卫的区别XXVIII五、我国正当防卫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XXX(一)、我国现行正当防卫制度存在的问题XXX(二)、对完善正当防卫制度的建议XXXI结束语XXXV致谢语XXXVI参考文献XXXVII引 言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法律赋予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一种重要权利和手
11、段,是法律赋予公民在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可采取的正当行为。其目的是鼓励公民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作斗争,从而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及公民的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1997年3月14日,我国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在对正当防卫进行规定的同时,将特殊防卫权立法化,实现了我国当代刑事立法史上的突破,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正当防卫立法的传统格局,但也带来了刑法价值层面上的问题,引发众多学者从司法适用的角度对正当防卫条款的用语解释、具体使用的等展开了探讨。我认为,我国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既不同于人类远古时代的正当防卫,也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正当防卫,而是在借鉴古今
12、中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当防卫制度。一、正当防卫的历史沿革和立法取向正当防卫对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都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从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方面来看, 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措施是刑罚无法取代的。从习俗到法律、从观念到学说, 正当防卫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 它萌生于复仇, 蜕变于私刑, 历史渊源一直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作为法律制度在刑法中地位的真正确立, 是1791 年的法国刑法典。可以说, 现代意义上的正当防卫制度, 是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所鼓吹的天赋人权论的产物。我国刑法中的正当防卫, 是在总结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时期
13、的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的, 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草案第33 次稿规定:“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采取正当防卫行为, 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979 年颁布的刑法基本上保持了正当防卫条款的原貌, 只是防卫过当“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修改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可见, 立法的取向是逐渐放宽对正当防卫的限制二、正当防卫的基本内涵(一)、正当防卫的概念我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利免受正在进
14、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二)、新、旧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规定的对比1979年刑法关于正发防卫制度的规定是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初期、顺应时代要求的产物,应该说有其历史背景,因而存在着构成要件较为苛刻,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的缺憾,加之没有无过当防卫权的规定,由此产生了公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差,打击犯罪不力、很少有人敢于挺身而出同犯罪斗争的社会结果,甚至出现了看到有人犯罪就躲,认为事不关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怪现象。随着有识之士的呼吁,立法者结合当时国情制定了1997年刑法典,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新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较旧
15、刑法有了以下变动:1、增加了利益的内容,扩大了保护对象范围。2、增加了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内容,从而使正当防卫的概念更加明确,也为正当防卫的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标准。3、放宽了防卫限度的条件。79年刑法规定,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是防卫过当,而新刑法则修改为正当防卫的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可见,新正当防卫的限度大大放宽,在确定防卫行为是否应负法律上的刑事责任时,必要限度成为参照标准而不再是绝对标准。4、规定了无过当之防卫,即绝对正当防卫。这是新正当防卫制度较正当防卫制度的最重要的修改。5、将正当防卫行为由“应当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改为“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16、这一修改消除了对过当行为处罚上的误区,使减轻或免除处罚成为法定的硬性规定,即某一加害行为只要认定为防卫过当,在坚持加害者负刑事责任的同时,必须予以减轻或免除处罚,而不象以往那样在综合防卫过当的动机、手段、时间条件、危害后果等基础上决定是否给予减轻或免除处罚。(三)、正当防卫制度正当化的依据就我国新刑法中正当防卫概念的规定,与德、法等一些国家现行刑法中正当防卫的规定进行比对:德国现行刑法典第32条规定:“1、正当防卫不违法。2、为使自己或他人免受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而实施的必要防卫行为,是正当防卫。”第33条规定:“防卫人由于惶恐、害怕、惊吓而防卫过当者,不负刑事责任。”法国1994年刑法典第12
17、2-5条规定:“在本人或他人面临不法侵害之当时,出于保护自己或他们正当防卫之必要,完成受此所迫之行为的人,不负刑事责任,但所采取的防卫手段与侵害之严重程度之间不相适应之情况除外。为制止侵害某项财产的重罪而完成除故意杀人之外的防卫行为,在此种行为系实现目的所绝对必要,所采取的防卫手段与犯罪行为严重程度相一致时,完成该防卫行为的人不负刑事责任。”第122-6条规定:“完成下列行为的人,推定其进行了正当防卫:1、夜间击退破门撬锁、暴力或诡计进入其居住场所之行为者;2、对盗窃犯或暴力抢劫进行自我防卫者。”瑞士刑法典第33条规定:“遭受非法之攻击,或可能遭受直接攻击之人及其他任何人,均有权采用与该情况相
18、当之方式,对此攻击加以防御。防卫过当者,法官依自由裁量减轻其刑,因过于激奋或惊慌失措而防卫过当者不罚。”日本1908年刑法典第36条规定:“1、为防卫自己或他人之权利,对于急迫的不正当侵害而采取的出于不得己的行为,不处罚。2、超过防卫限度的行为,根据情节,可以减轻或免除其刑罚。”但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三、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与特征(一)正当防卫的构成条件公民享有正当防卫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民可以任意
19、实施防卫。刑法中规定正当防卫是一种在紧急状态下才产生的权利。因此防卫权是基于保护合法权益的需要派生出来的一种权力。正当防卫权只有正确地、恰当地行使,才符合刑法设立正当防卫制度的目的。否则,不仅不能达到保护合法权利的目的,反而危害社会,从而酿成新的违法犯罪。因此,行为是不是正当防卫是有一定的规格和标准的,而这一规格和标准也就是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1、必要条件根据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五个要件:(1)、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权利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这种不法侵害可能是针对国家、集体的,也可能是针对自然人的;可能是对本人的,也可能是针对他人的;可能是侵害
20、人身权利,也可能是侵害财产或其他权利,只要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施的行为,即符合本要件。(2)、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所谓“不法侵害”,指对某种权利或利益的侵害为法律所明文禁止,既包括犯罪行为,也包括其违法的侵害行为。(3)、必须是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正当防卫的目的是为了制止不法侵害,避免危害结果发生,因此,不法侵害必须是正在进行的,而不是尚未开始,或者已实施完毕,或者实施者确已自动停止。否则,就是防卫不适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4)、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及正当防卫不能对没有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的第三者(包括不法侵害者的家属)造成损害。(5)、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
21、害。正当防卫是有益于社会的合法行为,应受一定限度的制约,即正当防卫应以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为限。另一方面,不法侵害往往是突然袭击,防卫人往往没有防备,骤然临之,情况紧急,精神高度紧张。一般在实施防卫行为的当时很难迅速判明不法侵害的确实意图的危险程度,也没有条件准确选择一种恰当的防卫方式、工具和强度来进行防卫。因此,只要不是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都应当属于正当防卫。2、时间条件我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依据刑法规定,正当防卫行为的实施必须在不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正当防卫的几个问题 毕业论文 正当防卫 几个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