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设计)基于项目化, 模块化的课程设计13554.doc
《论文(设计)基于项目化, 模块化的课程设计1355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设计)基于项目化, 模块化的课程设计13554.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罗耀军摘要:针对高职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应用基础课程-数据库应用基础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基于项目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并分析课程各级台阶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解决办法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模块化;课程;设计一、引言根据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职业能力,以典型的工作项目构建高职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的组织基于项目化课程的知识点,建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设计,在充分的分
2、析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形成课程目标后,笔者以一个典型的“学分制管理”数据库应用项目为“底盘”,采用竖“木桶”方式理顺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模块,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并分析课程各级台阶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解决办法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完成项目化、模块化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化、模块化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的学生不仅能掌握基于项目化课程的必备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职业岗位竟争能力。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一)课程定位数据库应用基础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应用基础课程,它的前序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
3、础,后续课程是各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技术。本课程位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过渡到各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中间,是各专业数据库应用方向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操作能力、代码编写能力和初步具备应用项目的开发能力。课程定位表如表一所示。表一: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定位计算机文化基础数据库操作能力代码编写能力初步项目开发能力数据库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数据库应用项目开发方法,对已知的关系数据库模型,在VFP平台的项目管理器中,熟练地完成数据库管理的操作,具备数据库操作能力;学生能正确理解关系数据库模型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类、对象、属性、事
4、件与方法等概念,熟练掌据数据库管理的命令和程序设计方法,具备代码编写能力;学生能正确构造关系模型,理解模块程序中变量的作用域,熟练掌据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懂得应用项目集成的实现,初步具备数据库应用项目的开发能力。项目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敬业、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的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三、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设计(一)项目化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依据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笔者根据学生熟悉的数据,开发学分制管理软件项目,为本课程项目化组织教学内容的“底盘”。从项目驱动入手,介绍数据库应用软件,包括应用项目简介、操作应用项目、创建项目文件、创建数据库、创建用户界面,以
5、系统的掌握项目操作完成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然后,逐项介绍创建的理论,包括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操作及应用、查询和视图设计、表单界面设计、任务驱动程序代码设计、报表和标签设计、菜单设计、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发布,以理论够用为原则。(二)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数据库应用基础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应用基础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基础有差异,在项目驱动核心内容统筹安排的基础上,设计三级台阶,并模块化的组织课程知识点,灵活有效的实现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一级台阶:培养学生数据库应用的动手能力,简称“入门”。学生能正确理解数据库应用项目开发方法,对已知的关
6、系数据库模型,在VFP平台的项目管理器中,熟练地完成数据库的操作。“入门”是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必须掌握。二级台阶:培养学生获得证书的能力,简称“考证”。学生能深入理解关系数据库模型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类、对象、属性、事件与方法等概念,熟练掌据管理数据库的命令和程序设计方法。“考证”主要针对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VFP的考证。三级台阶: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数据库应用项目的开发能力,简称“开发”。学生能正确构造关系模型,理解模块程序中变量的作用域,熟练掌据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懂得应用项目集成的设计。通过“开发”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数据库应用基础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的方案如
7、表二所示。表二: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化设计掌握一级台阶:“入门”二级台阶:“考证”三级台阶:“开发”模块一:应用项目开发基础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3应用项目的组装;表单驱动代码的效果;VFP 6.0应用环境操作;项目管理器中表的基本操作方法。数据库模型和数据类型的概念;类、对象、属性、事件与方法的概念。模块二:数据库设计方法关系模型中实体和关系与二维表的描述;数据库完整性的实现。关系数据库中表的记录、字段、域、主码和表间联系的外部关键字的概念。构造关系模型的方法,关键是表间1:1、1:N和M:N联系的外部关键字设计方法。模块三: Visual FoxPro表达式常量、变量、函数和表达式的正确使
8、用。不同类型的常量、变量、函数和表达式的 灵活转换。模块四:数据库操作及应用数据库及表管理的菜单操作和命令操作的对比实现,数据库应用的基本方法。命令的熟练运用。模块五:查询与视图查询与视图的概念;查询设计器、视图设计器的使用。SQL查询与视图命令的灵活应用。模块六:程序设计程序的基本概念;程序文件的建立、修改与运行;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和循环程序的设计方法。循环结构控制表记录操作的设计及结构程序的嵌套实现。模块程序中变量的作用域和模块调用时参数的传递。模块七:表单设计表单设计中常用的容器和控件;它们的常用属性、事件和方法;驱动事件自定义方法的对象引用(绝对引用和相对引用的两种方式)及基本代码编写
9、。深入表单及设计在表单内的容器和控制对象的驱动事件代码编写。应用项目功能模块的表单或表单集设计;测试表单集方法;创建表单的新属性和新方法。模块八:报表与签标报表(或签标)向导或设计器的操作,实现报表(或签标)的数据源、布局和定制;列报表、行报表、一对多报表及多栏报表的带区设计。调用报表的数据传送,实现报表数据刷新的代码编写。模块九:菜单设计菜单设计器设计操作,能定制下拉式菜单和快捷菜单。了解编程方式定义菜单。顶层表单添加下拉式菜单的方法;快捷菜单的灵活运用。模块十:应用系统的集成和发布应用项目的集成、连编及发布;安装磁盘的制作。主程序和项目信息文件的“排除”与“包含”的设计。(三)台阶式模块化
10、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及解决办法1.一级“入门”台阶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及解决办法重点内容:应用项目的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设计,数据类型的定义,数据库的操作和应用方法,结构化程序的设计方法,用户界面设计和面向对象的代码设计,应用项目的集成。难点内容: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理解及操作命令运用的掌握;解决办法:在如何设计关系数据库,不要过多地讲述设计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只明确的给出了设计关系数据库步骤,按照我们给出的步骤,设计出的数据库就是一个好的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的完整性理解,一方面用图示法给学生可视地看到关系数据库中表表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是一对一还是一对多(或多对一),另一方面对表中的数据
11、,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演示插入、删除和修改的操作,看到表间数据一致性变化的过程;查询等命令的掌握,设计四步解决:命令格式,命令功能,格式说明,命令应用。2.二级“考证”台阶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及解决办法重点内容:数据类型的灵活运用、SQL查询及结构化程序的深入掌握;难点内容:数据类型的灵活运用及结构化程序的深入掌握;解决办法:采用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摸拟软件二级Visual FoxPro教学与实战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精选典型的范例,课堂讲解数据类型的灵活运用、结构化程序编写的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考试软件提供的大量练习题来提高自己的读程和编程能力;最后实战测试。3.三级“开发”
12、台阶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及解决办法重点内容:构造关系模型的方法, 模块程序中变量的作用域和模块调用时参数的传递,表单集的驱动。难点内容:模块程序中变量的作用域和模块调用时参数的传递。解决办法:剖析学生熟悉的软件项目“学分制管理”,给学生一个项目开发的系统逻辑思维,选定有代表性的模块,按界面的驱动对象,由浅入深地分析模块程序中变量的作用域和模块调用时参数的传递方法。(四)融“教、学、做”为一体教学模式1.一级“入门”台阶的教学模式本院建设有广西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一级“入门”台阶的教学情境主要设计在基地的“软件实训室”,通过多媒体的大屏幕、电子教
13、室控制软件,学生一人一机视听教师的演示和讲授,模仿操作、触类旁通的学习和实训。课程模块化的分步教学,项目的现场教学,充分体现课程“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2.二级“考证”台阶的教学模式二级“考证”台阶的教学情境主要设计在基地的“软件实训室”和“第二课堂”(本院软件技术专业的大部分学生均有电脑),教师教会学生使用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VFP考试摸拟软件,学生自主的在第二课堂学习,充分体现课程“做中学”的教学模式。3.三级“开发”台阶的教学模式三级“开发”台阶的教学情境主要设计在基地的“软件实训室”和“导师工作室”,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初步具有数据库应用项目的开发能力后,导师根据各专业对数据库应用
14、的需求,摸拟行业实际工作岗位数据库应用的项目,的开发进行实战式训练,在团队协助中提升学生“创作”与“应用”的职业能力。四、结束语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以一门具体的课程说明了设计方法,不仅对本课程的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对其它课程的建设也具在参考价值的作用。另外,打造精品课程需要一支校企合作的优秀教学团队,教师在团队的建设中提升职业能力,才能实施好课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还要发大力气建设网络课堂,让更多的学员共享精品课程的学习。参考文献: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42应力恒.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15、,2008年8月1日,旬刊 总第314期3楼一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第7期第27卷总461期4林娟、刘锂.VFP数据库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浅谈J.时代教育,1672-8181(2008)02-0057-015穆红涛.基于协作学习的高职数据库技术课程教学设计J.科技教育创新,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0期6田峰.数据库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教育创新,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0期(原刊于职教论坛2009年4月)Editors note: Judson Jones is a meteorologist, journalist and photographe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设计基于项目化 模块化的课程设计13554 论文 设计 基于 项目 模块化 课程设计 1355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