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课件.ppt
《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4/2,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4.1采场围岩支承压压力分布形态 4.2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 4.3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与矿山压力显现间的关系 4.4采场矿山压力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 4.5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监测方法,第四章 第1页,本章目录,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本章特点学习难点,有较多的基本概念支承压力、内外应力场概念,采场支承压力分布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 采场矿山压力显现和上覆岩层运动之间的关
2、系,第四章 第2页,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煤(矿)层采出后,在围岩应力重新分布的范围内,作用在煤(岩)层和矸石上的垂直压力。高于和低于原岩应力的整个区域 支承压力来源于重量。在单一自重应力场条件下,若煤(岩)层水平赋存,则其支承压力的分布见图4.1所示:,4.1采场围岩支承压压力分布形态,4.1.1 支承压力及基本概念,第四章 第3页,特点,概念,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图4.1 上覆岩层运动状态与支承压力分布,第四章 第4页,(a),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图4.1 上覆岩层运动状态与支承压力分布,(b),
3、第四章 第5页,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1)支承压力大小表达式,直接覆盖岩梁的单位重量 直接覆盖岩梁悬跨度部分传递至该处的作用力,第四章 第6页,来源,2)支承压力与支承压力显现的关系,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支承压力的存在是绝对的。支承压力的显现是支承压力作用的结果,就其显现的形式和程度而言,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支承压力与其显现有时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情况,第四章 第7页,思考,4.1.2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回采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的分布可分为四个区域,即工作面前方的原岩应力区(A)、应力增高区(B)、工作面后方的应力降低区(
4、C)和应力稳定区(D)。,在工作面中部沿走向作一剖面,(如图4.2所示)。其分布的基本规律:,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第四章 第8页,在工作面采空区沿倾斜作一剖面,(如图4.3所示)其分布的基本规律:,即在采空区存在应力降低区C,煤柱上存在高应力区B2,以及上一个工作面采空区的压力稳定区D。,影响因素,原岩应力、采空区的形状和尺寸、采空区上覆岩层的性质及动态、煤柱的强度及其周围采动状况以及煤层的开采厚度等。,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图4.2 采煤工作面前后方的应力分布,第四章 第9页,工作面前方应力变化区;工作面控顶区;垮落岩石松散区;垮
5、落岩石逐渐压缩区;垮落岩石压实区;A原岩应力区;B应力增高区;C应力降低区;D应力稳定区,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图4.3 已采区及其两侧煤柱的应力分布,第四章 第10页,A原岩应力区;B1、B2应力增高区;C应力降低区;D应力稳定区,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4.1.3 关于两个应力场的理论,研究证明,对应不同的开采深度和煤层强度条件,采场 周围煤层上支承压力分布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第四章 第11页,单弹一的性分布,出现塑性破坏区的分布,出现内应力场的分布,图4.4 不同阶段支承压力分布规律,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
6、关系2,2)内应力场的范围及存在条件,内应力场的出现是以存在塑性区为前提的,煤层不出现塑性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内应力场。,或,开采深度H及集中系数Kmax越大,则塑性区范围将越大;煤层强度越高(即单轴抗压强度c值越大),在同样深度条件下塑性区的范围将越小;在一定采深和既定煤层条件下,塑性区范围与煤层开采厚度成正比。,第四章 第12页,存在条件,满足相应条件的判别式为:,结论,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3)内应力场压力的大小及影响因素,同时运动的岩层数目及各岩梁的重量。参与运动的岩梁数目越多,各岩梁的厚度及强度越大,则内应力场的压力越大。内应力场中的最大支承压力值与分
7、布范围(S0)大小成反比,由下部岩梁裂断位置所决定的内应力场范围越小,则压力峰值将越高。改变采场支架的阻力,可以改变内应力场应力的大小和分布。,第四章 第13页,支承压力可由下式表达,影响因素:,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4)外应力场应力分布特点及其稳定条件,外应力场应力稳定需要以下两个条件:,采场(工作面)停止推进;基本顶运动停止。,第四章 第14页,分布特点:,采深达到一定的界限后,同时存在弹性区和塑性区,基本顶端部裂断前 基本顶端部裂断前,范围扩展到最大值,范围收缩到最小,5)关于基本顶的作用问题,作为传递上覆岩重的介质,基本顶起着中间垫层和支托层的作用,即上覆
8、岩层压力只有通过它才能传递到煤层的各个部位;基本顶本身就是支承压力来源的一个组成部分。,采场围岩支承压力及矿压显现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2,4.2 采场支承压力分布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4.2.1 采场推进过程中前方支承压力分布与上覆岩层运动间的关系,支承压力分布与显现变化划分为三个阶段:,第四章 第16页,从采场推进开始至煤壁支承能力改变(即煤壁附 近煤体进入塑性状态)之前。煤体没有破坏,弹性压缩;,显现分布:,第一阶段:煤体特点:压力特点:,一条高峰在煤壁上的单调下降曲线(如图4.5a);,与压力分布曲线相同。即煤壁没有进入塑性状态,各岩梁的跨度相等,同一位置的传递系数相同。,采场围岩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岩 支承 压力 显现 岩层 运动 关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7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