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的检测ppt课件.pptx
《黄曲霉毒素的检测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曲霉毒素的检测ppt课件.ppt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真菌毒素简介,是真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在食品或饲料里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对人类和动物都有害,真菌毒素简介,黄曲霉毒素的起源,第一次发现黄曲霉毒素的起源事件:1960年,英国发现有10万只火鸡死于一种以前没见过的病,被称为“火鸡X病”,主要症状为食欲减退,羽翼下垂,染病后昏睡死亡,死时头脚向后伸。解剖可见肝出血、坏死,肾肿大。再后来鸭子也被波及。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饲料。这些可怜的火鸡和鸭子吃的是花生饼。花生饼是花生榨油之后剩下的残渣,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禽畜饲料。科学家们很快从花生饼中找到了罪魁祸首,一种真菌产生的毒素。它被命名为“aflatoxin”,就是
2、现在所说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点击录入内容,点击录入内容,点击录入内容,点击录入内容,显微镜下的黄曲霉,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意义,毒性极强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仅次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意义,毒性极强急性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慢性毒性:肝脏损害,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脾脏和胰脏也有轻度的病变。,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意义,存在极其广泛主要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及各种坚果中。家庭自制发酵食品等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
3、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未能及时晒干或储藏不当的粮食容易产生,在农作物正常的生长期中也可以形成。,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意义,存在极其广泛中药中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有:种子、果实、粮谷类中药材或含此类药材的中成药;发酵类中药;贮存期中药材、中成药;油性成分多的中药材,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意义,国际上对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越来越多,黄曲霉毒素的种类及性质,根据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荧光颜色的不同,分为B族和G族两大类及其衍生物,ACCD PPT,B族:蓝色荧光,1,G族:黄绿色荧光,2,1,2,黄曲霉毒素的种类及性质,生长温度最低6-8,最高达44-46,32时黄曲霉毒素B1的产量最高。,黄曲霉毒素的种类及
4、性质,化学结构结构类似,目前发现约20余种,已分离鉴定出12种: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基本结构: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黄曲霉毒素的种类及性质,化学结构,主要分子型式,B1,B2,G1,G2,M1,M2,M1是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M1、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最常见、毒性及致癌性最强,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式,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式,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原理:抗原、抗体反应,第一次发
5、现黄曲霉毒素的起源事件: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饲料。大米、植物油 10,微柱筛选法:半定量,测总量追根溯源,最大的嫌疑是饲料。黄曲霉毒素危害极大,应引起重视这些可怜的火鸡和鸭子吃的是花生饼。中药中容易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有:种子、果实、粮谷类中药材或含此类药材的中成药;慢性毒性:肝脏损害,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致癌有关.薄层层析法:灵敏度低,定量困难中性溶液及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B1、G1荧光遇水要淬灭,检测前需要衍生化花生饼是花生榨油之后剩下的残渣,富含蛋白质,是很好的禽畜饲料。测定: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
6、5l、10l、15l、20l、25l,注入色谱仪,绘制标准曲线。黄曲霉毒素现有检测方法介绍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液体标液(B1B2G1G2=10.历年中国药典标准收载状况中性溶液及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黄曲霉毒素在样品中分布不均匀原理:抗原、抗体反应,,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式,理化性质,相对分子量为312-346,难溶于水、易溶于油,甲醇、丙酮和氯仿等有机溶剂,但不溶于石油醚、己烷和乙醚中,中性溶液及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强酸性溶液中稍有分解,强碱溶液中分解迅速,纯品为无色结晶.在紫外光灯下,B1、B2发蓝色荧光,G1、G2发绿色荧光,耐高温,一般烹调温度不能
7、破坏,B1的分解温度为268,紫外线对低浓度黄曲霉毒素有一定的破坏性,黄曲霉毒素现有检测方法介绍,薄层层析法:灵敏度低,定量困难HPLC-紫外检测法:不衍生,灵敏度低,采用UPLC可以增强灵敏度HPLC-荧光检测法:需衍生,灵敏度高(目前药典采用此法),黄曲霉毒素现有检测方法介绍,免疫化学分析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快速、简便、单一毒素、假阳性多免疫亲和柱-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无毒、假阳性多微柱筛选法:半定量,测总量一步式黄曲霉毒素检测金标试纸法:快速、现场大批量初筛HPLC/MS/MS:不衍生,灵敏度高,假阳性少,成本高,色谱学方法,黄曲霉毒素现有检测方法介绍,免疫学方法,ELISA,胶体金
8、,黄曲霉毒素现有检测方法介绍,2005年增补本附录:第一次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测定法,历年中国药典标准收载状况,2010年版一部正文:僵蚕、陈皮、酸枣仁、桃仁、胖大海品种项下增加了黄曲霉毒素残留量检查附录:继续收载了黄曲霉毒素测定法,历年中国药典标准收载状况,历年中国药典标准收载状况,2010年版一部第二增补本:修订了附录方法删除了流速规定增订了另一种衍生方法:即光化学衍生法取消了免疫亲和柱的品牌规定,2015年版总则草案,历年中国药典标准收载状况,增加了第二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附注:当测定结果超出限度时,采用第二法进行确认,2351 黄曲霉毒素测定法,2015年版总则草案,历年中国药典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曲霉 毒素 检测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