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必修一同步配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课件.pptx
《人教化学必修一同步配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化学必修一同步配套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ppt课件.pptx(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交叉分类法:依据物质的不同属性同时按照多种标准 将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1、交叉分类法(同一事物),一、常见的分类方法,2、树状分类法(同一类事物),1、单质的分类,二、物质的分类,2、氧化物分类,3、酸的分类,4、碱的分类,5、盐的分类,4,三、分散系1、分散系定义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 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分散质:分散系中被分散的物质。分散剂:分散系中容纳分散质的物质。,2、分散系的分类,按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分9类。,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可分3类,溶液、浊液、胶体,3、胶体,(1)胶体定义,胶体是指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11
2、00nm的分散系,往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2)Fe(OH)3胶体的制备,(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特性光束通过胶体时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现象。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的散射形成的。,应用:区分溶液与胶体,布朗运动胶体粒子在分散系中做不停地、无序地运动。是由于分散剂分子对胶粒无休止地随机撞击产生,不是胶粒专属,溶液中的离子(或分子)、水中的花粉等也有此现象。,7,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就向某一极做定向运动。溶液中的离子在通电时也能发生定向移动,不可用来区分溶液与胶体。应用:高压除尘,使胶体微粒凝聚成更大的颗粒,形成沉淀,
3、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叫胶体的聚沉。,(4)胶体的聚沉,8/11,四、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注意:(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范畴:化合物(2)酸、碱、盐、部分金属氧化物、水是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1、电离:物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NaCl=Na+Cl-,五、电离方程式,2、电离方程式: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点:,(1)元素守恒(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数目相等),(2)电荷守恒(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4、,(3)电离过程中,原子团不拆开,4、酸、碱、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做酸,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做碱,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六、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做离子反应方程式。(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写离子方程式),1.定义: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叫做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3.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CuCl2BaSO4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把难溶的、难电离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上述化学方程式可拆
5、写成:Cu2SO42Ba22Cl=Cu22ClBaSO4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Ba2SO42=BaSO4检查离子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七、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条件之一:有沉淀生成,条件之二:有挥发性物质生成(放出气体),条件之三:有难电离物质生成(弱酸、弱碱、H2O),1.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变化的反应叫非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反应是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2)还原反应是反应物所含某种或某些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还原反应的特
6、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八、氧化还原反应与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 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还原剂: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的 物质,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进行分析:,思考:电子的转移与元素的化合价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3.氧化剂和还原剂,4、常见的氧化剂、还原剂,(1)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易得电子,高价态物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O2,Cl2 高价的氧化物:CuO,Fe2O3 高价的含氧酸及其盐:KMnO4,K2Cr2O7,浓H2SO4,HNO3,KClO3某些阳离子:Fe3+,H+,(2)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低价
7、态物质,活泼的金属单质:K,Na,Mg,Fe,Al某些非金属单质:H2,C变价元素的低价态物质:CO,Cu+某些阴离子:I-,S2-另外,具有中间价态的化合物,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既能得到电子又能失去电子,既能做氧化剂又能做还原剂,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5、物质氧化性与还原性的比较:,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1、双线桥表示同种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转移电子的情况双箭头分别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箭号起、止为同一种变价元素。标出得与失电子及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九、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2、单线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反应前后电子的转移情况用线桥将反应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化 必修 一同 配套 第二 化学物质 及其 变化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6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