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名师课堂阶段检测: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名师课堂阶段检测: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名师课堂阶段检测: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Word版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田间种植的三倍体香蕉某一性状发生了变异,其变异不可能来自()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 D环境变化解析:基因重组只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而三倍体香蕉的繁殖属于无性生殖。答案:A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因某些原因使果蝇号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变异 B基因重组C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解析:DNA分子缺失了一个基因,涉及基因数目的改变,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答案:A3下图所示细胞代表四个物种的不同时期细胞,其中含有染色体组数最多的是()解析
2、:在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选项相同染色体有3条,应分为3个染色体组;B选项6条染色体两两相同,也应分为3个染色体组;C选项无同源染色体,应为1个染色体组;D选项相同染色体4条,应分为4个染色体组。答案:D4人类苯丙酮尿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改变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改变解析:人类苯丙酮尿症是将苯丙氨酸转变成酪氨酸的酶遗传缺陷造成的一种疾病,属于基因突变范畴。答案:A5下列变化属于基因突变的是()A玉米子粒播于肥沃土壤,植株穗大粒饱;播于贫瘠土壤,植株穗小粒瘪B黄色饱满粒与白色凹陷粒玉米杂交,F2中出现黄色凹陷粒与白色饱满粒C在野外的棕色猕猴中出现了白色猕猴
3、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第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解析:A选项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而B选项为基因重组,D选项中多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答案:C6有关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B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C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D细胞分裂的中期不发生基因突变解析: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不同的;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不是由环境决定的;一个基因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在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时,基因突变多发生在分裂间期,如果有外来因素影响,基因突变可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任何时期。答案:C7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同源染色体
4、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C纯合子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解析: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答案:C8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及其上面的部分基因,下列选项的结果中,不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是()解析:A中染色体缺失了部分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B属于染色体片段的易位,也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D中属于染色体片段颠倒,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中属于基因突变(bB)。答案:C9利用月季花的枝条扦插所产生的后代与利用月季花的种子播种所产生的后代相比,关于其变异来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者不会发生变异,后者有很大的变异性B前者一定不会发生基因
5、重组,后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前者一定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后者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前者一定不会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后者可能因环境影响发生变异解析:扦插属营养繁殖的一种,不会发生基因重组,但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种子繁殖属有性生殖,在产生种子的过程中,由于有基因重组,所以由种子发育形成的个体与亲本相比,有一定的差异性。答案:B10家系图中最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遗传病、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的依次是()A BC D解析:中出现“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的父亲表现正常,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性患者后代中男性全部患病,女性正常,女性患者的父
6、亲患病,可以判断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患者全部为男性,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中男性患者的女儿全部为患者,可以判断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答案:C11下列遗传病遵循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是()A抗维生素D佝偻病 B原发性高血压C青少年型糖尿病 D猫叫综合征解析:原发性高血压和青少年型糖尿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猫叫综合征为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答案:A12(2011安徽高考)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具有很强的摄碘能力。临床上常用小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治疗某些甲状腺疾病。但大剂量的131I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积聚在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A插入DNA分子引起插入点后的碱基序列
7、改变B替换DNA分子中的某一碱基引起基因突变C造成染色体断裂、缺失或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D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解析:131I不能插入DNA分子中,也不能替换DNA分子中的碱基;大剂量的放射性同位素131I会导致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上皮细胞属于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后不会遗传给下一代。答案:C13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只含有一条染色体单倍体是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单倍体只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A BC D解析:单倍体是指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形成的
8、,人们对植物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也可得到单倍体。答案:B14下列关于作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把两个小麦优良性状结合在一起常采用杂交育种方法B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单倍体育种C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一定是纯合的二倍体D袁隆平培育的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解析:在育种过程中,将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集中到一个个体上,通常采用杂交育种选育获得;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常采用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单倍体育种不能产生新基因,因此不能形成抗病的水稻品种;单倍体若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得到的植株是纯合的二倍体,若单倍体含有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则加倍以
9、后不一定是纯合子;袁隆平采用杂交育种原理,选育出高产、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答案:A15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解析:因为分裂间期所占周期时间长,所以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项中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在视野内看到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细胞;C项中因为观察的标本已经是死细胞,所以没法看到动态的变化;D项中低温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变异的原理是一样的。答案:C16(2010新课标全国卷)
10、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解析: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否为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细胞中基因的不同,即基因的DNA序列。答案:B17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项工作是测定人类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假定通过该项技术测定了一个不含致病基因的正常人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和甲、乙、丙、丁四个表现型正常的人对应的染色体,其结果如下表表中未涉及的染色体的DNA与正常DNA(未
11、发生基因突变的DNA)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染色体正常人甲乙丙丁1116A测定人类基因组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是要测定人的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DNA序列B若上述四人中甲、乙为女性,丙、丁为男性,则甲和丁、乙和丙组成家庭更符合优生要求C若符合优生要求的上述两家庭各生一女A和一男B,则A、B婚配生出一个具有两种病后代的概率是1/256D若表中未标明碱基的那条链为模板链,则甲个体第11条染色体上的DNA转录成的密码子为CAU解析:人的一个染色体组只含有23条染色体,由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存在一部分不相同的区域,所以X、Y染色体均需测序。由表中看出,发生的基因突变是:甲、丙的第11
12、条染色体的基因,乙、丁的第16条染色体基因。由于四人均表现正常,可见均为隐性突变,设甲、乙、丙、丁四人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甲、丁婚配生的女A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4,乙、丙婚配生的男B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为1/4,A、B婚配所生后代两病兼患基因型为aabb,概率为1/161/41/41/256。答案:A18下面是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该片段所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的密码子是AUA)。如果箭头所指碱基对TA缺失,该片段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 ATACGGGAGGCGGATGTCTATGCCCTCC
13、GCCTACAG A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B异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谷氨酸C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缬氨酸D亮氨酸精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解析:由于题干中所给的密码子较少,所以应从原有的题干序列中找寻氨基酸与密码子的对应关系,从左侧“ATA”对应“AUA”密码子开始向右读,缺少“TA”后,使此处密码子变为“GAG”,它与第三个密码子是相同的。答案:B19(2010江苏高考)育种专家在稻田中发现一株十分罕见的“一秆双穗”植株,经鉴定该变异性状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这种现象是由显性基因突变成隐性基因引起的B该变异株自交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个体C观察细胞有丝分
14、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D将该株水稻的花粉离体培养后即可获得稳定遗传的高产品系解析:据题意可知,该植株发生基因突变之后当代性状就改变了,由此推出该基因突变属于显性突变,该植株为杂合子;该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后可产生这种变异性状的纯合子;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是两种不同的变异,不可以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基因突变的位置;D项中仅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而没有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故得到的是高度不育的单倍体植株。答案:B20(2011江苏高考)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是(多选)()ADNA 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
15、,导致基因重组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解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有DNA的复制,在DNA复制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只发生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故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都可以发生,引起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部分片段则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引起的变异为基因重组;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都可能发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的分离异常,引起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答案
16、: ACD二、非选择题(共50分)21(9分)下图1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图2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1)链碱基组成为_,链碱基组成为_。(2)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或碱基对)的_改变,这一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_时。(3)6基因型是_,6和7婚配后生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要保证9婚配后子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_。(4)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某一性状的A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第二个密码子中的第二个碱基由C变为U,Y在第二个密
17、码子的第二个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个体相比,_突变体的性状变化可能更大,试从蛋白质水平分析原因_。解析:(1)由DNA分子中GTA对应链CAT,链以链为模板互补碱基为GUA。(2)从图1看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对的种类改变(),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DNA复制时期。(3)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6与7生有病10,可见6、7基因型均为Bb,BbBbbb(患病),而生男孩概率为,所以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要保证9子女不患此病,理论上应与基因型为BB的男子婚配。(4)X突变体是碱基种类改变,对应氨基酸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但其他氨基酸一般不会改变,Y突变体是碱基数目多了一个U,
18、Y突变的结果可能使氨基酸种类、序列等发生改变,其改变量大。答案:(1)CATGUA(2)种类DNA复制(3)Bb1/8BB(4)Y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X突变体可能更多(或:X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22(8分)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1)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_的植株。(2)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花粉表现_(填“可
19、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填“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条。(3)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植株花粉表现_(填“可育”或“不育”),结实性为_(填“结实”或“不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_。(4)自然加倍植株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择以上两种植株中的_植株。解析:(1)现用单倍体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有芒水稻新品种,诱导单倍体所用的花药,应取自基因型为RrBb的植株。(2)在培养过程中,单倍体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该二倍体植株能够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可育的配子,因此二倍体植株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
20、4,其花粉表现为可育,能够结实。(3)在培养过程中,一部分花药壁细胞(体细胞)能发育成植株,该植株花粉可育,能够结实,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4)自然加倍植株(纯合子)和花药壁植株中都存在抗病、有芒的表现型。因此为获得稳定遗传的抗病、有芒新品种,本实验应选以上两种植株中的自然加倍植株。答案:(1)RrBb(2)可育结实24(3)可育结实24(4)自然加倍23(12分)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的影响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材料用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名师课堂阶段检测: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Word版含解析 生物 人教版 必修 名师 课堂 阶段 检测 第五 基因突变 及其 变异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5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