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后所中学】(可编辑).doc
《七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后所中学】(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后所中学】(可编辑).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后所中学】 20102011学年云南省玉溪市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2分)A推崇 枢纽 耳目一新 茅塞顿开B苋菜 奠基 浑然一体 事半功倍C挑衅 修茸 错落有致 不耻下问D奶酪 俯瞰 不言而喻 安步当车3、下面选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武警官兵多日奋力扑救,云南森林大火得到基本控制,因而不再生灵涂炭。 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许多同学读完学生危机自救手册后恍然大悟:学会自救可以躲过许多灾难! D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
2、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通过理论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水平。B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C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这所学校当英语老师。 D据有关专家坚定认为,这一科研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家先进。5、与下面一句话句意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2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说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而就有这样一些不讲科学的人将这影响绝对化了,_。A他们认为近朱者不一定赤,近墨者也未必就黑,关键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B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谁也否定不了的,否则就是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C他们认为近朱者一定赤,近墨者也必定就黑,其实并非
3、如此,赤不赤,黑不黑,还要看人的自身素质。D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们要看看这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6、名言佳句积累默写:(共10分)(1)潮平两岸阔, 。(1分)(2)稻花香里说丰年, 。(1分)(3) ,便引诗情到碧霄。 (1分)(4) ,不知秋思落谁家?(1分) (5) _,闻道龙标过五溪。(1分) (6)苏轼在水调歌头一词中,表达词人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的词句是: , 。(1分)(7)积累写“春”的2句古诗句: (2分) 。 。(8)在中秋传统佳节,赏月吟诗别有情趣。请积累2句咏月的名句。(2分) 。 。 二、运用(共6分) 7、参考例句特点仿写句子,要求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理想
4、和愿望。(4分)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仿句1:_ _ _仿句2:_ _8、请你各写一条有关谦虚和勤奋的名言、格言或警句。(2分)(1)谦虚:_ _(2)勤奋:_ _三、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三峡,完成915题。(13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给下列字注音:(2分)阙( ) 嶂( ) 溯( ) 曦( )10、第一段主要写: 。(1分)11、正面描
5、写三峡山势的语句是 ,侧面烘托的句子是: 。(2分)1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一句适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13、“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一句主要是写 。(1分)14、第二段主要写 。(1分)15、译句:(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1题。(共14分)甲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
6、成天嘹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乙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16、对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会因人因事因地而异。甲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 _,乙文作者所表达的感受是 _。(2分)17、
7、甲文作者把春风比做“母亲的手”,你对春风有何感受?请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感受写下来。答: _。(2分)18、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句子中加横线的词好在哪里?例句: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2分)答: _树上的嫩芽也密了。(2分)答: _19、甲文的第一段把无形、无声、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试举例说明。(2分)变无声为有声: _ 变无味为有味: _ 20、乙文中说“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由文中的“这一切”,你还能想到什么?请写在下面。(2分)答: _ 21、回忆你学过的古诗,哪些诗句能表现
8、甲文和乙文中的景物?写在下面。(至少两句)(2分)答: _ _(三)阅读借你一个微笑回答问题(3分)李俊是个性格内向的学生,阅完的试卷一发下,我发现他眉头又锁到一起了,他只得了58分。一个从来不及格的学生,自信心有多差就不用说了。我合上教案而无表情地走出了教室,李俊跟了上来,他喉头动了一下,然后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我站住,等他说话。同学们也围了上来,他的脸涨得通红。我静静地站着,希望他能开口,但他的嘴唇好像紧紧锁住了似的。他递过一张纸条:老师,我的物理太差,您能不能每天放学后为我补一个小时的课?我可以马上答应他,但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我决定“迂回”一下。我牵着他的子到僻静处说:“老师答应你的要求,
9、可这两天我太忙,你等等好不好?”他有些失望,但还是点点头。我知道他中计了,接着说,你必须先借一样东西给我!他着急起来,可还是说不出一句话。“你每天借给我一个微笑,好不好?”这个要求太出乎他的意料,他很困惑地看着我。我耐心地等待着,他终于眼噙泪花艰难地咧开嘴笑了,尽管有些情不由衷。第二天上课,我注意到李俊抬头注视我,我微笑着,但他把脸避开了,显然他还不习惯对我回应。我让全班一起朗读例题,然后再让他重读一遍。他没有感觉我为难他,大大方方地站起来读了。也许想起了昨天对我的承诺,读完后,很困难地对我笑了笑。见他这样,我心生一计,又给他设置了一道障碍。我说,你复述一下题目的要求,这回他为难得快要哭了。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后所中学 上册 语文期末 检测 试卷 答案 云南省 玉溪市 红塔区后 中学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5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