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620细胞生物学0213真题答案.doc
《厦大620细胞生物学0213真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大620细胞生物学0213真题答案.doc(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厦门大学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厦门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8厦门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5厦门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2厦门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9厦门大学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37厦门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43厦门大学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49厦门大学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
2、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55厦门大学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62厦门大学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68厦门大学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74厦门大学200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 正负电荷2. 核心蛋白糖胺聚糖3. 核糖核蛋白核糖体的亚基4. 粗面内质网 氨基酸侧链基团5. 微丝结合蛋白 肌动蛋白纤维6. 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 RNA聚合酶的结合7. 固有性分泌调解性分泌8. 唾液酸酸性鞘9. 椅式顺式10. DNA合成阻断法分裂中期阻断法11.
3、 周期中细胞Go期细胞(静止期细胞)终末分化细胞12. 螺旋-转角-螺旋【解析】1.请考生注意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分选细胞的不同,细胞群体一般需要分散后对待测的某种成分进行特异的荧光染色,当含有单个细胞的液滴通过激光束时,检测题可测出并记录每个细胞中的待测成分的含量。需要对细胞进行分选时,带有不同荧光的细胞会被充上正电荷、负电荷或不被充电,当通过高压偏转板时发生不同偏转,从而达到将细胞分选的目的。4. 内质网有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两类,答题时注意回答精确。二、选择题1. C。受精卵可以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生物体,所以具有最高全能性。2. C。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膜蛋白可
4、分为外在(外周)膜蛋白、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脂锚定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CF0-CF1利用H+离子流,推动ADP合成ATP。其中CF1是类囊体膜的,CF0镶嵌在膜内,但两者会一起从膜上脱离。翟中和教材(第三版)P153图上可以清晰看出质体蓝素(PC)才是真正膜外在蛋白。3. D。常染色体和异染色体是形态学概念,是根据间期核内染色质的折叠状态分的。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质,常染色质状态是基因具有染色体活性所必需
5、的,但基因转录激活还需其他条件。异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中折叠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的染色质组分。,活性染色体和非活性染色体是功能学概念,是根据有没有转录活性分的。活性染色体是具有转录活性的染色体,非活性染色体是没有转录活性的染色体。有丝分裂中,没有进行转录,所以是非活性染色质。4. A。纺锤体由微管构成,低浓度秋水仙素可以抑制微管聚合,高浓度秋水仙素可使微管解聚。细胞松弛素可以切断微丝;紫杉醇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并使已形成的微管稳定。羟基脲为核酸合成抑制剂。5. C。H3、H4是已知蛋白质中最为保守的,H2A、H2B相对保守,H1有一定的种属和组织特异性6. B。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
6、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7. D。癌基因编码的蛋白包括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分子、基因转录调节因子、细胞凋亡蛋白、DNA修复蛋白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等。其中信号转导蛋白因子的突变是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在正常细胞中,癌基因是有控制的表达。8. D。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磷脂酰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
7、mine(PE)。9. A。研究膜蛋白是常用的去垢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离子型去垢剂常用SDS,但是SDS对蛋白质作用较为剧烈,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因此在纯化蛋白时,特别是为获得有生物活性的膜蛋白常用非离子型,Triton-X100是常用的一种非离子去污剂10. BDNA压缩7倍核小体压缩6倍螺线管压缩40倍超螺线管压缩5倍染色单体,共8400。三、是非题1. 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乙醛酸循环体降解脂肪酸产生乙酰辅酶A,并进一步形成琥珀酸,后者离开乙醛酸循环体进一步转变葡萄糖。2. 错误。停泊蛋白(DP),即内质网膜上的信号识别颗粒(SNP)受体是一种跨膜蛋白,所以是膜内在蛋白。一般膜受体均
8、为跨膜蛋白。3. 正确。用染色质铺展技术展现rRNA基因的转录的形态,审题时注意是“形态”还是“过程”,过程是整个转录的动态过程。4. 正确。受体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涉及多种生长因子、存活因子,是控制细胞增殖和存活的重要途径。酪氨酸过磷酸化将致使细胞癌化。5. 错误。只有在细胞分裂期才能观察到染色体,其他是以染色质形式存在的,所以Go期,终末分化期细胞都观察不到染色体,而且分裂期中前期和末期也观察不到染色体。6. 错误。小亚基与m RNA结合。四、名词解释1. G蛋白(Gprotein):即GTP结合蛋白,具有GTPase活性,以分子开关的形式通过结合或水解GTP调节自身活性。有三体和单体G蛋白
9、两大家族。三聚体GTP结合蛋白由、和三个亚基组成,亚基结合GDP处于关闭状态,结合GTP处于开启状态。亚基具有GTP酶活性,能催化所结合的GTP水解,恢复无活性的的三聚体状态。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起分子开关的作用。2. 界面脂(boundary lipid):膜蛋白周围的脂质称为界面脂。不少有活性的蛋白质需要有界面脂才表现活性,如界面脂组分有变化或界面脂邻近的脂质流动性改变都会影响其活性。3. 检测点(checkpoint):又称限制点,指细胞对一些环境因素有一敏感点,主要检验细胞是否具备了从一个周期时相进入下一时相的条件,可以限制细胞通过周期,是细胞周期的一种监控机制,是控制cell增殖的关
10、键。常见的有G1/S检验点、G2/M期检验点、纺锤体组装检验点。4. 氧化还原电位(redox potential):还原剂失掉电子的倾向或氧化剂得到电子的倾向称为氧化-还原电位。5.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一种特殊类型的内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生物大分子。其过程是:胞外的大分子或颗粒物先与细胞膜上特殊部位的受体结合,然后质膜内陷形成有被小凹,进而与质膜分离形成蛋白包被的有被小泡。脱离了质膜的有被小泡的外被很快解聚,成为无被小泡,形成初级内体6. CDK激酶(CDKkinase):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一类含有一段类似氨基酸序列的蛋白,它们
11、可以和周期蛋白结合并受周期蛋白的调节,可以磷酸化其它蛋白,如组蛋白H1、核纤层蛋白等,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重大作用。7. 干细胞(stem 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干细胞的发育潜能分为三类: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8.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从转化细胞培养液分离得到的可作用于细胞生长、转化等的生长因子。包括转化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两类9. 前MPF(preMphase promoting factor):翟中和教材(第三版)
12、:成熟卵母细胞中存在的非活性的MPF,它通过翻译后的再修饰可转化为有活性的MPF。翟中和教材(第四版):周期蛋白与CDK结合形成复合物后后,必须经过weel/mik1 激酶使CDK1的Tyr15和Thr14磷酸化,CAK催化Thr161的磷酸化,磷酸酶Cdc25促使Tyr15和Thr14去磷酸化才能激活CDK1。但此之前的CDK仍不表现激酶活性称为前体MPF。10. 核仁纤维中心(fibrillar center,FC):存在于间期核仁中,包埋在颗粒组分内部的一个或几个低电子密度的圆形结构小岛存在rDNA,RNA聚合酶,转录因子等。五、问答题1.(1)定义:绝大多数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
13、上开始合成,随后继续在细胞质基质中,或转运至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合成,合成完毕后,再通过不同的途径转运到细胞内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结构和功能的复合体参与细胞活动,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分选。(2)分选的途径: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直接转运至细胞器或细胞质基质的特定部位(叶绿体、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与核蛋白等);在基质中起始合成,然后转运至糙面内质网完成合成,再经高尔基体转运至溶酶体、细胞膜或分泌到细胞外,内质网与高尔基体本身的蛋白成分的分选也是通过这一途径。(3)意义:分选是由内膜系统特定部位的受体蛋白促成的,这些受体蛋白结合具有特定地址标签的蛋白质,将其装入正确的运输小泡,而没有地址标签的蛋白质装
14、入非特异性运输小泡。细胞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都要不断补充及更新蛋白质,以满足细胞器的增殖,细胞分裂生长等。只有通过分选后运至正确的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才能发挥其功能参与细胞活动。【解析】:本题主要考察蛋白质分选及其途径,答题时要注意回答的全面而简练,第一小问考察的是蛋白质分选的定义,是名词解释的变形,注意按照名词解释的答题格式答题。第二小问问分选途径,最好标上序号方便老师批改。第三小问分选的意义,注意答题全面。2.Penman等建立的细胞分级抽提,在核内显示出精细发达的核骨架纤维网络。先用非离子去垢剂处理细胞使膜溶解,可溶性成分流失。再用Tween-40、脱氧胆酸钠处理,进而使微管、微
15、丝、部分蛋白结构被溶去,胞质中只有中间纤维完好保存。然后用核酸酶与0.25mol/L硫酸铵处理,染色质中DNA.RNA.组蛋白被抽提。结合非树脂包埋-去包埋电镜制样方法,显示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结构体系。【解析】:本题考察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结构体系的细胞分级抽取方法,知识点有点陈旧,记住就好。3.(1)表面受体:A 位于细胞质膜上的受体称为表面受体, 细胞表面受体主要是识别周围环境中的活性物质或被相应的信号分子所识别,并与之结合,将外部信号转变成内部信号,以启动一系列反应而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B 表面受体主要是同大的信号分子或小的亲水性信号分子作用,传递信息。C表面受体多为膜上的功能
16、性糖蛋白,也有由糖脂组成的,如霍乱毒素受体、百日咳毒素受体; 有的受体是糖脂和糖蛋白组成的复合物,如促甲状腺素受体。若仅为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受体,称单体型受体,若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组成的则称聚合型受体。(2)细胞内受体A位于胞质溶胶、核基质中的受体称为细胞内受体。细胞内受体主要是同脂溶性的小信号分子相作用。B位于胞质溶胶中受体要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才可进入细胞核。胞内受体识别和结合的是能够穿过细胞质膜的小的脂溶性的信号分子,如各种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维生素D以及视黄酸。细胞内受体的基本结构都很相似,有极大的同源性。C细胞内受体通常有两个不同的结构域,一个是与DNA结合的中间结构域,另一个
17、是激活基因转录的N端结构域。此外还有两个结合位点,一个是与脂配体结合的位点,位于C末端,另一个是与抑制蛋白结合的位点。【解析】:本题考察两类细胞受体的异同,答题时要注意答上两者的定义,再从结构、种类和功能上回答异同,可以通过表格格式记忆。4.(1)细胞周期是指细胞的生活周期,即细胞从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一个有序过程。增殖中体细胞其细胞周期可分为M期(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和间期(G1期、S期和G2期)。(2)各时期主要变化1期(合成前期):1期长短不一,是细胞生长的主要阶段,细胞内合成大量的和蛋白质。其中限制点(点)控制细胞增殖活动进程,是细胞增殖与否的转折点。期
18、(合成期):是进行复制的阶段,体细胞的含量增加一倍。此外,细胞质中合成各种组蛋白进入细胞核,与组装成核小体。2期(合成后期):复制因子()失活,有丝分裂促进因子()活化,相关蛋白质合成,为进入期作准备。期(有丝分裂期):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个阶段,包括染色质组装成染色体;有丝分裂器和收缩环的形成;核被膜和核仁的消失和重建。(3)周期时间测定流式细胞仪测定,脉冲标记DNA复制和细胞分裂指数观察测定法,缩时摄像技术等。【解析】:本题考察细胞周期的定义、主要变化和测定方法,是常规知识点,虽然感觉简单,但考生一定要答题全面,否则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是不值得同情的。5.肌纤维根据颜色的不同分为红肌
19、和白肌两类。黑人的肌纤维中红肌较多,白肌则少于其他人种。红肌细胞中的线粒体较多而且供出的能量更多,所以拥有红肌或以红肌为主的人属爆发型选手。而白肌细胞能匀称和持续地提供能量,因而拥有白肌或以白肌为主的人耐力更强,属耐力型选手。黑人运动员的肌肉以红肌为主,因而适合短跑项目。欧美人的肌肉中白肌较多,适合于耐力和对抗的运动项目。黑人不善游泳:黑人的骨骼密度大于其他人种,而脂肪却少于其他人种。较重的骨骼和较少的脂肪使黑人的比重较大。成人各器官的密度惟有脂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而骨的密度最大,大于水的密度,因此浮力的大小与脂肪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到了水中,黑人需付出比白人更大的气力才能解决自己身体上
20、浮的问题。【解析】:本题是生物学常识题,记住就好。厦门大学200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 重链基因2. 503.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4. 代谢协作5. N-乙酰葡糖胺N-乙酰半乳糖胺6. 纤维组分颗粒组分7. 动粒中央8. 板层管状9. 好氧细菌蓝藻10. ATGC11. 端粒DNA减短12. 质13. 活细胞线粒体14. 内膜线粒体基质15. 核糖体tRNAmRNA16. 非离子型去垢剂17. 磷脂分子团平面脂质体膜球形脂质体【解析】1原癌基因通过易位插到强力的启动子附近也可导致激活。Burkitt淋巴瘤的t(8;14)即c-myc癌基因由8号染色体易
21、位到14号染色体的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附近,易位使c-myc置于免疫球蛋白H链基因的启动子控制下。免疫球蛋白基因是一个活跃的基因,为了抵抗进入体内的各种抗原,它不断编码各种抗体蛋白,其启动子特别活跃,因而易位的c-myc基因转录活性明显增高。增多的myc蛋白质使一些控制生长的基因活化,最终导致细胞恶变。6第4版和第3版教材原话都是“纤维组分”,没有明确指出是致密纤维组分还是纤维中心。而且所有辅导书也都是“纤维组分”,这主要是因为rDNA是在FC与DFC交界处转录的缘故。二、选择题1. C。原胶原的链的一级结构具有Gly-X-Y三肽重复序列,其中X通常为脯氨酸,Y常为羟脯氨酸。2. B。被膜小泡中
22、被膜主要成分为网格蛋白,即clathrin。血影蛋白(spectrin)、锚蛋白(ankyrin) 、血型糖蛋白(Glycophorin)3. A。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主要差别在G1期,而S期、G2期和M期总时间相对恒定。4. A。维生素具有还原性,能与自由基反应而不会使其再增加,所以维生素C是自由基反应的终止剂。5.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没有P,所以不用P标记蛋白质。DNA标记常用3H标记(3H -TdR);RNA标记常用(3H-U)。蛋白质标记用35S标记甲硫氨酸,3H或14C标记甲硫氨酸、亮氨酸。6. C。受精卵能发育成完整个体,故全能性最高。7. C。根据膜蛋白分离的难易程度及其与脂分
23、子的结合方式,膜蛋白可分为外在(外周)膜蛋白、内在蛋白(整合膜蛋白)和脂锚定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与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CF0-CF1利用H+离子流,推动ADP合成ATP。其中CF1是类囊体膜的,CF0镶嵌在膜内,但两者会一起从膜上脱离。翟中和教材(第三版)P153图上可以清晰看出质体蓝素(PC)才是真正膜外在蛋白。8. D。常染色体和异染色体是形态学概念,活性染色体和非活性染色体是功能学概念。前者是根据间期核内染色质的折叠状态分的,后者是根据有没有转录活性分的。有丝分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20 细胞生物学 0213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2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