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生理想教育浅论.doc
《中学生人生理想教育浅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人生理想教育浅论.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论文:中学生人生理想教育浅论 理想是一个人所追求所向往的目标,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主体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居于核心地位。崇高的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个人成长、对社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孟子说:“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纵观古今,凡是能够战胜艰难险阻,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都是有雄心壮志的人。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指路明灯。只有把个人成才和人类的进步事业,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生命才有价值。对于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期的高中生而言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了解中学生的人生理想现状,并分析
2、其原因,根据人生理想教育的原则,进而提出理想教育的具体方法与措施,旨在对当代高中生的理想教育实践有所启发。 新时期高中生的人生理想教育,具有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会给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深刻的变化,也必然对高学生的理想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二是,高中生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他们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都有其显著的特点,即正处在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期间,他们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思想意思水平不断提高,知识基础逐渐充实,自我意识日益强烈。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从这两方面的特点来看,抓好中
3、学生的理想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中生人生理想的现状 我曾经问过很多高中生: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很多学生只是傻傻的看着我,不知道怎么回答。很多学生缺乏对学习目的的思考,进一步说,他们缺乏对自己的理想规划,甚至部分学生存在有被迫读书或者为了父母而读书的心态,学生自己具有一定理想、前途意识的很少。还有部分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遇事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个人主义比较严重;有的学生眼光狭隘,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个别学生或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或陷于消费主义不能自拔。诸如种种现象表明,深化对高中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已迫在眉睫,需要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二)对于高中生理想
4、倾向性发展水平,我国的心理工作者通过问卷、直接对话、分析研究,把高中生的理想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理想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例如,“我对未来没有什么想法,只想自由自在的过日子”等。 第二类:向往和憧憬未来,但自觉性不够,时有动摇。例如:“家庭、老师总是鼓励我奋发图强,看到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也受启发和鼓励,可是一遇到困 2 难又退缩。” 第三类:认为理想就是将来找个好职业。例如,“我将来就想上大学,找个理想的工作。” 第四类:具有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脚踏实地地去努力。例如,在很多即将毕业的高中生中,能树立接受祖国挑选,服从祖国安排的思想。这类
5、同学认识水平比较高,理想比较符合时代精神。 事实表明,目前在高中生中具有远大理想的同学占绝大多数,这反映高中生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三)高中生理想、信念缺失的表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绩。我们学生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锻炼和教育,他们思想活跃、爱学习,少保守思想,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他们成长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下,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社会、家长的呵护下成长,他们缺少劳动,缺少艰苦的磨炼,因而对自己、对社会认识不深,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有许多缺失。 1.政治意识淡漠,认为政治与己无关,少谈主义,多讲实际。 2.部分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偏离,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只讲利己,不讲社会责任,只
6、讲自由,不讲纪律。 3.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高消费现象比较突出。 4.部分学生道德行为不美,存在“骄、娇”二字。 5.部分学生不爱劳动,传统美德水准下降,是非观念不强,个别甚至出现偷盗、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6.心理素质较差,意志薄弱,对生活缺乏足够的认识,战胜挫折缺乏勇气。 (四)当前高中生中存在的信仰危机 1、信仰的多元化。当今高中生在信仰的选择上已不再是单一的信仰,而是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2、信仰的非理性化。在高中生的信仰世界里,部分学生还存在着迷信、盲从、盲目信仰的倾向,他们对一些现实问题,不会加以理性思考,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3 信仰的非科学化。部分高中生对激烈的升学竞争难
7、以适应,因而对现实感到失望,甚至厌学,转而向神灵求庇护,使神秘主义和有神论在高中生中蔓延,中学生对星相学、预测学很有兴趣,荒废了学业。 4.信仰的世俗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的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把金钱和利益看得至高无上,理想信念趋于淡化。 (五)高中阶段是培养人们良好的品格、积极的意识、正确的观念和坚毅的意志的最佳阶段或关键时期。首先,高中阶段是青少年从少年过渡到成年人的时期,是行为习惯、性格特质、品格意志、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的形成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然而这同时也表示他们的观念和品格还不很稳定;其次,高中阶段是人生过程中最好学的时期,他
8、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都充满好奇心,勇于体验,善于吸取,但是在理智上还不成熟,情绪容易波动;最后,中学阶段也是人生的立志时期,其思想品德和品格意志对其一生都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对于高中生来说,没有积极的人生理想,没有良好的行为品德,没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就不能在当前全身心地投入艰苦的学习与探索之中,更不能在未来成就伟大的事业。 3 应当看到,近年来一些高中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现问题,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与家庭、学校、社会及学生本人对高中阶段的理想信念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是密不可分的。一些地方、部门和学校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能形成全社会关心高中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合力;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9、性不强,与高中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尤其是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学生在对待自己人生理想的态度问题上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只是把理论学习的目的定位于拿高分或考大学提高考分,而不是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未能牢固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1.在农村,很多家长由于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对子女的教育比较简单粗暴,只注重行为教育,缺乏一些思想认识上的教育;一些家长由于家庭经济的紧张,自私地希望子女不要读书那么“厉害”,免得以后读大学加重经济负担,暗暗地想子女可以早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回家帮忙干农活或打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有一些农村中的“有钱
10、户”,认为读书无用,“不会读书会赚钱就可以了” 等。这些教育行为导致了一些中学生思想上的错误认识。 2. 此外,绝大部分学生家长最关心的是子女的学习成绩。却又不知采用何种办法。他们只会:(1)重视分数,忽视对孩子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2)溺爱有加,放松对子女的要求,以致学生养成坏习惯,不利于健康人生理想的树立,缺乏对人生理想的刻苦追求。(3)家庭教育不当,造成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影响孩子人生理想的实现。 3. 依赖学校,推脱责任。一些家长糊涂的认为: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病要大夫看,孩子要教师教。因此,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脱给了学校,只从经济上、生活上满
11、足孩子的需要,而不顾孩子的智育和德育,尤其是人生理想的教育,其结果是“赚了银子,丢了孩子”。 4. 父母自身素质及关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自身品行修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及人生理想的树立与实现有重大的影响。 高中阶段应是确立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但现实中不少家长对中学生的理想教育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升学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之,以发财、做官为理想教育内容者有之,以出国镀金为理想教育内容者也有之。想来我们老师的理想教育已经缺位很久了。我们乐此不疲地在向孩子们灌输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提倡奋斗精神、拼搏精神,为的是造就高学历、高智商、高适应能力的一代
12、又一代。但是我们却忽略了教育的一个最基本功用,培育理想人格,帮助他们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为之而不懈努力。 (二)、学校教育不当。 百年树人,重在教育。学校是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种种原因,使我们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1.教育评价。正所谓“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似乎一切好坏、得失的标准就是“分”!教育部门评价学校是如此,学校评价教师亦是如此,教师评价学生自然也只能如此了,从而致使“重智轻德”的现状也就顺理成章了。学生也就只能为了分数而学习了,他们理想也就成了取得高分。 2.教师素质。俗语有云:“上梁不正下梁歪”,教师自身素质不好,将极大的影响学生人生理想的树
13、立与实现。 4 (三)社会原因: 社会生活环境日趋复杂。当今时代,是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改革开放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腐朽、消极的东西,使我们的社会呈现出多种思想观念并存的局面;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中,我国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分配、组织形式、就业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时代给“黄、赌、毒、邪”等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一些消极的、腐朽的、落后的东西沉渣泛起。这种社会生活环境前所未有的复杂性,使人们对现实政策的评判、对社会与个人前途的期望发生巨大变化。学生是
14、一个容易为外界感染的群体,对市场经济的种种负面作用“免疫力” 不强,自然更容易受到侵蚀。 (四)、自身方面的原因: 1.知识水平的局限性。高中生由于所学的知识还不多,对人和事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注重眼前和表面的东西,很多学生还只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缺乏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和为了目标的实现而奋斗的意识。 2.接触范围的局限性。大部分(特别是农村)的高中生不但生活范围小,认识事物少,而且课外知识的摄取途径相对较少,这就使他们的文化知识和思想认识更加贫乏,让他们各自在成长过程中树立远大的理想比较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能已经感受颇深,甚至我们可以认为: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在旧的观念下不科学、不得法的
15、教育思想已经严重制约了新世纪教育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制定出对德育教育有针对性、科学、有效的措施,特别要注重对中学生进行人生理想的教育,以促进教育事业全面、长期、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人生理想,就是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科学、崇高的人生理想,揭示出人生奋斗的正确目标和方向,是人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是人生前进的旗帜和力量的源泉。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什么时候建立了理想,什么时候就开始了真正的人生。高中时代的学生,开始展开理想的翅膀,对美好的未来憧憬向往。人生价值,通俗地说,就是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这个问题与前面讲到的人生理想的问题是密切联系着的。享乐主义者认为,人生价值在于获得物质生活的享受
16、和满足;名利主义者认为,出人头第,扬名掌权是活得有意义;实用主义者则认为,个人私欲和利益的获得和满足才是活得有价值。而我认为,只有具有科学人生目的,追求崇高理想的人,才真正把握了人生价值的真谛。但不少高中生往往对理想、人生价值的认识是肤浅的、模糊的,在高中阶段,对孩子进行人生理想教育,既十分必要,又是最佳时期。 理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等的各个环节与诸多方面,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理想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 5 下,深入了解中学生的人生理想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紧
17、紧围绕中学生人生理想教育的目的,坚持理想教育的基本原则,用新时期的教育方法对中学生进行人生理想教育,做到坚持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做到有的放矢。 (一)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人生理想教育? 1立足现实,引导孩子树立起人生的一个个奋斗目标 首先,家长要掌握孩子人生理想的特点,并从这一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人生理想教育。 其次,家长要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自己孩子的实际出发来引导帮助他们确立起学生时代酌奋斗目标。如:引导孩子争当一名三好学生,争取加入共青团组织。如: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只要是正当的,家长都要给予肯定和支持,并要善于因势利导,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理想的火花。当兴
18、趣、爱好、特长与志向趋于一致时,就会形成终身为之奋斗的目标理想。世界闻名酌大发明家爱迪生,在他十二岁时,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后又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并逐渐形成为之奋斗终身的理想。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先后发明了电灯、电话、留声机、发电机-等一千三百多项发明,平均十五天就有一项发明,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发明家。 2鼓励孩子脚踏实地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高中生对理想充满美好的憧憬,但对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会出现的种种困难和曲折,对实现理想需要作出的努力,付出的代价,认识是不足的,思想准备是不充分的。因此家长在这方面应给予引导。 首先,家长应告诉孩子,理想是高于现实的东西,美好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经过
19、努力,经过奋斗。奋斗是达到理想天国的阶梯和桥梁。不想努力,不愿奋斗,理想永远只是空想,毫无意义。 其次,家长要告诉孩子,为实现理想的努力应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肯做小事的人,难以成就大事业。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是这个道理。教育孩子实现明天的理想要与今天的学习、锻炼结合起来。 再次,要告诉孩子,理想的实现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有时甚至会牺牲生命,只有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以顽强的毅力去冲破艰难和险阻,才会达到理想的彼岸。成功,往往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一是靠胸中远大理想的指
20、引,二是靠顽强、锲而不舍的精神。 3教育孩子,胸怀大志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 理想,按人们奋斗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可以分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学业理想、职业理想、成才理想和社会理想等等。这些理想按照它们对社会和个人所起的作用来划分,可以分为低层次理想和高层次理想。一般说来,生活理想、学业理想、职业理想、成才理想都属个人理想,是低层次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和“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我国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属于社会理想,是高层次理想。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对人生价值意义不尽相同,但密切联系。一般说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是统一的,但有时也会有矛盾。
21、如:个人希望做一名医生,结果去学了理发;自己希望成为一名学者、教授,结果去当兵6767这时,我们应调整个人理想,使之与社会理想趋于统一。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的经历和做法或许 6 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李素丽曾想成为一名大学生,她为此而勤奋、努力过,但高考揭晓,她以几分之差,名落孙山。大学的门坎没能跨进,却当上了一名公交车售票员。她没有沉沦,没有消极,及时调整了个人理想,以当一名“为人民服务,受人民欢迎的售票员”作为自己事业的目标。她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售票工作上,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总结经验;她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娴熟;她微笑服务,礼貌待客;她视乘客为上帝,一心一意为乘客着想。在平凡的岗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人生 理想 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2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