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文 “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doc
《高二语文论文 “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论文 “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初探作者:赵帮华 单位:河南省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语文组 摘要:“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是建立在对高二中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深刻反思基础上的一种新建设、新实践。文中以诗歌习题讲解为例,进行了浅层次探索,提出了具体的操作规范。 关键词:模式 解读 分析 点拨 领悟“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是建立在对高二中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模块深刻反思基础上的一种新建设、新实践。这个模块一共编有6个单元,诗歌散文各占半壁江山,其中诗歌板块每个单元就有10首诗歌,总共30首。新课标对诗歌提出这样的评价标准:“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
2、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大量的诗歌教学和习题处理无疑是一种压力,但同时也是一种动力。于是摸着石头过河,大胆设计“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下面就以诗歌习题讲解为例,进行这种教学模式的浅层次探索。一、读解读诗歌。主要方法:学生自学,自主探究。诗歌鉴赏包括两个方面:(1)鉴赏古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它既是教学的终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又是教学的起点。除文学常识、风格、形象、意境外,近年来主要考查练字(语言)、情
3、感、内容、手法四大方面。一首好诗的产生最需要诗人的才情和感悟,是一种自然的感受,语言和结构是诗人抒情言志的途径。因此,我们的解读就从意象、意境、情感入手。意象是诗歌艺术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基本单位。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衡量诗歌艺术高低的标志。我国几千年诗歌理论传统,非常强调诗歌的思想感情,世上没有不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诗,“情”与“境”二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既形象可感,又隽永含蓄,这样才能形成一种艺术境界。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第一、要引导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能理解和试着解说诗中意象
4、及象征手法,多作练习,反复推敲,以分清意象和形象。第二、从意境出发,抓住境眼,是鉴赏诗歌的有效途径。(一)解读意境。意象:1、冷色意象日暮、夜、雨、霜雪、秋、落叶、落木、废池、荒草、大漠、杜鹃、猿、雁等;意境凄凉、萧瑟、幽寂、冷落、清冷、苍茫、寥落等;境眼(这是比照“诗眼”“词眼”“文眼”而炮制的一个比较容易接受的词语)瑟(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萧(无边落木萧萧下登高)寒(寒蝉凄切雨霖铃)孤、清、寂等;2、暖色意象日、春风、红叶、青山、碧水、桃红、柳绿、红树、黄鹂、喜鹊等;意境明丽、宁静、祥和、温馨等;境眼丽、暖、静、新等;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二)
5、解读情感。大致分悲情、壮怀、逸思;1、悲情。大致可分三块:个人遭际,羁旅漂泊在外、身不由己的无奈;思念家乡的凄苦之情;离别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常见意象:驿馆、杜鹃、楼台、暮雨、秋、落叶、芳草、野店、舟船、斜阳、书信、归鸦(鸟)、片云、长(短)亭、冬至、寒食、重阳、除夕;仕途遭人排挤或受到贬谪的愤激苦闷之情或壮志难酬的愤慨;人生失意、前途渺茫、世路艰辛的惆怅郁闷;对沉浮不定的官场生活的厌倦;人生人生苦短、时不我待的伤感或惜春伤春的怅惘;知己难觅、世态炎凉的孤独寂寞;年老多病、人生易老的悲苦;常见意象:寒鸦、杜鹃、蝉、残月、夜雨、秋天、杨柳、清猿、日暮、夕阳、鹧鸪等;国家流离失所、山河破碎的忧愁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二语文论文 “读析点悟”四步教学模式 语文论文 读析点悟 教学 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1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