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统一市场技术平台).doc
《02.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统一市场技术平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可行性研究报告(全国统一市场技术平台).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技术支撑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现状及信息化支撑情况“十一五”系统按照三级电力市场建设有关要求,以支撑统调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开展交易和交易中心内部管理为主,为国家、区域、省三级电力市场独立运营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取得积极成效。“十二五”系统按照发电侧统一市场运作和“一级部署”的要求进行升级建设,2012年国网交易中心组织各级单位对交易业务进行了深入梳理,形成了电力交易业务标准说明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统一、标准的需求规格;提出系统建设工具化、可配置化和流程化管理功能需求;为后续实现“交易业务协同化”、“市场服务互动化”、“交易资源管控集约化”、“购电决策智能化”的新一代交易运营
2、系统提供依据。根据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电力交易工作要点的通知(交综20138号)的要求,采用公司统一开发运行平台(SG-UAP)进行系统研发,2013年5月完成电力交易运营系统V2.0(一期)的基础支撑应用功能及市场成员管理、合同管理模块研发和试点上线工作。计划于2013年底将完成包含交易管理、交易计划管理、电能结算管理、交易信息发布、电力电量平衡分析等基本业务功能模块的电力交易运营系统V2.0(二期)研发和试点上线工作,支撑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交易的开展,2014年继续开发交易运营分析、服务窗口管理等功能。电力交易运营系统V2.0是按照发电侧单边市场模式进行建设,仅支持电网企业、
3、发电企业接入和发电侧市场运作,无法支持电力用户接入及发电侧、用户侧联动的双边市场运作。公司为积极争取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提出了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方案,按照“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总体思路,在保持输配电一体化、电网调度交易一体化的基础上,构建支撑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运作的公开透明、规范高效的交易平台,向所有符合准入条件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开放,满足其自由选择参与市场交易。因此,需要按照“统一市场、两级部署”的思路对现有电力交易运营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功能开发,建设具有准实时业务支持能力的技术支撑平台,满足海量电力用户接入的全国统一市场运作要求。二、改造/新增需求为迅速贯彻十八届
4、三中全会精神,主动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中迈出实质性步伐,体现公司主动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响应中央改革号召的积极态度。公司主动搭建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交易平台,赋予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自主选择权,充分发挥电网调度交易一体化运作的优势,使公司更好地面向市场、面向客户,满足市场各方的需求。1、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对技术支撑平台的总体要求:1)市场由原来的发电侧单边市场改为发电侧、用电侧联动的双边市场,技术支撑平台需支持电力用户参与交易。2)海量电力用户和发电企业将作为市场成员,进入技术支撑平台运作,计算复杂性急剧增加,对平台支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3)技术支撑平台支撑的交易周期由月度运作提高到准
5、实时运作,在交易和结算环节上需提供高可靠性。4)技术支撑平台需及时交互电网运行、电能计量、电能结算等大量信息,与调度、营销、财务、计量等系统高度融合。5)电力用户直接交易主要在省内开展,各地总体思路和核心规则虽统一,但不同地方政府出台的具体交易细则存在差异,技术支撑平台要支撑各地不同情况。6)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不断推进,需要技术支撑平台能够灵活调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2、技术支撑平台架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技术支撑平台由总(分)部和省两级平台共同构成。总(分)部平台由总(分)部一体化组织运营,以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市场为主。省级平台由省公司运营,以满足省内供需平衡和大用户参与市场交易为主
6、。3. 平台支撑的交易品种平台主要支撑跨区跨省交易、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基数电量交易、应急支援交易、合同回购转让交易和低谷电交易等交易品种的开展。总(分)部平台主要开展点对网、网对网的跨区跨省交易。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允许电力用户通过总(分)部平台购电,并鼓励其尽可能消纳清洁能源。省级平台以电力用户直接交易为主,并开展基数电量交易、发电权交易等。4、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安排选择安徽、山西、甘肃三省作为试点,在2014年一季度完成平台建设工作,之后在省级平台上开展大用户直接交易等各类交易; 2014年完成总部、华东分部,华中分部、东北分部、西北分部、华北分部、山西、安徽、甘肃、北京、天津
7、、河北、冀北、山东、上海、浙江、湖北、湖南、江西、辽宁、吉林、蒙东、陕西、宁夏、青海、新疆26个单位的平台建设。具体业务需求如下:1)交易管理支持月度以及以上交易周期,双边、撮合等不同交易方式的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组织开展,提供信息公告、交易申报、交易计算、结果发布的交易全过程技术支持。支持点对网、网对网长期合同交易、短期优化交易;网对网回购转让交易、清洁能源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短时电力支援交易等不同交易品种、不同交易周期的各类跨区跨省交易组织开展,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2)市场注册为通过不同渠道接入、满足准入条件的市场成员(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电网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主要功能包括市场成员注
8、册、变更、注销,支持在一定的市场规则下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进入、退出市场业务流程,为交易业务提供基础信息管理支撑。3)合同管理对不同类型合同(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合同、年度基数电量合同、跨区跨省购售电合同、外送电合同、发电权交易合同、调试合同等)进行分类管理,支持合同的草拟、制订、变更、执行、备案、终止等业务开展。支持电子交易单形式的交易合同管理。支持合同多级审批流程控制和执行跟踪,并对合同签订和完成情况等数据实现灵活、全面的统计分析。4)计划管理针对跨区跨省联络线、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年度、月度、短期等多周期多交易品种跨平台协调分解的计划编制功能。计划编制策略具有灵活扩展性。能够对计划制定和
9、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5)结算管理具备复杂交易成分的电能结算功能,支持跨区跨省交易、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发电权交易等不同类型交易结算。根据电能量计量系统提供的关口电能数据、营销业务系统提供的电力用户电能数据、调度系统的运行考核数据、以及交易计划、合同电价等市场数据,进行电能结算,并生成各类电费结算单,通过横向数据接口发送给财务系统或营销系统。6)信息发布根据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规则及时发布市场信息,并确保信息的时效性、正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支持大屏幕、触摸屏等不同发布渠道,具备周期发布、定时发布、实时发布等功能。7)电力电量平衡分析在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大规模开展的情况下,进一步细化分析影响平衡的供煤
10、、来水、新能源发电预测、检修、受阻、负荷等各项因素,提高平衡分析的预见性和准确性,为组织安排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等各类电力交易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8)双边市场三公管控提供市场成员公平接入、信息公开发布、交易合规组织、交易执行监控等三公管控功能,保障市场“公平、公正、公开”运行。依据市场成员准入规则,保障市场成员公平准入与退出;发布交易成员、交易价格、交易电量等交易信息,保证交易过程透明公开;根据交易规则,对交易过程、交易结果进行合规管控;具备交易、合同、计划、结算等主要业务执行过程风险识别和预警能力。结合平台建设实际,2014年需完成双边市场数据管控工作,2015年再实现双边市场运营管控、双边市场
11、交易资源管控、双边市场交易合规管控建设工作。9)双边市场评估分析支持双边市场运营情况分析、市场态势分析、市场运营效益分析、市场关键指标评估。分析发电企业及电力用户成本和效益,掌握公司购售电成本与效益、清洁能源消纳及跨区跨省资源优化配置效益。结合平台建设实际,2014年需完成双边市场运营情况分析工作,2015年再实现双边市场市场态势分析、市场运营效益分析、市场关键指标评估建设工作。10)数据质量管理建立全方位的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对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有效性等进行监管和控制,以满足各级交易业务的集中管理需要及跟踪分析展示需要。应对外部监管环境的变化必须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实现在数据的广度、深度、时
12、间长度,以及数据完整性、准确性等方面质量提升。11)服务窗口管理交易中心作为公司服务窗口,集业务受理、问询答复、信息发布、服务监督等业务为一体,通过整合资源、规范管理、提升质量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向政府、电监机构、发电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的能力,展示国网公司良好企业形象。12)市场信息综合统计随着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大规模开展,电网公司的市场成员、电力交易、电能结算信息数据量必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电网公司迫切需要对各类海量业务数据信息进行详细梳理和综合统计,形成支撑后续业务决策的关键数据基础和指标依据。13)交易全景展示电力交易作为公司经营链条的核心环节之一,其运行状况直接影响
13、着电网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公司经营水平,面向公司各级领导的不同关注点构建展示模型,对电力市场运行状况和电力交易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展示,将有助于公司决策者把握电力交易全局信息,为制定公司经营策略提供依据。三、对信息化支撑提出的新增要求1. 支撑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等新品种的交易管理需求随着电力市场化运作的深入推进,各类交易品种日渐丰富,电力用户可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市场规则也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而逐步趋于完善。因此需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交易模式和交易流程,以适应电力交易工作所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为适应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开展,2014年需在原有的发电侧单边市场交易功能的基础上,新增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功
14、能。支持月度及以上等不同交易周期,双边、撮合等不同交易方式的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组织开展,提供交易公告、交易申报、交易计算、结果发布的交易全过程技术支持。为提升电力交易在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中的作用,交易管理应完善网对网长期合同交易、网对网短期优化交易、清洁能源跨区跨省电力交易等跨区跨省交易功能,新增网对网回购转让交易、短时电力支援交易等功能,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2. 支撑海量电力用户接入的市场注册需求按照“放开两头,监管中间”的要求,应为通过不同渠道接入、满足准入条件的市场成员(包括电力用户、发电企业和电网企业)基本信息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满足对海量电力用户市场注册、新能源打捆管理的需求。
15、2014年需新增电力用户基本信息注册、变更、审核、注销等管理功能,支持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规则下的电力用户、发电企业进入、退出市场业务流程,为交易业务提供基础信息管理支撑。2014年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技术支撑平台具备万数量级用户接入能力。3. 支撑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等新品种的合同管理需求随着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开展,对合同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技术支撑平台应完善对年度基数电量合同、跨区跨省购售电合同、外送电合同、发电权交易合同等合同的管理功能,2014年需新增对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合同等新品种的管理功能,支持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等合同的起草、签订、变更、执行、备案、终止等全业务流程,支持合同版本的管理,精确
16、记录合同变更条款细节,提供规范的合同模板管理。支持电子交易单形式的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合同管理,支持跨区跨省交易合同多级审批流程控制和执行跟踪,并对合同签订和完成情况等数据实现及时统计。4. 支撑统一市场协同运作的计划管理需求考虑到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对交易计划编制业务流程、编制策略等影响,且来水、来煤等计划影响因素日趋复杂,需对已有计划管理功能完善,并新建考虑电力用户直接交易影响的计划管理功能。2014年需新增考虑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跨区跨省交易月度及以上周期的计划管理、考虑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统调电厂月度及以上周期的计划管理、电力用户交易月度计划管理、地方电厂月度计划管理、考虑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计划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2.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全国 统一 市场 技术 平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1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