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初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阅读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初探.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中语文阅读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初探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语文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这说明我们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确实缺少一种使学生利用课本和读本来指导自己学习的手段,缺少一个使每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环境,缺少一个使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参与教学活动的氛围。所有这些,值得我们反思。因此,为了满足当今中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了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理念,势在必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当今教学领域研究的主流, 其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这已成为现代教学理论的基础。在现代语文阅读教学中,学习和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我们实施 “以人为本”的教育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创新
2、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特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经验建构的结果,它存在于心理而不是外部世界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如下:1、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同一问题形成不同的看法,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领悟。2、教师观和学生观: 建构主义
3、教学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权威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教师要针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去思考、去尝试解决。在问题解决中,要求学习者综合运用原有的经验,通过查阅有关信息资料、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建构起与问题解决相应的知识经验。3、教学原则: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识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引导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4、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学生应该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4)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在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讨。(5)鼓励学生对各种想法进行尝试,反对两者必居其一的观点。二、高中语文阅读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的实施 实行建构主义课堂教学,应该从确定问题和准备学习资料、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效果评价、强化练习六个方面入手。这里以高中第一册课文过万重山漫想教学为例,说明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贯彻建构主义教学思想。1、确定问题和准备学习资料:根据单元计划和本次课的内
5、容,围绕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确定这一堂课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强化练习时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要具体,要有研究价值。例如在这节课上,针对自主学习提出,请同学认真解读全文,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合作学习提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自己解读的基础上,发表见解。进行针对强化练习提出,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学习本主题所需信息资料的获取方法和准备在课堂上让学生查阅的学习材料。信息资料的获取是让学生课外查找的,如书籍、教课书和网络中有关学习内容的资料。学习资料的内容是针对本次课学习要涉及的相关内容及各教学环节安排的练习,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查阅的材料。 2
6、、创设情境: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创设出使学习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教学情境。在教学的导入部分,创设相应的环境情境,给学生展示素有“四百里天然立体画廊”之称的瑰丽奇特的三峡美景,使同学披文入情,缘情而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学习情境,当学生有了强烈求知欲的时候,他们自己会主动去看书,去思考,去探究。在教学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环节上,创设探究情境。在效果评价环节上创设激励情境。在强化训练环节上创设竞争情境。3、自主学习:针对自主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学生接触了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料以及教师课前让学生查找的信息资料(譬如,三峡是怎么形成的?它的位置?它的特点?它的文物古迹?三峡工程?作者讴歌
7、什么?期望什么?等等)后,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学习资料上的内容去探索、去发现,以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还要重视学生学习时提出的问题以及对各种问题的理解,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同时,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4、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小组,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学习环境,以利于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交流。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后,带着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进行小组探讨,通过小组合作练习、相互配合,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找出问题。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的角色是辅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
8、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及时给以肯定和鼓励。例如有同学提出问题:课文为什么取名过万重山漫想?第二段的写景有什么作用?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的喜悦是什么?未曾感到的喜悦又是什么?于是就此问题,师生展开讨论,同学发言积极踊跃。有的同学认为是三峡两岸的奇峰异石很多,展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魔力;也有的同学认为题目本身很富有诗意,因为“万重山”出自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通过讨论,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了。5、效果评价:在学习的过程中随时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看学生能否综合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评价
9、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是否达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评价时要注意以鼓励为主,支持学生的探索精神。6、强化练习:根据评价的结果,为学生设计出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强化练习。经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要针对学习内容设计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高中语文阅读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我们初步做到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实现了教学目标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们学会了利用语文教科书、媒体和网络来帮助自己学习,提高了阅读能力。通过合作学习,每个学生在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们体会到了合作的愉快,竞争的激烈,激发了大家参与学习的兴趣。高中语文建构主义课堂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无疑是一个好的尝试。参考文献: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5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1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