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doc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学论文:对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一些思考【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无可取代。提问类型可以分为感知、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七类,提问应遵循明确性、时机性、适度性、启发性、层次性等原则。有效提问要讲究提问的技巧。有效的提问语言不但要紧扣教材内容,而且要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状况,不仅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而且要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生成真正的高效语文教学课堂。一、问题与有效分析提问是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听课时大家往往都会注意到一堂课有时候多达80%的时间被用于提问和回答。对一项教学策略如此重视说明了它的方便之处和有效性。而从“有效”的角度来
2、看,有效提问这一概念包括如下三层意思:1、提问有效果。指通过教师的“提问回答评价”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2、提问有效益。这要求提问使学生出现变化,教学活动结果与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相符或相一致。3、提问有效率。提问有效率指单位教学投入所获得的教学产出。有效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培养其语文能力无疑是有益的。有效的提问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学的高度,它是师生双边交流最直接、最主要的有效途径,也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驱动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又常常出现一些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使课堂教学陷于困境。究其原因,除来自学生自身的问题外,在很大程度上还与教师提问本身有关。例如:有些教师所提问
3、题基本上是记忆性、重复性的,很少提出理解性问题或更缺少创造性问题,或者所提问题几乎都是封闭性的事实性问题而不善于提出过程性问题(恰恰是过程性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产生显著影响);有些教师对学生回答不完全的问题或在学生回答问题停顿时不停地进行追问,而不考虑转而提出另外一些新的、更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刻的思维;有的教师偏向于对男生或女生提问,有些教师可能会不自觉地局限于向前排和中间区域的学生提问,或只对成绩好的学生提问;有些教师一节课不停地在提问,而真正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却很少凡此种种,都需要教师对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加以思考和探索。钱梦龙在他的语文导读法探索一书中这样说,要发
4、展学生智力,研究“问”的艺术很有必要问题本身要富有启发性,要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课堂提问语言得当,对增强教学效果有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有效的课堂提问,参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己学过的知识;开启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重点、难点;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促进师生间思维碰撞,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让教师及时获得信息反馈,调整教学进程。教师的课堂提问语言,不是交谈时的随想而问,而是事先精心安排设计好的。二、提问类型与其效果分析对提问类型进行分类,将有助于教师对自己所提问题形成更加清晰地认识,进而增加教师提出有效问题的数量。
5、有研究者将教学提问类型由低到高分成七个水平,每一水平的提问都与学生不同类型或水平的思维活动相联系。提问类型分类表提问类型教师使用的关键词语预期的学生行为感知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对有什么感觉? 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主观感受识记记住、回忆、重叙、描述指出、什么时间、哪里等学生能够回忆信息,识别事实、定义、规则及概念理解用你自己的话对叙述、比较、解释、归纳等学生能够转述或重新组织学过的知识应用改变、运用、证明、示范、解答等学生能够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景来解决新的问题(知识的迁移)分析分类、鉴赏、细述理由、分辨好坏、指明、举例说明等学生能够自己思索,组织思维线索进行解释或鉴别综合排列、组合、收集、
6、设计、重组、重建、重改、重写、建设等学生能够将知识加以整合,构建对问题的独特新颖的答案评价检讨、评定、解释、你对的看法等学生能够按照一定标准对不同方法、思想、人物等进行价值判断。以下参照这一方法就XX学校的一次同课异构Z、C两位老师上的兰亭集序课堂提问行为的有效性进行比较:教师课堂提问行为对比表提问类型Z老师C老师问题数量问题数量感知1、刚才同学们已经对课文进行了初读,现在请大家找出情感脉络的句子?2、全文是围绕什么话题来说的? 21、大家是否喜爱中国的毛笔书法?2、欣赏一下兰亭集序这幅书法作品,同学们感觉怎么样?3、齐读文章,然后思考作者情感上有何变化?3识记1、这个字是否在我们以前学习的课
7、文中曾经出现过?2、“或”字的解释?3、观赏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书法的特点是什么?31、这部书法作者是谁? 2、“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是谁?3、王羲之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我们除了可以叫他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他什么?同学们知道吗?4、为什么称他为王右军呢?5、还可以称他为什么呢?6、知道“俯”是什么意思吗?6理解1、请一位学生朗读标题,读得正确与否?2、暮春之初,时节可乐,如何理解?3、“宇宙之大,品类之盛”是什么句式?4、“死生亦大矣”如何翻译、理解?41、朗读全文后,大家哪个地方有疑问,请举手?2、第二遍朗读后,找一位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2应用1、“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
8、湍”中的“峻”“修”“清”能否改为“翠”“绿”“碧”?2、“时节可乐”,能否联系以前学过的文章来理解“暮春时节”的可乐?3、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31、文中所体现的消极情绪我们能理解吗?2、死生问题,古今中外,不管是谁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他们又是如何面对的?谁能举些例子?2分析1、本文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的盛况,让我们先来看,这是怎样的一个集会? 2、“乐”景的描写有哪些?3、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看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又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
9、的一个字?4、“悲”和“痛”是不是同一个层次?5、作者为什么会突然转变为悲?能否联系以前学过的文章来理解? 51、第一段表达情感的句子是?2、“乐”景的描写有哪些?3、作者的感慨是什么?4、“悲”和“痛”是不是同一个层次?4综合1、“岂不痛哉”,作者为何感到痛?2、“悲”的原因是什么?3、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什么?31、“痛”的原因是什么?2、“悲”的内容是什么?2评价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如何理解?2、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 3、文章最后一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章,是“后之贤者”,应该
10、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31、人生短暂对我们有何启示?2、“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如何评价这句话?有何现实意义?2由于篇幅所限,上表中只对涉及教学重点内容所提问题进行了罗列,还有一部分辅助性的问题没有列出,比如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的提问:“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最后下落何处”;带有征询口吻的提问:“谁愿意把这段文字为大家领读一遍?”“看来同学们对这段话理解的很好,再把这段文字读一遍好吗”;具有提醒和强调的问题:“大家还有疑问吗?”“同学们听清楚了吗”,以及文言基础知识的梳理:“文言文中讲究前后对应,你根据“仰观”的意思猜猜“俯察”
11、是什么意思?”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样吗?”等等。对比两位老师的提问行为后发现:两位老师的提问总数基本接近,对教学重点的提问数量也比较接近。但是从提问类型的层次来看,C老师所提问题多数集中在感知、识记层次,对激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的问题数量并不多。而Z老师的课堂提问重点集中在具有复杂性的、需要学生进行思考的问题上面,并且设计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当然,两位教师提问类型的差异,也与其所教班级学生基础不同有关。由此可见,两位老师提问有效性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对不同层次问题比例的分配上。另外,在问题的
12、创设情境、问题表述、候答时间以及理答技巧等方面,Z老师提问的有效性程度都显得比C老师略胜一筹。当然,Z老师所提出的问题中也出现了少量的模糊不清的问题,如“这个词念什么?你们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还有没有?大家都懂了吗?”,但是,与C老师相比较,Z老师行为更具有效性,具体特征如下:(1)问题表述简单、明了,容易被学生理解。语言表述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提问行为的有效性。语言精练,重点分明,使用的术语准确,避免有歧义的词语和句子,因为含混不清或者过于冗长的问题会妨碍信息交流并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2)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紧密,排列有序。提问的有序性是信息交流有序性的保证美Thomas L.Good等著,陶志
13、琼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2002,69页。,提出的问题应当排列有序、层次分明,问题之间缺乏逻辑联系会导致学生思维混乱,使学生迷失在虚假的信息中,不利于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威伦、布朗等的研究注意到最常见的提问顺序往往采用有开放性问题导向封闭性问题的形式。他们的研究表明,许多教师在组织-激发-反应过程的开始时多采用开放型问题,然后作进一步地组织,再导向下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只需要回忆或简单的推论。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15页。(3)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交替使用。问题的类别是以人的认知能力划分的,虽有层次的不同,却无绝对的好坏之分。良好的提问
14、,应包含各层次问题在内,创造性问题仍须以认知记忆性问题、推理性及评价性问题为伴。有效的问题难度适中,合适的难度应保持至少有75%的学生能够正确的回答。王方林著,何谓有效的课堂提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1页。避免使用能够进行二选一式回答的问题,这种问题容易鼓励学生猜测问题的答案。另外,需要更新与拓展问题类型,不断增加创造性问题、方法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提问类型,使提问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4)候答时间恰当合理。候答时间是从教师发问,指名问答,直到学生开口说话的这段时间。候答时间不宜过短,因为学生回答问题需要时间思考,过于急促的话,学生思维草率,会降低发问的效果。候答时间取决于问题
15、的难度,对于记忆性、认知性等低层次问题,教师等待的时间应为34秒,对于推理性、创造性等高层次问题教师等待时间长度应增加到15秒。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有效教学方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28页。恰当的候答时间会使学生回答正确性提高,学生会提出更多例证,学生参与的活动增加,创造性思考增加,教师活动减少。学生会积极发问,反映慢的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增加,学生彼此间交流作用加强。(5)提问针对全体学生。提问是课堂上的一种召唤、动员行为,是集体学习中引起互动的聚合力量。避免问题与被叫答的学生同时呈现,因为这样会导致只有被提到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用降低。避免将提问作为惩罚性的手段,借提问来批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教学 论文 语文 有效 课堂教学 一些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