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doc
《课堂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节 课堂教学这一节要讲的课堂教学,是关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的总论.语言课有不同的课型,要进行各种语言要素的教学,要训练不同的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不完全相同,不同的语言要素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言语技能的训练方法也不完全相同.这里不是讨论某一种具体课型的课堂教学,也不是讨论某一种语言要素的课堂教学方法或某一种言语技能的课堂训练方法,而是首先讨论语言课的课堂教学的一般问题.关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的各种具体问题,我们将在以后的有关章节中专门讨论.1.课堂教学的性质和地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这主要是因为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也是有计划地安排的,计划中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在课堂上加以展示;展示教学内容是为了让学生操练,这种操练也要在课堂上进行;学会一种言语现象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和巩固这样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大部分都要在课堂上完成.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课堂教学也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因为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交际的场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利用学到的语言知识进行包括交际性练习在内的言语操练.组织和指导操练也包括对学生操练中出现的错误在适当的时候有重点地加以纠正,针对学生的难点进行适当的讲解井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除了课堂教学以外,还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老师要创造一些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课外使用所学的语言.例如,可举行讲演比赛,朗诵会,表演会,办学习园地,组织座谈会和参观访问等.这些活动都叫做课外语言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活动,也可以看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所以当我们讲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在这四个字后面加一个括弧,注明包括有计划,有组织约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以上对课堂教学的性质的认识,既适用于初级阶段的课堂教学,也适用于中级和高级阶段的课堂教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现在似乎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在初级阶段,学生在课堂上操练的机会还比较多,而
4、到了中,高级阶段,操练的机会就越来越少.这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做法应当是:学生的语言水平越高,在课堂上操练的机会越多.我们对课堂教学性质的这种认识跟传统的指导思想有根本的区别.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和交际活动似乎是互不相干的.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所谓中心环节,就是在全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其他环节都必须为它服务.课堂教学的这种中心地位是由它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它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所以所有其他教学环节上的工作都要从课堂教学的需要出发,以满足和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为宗旨.总体设计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既然是为了课堂教学的需要,就必须努力适
5、应课堂教学的需要.就是说,要考虑课堂上是否可行,如果课堂上行不通,这个总体设计就毫无价值.编写用于课堂教学的教材也要首先考虑在课堂上是否适用,能不能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果在课堂上不能用,这样的教材对课堂教学也毫无价值.成绩测试也要从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也要考虑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测试的结果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也就是说,成绩测试不但是检验课堂教学的,而且也要为课堂教学服务.总之,教学原则的制订,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成绩测试的内容和方法,等等,都必须考虑在课堂上是否可行,都要适应澡堂教学的需要,这里所说的适应课堂教学的需要,也包括适应改进课堂教学的需要.为任课教师提
6、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便.2.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前面谈到.第二语言教学实际上包括五项内容,即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语用规则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五项内容的教学都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它们都是课堂教学的内容.这五项内容实际上包括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在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中.要把知识的传授跟技能的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方法包括:展示和传授言语要素;利用这些言语要素进行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结合言语要素的传授和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介绍语用规则和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概念,实际上有多种涵义.在四大环节中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总称,是指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教学;
7、教学过程是可以划分阶段的,每一阶段中的课堂教学是阶段性的课堂教学,是教学全过程中的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课堂教学是一堂课堂课地进行的,一堂课就是一次具体的课堂教学.所以当我们讨论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问题的时候,必须区分教学全过程中的课堂教学,一个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一堂课的课堂教学,因为这几种不同的课堂教学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作为教学全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有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作为一个阶段中的课堂教学有阶段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每一堂课也应当有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上面所说的课堂教学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是就课堂教学的总体来说的,是对教学全过程中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总的教学内容,这五个
8、方面的内容的教学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和选择性,就是说,总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上要作出分阶段和有计划的安排,每一个阶段教什么,教多少,都要事先在教学大纲中做出规定,并且要首先体现在有关课型的教材中.总的教学内容和阶段性的教学内容都要靠每一堂课来完成.每一堂课完成哪些内容,要由任课教师根据教材来计划决定.课堂教学的总的目标,就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内容;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就是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教材中相应的具体内容,全面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这一阶段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全面完成教师事
9、先计垃好的任务,使学生全面事握这一堂课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教师是否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可以用下面的标准来衡量;(1)教师是否全面展示和传授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的标志之是把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全部教给学生.(2)是否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教师展示和传授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有些内容,有些学生对某些内容也可能完全不理解,而理解是学会语言的前提,因此教师的任务之一是设法使学生理解所学的内容.(3)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模仿.习得一种言语现象.模仿是必经的过程之一,只有模仿正确,才能学好语言.但是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并不是对所有的言语现象的模仿都能一次
10、性达到正确,如果在模仿时遇到困难,教师就要在方法-仁给予指导.当然有些言语现象的模仿,并不是通过一堂课或几堂课就能达到完全正确,所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模仿,要在一定的教学阶段上检查和衡量.但是教师指导是否得法,在任何一堂跟上都可以检查出来,(4)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的内容,记忆也是习得一种言语现象必经的过程之一,只有记住所学的内容,才能学会语言.大量的记忆工作要靠学生在课外进行,但是教师要提出要求,并尽可能创造有助于记忆的条件.教给学生已忆的方法,通过复习和检查,督促学生记住所学的内容.(5)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使学生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课堂
11、教学的最高目标.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总的目标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为了达到总的目标和最高目标,就必须全面展示和传授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正确地模仿,记住和运用.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课堂教学的总的目标,最高目标和具体目标,都要靠完成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来实现,所以任课教师要计划好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努力实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3.课堂教学的结构我们根据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的一般规律,参照崔永华的研究(见崔水华;基础汉语阶段精读课课堂教学
12、结构分析,世界汉语教学1992年第3期),对课堂教学的结构分析如下:(1)教学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总称,即教学全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学过程.(2)教学单位.个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教学单位.划分教学单位的基本原则是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一般说来,教材中的一课书有相对完整的教学内容,因此可以把一课书作为一个教学单位,如果需要进一步划分,也可以把内容相对完整的一节课(一般是4550分钟)或若干节课的教学作为一个教学单位.以一课书为一个教学单位,还是以一节课或若干节课为一个教学单位.必须由教学内容来决定,也就是一个教学单位中的教学内容必须是相对完整的.(3)教学环节.一个教学单位可以划分
13、为若干个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有一定的层次性:一个教学单位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即开头,展开和总结;这三个大环节又都可以再划分为若干小环节.一般说来.一个教学环节就是对某一项具体教学内容的处理,也就是完成一个教学单位中的某一项具体教学任务.例如,如果要集中处理一个教学单位的生词.生词处理就是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要集中处理一课或一段课,对这一课或这段课文的处理就是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要集中讲解和操练个句型或语法点,对这个句型或语法点的讲解和操练就是个教学环节;如果要围绕一个话题进行交际性练习,对这个话题的交际性练习就是个教学环节.如此等等.个教学单位开始时检查复习和预习的情况,一个教学单位结束时的归
14、纳总结和布置作业等,也都是不同的教学环节,(4)教学步骤.一个教学环节可以分为若干个教学步骤,一个教学步骤有个具体的教学目的.例如,一个语法点的处理,可以分为展示,解释,操练等步骤,其中展示是为了让学生感知,解释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操练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相应用.再以话题操练为例:进行交际性练习最好以话题为中心,以话题为中心的交际性练习一般可以分为话题提示,话题操练,纠正错误等步骤.提示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操练的目的要求,操练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交际技能,纠正错误是为了让学生进行正确的交际.把纠正错误作为一个教学步骤,可以避免在操练的过程中打断学生的话语.4.课堂教学的程序课堂教学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
15、,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课堂教学的程序,就是上面讨论的课堂教学教学结构的自然程序,不过备课和课堂操作应当运用下图所表示的反向流程:备 课:教学过程 教学单位 教学环节 教学步骤课堂操作:教学步骤 教学环节 教学单位 教学过程上面的流程图表示:教师备课的程序是分析型的,要首先从教学过程的全局出发,把握好本课型的教学特点以及本课型的教学任务跟其他课型的教学任务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按照教学结构的特点,依次研究每个教学单位,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每一个教学步骤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设计每一个教学单位,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课堂操作的程序是综合型的,要根据备课时设计的方案,
16、从具体的教学步骤开始,一步步地完成教学任务,要通过完成一个教学环节的若干个教学步骤的教学,来完成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要通过完成一个教学单位的若干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来完成这个教学单位的教学;要通过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若干个教学单位的教学,来完成这个教学过程的教学.上课就像说话样,说活要讲究条理,上课也要讲究条理,课堂教学的条理性不但表现为教师说活条理清楚,而且也表现为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安排得当.教学环节和教学步骤安排得当的标志是:教学内容清楚,教学目的明确;一个环节和步骤与另一个环节和步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每一个环节和步骤的教学既完成定的教学任务,又为下一个环节和步骤做好铺垫工作.5.课堂教学的技
17、巧我们在第三章第四节曾谈到课堂教学技巧的重要性.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事情,需要师生双方互相配合.要使学生很好地跟老师配合,就需要定的教学技巧.有人说,语言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这话有定的道理,所以老师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怎样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更需要定的教学技巧.课堂教学需要使用多方面的技巧.不同的言语要素的传授,不同的言语技能和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下面通过举例的方式,讨论几种通用的教学技巧,(1)怎样编排一个教学单位的课堂教学程序 前面谈到,一个教学单位可以分为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即开头,展开和总结.下面分别讨论这三大环节的编排方式.1开头.一堂课的开头通常有
18、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根据温故而知新的道理,从复习旧课开始.复习旧课主要是检查学生对上一课或以前学过的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旧课的内容一般不可能全面复习,只能有重点地复习.复习的重点内容最好跟新课的内容有关.通过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出新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内容.第二种方式是从检查学生预习新课的情况开始.检查的内容可以是听写生词,句干等,也可以是检查学生对生词或新的语法现象或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可以了解学生的难点,以便有计划地进行教学,同时可以督促学生在课前作好预习,但是该不该要求学生预习,人们的认识还不太一致,如果不要求学生预习,当然就不能采用这样的方式.第三种方式是把前两
19、种方式结合起来,或者先复习旧课,或者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采用哪一种开头的方式,要从本班的具体情况和每一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不能干篇一律.2展开.这是一个教学单位的主干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的教学环节,例如,假设这堂课的主要任务是教三个新的语法点和一篇新课文,三个语法点要一个一个地教,每教一个语法点就是一个小的教学环节,新课文的教学酒常有这样一些步骤:教师示范朗读,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朗读;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解释课文中的语音,词汇,语法,语用难点;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叙述课文内容;就课文内容和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进行各种形式的练习或讨
20、论;等等.课文的处理也可以分段进行,这样每进行一段就是一个小的教学环节,每一个小的教学环节可以用同样的步骤进行.上面说的是初级阶段的课文教学,中高级阶段的课文比较长,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省去朗读课文这个环节.3总结,怎样总结个单位的教学,也要根据这一个单位的教学内容来决定.还以上面所举的一个教学单位的教学内容为例,可以采用两种总结的方式:一种总结的方式是由教师扼要地归结一下本课所讲的语法点以及掌握这些语法点要注意的事项.至于要注意哪些事项,要根据课堂练习的情况来决定,也就是要有针对性.另一种总结的方式是由教师就本堂课所教的主要语言点(要求学生掌握的词,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
21、进行提问式练习,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本堂课所教的语言点,然后就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讲解.这种总结的方式要求较高,为什么不就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呢 因为语言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语言本身,学生要掌握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言语中的词,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课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理解和习得有关的词,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就语言点及其应用进行总结,就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新学的语言点的印象,这样也就是突出了教学重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语言点,指的是言语中的词,语法规则和语用规则,而不是抽象的条文.学生会用了,就是掌握了.(2)怎样组织交际性练习 前面谈到,使学生正确地运
22、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高目标,也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要使学生学会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就必须组织交际性练习,实际上,交际性练习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他教学环节都要为这个中心环节服务.组织好交际性练习的关键是:1根据教材提供的内容选择适当的语境和话题.老师提供的话题要能够刺激学生急于表达的欲望,使他们感到有很多话要告诉别人,或者向别人询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可以忘记是在学习,更不会感到是被迫学习的.在话题操练的过程中忘记是在学习能够更好地习得语言,从而取得最好的练习效果.2根据话题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例如:问答式,可以是师生之间的问答,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问答;陈述式,
23、即根据老师的要求陈述一个事件;描写式,即根据图画或者师的提示描写人,物,景色等;讨论式,即就某一个话题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辩论式,即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 3在进行话题练习时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话语.在操练的过程中过多地打断学生的活语,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参与交际的积极性.对学生在操练中出现的错误.是不是要有错必纠和立即纠正,人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主张只纠正学生常犯的错误,或者班上经常出现的普遍性的错误.而且要把纠正错误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步骤.纠正错误也要通过操练,老师先指出错误所在.或者先让学生辨别,然后指出正确的形式,再指导学生操练.如果遇到难点,就要进行适当的解释.所以解释是
24、有针对性的.就是要针对学生的难点,不要什么都解释一番.(3)怎样稳定课堂秩序 要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就必须有一个稳定的课堂秩序.如果课堂秩序混乱,教师必须设法稳定.例如,一堂课开始,学生还没有平静下来的时候,学生交头接耳,不专心听课的时候,学生之间因某种原因发生争执甚至纠纷的时候,都需要老师去稳定课堂秩序.稳定课堂秩序的具体办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例如:教师进入教室以后,在正式开始讲课以前,要用目光扫视全班,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在注视着自己;当学生交头接耳的时候,老师不必当众斥责,而应当以关心和爱护的态度对待,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或者走近前去问他们是否育什么不懂的问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