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与探究.doc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与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活动与探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活动探究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出发,具体论述了实验式探究、演示式探究、问题式探究、观察式探究、阅读与讨论式探究、假设式探究等探究方法。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探究作者:胡照琴单位:浙江省普陀中学时间:2009年5月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的活动探究摘要:新课程背景下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文从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出发,具体论述了实验式探究、演示式探究、问题式探究、观察式探究、阅读与讨论式探究、假设
2、式探究等探究方法。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巴西教育家佛莱雷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新课程课程改革本着“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课程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倡导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是新课程实施中最精彩的部分,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苏教版
3、化学1中共有20处,化学2中共有17处。一般来说,观察与思考为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活动与探究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小组合作实验,再分析解决问题。实际上,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都是让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活动探究形式多样,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课堂教学中几种实用的活动探究方式。1.实验式探究所谓实验式探究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独自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从实验现象中加以总结化学原理和规律,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应把着力点放在实验探究
4、上。示例:化学2专题2中“原电池原理”一节的教学。(1)引入并提出问题展示学生的计算器和电子词典。提出问题:什么是原电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2)学生实验(2人一组)完成下列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并记录现象;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并记录现象;用导线把实验中的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观察并记录现象;在导线之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并记录现象;将一块锌片和一块铜片同时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里,并用导线将其连接起来,在导线之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观察并记录现象。(3)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发现,实验
5、中铜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而锌片上几乎没有气泡,说明锌作负极,铜作正极。分析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完成下表:电极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电子流动方向离子流动方向负极还原性较强的金属氧化反应负极失去电子阴离子流向负极正极还原性较弱的金属还原反应正极得到电子阳离子流向正极(4)应用要求学生用实验桌上的铜片、锌片、西红柿、电流表和导线设计一个原电池。(课堂完成)要求学生用铜片、碳棒、氯化铁溶液、小灯泡和导线设计一个原电池,并写出电极反应式,标出电极名称和电流方向。(课后作业)实验分析由小组代表陈述,各抒己见,相互补充,相互受启发。对于不同的问题,尽可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敢于放权
6、,学生自主性强,学习自然是水到渠成,学得轻松且高效。2.演示式探究所谓演示式探究是指教师用演示实验和直观模型、实物、虚拟现实技术等,向学生展示感性材料,引导学生把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获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示例:化学1专题1中“氯气的生产原理”一节的教学。引入:播放电解水动画,提出问题: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与初中所学的电解水有何不同?NaCl为何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演示实验: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U形管左端产生的气体。2min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
7、试管口,移近点燃的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取一支小试管,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的颜色。关闭电源,打开U形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加12滴酚酞,观察溶液的颜色。问题1:电解一段时间后向溶液中滴入酚酞,哪极显红色?问题2:与电源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分别产生什么气体?问题3:根据推测结果写出化学方程式。问题4:如何用简便的方法检验H2和Cl2?如何处理多余的Cl2?问题5:工业制法是否适合实验室制取?如何根据气体不同发生装置的特点选择适合制备氯气的发生装置?(flash动画演示实验室制取氯气)在演示式探究过程中,教师操作或演示,学生观察、思考并解决问题,过
8、程流畅,效果明显。一般当学生实验能力较低时(尤其高一上学期),实验装置、过程较复杂时,实验有毒或有危险时,可以安排演示式实验探究。3.问题式探究所谓问题式探究是指教师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通过设置优化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未知的一种教学方法。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探究来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探究过程的关键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而依据问题设置探究点是使设想中的问题转化为可实际操作的重要环节。示例:化学1专题3中“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一节的教学。本节课以7个问题作为主线,结合实验探究完成教学任务:怎样用AlCl3制备Al(OH)3?在以上制备Al(OH)3的实验中,怎样使Al3+沉淀完全?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新课程 背景 化学 课堂教学 活动 探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