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完善.doc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完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完善.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完善马东太,王晓红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目前,传统的观点和通常的做法都是将监控措施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首要内容。而我们认为,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该与时俱进,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激励导向为主替代强化监控的趋向,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教学质量保障的良性循环。一、以监控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弊端目前,我国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依赖于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辅以物质奖励形式的激励,而且各学校还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着监控机制的顺畅运转、监控体系快
2、速完善的多种途径。客观地讲,以监控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于教学过程的测评和监控、教学管理效率的提高、教学质量意识的加强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它的不足:1、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被掩盖。是为了鉴定、考核,还是为了推动、改进;是为了选拔、淘汰,还是为了教育发展。前者侧重于鉴定分等、区分优劣排名列次,后者侧重于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改进教学,此乃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正目的。前者是以监控为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所强调较多、着重实践的,这对当前形势下稳定和保证教学质量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国内外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比较成功的经验分析来看,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必须淡化
3、评估的鉴定性和评比性功能,强化过程性和反馈性,促进教师主动地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不断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这正如美国评估专家斯塔费尔比姆认为的:“评估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因此,从科学的、发展的眼光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真实目的必须还原,也就是说既要证明,但更要改进。2、监控产生的“负效应”挫伤了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教学效果的滞后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师生之间、教师之间、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公正意识的强弱和他们之间可变心理的复杂性.都制约着教学评估的科学性,有效性。无论是学生评教、还是专家或领导评估,要对教学做出量化评估,其准确度不可能不产生偏离,这种偏离如果
4、过大,就会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和工作积极性。部分教师相应而持消极、被动应付管理的态度,存在抵触情绪。其反对的理由是:第一、学生现有知识、德行、能力不足以全面、准确、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第二、老师很可能会因此而讨好学生,放松对学生的要求;第三、学生打分随意、不严肃;第四、不区分不同课型和培养计划的评价量表,无法真实反映教学要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等等。因此,认为质量监控是“异己的”而持排斥态度。3、监控为主、激励为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限制了激励效应的发挥,阻碍着从根本上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可能。在此体系中,激励始终只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刺激手段,但目前教育管理中其激励思想和理念仍然停留在古老而传统的
5、水平上,即物质加精神,以物质为主。这种低水平、一般意义上的奖励手段仅发挥了激励的一小部分导向作用,难以代替激励导向的全部内涵,更难以发挥强大恒久的动力效应。评估年复一年进行,而情况却极少改变,评估者的热情和责任感会被磨平;评估年复一年进行,而被评估者始终搞不清或不认可评估结果,找不出自身在教学上的优劣,这样的评估显然是失败的。而且以往的评估基本上是横向比较,往往好的教师永远是好的,忽略了教师自身现在和过去的比较。按照激励原理,从发展和改进的观点看,一个教师如果进步较大,即使原来水平较低,也应该受到诸如进步奖形式的奖励。因而体现人性、注重交流、沟通,将评估意见而非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
6、。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审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和人的发展作为根本。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就是要在目的上为了人的发展,在行为上促进人的发展,从机制上保障人的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富有启发意义。1、以人为本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效能的保证。从教育管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人人人的系统,它的管理主体、客体和目的都是人,它通过管理主体的人,对作为既是管理客体、也是管理主体的人的管理,最后达到培养人、发展人的目的。这事实上是把人的因素当作管理中的首要因素和本质因素,教师作为系统的中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
7、监控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容易把教师仅仅作为监控的客体,完全以学生的需要展开,这种监控的动机本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监控的最终目的就是保证完成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监控仅仅围绕学生的需要展开,就会带有工具性,而教师就会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工具性对象和一个纯粹的客体,往往会丧失价值观和主动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就容易流于表象,难见实效。只有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去管理教师、激励教师、培养塑造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作用。2、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的需要论,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基本层次:生理需要、安全
8、需要、情感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每一个较高层次需要的产生都是以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或部分满足为基础的。如果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不会产生。将此理论应用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师的感情需要和尊重的需要相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来说,都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在以监控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教师处于被“监控”状况,得不到应有的信任和尊重,没有使教师产生与整个学校教育活动融为一体的“以校为家”的归属感,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也许根本不会产生,其后果就是教师无法调动潜力、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具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中去。只有满足其尊重和归属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工具价值,才
9、能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使之成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体。 三、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更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以上分析,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发展和完善,迫切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体现人文精神,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重要指导思想。1、转变观念,正确处理好监控与激励的关系,牢固确立激励导向为主体的人本主义思想。监控手段与激励导向作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两个方面,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从内涵上和机理上是相互对立的,但在功能上并不排斥;另一方面,两者又统一在共同的质量保证和人才培养目标之中。我们在理念上将激励导向上升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主导地位,并
10、非意味着对监控手段的弱化,在激励导向为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监控手段仍然会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只不过更强调体现以人为本的激励导向作用,而从理念上将监控手段合理地置于次要地位,使激励导向更好地满足尊重和归属需要,使监控客体(教师)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有了这样的认识高度,我们对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根本方向、主要原则和工作重心,也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定位,我们就会不断地调整和创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方式、方法和技术,更不会固步自封地使现行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工作成为僵死的或逐渐流于形式的东西。2、淡化评估的鉴定性和评比性功能,强化过程性和反馈性功能,努力使“他监控”内化为“自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 反思 完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6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