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论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doc
《数学论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论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 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即课堂教学的效益不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又是我们每个教师经常思考和讨论的一个话题。而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特别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效益,就必须使得我们的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或技术。否则,我们即使有理想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其结果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来之际,讨论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1有效教学的涵义教学作为一种既复杂、特殊又有明确的目的性
2、的认识活动,其有效性是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追求的。什么是有效教学?即有效教学的本来含义是什么?为了弄请这个问题,我们先明确“有效”和“教学”的含义1。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的逻辑必要条件主要有三个方面
3、: 一是引起学生学习的意向,即教师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二是指明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所学的内容,即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学生只有知道了自己学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才会有意识地主动参与;三是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即教学语言有自己的独特性一一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技巧,如重复、深入浅出、抑扬顿挫等。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获得成功或表现俱佳的教学行为2。有效教学又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
4、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来说,有效教学包含三种含义: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它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结果考察来衡量。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人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Xloo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效益又分为隐性效益和显性效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显性效益:数学命题、数学方法、数学问题和数学语言等显性知识的获得;隐性效益:数学思想、数学意识、数学精神和数
5、学美等缄默知识的获得。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我们对教学有效性的理解是:(1)教学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学有效与否要通过学生来表现。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在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2)教学有效性要关注教学效益,它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教师在课程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教学效益的问题,不能为追求形式,抛弃对教学效益的追求。(3)教学有效性的实现要以教师自身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师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教
6、师对教学批判反思的能力,这些与教学有效性相关的因素都离不开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自身发展的基本思路应是由传统的讲授型教师向现代的研究型教师转变。因此,我们在关注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自身的发展。(4)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使学生有效学习。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基本的想法是由被动接受学习向学生自主能动学习转变,通过学生的自主能动学习,使学生有效学习,实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5)教学的有效性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条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要掌握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阶段的一系列策略性的知识。2有效教学的理念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
7、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动的信念,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行动。具体地说,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下列这些内容。(1). 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的发展是全人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如智育)或某一学科(如英语、数学等)的发展。教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 (2). 有效教学关注教学效
8、益,要求教师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3.) 有效教学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4). 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
9、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 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具体地说,按教学活动的进程把教学分成准备、实施与评价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的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并不要求教师掌握每一项技能。 二、有效教学的策略 按照目标管理的教学流程,有效的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并据此来划分教师在处理每一阶段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即有效教学的策略也有三种: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策略和教
10、学的评价策略。(一)、教学准备策略教学准备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传统的教学理论把教学准备称为“备课”。教学准备策略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也就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如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1。一般说来,它主要涉及形成教学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具体说来,一个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必须要解决下列这些问题:钻研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材料的处理与准备(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即组织处理教材、分析自我和学生、选择教学行为方式即选择教法、制定教学计划即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其中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准备的核心。限于篇幅,这里只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与教学方案的管理策略
11、。 1. 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课堂教学叙写的是目标,而不是目的。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然而我们的教师对此研究得不够,往往误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一堂课的目标也要写上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等这些对得不明、错得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对实际的课堂教学没有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规范的教学目标应该包含四个要素:(1).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学论文 有效 教学 理念 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9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