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论文.doc
《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论文.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文题目: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 姓名:蒋燕 班级:20091113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 摘 要 现在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有效教学的实施不够导致教学效率底,因此对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进行理论研究是必要的。乡镇中学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如何有效地学,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是乡镇中学的必要且紧迫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乡镇中学也引起了乡镇中学教师的重视,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但从总体上看,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有效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在思辨
2、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缺少课堂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有效教学的实践。本课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大量研读以及对有效教学理论的研究,结合乡镇中学的教育现状,针对其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对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提高策略。关键词:乡镇中学 数学课堂 有效教学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ent universal township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problem i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is not cause
3、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so the status of effectiv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ownship Middle School and improving strategies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oretical research. Township middle school teachers how to teach, how students learn effectively, how to better promote the township midd
4、le school teaching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problems of human development. For this problem in the township middle school also caused the township middle school teachers, made some necessary the renewal of educational idea in theory, but from look on the whole, the successful model of effective teach
5、ing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ownship Middle School is far from established, 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n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most are based on research on the case study, the lack of effective teaching, this is far from the practice of effective teaching to a great extent. This topic throu
6、gh extensive reading of related literature and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 teaching theory, combining the education status of rural middle school, aiming at the inefficiency of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ownship Middle School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are exp
7、lored in theo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improving strategies.Keywords: Effective Teaching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ownship Middle School 目 录摘 要2Abstract31、 引言51.1、研究背景51.2、研究问题61.3、研究意义62、文献综述72.1、有关国内研究73、课堂有效教学的概念及内涵113.1、有效教学113.2、课堂有效教学113.3、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123.4、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133.5、中学数学课堂有效
8、教学的标准134、 当前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问题与不足144.1、乡镇中学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144.2、乡镇中学的教学模式古板154.3、乡镇中学的数学教学太枯燥164.4、乡镇中学在教学中不注重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174.5、乡镇中学的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不强,对教材的思想性挖掘不够174.6、乡镇中学的教师在教学处理方面有失误184.7、乡镇中学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欠缺,花架子较多184.8、乡镇中学的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方面存在突出问题195、影响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因素205.1、班级学习机会差异悬殊205.2、课堂教学密度的影响216、 提高西部乡镇中学数学
9、课堂有效教学的的途径与方法216.1 确保备课的有效性216.2 确保数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性226.3 确保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236.4 确保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23参考文献241、 引言1.1、研究背景 关于有效教学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和国外早已有之。自教学诞生以来,古今中外的教育者都在进行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效教学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它是人们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总结与反思,特别是在对大量的低效教学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在于反对低效的教学,追求有效的教学。因此可以说,有效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是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和资源状态下追求最大的
10、教学收获的教学,是综合利用各种策略与方法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的教学。在我国古代,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揭示的就是教学要让学生的学习处于最佳时机才会有效的道理。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强调的“产婆术”启发式谈话,也是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到了近代,自夸美纽斯提出“班级授课制”到赫尔巴特提出“四段教学法”及其以后的“五段教学法”,目的都是为了解决如何使“一个教师同时可以教很多学生”,即教学如何做到“有效”或“高效”。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在有限
11、的一生学会所有知识,于是就考虑“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怎样尽快地获得有价值的知识”等问题。所以说,自从教育产生以来,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如何有效地学,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等问题一直是教学理论者及教学实践者研究的主要课题。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研究受到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很多教学理论的研究都围绕着有效教学来进行,一些教学方法和手段都是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在该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性研究,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1.2、研究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在乡镇中学也引起了乡镇中学教师的重视,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
12、必要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但从总体上看,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尤其是有效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大多是在思辨性研究的基础上得到的,缺少课堂有效教学的案例研究,这在很大程度上远离了有效教学的实践。本课题着力于研究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1.3、研究意义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但要会“怎么教”更要教会学生“怎么学”还要将教与学很协调地配合好。新课程要求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机会和活动,指导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感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要求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现在大
13、多数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还不能满足这样的要求,也存在很多问题,虽然教师都进行了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学习,但还是没有确实的落实到自己的教学上,特别是乡镇中学的问题跟明显。在乡镇中学还存在着无效教学的情况、学生无心学习、对数学没兴趣等问题。大家都知道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但教师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都要靠教师,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主动性被提高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课堂效率是每个教师都关心的问题且想解决的问题,乡镇中学的教师更要解决这一问题,甚至有些乡镇中学的数学教师还没意识到这一问题。因此,研究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及提高非常有
14、意义和价值。只要解决了这一问题,将会减少乡镇中学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和提高学习兴趣,更会将乡镇中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一个层次,对其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研究乡镇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及提高策略对于乡镇中学的教师及学生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2、文献综述2.1、有关国内研究 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的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和繁荣三个阶段。“有效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包括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有效教学的行为、有效教学的特征与方法、有效教学的策略以及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等方面。我国“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97年-1999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
15、是研究成果少,研究范围窄。有些文章只介绍了国外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还有的介绍了国内大学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研究对象主要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研究方法方面,只有1篇文章为实证性研究,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总结出评价大学有效教学的标准。发展阶段(2000年-2003年)。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文章数量明显增加,研究内容逐步拓宽。出现对教师有效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研究,以及对有效教学内涵和有效教学理论发展趋势的研究;研究对象有所扩大,学者们的注意力从关注国外有效教学的研究成果和大学教师的有效教学转移到普遍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教学;研究方法多样化、现代化,有课堂观察法、深入访谈法,数据统
16、计法等。但从总体上看,研究发展缓慢,而且不够深入。繁荣阶段(2004年-2007年)。这一阶段有效教学研究的特点为文章数量急剧增加,研究内容进一步拓宽。涉及有效教学的特征、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的研究;研究对象有所集中,学者们越来越重视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教学研究,而且对有效教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也更为关注;研究方法方面增加了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更是增加了多因素分析法;发表有效教学研究成果的期刊显著增加,而且为一线教师的有效教学成果提供了更为广泛、多样的展示平台和途径。总之,“有效教学”研究进入了繁荣阶段。 在1999年,肖川就预见性地提出高校有效教学的特征是:
17、努力给予学生以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真切地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重视教学过程、教师的讲授具有鲜明的方法论意识。魏红等人通过对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学的实证性研究,得出有效教学的特征是:教师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是所有有效教学教师最基本的特征。此外,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表达清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这四个方面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特征姚利民教授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全面地概括了有效教学的九个特征: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楚明了、充满热情、促进学生学习、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高效利用时间和激励学生。吴海荣,朱德全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下教师有效教学行
18、为分析一文中提出教学是教师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行为,学生能否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并结合数学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教师应具备五种意识:对象意识、情景意识、目标意识、自主意识、裁判意识;课堂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创设和维护良好、有效的数学学习环境,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维,树立正确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吴刚平从课程建设与实施为出发点对教学资源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做了研究他的研究促使人们重视课程与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为教学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还取决于这些因素之间如何
19、协调发展。“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他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框架、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以及当前课程资源建设中应该注意的几个认识问题等作了比较深入地分析。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我们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滞后。在研究教学有效性问题方面,我们还没有从课程的视野、系统的角度把握,比如教学是否有效不仅仅是开发出几条可利用的教学策略,而应考虑整个教学系统、教育系统的因素,它和课堂中发生的一切都有关,包括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室里物质和人文的环境等等。2.2、国外
20、有关研究20世纪上半叶,国外开始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内容是: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什么样的教师是有效教师(effective teacher)?研究主要针对鉴别可能影响教学有效性的教师特征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教师的性别、年龄、知识水平及接受专业训练的程度和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及对学生的影响等。这一阶段的研究“只是将教师特征与教育结果机械的相连,忽视了课堂实际”但却为后来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在目前的研究中,对教师特征的研究方面更加注意到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成就、学生自我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不只是从教师人格特征来看问题。在上世纪60、70年代,西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21、研究比较活跃,而且成果丰富。这时候研究的注意力扩展到了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教师因素国外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20世纪以来,很多心理学家就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开展研究,揭示了很多与学习本身和促进学习有关的心理概念、规律及过程。加涅较早的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了学生的学习。1965年,他出版了学习心理学著作学习的条件应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思想,形成了一个能解释大部分课堂学习的学习论体系。至今,这部著作在教育教学领域都有着重要地位及影响。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一整套有效教学设计的原理与技术,出版了教学设计原理。在加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学生参与教育
22、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变化。除了加涅,还有布鲁纳、奥苏贝尔等人。布鲁纳提出,学习的内容不是给予的,学生必须亲现法”,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要求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去思考史学,亲自去发现结论和规律,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与布鲁纳相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虽然也强调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重要性,但其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途径及由此引出的教学理念与布鲁纳并不一致。奥苏伯尔按照学习的内容,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又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他认为有意义学习既包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包括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观
23、点,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能在学习新知识时,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所以,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而言,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他们需把教学内容内化,并结合进自己的知识结构中,以便将来应用它解决问题。不管怎样,这时候的研究已经把注意力从教师的身上转移到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上,但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并没有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无论是加涅的教学设计,或是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还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都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迄今为止,所有的有效教学著作中都不同程度的提出了具体的有效教学策略
24、,体现在教学流程的各个环节中。有一些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策略,如元认知策略、原理学习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选择方法的策略、合作学习的策略、科学利用时间的策略等;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仅仅掌握零碎的教学技能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的有效性的,必须将具体的方法、技巧上升为策略。到底有多少种教学策略呢?这难以统计,仅以艾伦C奥斯丁(Allan C.Ornstein,1990)所著的有效教学策略一书为例,就有11种之多。如果将每一种策略扩展开来阐述,则可以集册成书,比如数不尽的教师课堂决策策略、观察策略、提问策略,学生学习的预习策略、练习策略、解题策略等等都是以专著或教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乡镇 中学数学 课堂 有效 教学 现状 提高 策略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8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