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人教版《 水的净化》 教学设计.doc
《九级人教版《 水的净化》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级人教版《 水的净化》 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九年级人教版水的净化教学设计孙维陵 龙琪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国化学课程网教学资源教学设计初中化学 2007-10-24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化学教学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展开探究以获得知识和经验。要注意在教学中寻找新的视角和切人点,使学生形成新的认识。九年级人教版新教材第三单元课题3水的净化就是一个能很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素材。利用本单元提供的教学内容,可以较为系统地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一、教材分析新教材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有净化水的重要操作过滤以及过滤材料和仪器的替代品,在教学中还可以补充木炭(或活性炭)净水的实验。
2、新教材还增加了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软化的方法等内容,并且有相关的实验。因此,本课题实验内容丰富,而且贴近学生生活,这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活动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二、教学目标设计依据化学课标中具体的教学标准和活动与探究的建议,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等的区别;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过程与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的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
3、息进行加工;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和三废处理的必要性来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并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并赏析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三、教学资源及教学媒体分析溧水县水资源种类较多,湖水、河水、井水、污水、自来水、纯净水、矿泉水等均易获得;部分学生家里有电脑,可以上网;有些学生
4、家长在自来水厂工作。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的汇报交流提供了条件;数码相机由教师提供。四、活动设计活动主题:家乡之水是如何流进校园的水净化的调查与分析。具体步骤:1.课前:组织动员,采集水样(1)以家庭有电脑并能在家长指导下上网的学生为中心,成立三个小组,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分别负责收集江苏省及我国其他地区的水源质量资料; 溧水县及南京市其他区县的水源质量资料;饮用水的净化处理资料。(2)以家长在自来水厂工作的学生为中心,组成参观采访自来水厂小组。(3)以家住自来水厂主要水源东屏湖附近的学生为中心,组成水源水质状况调查小组。(4)以家住石臼湖附近学生为中心,组成本县最大水域水质状况及自然净化水方
5、式调查小组。(5)其余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调查家庭居住地水源、水域的水质及用水状况。上述(2)(5)组,每个小组的活动或有老师参与,或安排有关家长带队开展活动,要求各小组均需带回采集的水样。各组依据调查收集的相关资料,以水质或净化水为中心写出简明扼要的调查报告,其中必须要有体现水质发生变化的内容。在上课前将各组的调查报告公布在教室中,供大家交流、相互学习。2.课堂:汇报交流与实验探究(1)汇报交流学生采集到了理想水样,并拍摄了下列照片:本地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及水源地水质;居民生活区内被严重污染的小河;生活中周围的几种水源及天然净化水的方式。在学生们精彩的汇报中,大家不仅对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流程有了清
6、晰全面地了解,而且知道了水能溶解许多物质;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如果不注意对自然界水源的保护,就会造成水源水质的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达到严重污染的程度。所以,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洁净、卫生,净化水是必须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按其原理可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2)实验探究【实验1】过滤:教师出示一只盛满井水的透明塑料瓶,从瓶上贴着的标签可知,这是学生从家中井里采集来的。教师问道:为什么井水常是比较清澈的呢?很快就有学生答道:土壤就像自来水厂的沙层一样,对水进行了过滤。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过滤的实验探究。实验桌上有学生采集来的浑水;纱布、白纸、滤纸、棉花、棉布、防雨布、石英砂、活性炭;
7、漏斗、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等。要求各小组先设计好实验方案(主要是对过滤浑水的材料进行选择,每组必须选三种进行对比实验),在学生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际操作时,教师要进行过滤操作注意事项的指导与点拨。然后,请操作规范的小组上讲台为全班演示,并讲述操作要领。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只选择单一材料时用滤纸过滤的效果最好;如果用纱布包上一些棉花进行过滤,效果也不错。【实验2】吸附:教师打开一瓶采集来的污水,臭气立即充满教室,学生们纷纷掩住口鼻。教师取适量污水,注人一只盛有一定量活性炭的烧杯中,迅速用玻璃棒搅拌,然后再让学生嗅烧杯中液体的气味无味了!学生们对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全然明白。【实验3】区分软水和
8、硬水:教师端出两只盛有清水的水槽,其中一只标明井水;另一只标明自来水。请两位学生上来用肥皂分别在水槽中洗涤脏抹布。只见盛自来水的水槽中一会儿便浮现许多泡沫,脏抹布很快就洗干净了;再看另一位学生手中的肥皂已明显“瘦了”,却既不见泡沫,也洗不干净,而且同学的额头上渗出了点点汗珠。全班学生对硬水与软水的作用和区别方法,在生动的对比实验中有了深刻的体验。经过相互补充的交流,学生知道如何简练准确地表述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实验4】蒸发和蒸馏:教师取出一杯某小组同学收集的雨水,请学生上讲台探究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经过实验证明:雨水是软水。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们由雨水的形成,提出关于硬水软化原理的假设:蒸发
9、和蒸馏。接着,展示实验室蒸馏水的装置及操作方式。在加热过程中,教师取前面展示过的“井水”,进行加热后观察其中出现少量沉淀。最后,经过演示证明两种途径(烧开水、蒸馏)都能使水有不同程度的软化。一位同学恍然大悟道:“为什么人应当喝开水,这其中还有化学道理呀!”3.课后:家庭实验,寻找替代课后要求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自主寻找替代品,进行净化水实验装置的模拟设计活动。教师指出两个方向(任选其一):模仿课本上的示意图,找材料进行组装;寻找身边的替代品,进行模拟设计活动。结合本单元的复习,或通过“化学小论坛”的形式,组织对自制净水装置开展专题展示;对水及水资源的调查实践进行评价与总结。五、设计策略分析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的净化 九级人教版 水的净化 教学设计 九级人教版 净化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58566.html